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是楊善傾家蕩產贖回來的?奪門之變後,楊善獲得怎樣的回報

2021-01-14 歷史鑑賞者

呂不韋散盡家財,將流落在趙國為人質的嬴異人給救回了秦國,從而成為了秦國的丞相,坐擁洛陽食邑10萬戶,可謂是回報豐厚。

楊善也是在經過了長時間的思想鬥爭後,終於在這一天決定,要把自己的家產都用在贖回明英宗朱祁鎮這件事上。

在楊善看來,這就是一場賭局。只要賭贏了,那麼他後半輩,包括他的子孫後代,榮華富貴都不用愁了。可是賭輸了,那他就會落得個傾家蕩產的結果,原本的財富自由也會蕩然無存。

一、楊善是接回明英宗朱祁鎮的第一功臣。

朱祁鎮和瓦剌人在土木堡打了一架,結果20萬明軍被瓦剌打得全軍覆沒,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名將張輔等全部壯烈犧牲。

朱祁鎮本人也被瓦剌人給活捉了,可巧不巧的是,時任禮部左侍郎的楊善,卻能夠巧妙地從中這場災難中逃回來。

楊善是在死亡邊緣走過一圈的人,對人生的看法自然跟其他人也不一樣了。他覺得生死只在一瞬間而已,為啥不賭一把呢?苟活於世真的就那麼開心嗎?賭一把說不定可以讓自己前途無量。

因此楊善逃回來以後,一直在謀劃接回朱祁鎮的工作。為了這件事,他不惜將自己的全部身家都給押上去了。

當時明代宗朱祁鈺已經登基,而且在他和于謙的努力之下,擊敗了瓦剌大軍,保住了大明王朝的北方江山。

先是袁敏者,請齎服御物問上皇安,不納。及是,尚書胡濙等言,上皇蒙塵久,御用服食宜付善等隨行,亦不報。時也先欲還上皇,而敕書無奉迎語,自齎賜也先外,善等無他賜。善乃出家財,悉市彼中所需者,攜以往。---《明史》

楊善擔任了新皇帝手裡的右都御史,明代宗大位坐穩以後,便派遣楊善去跟瓦剌人談判。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楊善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靠著全部家當和巧舌如簧的口才,居然說動了瓦剌太師也先。

這件事對大明朝來說,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明英宗朱祁鎮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喜事。在瓦剌他始終都是個囚犯,回去以後,再怎麼樣也是昔日的皇帝。

二、楊善的做法,朱祁鈺會高興嗎?

明代宗朱祁鈺,其實是個不錯的好皇帝。因為他是庶出,本來輪不到他來做皇帝,可是朱瞻基就倆兒子,朱祁鎮被瓦剌俘虜了,那就只剩下朱祁鈺了。

因此朱祁鈺其實是趕鴨子上架地做了皇帝,最初他是不願意的,但是這龍椅坐著坐著還真的蠻舒服的。於是從未想過做皇帝的朱祁鈺就這麼稀裡糊塗地成為了大明朝的皇帝。

他做皇帝還真有一套,對手底下的人,是比較恭謙有禮的。他善於聽取臣下們的意見,並且重用于謙這樣的忠臣,所以景泰時期的大明朝,一度恢復了仁宣之治的盛況。

可問題是這個時候大家都在積極地打算把明英宗朱祁鎮給弄回來,一旦朱祁鎮回來了,那朱祁鈺的地位豈不是很尷尬了?

因此朱祁鈺對這件事的態度相當冷淡,甚至不願意將朱祁鎮給弄回來。第一次出使瓦剌,朱祁鈺也從未提及過要迎回朱祁鎮的事情。

由於朱祁鈺的這種態度,使得出使瓦剌的使團,壓根就沒帶什麼財物去賄賂瓦剌人,因此瓦剌人很不高興,這才有了第二次楊善出使瓦剌的事情。

這次楊善出使瓦剌的時候,依舊沒有得到朱祁鈺迎回朱祁鎮的詔書和命令。這麼一來楊善就很尷尬了,如果接回朱祁鎮,那是要得罪當朝皇帝的。但是不接回朱祁鎮,那他這輩子靠什麼去搏一搏呢?單車又如何變摩託呢?

