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法醫鼻祖」之稱!

2020-12-22 萌貨說文史

南平,福建省地級市,地處福建省北部,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是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齊天大聖文化、太極文化的發源地,被譽為「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

這裡的和平古鎮地處閩西北,建置始於唐朝,是福建省歷史最悠久的古鎮之一,是一處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其眾多古建築是中國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群之一。這裡的溪源庵位於延平區郊茫蕩山南麓,外圍環境很好,是南平市茫蕩山自然保護區的核心景區,風光秀麗,峽谷清幽。這裡不僅歷史悠久,環境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

袁樞:

袁樞,中國南宋史學家,字機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

幼年就能賦詩,很有抱負,在故鄉南橋上曾題詩:「玉龍倒懸過寒潭,人在雲霄天地間。借問是誰題柱去,茂陵詞客到長安。

袁樞喜讀《資治通鑑》,苦其浩博,乃著《通鑑紀事本末》42卷,因其文總括為239事,獨立成篇,起訖瞭然,為中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學著作。創造「紀事本末」這一新的寫史體例,兼有紀傳、編年二者優點,使「數千年事跡經緯明析」,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兩代多有仿作。

袁說友:

袁說友,字起巖,號東塘居士,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僑居湖州,宋紹興九年(1139年)生。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調溧陽簿。淳熙四年(1177年),任秘書丞兼權左司郎官,後調任池州、知臨安府。累任太府少卿、戶部侍郎、文安閣學士、吏部尚書。寧宗嘉泰二年(1202年)以吏部尚書進同知樞密院,三年(1203年),拜參知政事(位同副宰相,正二品)。

楊榮:

楊榮,原名道應、子榮,字勉仁,福建建寧府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內閣首輔,與楊士奇、楊溥並稱「三楊」,因居地所處,時人稱為「東楊」。

楊榮性警敏通達,善於察言觀色,尤其是在明成祖時最為突出。在文淵閣治事三十八年,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史稱其「揮斤遊刃,遇事立斷」,被比作唐代的姚崇。楊榮既以武略見重,又好詩文,他和楊士奇、楊溥等多有唱和,為「臺閣體」文學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後北徵記》、《楊文敏集》等。

章惇:

章惇,字子厚,號大滌翁,建寧軍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銀青光祿大夫章俞之子。

作為北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章惇一生的政治作為對北宋政治造成深遠影響,強硬態度導致遼軍南下,幾乎引發宋遼戰爭。然而,聯合于闐並命章楶、王愍出兵西夏、和蕃,收復失地,開疆拓土,驅逐西夏並以沙漠為界,為北宋取得對西夏戰爭的優勢奠定了一定基礎。

黃裳:

黃裳,字冕仲,號演山、紫玄翁,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舉進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學士。黃裳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和詞人,其詞語言明豔,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等,詞作以《減字木蘭花》最為著名,流傳甚廣。同時他也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九陰真經》作者的原型!

真德秀:

真德秀,本姓慎,因避孝宗諱改姓真。始字實夫,後更字景元,又更為希元,號西山。福建路建寧府浦城縣(今福建省浦城縣仙陽鎮)人。南宋後期理學家、大臣,學者稱其為「西山先生」。

真德秀立朝有直聲,於時政多所建言,奏疏不下數十萬字。學宗朱熹。修《大學衍義》,稱可作《大學章句》之佐。慶元黨禁後,程朱理學得以復盛,他與力為多。真德秀為繼朱熹之後的理學正宗傳人,與魏了翁齊名,在確立理學正統地位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創「西山真氏學派」。有《真文忠公集》都傳世。

嚴羽:

嚴羽,是南宋詩論家、詩人。字丹丘,一字儀卿,自號滄浪逋客,世稱嚴滄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早年就學於鄰縣光澤縣學教授包恢門下,包恢之父包揚曾受學於朱熹。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隱居在家鄉,與同宗嚴仁、嚴參齊名,號「三嚴」;又與嚴肅、嚴參等8人,號「九嚴」。

嚴羽論詩推重漢魏盛唐,號召學古,所著《滄浪詩話》名重於世,被譽為宋、元、明、清四朝詩話第一人。他的《滄浪詩話》也影響了明代著名文學批評家高棅和明代中後期的前後七子。還著有詩集《滄浪吟卷》。

遊酢:

遊酢,建州建陽(建陽麻沙鎮長坪村)人,北宋書法家、理學家。歷官太學博士、教授、監察御史、知府、知州、將軍等職。追封朝奉大夫、贈大中大夫。他理政有方,為官清廉。學術上師承二程,並將理學傳於福建,為閩學的創始者,譽為「閩學鼻祖」,著有《易說》、《中庸義》、《詩二南義》、《論語雜解》等。遊酢20歲,在京城上太學時相遇著名理學家程頤,程贊他:「其資可以適道。」

胡安國:

胡安國,又名胡迪,字康侯,號青山,諡號文定,學者稱武夷先生,後世稱胡文定公。建寧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學者。北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丁丑科趙昌言榜進士第三人。為太學博士,旋提舉湖南學事,後遷居衡陽南嶽。提倡修身為學,主張經世致用,重教化,講名節,輕利祿,憎邪惡。

