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來說,有氧跑減脂效果更好,無氧跑是無氧運動,一般情況下不適合減脂,也不太適合提高耐力、心肺功能和免疫力。但個別情況下無氧跑也可以達到減脂的目的。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有氧運動,什麼是無氧運動。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是相對而言的。
1.有氧運動是指身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運動,也就是在運動過程中,氧氣的攝入量與需求量基本相同,達到平衡狀態,此時主要依靠有氧代謝為身體提供能量。有氧運動強度低,且富韻律性,運動時間較長通常在30分鐘左右或更長,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高強度。比如慢跑、健身操、騎行、遊泳、跳繩等。
2.無氧運動是指身體在缺氧狀態下,肌肉主要依靠各種能量的無氧酵解為身體提供能量的運動。運動非常劇烈或者是做高速、爆發為主的運動時,比如短跑、舉重、拳擊、摔跤等運動時,肌肉在短短的幾秒內需要大量的能量,此時有氧代謝產生的能量來不及滿足身體需要,於是糖類就進行無氧代謝狀態,迅速產生大量能量滿足身體所需,這種狀態下的運動就是無氧運動。無氧運動大部分持續時間較短,通常在幾秒到幾十秒,很難持續較長時間,而且消除疲勞的時間也比較長。
3.區分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主要依據是為身體提供能量的方式是有氧酵解供能,還是無氧酵解供能。比如跑步時短跑,通常情況下都是無氧運動,長跑通常情況下是有氧運動。但在長跑時,如果突然以衝刺的速度加速,在一瞬間內,身體就進入無氧運動狀態。
4.日常運動時主要以心率來區分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也以心率來判斷是否滿足鍛鍊目的的要求。以下心率範圍僅供參考。
下圖是騎行時的心率,與跑步時心率對應鍛鍊效果是一樣的。
有氧運動時體內的葡萄糖、肌糖原、肝糖原和脂肪能充分氧化釋放能量,代謝產物中大約84%是二氧化碳,大約16%是水。通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排汗系統排出體外。
5.為什麼在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情況下,減脂最有效。這要從運動時身體的能量來源來理解。剛開始運動時主要依靠ATP-磷酸肌酸系統供能,只能持續幾秒鐘,然後主要依靠葡萄糖轉化成ATP為身體供能,持續時間只有十幾秒左右,再主要先後依靠肌糖原和肝糖原轉化成ATP為身體提供能量,大約運動到30分鐘左右的時候,這些能量來源消耗到一定程度之後,脂肪在有氧酵解的情況分解,為身體提供能量,大約運動到60分鐘左右的時候,脂肪有氧酵解為身體提供能量的比例達到最高,之後逐步下降。肌肉分解為身體提供能量的比例逐步升高。
如果運動強度過低,身體消耗的能量較少,達不到減脂的目的,如果運動強度過高,身體很容易進入無氧運動狀態,雖然消耗能量較多,但持續時間太短,同樣達不到有效減脂的目的。而且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非常適合大眾鍛鍊,對身體要求相對比較低。
也就是說有氧運動時,把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一定範圍內,減脂是最有效的。通常是最大心率的64-76%,持續至少30分鐘,一般45-60分鐘。也可以用MAF180心率來減脂,鍛鍊效果也不錯,兩個心率方法的計算結果相差並不大,用哪個都可以。
為了提高減脂效率,在做有氧運動之前,最好先做一些器械鍛鍊或徒手鍛鍊,消耗掉體內的一部分葡萄糖、肌糖原和肝糖原,在做有氧運動時能提高減脂效率。
最後說一下無氧跑。
對大多數人來說,無氧運動一般不適合減脂,主要用於增肌,也可以提高乳酸耐受力。
現在比較流行的hiit和tabata其實就是介於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之間,更偏向於無氧運動的一種運動形式。運動原理基本上是讓身體的各種能量來源,也就是葡萄糖、肌糖原和肝糖原在無氧酵解的情況下產生能量,並使之被大量消耗掉,此時體內脂肪基本上來不及分解為身體提供能量。所以hiit和tabata在鍛鍊時運動強度非常高,心率通常在最大心率的90%以上,至少也要在80%以上。除了鍛鍊時心率比較高之外,鍛鍊時心率的變化幅度也非常大,在低強度鍛鍊時的心率通常也要達到最大心率的70%以上。由於心率變化幅度比較大,對鍛鍊者的心腦血管要求也非常高,否則容易埋下健康隱患。
hiit和tabata的鍛鍊時間比較短,對新手來說十幾分鐘就已經累得滿頭大汗,幾乎要虛脫,即使非常有經驗的鍛鍊者,鍛鍊時間也很難超過1小時,通常四五十分鐘就已經是高手了。
鍛鍊後,因為體內葡萄糖、肌糖原和肝糖原被大量消耗,所以在鍛鍊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脂肪都需要持續分解來填補這些能量,這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hiit和tabata能持續減脂的原因。
在運動後,不管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都需要適當補充碳水和蛋白質。最好在20-40分鐘之內補充。對減脂者來說,在計算好全天攝入熱量和熱量缺口的情況下,鍛鍊後少量補充碳水和蛋白質,尤其是蛋白質,是很有必要的。有人建議在鍛鍊後補充碳水和蛋白質的比例是三比一,也就是三分碳水和一份蛋白質。如果減脂者擔心熱量攝入過多,可以適當減少碳水,適當增加蛋白質。在鍛鍊後1-2小時吃正餐。如果在早餐後進行鍛鍊,首先是不要吃得太飽,其次間隔時間要30分鐘以上。
以上是個人一些淺見,望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