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李炎:我這一生本只想安分守己,可命中注定我要成王

2020-12-14 虔瓏說

「武宗不夭,德裕不竄,唐其可以復興乎!」這是明朝末年有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對唐朝時期,唐武宗即位後為唐朝作出的貢獻,對此產生的感悟。在王夫之看來,如果唐武宗沒有因病去世,宰相李德裕沒被上位之後的唐宣宗貶去官職的話,唐朝在兩人的治理下,有希望能夠恢復往日的生機。

可以這麼說吧,中期的唐朝,在之前幾位皇帝的治理下已經發展得很好了,正因如此,使得那些後來繼位的皇帝能力相對於前面的幾位皇帝要差些,唐朝走向了衰敗之路。

唐武宗執政時,他雖然沒有早期那幾位皇帝優秀,但唐朝在他的手中,發展的卻還是不錯,有了上升的跡象。可誰又能知道,唐武宗這個皇帝的位子,本該不屬於他的,但卻十分幸運地降落在他頭上,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歌姬他才有這麼幸運。

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是唐穆宗李恆的第五個兒子,當時在位的皇帝是他的哥哥李昂。李昂在位期間,一直都因太子的人選而擔憂。在李昂心中他是想將晉王李普立為太子的,可惜這位晉王在不到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而後李昂便將自己的兒子魯王李永為太子。

但李永被立為太子的事情,遭到了李昂寵妃楊氏的不滿,楊氏常常在他身邊說李永的壞話,最終在某一日的時候,太子李永暴斃而亡。當自己的兒子去世後,唐文宗很是傷心,對於太子一事不得不在此做出選擇。

楊氏將自己的弟弟推薦給皇帝將其立為太子,唐文宗沒有聽從這個諫言,而是將陳王李成美立為了太子,可惜還沒進行太子的冊封儀式,皇帝就重病了。由此,太子之位便被那些宦官和宰相所掌控著,當時那個情況就是誰成了太子誰就是下一任皇帝。

李炎

而當時的唐武宗李炎對於皇位這件事,可以說是絲毫不關心,他這個王爺就整日觀光旅遊,過著享樂的生活。正因此,皇宮內的宦官和那些大臣對他都沒有太多的關心。

但在李炎外出到邯鄲旅遊的時候,碰上了一個歌姬,也就是這個歌姬使得李炎成為了皇帝。

當時李炎在一家酒樓立馬看哪些歌姬跳舞,一位王姓女子引起了他的注意,這位王氏不僅長相貌美,舞姿也迷倒了眾人。李炎就此為她贖身,將其帶回了府內。

正在過著幸福日子的時候,皇宮內的宦官仇士良、魚弘志對於太子之位,蠢蠢欲動,他們不想擁護陳王李成美成為皇帝,而是想擁護安王李溶,於是派出神策軍前往十六王宅恭迎安王接替皇位。

仇士良

神策軍不知道的是十六王宅有著李炎和李溶兩個人,神策軍沒人見過李溶便站在門外大喊,迎接大的。李溶比李炎要年長一些,所以迎接的是李溶。可神策軍並不知道這件事,就一直站在門口吵吵鬧鬧。

這時候李炎帶回來的王氏不耐煩了,隨即站在門口對他們說,你們口中大的就是穎王李炎,李炎身材魁梧,連當今皇帝都稱他為「大王」。

緊接著王氏又說,李炎和你們的上司仇士良是生死之交,擁護皇帝這是一件大事,你們可千萬不要搞錯了。這時候李炎站了出來,神策軍見李炎果真如王氏口中所說那樣,隨即將李炎護送回皇宮內。