胡安國一生以聖人為目標,主要從事學術研究,潛心研究《春秋》。1131年,在湘潭縣隱山與次子胡宏共同創辦「碧泉書堂」(文定書院前身),開創「湖湘學派」。其所著《春秋傳》成為後世科舉士人必讀的教科書。又著《資治通鑑舉要補遺》一百卷,《文集》十五卷,《宋史》立傳,《宋元學案》中有《武夷學案》,明正統間從祀孔廟。

蔡元定:

蔡元定,字季通,學者稱西山先生,建寧府建陽縣(今屬福建)人。蔡發之子,南宋著名理學家、律呂學家、堪輿學家,朱熹理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被譽為「朱門領袖」、「閩學幹城」。

幼從其父學,及長,師事朱熹,熹視為講友,博涉群書,探究義理,一生不涉仕途,不幹利祿,潛心著書立說。為學長於天文、地理、樂律、歷數、兵陣之說,精識博聞。著有《律呂新書》、《西山公集》等。

練寯:

練寯,唐鹹通十二年生於建州浦城練村。練氏之族,累世富厚,好尚儒雅。寯為練家么女,才識賢德譽滿鄉裡,深得邑人喜愛。有鄉人章氏之裔,以儒業武功榮顯於世。章家子仔鈞,崇文尚武,孝友忠公,以才德聞於閭裡。練家知仔鈞之賢,願以女寯妻之。章練由是並蒂良緣,夫婦此後琴瑟和同,攜手如賓。

有一次,唐將盧某託言借路經過山下,到時卻忽然擂鼓攻打營壘,包圍營盤。章派邊鎬、王建封兩名校兵往建州求援,兩校兵因雨延誤時間,按軍法應當處斬。練氏夫人出面勸阻說:「形勢危急,正是用人之時,怎好殺壯士?」於是,仔鈞釋放了兩名校兵。後來,邊鎬和王建封投靠南唐。

後晉天福八年(943),王延政在建州稱帝,國號大殷。次年到福州為閩王,改大殷為閩國,國都仍設在建州。南唐乘王延政初定福州,派查文徽率兵攻打建州,用王建封為先鋒,邊鎬接應,破城,王延政投降。當時章仔鈞已死,邊鎬和王建封查知練氏夫人移居建州,為報恩具備金銀布匹贈送夫人,同時還交給一把白旗,說:「唐兵就要屠城,請夫人將這旗子插在門前,以免兵士誤犯。」夫人慨然退還所有金銀布匹,連白旗也交還給他們,並鄭重地說:「你們如果顧念舊時恩情,我希望保護全城。如果一定要屠城,我全家願意與城同存亡,唯獨留住我一家也沒有什麼意義」。邊、王二人受感動,因此保住了全城百姓。

夫人死後,建州百姓感激她保全城池的恩德,打破城關不得建墓的慣例,將練氏夫人墓建在州署後堂,立碑稱「全城眾母」。明正德十五年(1505),建寧府同知湛龍撤銷城西敬客坊天后宮淫祠,改為章太傅練氏夫人祠。1990年,建甌縣人民政府在夫人墓前立練氏夫人銅像,並刻練氏夫人傳略,以示紀念。

宋慈:

宋慈,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祖籍河北邢臺市南和縣,唐相宋璟後人,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鑑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所著《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專著。

宋慈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為官清廉,生活樸實,一生無其他嗜好,惟愛收藏異書名帖,喜金石刻。晚年更加謙虛謹慎,愛惜人才,雖是後生晚輩,凡有一技之長,皆提拔引薦。他年老有病在身,一切公務,猶親自審察,一絲不苟,慎之又慎。

宋慈文而勇武,兼有謀略,由主簿而知縣、知州,多所歷練,所以清人陸心源作《宋史翼》將宋慈列入《循吏傳》,並將其與辛棄疾媲美。

你還知道哪些南平歷史名人呢?