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以後,楊善決定搏一搏。既然朝廷不撥款,那麼他就自掏腰包好了。於是楊善到了瓦剌以後,上下打點,而且四處遊說,最終成功勸說也先,將朱祁鎮給放了回來。

見到好端端回來的朱祁鎮後,朱祁鈺表面上很感動,內心恨透了楊善。但是不封賞似乎堵不住悠悠之口,畢竟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勳。

因此朱祁鈺將楊善官升一級,成為了左都御史,至於錢財上的賞賜,朱祁鈺還真的是一毛沒給,你說氣人不?違背了老闆的意圖,勉強給你升職加工資就不錯了,你還想著要獎金,想啥呢?

三、楊善在明英宗復位以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奇貨可居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但是真正識貨的人並不多,識貨且願意付出巨大成本的人,那就更少了,因此歷史上只有呂不韋這樣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楊善始終堅持認為,自己傾家蕩產接回來的朱祁鎮,也是那個奇貨,自己就是當代呂不韋,將來是要位極人臣的!

一個年過半百的左都御史,整天在家裡做著這些春秋大夢。此時的楊善,那小日子已經相當拮据了,畢竟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財富,都在營救朱祁鎮的時候花光了,而明朝官員的工資,實在是少得可憐,左都御史也不是個啥肥缺,撈錢的機會很少。

讓他痛心的是,他所認為的奇貨朱祁鎮,居然被朱祁鈺給幽禁了起來,而且長達7年之久。這7年時光,是朱祁鎮最悽涼的一段日子,也是楊善最煎熬的一段日子。

一直到7年以後,七十多歲的楊善,依舊在為自己的奇貨謀劃出路。終於在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協作之下,朱祁鎮被重新弄了出來做皇帝,這就是奪門之變。

當時朱祁鈺病重,朱祁鎮找到了復位的機會。復位以後的朱祁鎮,殺掉了于謙,將石亨、徐有貞、曹吉祥這幫奸臣一個個加官進爵,成為了禍亂超綱之徒。

那麼朱祁鎮是怎麼對待楊善的呢?那回報就比較豐厚了,畢竟沒有楊善,就沒有人生第二春的明英宗朱祁鎮。

楊善直接從左都御史,成為了禮部尚書,相當於官升兩級。而且雖然是年過七旬的文官,卻掌左軍都督府事,正兒八經地有了軍權。

此外,朱祁鎮還加封楊善為光祿大夫、柱國、興濟伯等等,特賜丹書鐵券,可以世代相傳。由於楊善的特殊功勳,因此又得了個奉天翊衛推誠守正文臣的稱號。

善以預謀,封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興濟伯,歲祿千二百石,賜世券,掌左軍都督府事。尚書胡濙頌善迎駕功,命兼禮部尚書,尋改守正文臣。善使瓦剌,攜子四人行,至是並得官。又為從子、養子乞恩,得官者復十數人。氣勢烜赫,招權納賄。亨輩嫉而間之,以是漸疏外。二年五月卒。贈興濟侯,諡忠敏。---《明史》

你說說楊善這一波劃不划算?他這種長線投資,如果沒有如此豐厚的回報,那是真的划不來的。因此楊善的回報,是其他人都比不了的。

總結:楊善不光要官位,還要拿回當年下的本錢和利息。

當時的楊善已經是位極人臣的正一品大員,而且各種爵位加身。他覺得這還不夠,為啥?因為錢還沒撈回來。

於是楊善憑藉自己的地位開始大肆斂財,而且他的行為特別直白,畢竟歲數大了,撈錢的動作有點遲緩,屬於一抓一個準的那種,可明英宗朱祁鎮因為楊善有大功,從來不追究楊善。

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還整天想著撈錢,真有他的。他們家的子侄也有十多個人,全部在楊善的庇佑下,得到了官職。此外楊善的爵位能夠世代傳承,楊善的孫子甚至成為了明英宗的駙馬。

可以說楊善的這場博弈,為他賺來了數十上百倍的回報,真的是一場非常成功的天使投資案例。

參考資料:《明史》

《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經久不衰,主要是因為書裡用風趣的筆法,將明朝歷史逐一告訴了我們,我覺得這是一套值得收藏的書,可以一讀再讀。