仇士良

仇士良看見神策軍帶錯人的時候,很是生氣,但在這關鍵時候,仇士良將錯就錯,將李炎擁護成為了太子,當唐文宗去世後,李炎就接替了皇位。

《新唐書》載:「帝明斷,雖士良有援立功,內實嫌之,陽示尊寵。」史料記載,當李炎上位之後,就開始將將那些潛在的政治對手給賜死了,隨後李炎重用了宰相李德裕。

對那些掌握大權的宦官勢力進行了削弱,這其中就包括擁護他為皇帝的仇士良。仇士良便恐懼了起來,隨後在皇宮內散布謠言陷害李德裕,以此激怒那些禁軍鬧事,重新挑選皇帝。

李炎

一次皇帝本來將宰相李珏、楊嗣處死,但在李德裕的一番勸說下,這兩人得以逃過一劫。仇士良利用這次機會對外說:「宰相作赦書,減禁軍縑糧芻菽。」

唐武宗得知此事後,隨即派人前往禁軍軍隊對他們說,赦免這兩人是我的意思,跟宰相沒有任何關係。仇士良的陰謀被揭穿後,向李炎請罪,以有病為後退出了辭職。

唐武宗順水推舟將其罷免,掌握禁軍的仇士良就此覆滅。唐朝的大權重新被皇帝所掌控。在這之後,唐武宗又加強了李德裕宰相的權力。

李德裕畫像

兩人開始對唐朝的嚴刑峻法進行改革,將那些腐敗的貪官進行了嚴懲,全部處以極刑。並且在入仕門禁上加強了門檻,將不限制進士的人數改為了每年25人,如此以來貪官什麼的就會減少,也確保了選拔的真材實料。

可以這麼說,如果要是沒有哪位王氏歌姬的話,就沒有現在的唐武宗。而衰敗的唐朝只會加快滅亡的進度。可能這一切的是命中注定的,雖然唐武宗在治國方面不是個很傑出的皇帝,但李炎擅長聽從諫言和重用賢才,這是那些昏庸的皇帝所沒有。

