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山寺航拍視頻
——天天養善根,日日長智慧——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名下基金會斥資逾15億元、歷時十年修成的慈山寺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將於4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每日限額400人。佔地50萬平方尺的寺院僅十分之一為建築物,仿效唐宋建造風格,古樸自然,寧靜開揚。高76米的青銅合金觀音聖像為全球第二高,外噴素白色自淨漆,展現觀音的高雅純淨,且無需專人清潔。全寺上下奉行環保禮佛,以木碗供水方式,取代燃香,此外佛殿柱子皆為鋼結構,僅在外層包裹檀木,大大節約木材。
預約參學每日400人
由李嘉誠基金會全資建造、佔地約50萬平方尺的大埔慈山寺,完工後已多次舉辦法會,並接待佛教團體、慈善組織、非牟利機構、學校、村民等超過4.5萬人次。寺院將於4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每日限額400人。非牟利團體亦可預約到寺參學,每日接待三團。此外,每年逢佛誕、觀音誕、新年等重要日子,慈山寺都將舉辦開放日,預計每日可接待約6000人到訪。平日寺內亦安排茶禪、抄經、佛學班等體驗課程,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均可參加。「只要在寺內逗留兩小時,一定可參加一個短課程」,慈山寺秘書長倪啟瑞介紹指。
50萬方尺仿唐宋風格
慈山寺日前向傳媒開放,寺院位於大埔洞梓山,背靠八仙嶺,面對船灣海景,僅十分之一是建築物,地勢開揚。寺內建築仿照中國佛教文化最為興盛的唐宋兩朝風格,並融入日本奈良等地的寺廟特徵,建築多採原木色調,風格古樸素雅。寺院採用雙軸設計,中軸線上依次是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東西兩側向外伸展,整體如一隻展翅飛鳥。東軸線上則有普門及觀音聖像。
戶外觀音聖像全高76米,約有20多層樓高,是全球第二高的戶外觀音像,僅次於108米高的海南南山海上觀音聖像。素白純淨的觀音像雙目低垂,頭披紗巾,右手持寶珠,左手則持淨瓶,瓶口向下施撒淨水,造型追模宋代福建德化?出產的白瓷觀音。聖像由青銅合金鑄成,外噴白色氟碳自淨漆。
「200年後才需要維修」 慈山寺建築設計及造像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何培斌指出,建築聖像並非要與人比高,不過北魏起中國開始出現大型佛像,用以表達佛法宏大。而噴塗自淨塗料,可令水更易衝走灰塵,無需專人清潔,並減慢酸雨腐蝕,他笑言「應該最少200年後才需要維修」。環保理念貫穿各處,何培斌指出,寺內「木柱」其實內裡都是鋼結構僅在外層包裹堅硬的非洲紫檀木,大幅減少木材使用量。
與傳統寺廟煙霧繚繞的景象不同,倪啟瑞指出,由於寺內建築多為木結構,加上劣質香燭對人體有害,因此全寺採取供水禮佛方式,善信可在普門側的水池用木碗取水,然後緩步走入普門,經觀音殿到達室外,再至觀音聖像前將細心護持的淨水倒入水盂。這些儲水將用於澆灌寺內花草樹木,取回歸自然之意。他指,近年各地寺院都興起無煙敬拜,慈山寺亦冀推動這一文化,寺門口將設專人透過目測方式管理,寺內亦有人員勸喻帶香入內的信眾。
圖為網傳李嘉誠在慈山寺的獨立安保屋範圍
08:30中山港出境大廳二樓候船廳集中乘船前往香港(09:00船);
10:45抵港後於中港城午餐(自理);
12:45乘旅遊車前往大埔慈山寺;
14:00參觀慈山寺,於寺內進行抄經、供水、行禪和參加定點導賞,能通過聞、思、修,培養正知正見,滌淨身心,從而得到自在安樂。
16:45乘旅遊車返中港城,於中港城自由活動(晚餐自理)
20:00乘船後回中山(請於航班開航前30分鐘自行抵達中港城碼頭一樓離境大廳辦理登船)。
含:1、中山港-香港往返船價值340元。
2、香港段旅遊車:中港城-慈山寺往返。
3、全程領隊服務。
如果你有想要查閱的過往內容,歡迎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查看歷史消息即可查閱。
如果你喜歡我們這個中山海外圈子,你的朋友可能也喜歡的。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分享你感興趣的話題。
中山海外公眾平臺微信號:gdzsot
↓↓↓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