相關焦點

  • 土木堡之變後,楊善自掏腰包贖回明英宗,明英宗是如何回報的?
    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蒙古瓦刺所俘,他的弟弟朱祁鈺繼位。自從被俘後,朱祁鎮一直為能回歸做不懈努力 。除了給太后寫信,充當「帶路黨」叫門之外,還不斷遣使向明廷遊說。但是朝廷對於他回歸的態度是不明確的。
  • 明朝時期的楊善:現任皇帝不給錢,不給名,他用三寸不爛之舌請回太上皇
    更讓大明百姓鬱悶的是,年輕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也被俘虜,這是大明開國以來遇到的頭一遭,也是大明後來沒出現的事,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本來,瓦刺的太師也先想用朱祁鎮作為一個「奇貨」來要挾大明,但是,隨著于謙等人將朱祁鈺推上了皇位,就此,朱祁鎮的作用大大降低。
  • 明英宗朱祁鎮之所以能奪門復闢,再登帝位,主要靠什麼?
    然而,被俘一年後,朱祁鎮又被也先放回來了,回到明朝,朱祁鎮被已經即位當皇帝的景泰帝朱祁鈺囚禁在南宮,景泰帝朱祁鈺是明英宗朱祁鎮同父異母的弟弟,七年後,朱祁鈺病重,朱祁鎮趁機奪門復闢,再次登上帝位。
  • 奪門之變後,英宗怎麼對待弟弟的,景泰帝的去世為何可疑
    他在路上會和了另外兩個文臣,禮部左侍郎楊善,兵部尚書王驥。王驥七十多,帶著兒子孫子一大幫人,很有開疆拓土的氣魄。此時武清候石亨大太監曹吉祥已經率領一千多兵丁潛入長安門等候他們多時了。徐有貞進入紫禁城後,命人鎖上紫禁城的大門。
  • 朱祁鎮在奪門之變後,如何對待朱祁鈺留下的后妃們的?
    公元1457年,明朝景泰八年,正月十七,已經被軟禁了七年的明英宗朱祁鎮,在一場被後世稱為奪門之變的政變當中,再次登上皇位。 直到這場奪門之變後,才再次從弟弟朱祁鈺手裡奪回了帝位。 皇帝打了敗仗被俘虜後,能重新活著回來,然後還能登上帝位的奇葩,翻遍幾千年的史書,也就只有這麼一個了。
  • 從土木堡到奪門之變,就是一代名臣于謙生與死的距離
    影視劇中的奪門之變總是有些事件,只是因為一步之差,導致歷史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眾人推舉了商輅主草奏疏,經過一番研討斟酌,等上疏寫成後已經是日暮西山,來不及上奏。於是群臣決定在次日清晨朱祁鈺臨朝時,再將奏疏遞上去。他們不會料到,由石亨一派發起的政變就在這天晚上爆發了。據說朱祁鈺已經有心重新再立朱見深為皇儲,如果這復立沂王的奏疏早一天遞上,或許奪門之變不會發生,于謙等人也不會遭到殺身之禍。
  • 貪天之功,讒害忠良:扒一扒于謙之死那些從犯們的下場
    至此,奪門之變的「功臣」們達到了權勢的頂點!于謙,這位保衛京師的孤膽英雄,似乎已經被人們所遺忘。但是天道好輪迴,這些靠英雄的鮮血染紅自己權力之路的「奸臣」,他們的最終下場是什麼?野心勃勃的徐有貞不甘人下,但在景泰朝他毫無機會,因此才會參與奪門之變以放手一搏。朱祁鎮復闢之後對於如何處理于謙一度有所猶豫,正是徐有貞一句「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最終決定了于謙的命運。
  • 奪門之變後朱祁鎮重登皇位,如何對待朱祁鈺以及他5個美貌嬌妻的
    很快出自切身利益的考慮,徐有貞、石亨、曹吉祥三人在獲得孫太后的首肯之下,一場奪門之變發生。明英宗,也在錯失皇位8年之後再次榮登大寶,改元天順。對於朱祁鈺所倚重的于謙、王文等人則盡皆下獄。為了明正典刑,獲得「奪門之變」的理由,于謙等人也被斬首、棄市,家眷流徒。
  • 臨危受命挽救大明江山,為什麼還是遭至奪門之變?
    但八年後,宮裡又發生了骨肉相殘的奪門之變。朱祁鎮二次登位,再次執掌大明帝國,朱祁鈺被貶謫為郕王,不久後死去。死後被朱祁鎮賜諡號為「唳」。 歷史來了個大迴環,朱祁鈺在位八年,江山穩固之後,為什麼還是發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奪門之變呢?讓我們提淬一些史實,與大家一起共同解讀。