相關焦點

  • 滅佛的皇帝之三:唐武宗李炎
    唐文宗駕崩後,由大宦官仇士良等偽造詔書,陰差陽錯地使潁王李瀍以皇太弟之名,於文宗靈柩前即位,穎王就成了唐武宗。他身材高大,性情豪爽,這一年,他二十七歲。詔令僧侶四十歲以下者全部還俗,不久又規定為五十歲以下,很快連五十歲以上無禮部度牒者也要還俗,就連天竺和日本來求法的僧人也在之列。根據唐武宗的旨意,這年秋七月裁併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廢毀,下州寺院全部拆廢。長安和洛陽開始允許保留十寺,每寺僧十人。後來又規定各留兩寺,每寺留僧三十人。京師左街留慈恩寺和薦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莊嚴寺。
  • 唐武宗李炎,作為唐朝後期的有為之君,為何要對佛教下毒手
    其中有一位就在唐朝,那就是唐武宗李炎。唐武宗後世的名聲,幾乎都來源於他的滅佛之舉,但實際上,他還是唐朝後期極其少見的有為之主,甚至有人把他和開創了「開元盛世」的李隆基相提並論,也有人認為,如果不是他愛好嗑藥,去世的早,那麼大唐可能還會再起高潮。那麼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做了什麼事?為什麼非要滅佛?駱駝今天就來翻下他的牌子。
  • 成毅再曝虐心古裝劇《夢醒長安》,化身唐武宗李炎,結局英年早逝
    最近成毅火爆全網的玄幻劇《琉璃》剛剛收官,《長安諾》無縫接檔還在熱播中,成毅又有一部虐心古裝劇《夢醒長安》即將來襲,可謂資源好到爆,他在劇中化身唐武宗李炎,和《琉璃》中褚璇璣姐姐「玲瓏」張予曦談戀愛,雖然收穫了美好愛情,但結局卻英年早逝,真的是史上最慘男主無疑了。
  • 與李淵獻陵同在三原徐木鄉,唐武宗李炎端陵被稱「小王陵」
    負責管理端陵的專業文保員賈野介紹,目前端陵神道石刻存有11件,都是石灰巖質。    正對溝壑的是端陵的一對華表,其中東側的華表矗立在田地中,西側的則倒在地面,從倒在地上的華表石刻表面看出其為八稜柱身,頂部刻成蓮花苞形狀。往北走則是一對翼馬,「為什麼叫翼馬,是因為刻成了有翅膀的馬,象徵騰雲駕霧升天,這都是皇帝期待長生不老的一種體現。」閆玉林指著翼馬兩肋雕刻的捲雲雙翼說。
  • 唐武宗為何大舉滅佛?唐武宗因何而死?此次滅佛帶來了什麼影響
    這不經讓我們好奇,唐朝本就經過安史之亂,統治及社會動蕩不安,為什麼還去折騰、還要鋌而走險地大規模滅佛。「會昌毀佛」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波及全國的行動。唐武宗滅佛之前,未完成統一的割據政權北魏和北周皆由皇帝著手開啟過「佛門災厄」——滅佛。唐武宗李炎大舉滅佛是必然的選擇,即使當時唐朝衰疲,即使當時中樞不振,即使當時距北周滅佛只過去三百年左右時間。
  • 唐武宗為何要滅佛?真相只有一個,和尚動了這些人的蛋糕
    這四次災難被統稱為「三武一宗滅佛」。  滅佛的這四位皇帝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後周世宗柴榮。由於這四位皇帝中,只有唐武宗李炎屬於大一統王朝的皇帝,對佛教打擊力度最大,所以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唐武宗滅佛的原因。其他三位皇帝滅佛的原因雖然不完全一致,但大體情況還是相似的。
  • 唐武宗李炎為何大肆滅佛?
    武宗崇信道教,於會昌五年下令拆毀佛寺,沒收大量寺院土地。由於毀佛成功,從而擴大了唐朝政府的稅源,鞏固了中央集權。在位6年,終年33歲。  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六月,唐武宗設齋請道士、僧人講法,賜給道士紫衣,對僧人的態度頗為冷淡,這對佛教來說是個危險的信號。次年,武宗下詔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不守戒律者還俗,並沒收他們的全部財產,「充人兩稅徭役」。
  • ④唐武宗滅佛之根源
    ,其宗教之爭愈演愈烈,終於釀成唐武宗滅佛之舉。到唐武宗時,《資治通鑑·唐紀》記載,有人口170萬戶2000萬人左右。而唐武宗一次還俗僧尼及其奴婢就有41萬餘人,那麼僧尼及其奴婢總人數當不低於50萬,可見佔比之高,自然引發諸多問題。而唐武宗李炎滅佛,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亦緣於他崇尚道術。唐武宗身在藩邸之時就喜好道術,即位後將道教師祖老子的生日(農曆二月廿五)定為降聖節,在宮中設道場、建望仙觀。
  • 唐武宗大規模「滅佛」,為何連黑色豬狗都不放過?
    唐武宗即位的過程,頗具千古傳奇色彩:唐文宗駕崩後,由大宦官仇士良等偽造詔書,陰差陽錯地使潁王李瀍以皇太弟之名,於文宗靈柩前即位,穎王就成了唐武宗。他身材高大,性情豪爽,這一年,他二十七歲。唐武宗即位之初,在大宦官仇士良等人的勸說下,將唐文宗的寵妃楊氏、陳王李成美、安王李溶等潛在的政治對手均賜死。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八月,在為唐文宗舉行的葬禮上,仇士良又把宦官樞密使劉弘逸等殺死,解除了對其權勢所造成的威脅。仇士良因為對皇帝有擁立之功,所以在朝廷上很是跋扈。就在仇士良沾沾自喜的時候,唐武宗已經開始行動了。
