我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味號稱能通十二經脈的中藥,它的名字叫路路通。那觀其名字我們也可以記住它的主要功效,路路通,大致可以理解為全身各路都能通。
在祛風寒溼藥裡有好多常見常用的藥,如獨活,威靈仙,川烏,蘄蛇,烏梢蛇,伸筋草等等。臨床中這些常用藥效果也不錯。但是路路通呢,比較有特點,有個主要的特點,大通十二經脈穴位,作用更廣一些,我個人叫它路路暢通,哪裡不通暢用它通哪裡。
路路通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的乾燥成熟果實。別名又叫楓球子,楓樹球,狼眼等等。冬季果實成熟後採收,除去雜質,乾燥。
路路通藥性:苦,平。歸肝腎經。功效:祛風活絡,利水,通經。
它的應用非常廣泛,主要治療病症可歸納為以下6類。
1.風溼痺痛,中風半身不遂。既然路路通能祛風溼又能通經脈舒筋活絡,所以善於治療風溼痺痛,麻木拘攣者常與伸筋草,絡石藤,秦艽等配伍;中風後半身不遂,若氣血瘀滯,經脈痺阻不通暢者可與黃芪,川芎,紅花等同用。
2.跌打損傷。跌打損傷的患者往往經脈有瘀血阻滯,患處腫痛,而路路通善通行經脈又能散瘀止痛,常配伍桃仁,紅花,蘇木等活血化瘀藥同用。
3.水腫 路路通藥性苦善於降洩,能通十二經脈也能通利水道,能通經利水消腫,治療水腫脹滿時,多配伍利水滲溼藥如茯苓,豬苓,澤瀉等。
4.月經不暢,閉經 。路路通入肝經,能梳理肝氣而通經,治療肝鬱氣滯,氣滯血瘀導致的月經量少不通暢或者閉經,小腹脹痛等常配伍當歸,川芎等藥使用。
5.乳少,乳汁不通。 路路通各路都通,哪裡淤堵通哪裡,善於通各個經脈,所以對於乳汁不通,乳少也有治療作用,常配伍穿山甲,王不留行,青皮等治療乳汁不通,乳房脹痛或者乳汁少等證。
6.風疹瘙癢等皮膚病。本品能祛風活絡止癢,對於風疹瘙癢皮膚病可與地膚子,刺蒺藜,苦參等配伍。使用時一般水煎外洗患處,也可以內服。
路路通的用法用量:水煎服,一般5-9克。外用可以適量多點。
使用注意:因為路路通善於通利各個經脈,所以月經量過多者或者孕婦忌用。以免造成崩漏或者滑胎流產。
古代醫籍早有記錄 :1.《本草綱目拾遺》:「闢瘴卻瘟,明目除溼,舒筋絡拘攣,周身痺痛,手腳及腰痛,焚之嗅其煙氣皆愈。」「其性大能通十二經穴,故《救生苦海》治水腫脹滿用之,以其能搜逐伏水也」
2.《嶺南採藥錄》:「治風溼流注疼痛及癰疽腫毒」
在現代我們對路路通更深入的研究可以抑制關節炎腫脹。
以上呢,是對路路通的全面介紹。比較有特點的一味祛風溼藥。
溫馨提示:文中方藥僅供學習與交流,想要調理身體治病,請聯繫醫生辨證開方。切勿自行抓藥,責任自負,若喜歡中醫中藥科普與健康養生,歡迎關注我或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