  • 奪門之變,朱祁鎮一舉奪回皇位,于謙當時在幹什麼,為何不阻止?
    奪門之變,朱祁鎮一舉奪回皇位,于謙當時在幹什麼,為何不阻止?景泰八年,二月十二日,徐有貞、曹吉祥、石亨等人在夜間發動政變,幾乎兵不血刃地幫朱祁鎮奪回了皇位。宣布諭旨之後,就將于謙、大學士王文等人逮捕入獄。在北京保衛戰前夕,于謙就已經被任命為兵部尚書,提督各營軍馬,換言之整個大明的軍隊指揮權,全掌握在于謙手中,甚至他的權力都可以超過皇帝。
  • 奪門之變後,此人用一句話害死于謙,那麼他最終是什麼下場?
    對於奪門之變來說,是一場圍繞著明朝皇帝之位的兵變,最終的結果是朱祁鎮從朱祁鈺手中奪回了皇位。明英宗復闢當日(十七日),便對奪門之變的功臣大加封賞。徐有貞兼任翰林學士,進內閣參預機樞政務,又加兵部尚書。同時,兵部尚書于謙、大學士王文被逮捕下獄,誣以「更立東宮」、「謀迎立襄王子」等罪名,定為謀反,判處極刑。
  • 奪門之變爆發時,東廠、錦衣衛為何毫無察覺?和朱祁鈺有關
    由此,對於奪門之變來說,朱祁鈺可以說是後知後覺了。那麼,問題來了,奪門之變爆發時,東廠、錦衣衛為何毫無察覺?其實這和朱祁鈺自身有關!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對於東廠和錦衣衛所組成的廠衛,可以說是遍布朝廷上下。因此,理論上,奪門之變爆發之前,明代宗朱祁鈺就應該獲得相關的消息,,不過,最終的結果則是朱祁鈺被蒙在鼓裡。究其原因,主要是朱祁鈺在位時,有意壓制了東廠和錦衣衛。
  • 參加「奪門之變」的徐有貞、石亨、曹吉祥,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那麼,問題來了,參加「奪門之變」的徐有貞、石亨、曹吉祥,都是什麼結局? 當然,徐有貞和張居正比起來,差距可謂天壤之別了。對於徐有貞來說,雖然曾經和石亨、曹吉祥一起發動了奪門之變,但是,在執掌大權後,徐有貞就疏遠了他們,甚至還在朱祁鎮面前說石亨、曹吉祥的壞話。
  • 明英宗朱祁鎮復闢成功後,景泰帝受到了怎樣的待遇?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明英宗朱祁鎮是大明朝最恥辱的皇帝,也是最偽善的皇帝,特別是「奪門之變」後對待景泰帝朱祁鈺。 明英宗朱祁鎮一直被後世史家稱為「是好人,不是好皇帝」,這都是被他偽善的面目遮蓋了,說他一直溫文爾雅,待人溫厚純良,特別是他臨死廢除了大明朝「殉葬」制度,成為他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亮點。
  • 土木堡之變,瓦剌首領也先為什麼不殺掉朱祁鎮,並一舉拿下北京?
    土木堡之變,瓦剌首領也先為什麼不殺掉朱祁鎮,並一舉拿下北京?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明境,王振攛掇朱祁鎮親徵。
  • 大明風華朱祁鎮是誰的兒子 朱祁鎮結局及歷史原型揭露
    《大明風華》朱祁鎮上線引關注,那麼,朱祁鎮是誰的兒子、結局如何、歷史原型怎樣的?當然,還有朱祁鎮扮演者了。據悉,朱祁鎮飾演者是張藝興。是我們所熟知的小綿羊,他近些年來也是活躍在熒幕,在音樂與影視方面都有涉獵,挺正面與積極的一位愛豆!如今,張藝興因飾演朱祁鎮一角也是備受矚目的。
  • 于謙明知英宗復闢成功自己不得好死,為何奪門之變他坐視不管?
    死與不死,和奪門之變管與不管對于于謙來說是兩碼事。生死自有天定,但管與不管則是原則問題。總有一些人把原則看得比任何事都重要,金錢、名利、地位、甚至生死都不能與之相比。正因為有世俗的諸多誘惑才使得原則不易堅守,而那些能守住原則的人就讓人肅然起敬,于謙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