  • 帝王滅佛之謎:唐武宗對佛教有什麼刻骨仇恨?
    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歡佛教的,但即位數年後就對佛教懷有刻骨仇恨,這到底是為什麼?有人認為武宗之所以下令滅佛,主要是與當時的宗教鬥爭有關。《舊唐書》說:「武宗想學神仙方術,拜道士趙歸真為師。歸真得寵後,每次與武宗談話,就一直講佛教的壞話,說佛教不是中國的宗教,只會蠹耗生靈,應該全部剷除。武宗聽後覺得很有道理。」
  • 唐武宗滅佛究竟為的啥?佛教提倡人心向善,不是有利於統治階級嗎
    公元845年,即唐武宗會昌五年,唐武宗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拆除寺廟,逼迫僧人還俗。兩京之地,長安只允許保留四座寺廟,洛陽只允許保留兩座。
  • 再憶李炎,昔日八一廠男星,演軍官成經典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我想我得承認,在過去的我國所有電影製片廠中,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八一廠。當然像北影、上影、長影等也都有太多經典電影呈現,但也許是從小就有的軍人情結吧?我對八一廠的電影和演員們,更加偏愛。
  • 再憶李炎,昔日八一廠表演藝術家,演軍官成經典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我想我得承認,在過去的我國所有電影製片廠中,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八一廠。當然像北影、上影、長影等也都有太多經典電影呈現,但也許是從小就有的軍人情結吧?我對八一廠的電影和演員們,更加偏愛。說起八一廠的電影和明星來,也可以說是如數家珍。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老電影的那些事。
  • 探訪鹹陽三原唐武宗端陵:在位僅6年,留下滅佛運動的歷史爭議
    當歷史進入公元846年,距離大唐帝國開國皇帝李淵下葬獻陵200多年以後,一個被後世稱作唐武宗的皇帝下葬在獻陵西5公裡,陪伴他的始祖。唐武宗李炎是唐穆宗第五子,在他前面是兩個短命的兄長,前後當政十幾年。唐文宗病逝以後,宦官擁立李炎為帝。
  • 唐武宗「滅佛」為何連黑色豬狗都不放過?
    唐武宗李炎從小就偏好道術,即位後更將趙歸真等81名道士召入宮中,修道場、鍊金丹,切磋長生之術。當時佛教勢力遠超道教,趙歸真為藉助皇權力量確立道教在宗教界的正統地位,想盡一切辦法詆毀、攻擊佛教。他們散布輿論說,「李氏十八子,昌運方盡,便有黑衣天子理國。」當時的僧袍多為黑色,趙歸真便向唐武宗解釋,這句民謠的意思是僧侶將取代李唐國統,只有尊道抑佛,才能壓制住這股「黑氣」。
  • 人這一生,無論遇見誰,失去誰,都是命中注定
    「我一直都覺得,最難過的瞬間,不是我愛而不得的時候,而是我明白,我和你真的沒有以後了。」人這一生,無論遇見誰,失去誰,都是命中注定。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如今,交通發達,手機便利,一生難得一人愛。有一種愛情,開始就是結束,在唯美的開頭之後,便是倉促的結束,不會有然後,不會有轟轟烈烈,也不會有細水長流,一切都在一瞬間戛然而止。
  • 倉央嘉措最美十句情詩:這一生,我只想在你心裡流浪
    3.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外人眼中的我,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我想要的,只不過是流浪在拉薩街頭,做你心中最美的情郎。我的快意生平,都只在布達拉宮裡,和你無關,更和幸福無關。
  • 唐武宗滅佛的動機分析:三大矛盾激化,道士趁機向武宗遞了一把刀
    「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為後周世宗柴榮。在這四位帝王滅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滅佛最為徹底,在唐武宗滅佛事件中,共拆除大的寺廟4600餘所,民間私造的小寺院4萬餘所,令26萬僧尼還俗,沒收寺院的良田數千頃,讓寺廟15萬奴婢變為兩稅戶(納稅人)。唐武宗的這次滅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沉重打擊了寺院經濟,擴大了朝廷財政收入的來源,鞏固了中央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