相關焦點

  • 平涼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針灸鼻祖」之稱!
    平涼,甘肅省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遊,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這裡的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之美譽。
  • 武威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毒士之稱!
    武威,簡稱「雍涼」,古稱涼州、雍州、姑臧,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這裡歷史悠久,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徵河西,擊敗匈奴,為彰顯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命名武威,自漢武帝開闢河西四郡,歷代王朝都曾在這裡設郡置府。
  • 瑞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南戲之祖」之稱!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孫衣言:孫衣言,清代官吏、學者、藏書家。字紹聞,號琴西,晚號遁披,齋名遜學,浙江瑞安人 。道光三十年進士。授編修,光緒間,官至太僕寺卿,尋以疾乞歸。生平努力搜輯鄉邦文獻,刻《永嘉叢書》,築「玉海樓」以藏書。有《遜學齋詩文鈔》。
  • 在歷史中法醫宋慈為什麼被譽為法醫鼻祖,到底有多厲害?
    嚴謹點說,宋是中外法醫界公認的「世界法醫學鼻祖」,而非法醫鼻祖。至於宋慈為何會得到世界法醫界的認可,主要是因為一本著作,即《洗冤集錄》。宋慈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不但是個一心為民的好官,而且還是聞名世界的法醫學鼻祖。他通過驗屍,審理了很多疑難案件。那麼,他有著怎樣的成果呢?
  • 滎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詩豪」之稱!
    滎陽地處黃河中下遊分界處,有「東都襟帶、三秦咽喉」之稱。這裡的虎牢關,又稱汜水關、成皋關、古崤關,是古京都洛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位於滎陽市西北部16公裡的汜水鎮境內。虎牢關作為洛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此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 嵊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今之聶政」之稱!
    秦漢時已建縣稱「剡」,至今已有2100多年,北宋始名嵊縣,1995年撤縣設嵊州市。這裡的百丈飛瀑位於嵊州市王院鄉王院村南,瀑布深藏於崇山峻岭中,是一處鮮為人知的秘境。景區內山高峰險,植被茂密,常年飛流直瀉。明代著名史學家張岱贊曰:"銀河墜半空,搖曳成雲霧,萬斛噴珠璣,百丈懸練素。"故被譽為"江南第一瀑布群"。
  • 漣源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燒車御史」之稱!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李聚奎:李聚奎,原名李新喜,湖南安化縣蘭田(今屬漣源)西坪村人。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軍、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和後勤工作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福建省南平市竟然出了這六大名人,南平人的驕傲!
    當然,福建省南平市市自古至今也是人才輩出,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較為知名的六位,也歡迎各位朋友補充,讓我們銘記那些在歷史上作出貢獻的名人,他們是南平人的驕傲。)人,與理學大師朱熹同鄉,祖籍河北邢臺市南和縣,唐相宋璟後人,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鑑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 百色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官屠」之稱!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梁宗岱:梁宗岱,廣東新會人,1903年出生於廣西百色。1917年考入廣州培正中學。1923年被保送入嶺南大學文科。1924年踏上他嚮往已久的法蘭西土地。
  • 柳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東太后」之稱!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楊廷理:楊廷理,字清和,號雙梧,廣西柳州人,他多次擔任臺灣清治時期的臺灣知府、臺灣道。於任內設噶瑪蘭廳,趨走海盜朱濆,另外也有「楊廷理敗地理」的臺灣民間傳奇故事。著有《知還書屋詩鈔》、《東瀛紀事》、《議開噶瑪蘭節略》等。闞維雍:闞維雍,原名慶福,號伯涵,生於廣西柳州。
  • 名人也愛玩模型,最後一位絕對高端玩家
    無論是車模還是高達模型除了普通人喜歡外還有很多名人也喜歡,他們都是誰呢?接下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喜歡模型的名人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他們都喜歡什麼模型。第一位是在玩拼裝高達的孔令輝,大家都知道他玩撞球很厲害,沒想到也喜歡玩模型。
  • 漢川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天下第七、湖北第一」之稱!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何羽道:何羽道,原名金榜,學號遠耀。後改名羽道,號翼人。光緒八年六月初八日(1882年7月22日),生於湖北省漢川縣南河渡藍家嶺(今屬漢川市南河區姜嶺鄉)。世居何家畈北頭,家世艱難,祖父屢受土豪劣紳欺壓,終被迫遷居藍家嶺。
  • 福建歷史上的十大名人,有三位是民族英雄
    秦兼併天下,南平百越,置閩中郡,中央政權始達於福建。悠久的歷史孕育了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海絲文化等文化,以及茶文化等一批內涵深刻、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1、林森林森(1868年-1943年8月1日),字子超,號長仁,福建林森縣(今閩侯縣)人。1914年在東京加入中華革命黨。
  • 唐山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與卑家店名字的由來有關!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楊十三:楊十三,河北省(直隸省)遷安縣(市)楊團堡人,抗日英雄。原名楊彥倫,投身抗戰後曾改名楊裕民,因堂兄弟中排行十三,故名楊十三。張人駿:張人駿,原字健庵,取「人中駿馬,馳騁千裡」之意,又將字改為千裡,號安圃,晚號湛存居士,直隸豐潤縣(今河北豐潤)大齊坨村人。清末政治家,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有影響的人物。張人駿十九歲考中同治甲子科舉人.二十三歲考中同治戊辰科進士。
  • 清遠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最後一位榜眼!
    這裡的摩崖石刻量多質高,早至唐代,晚至明清,內容廣雜,書法多彩,其中有韓愈、周敦頤、蘇軾等名人題刻。這裡的連州地下河絢麗多彩,令人流連忘返。許多遊客在此留下讚美的詩篇,如著名詩人楊應彬題詩:"淵明風骨王維韻,盡人連州一洞天。如此江山即上界,何須世外覓桃源。"著名作家秦牧1988年5月遊覽地下河後,有感而發寫下遊記《神秘瑰麗的地下河》。
  • 武漢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民國第一任副總統!
    這裡的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 福建南平,「逆襲」的建陽,從縣級市到市轄區,再到南平中心
    南平是福建省最北端的地級市,是福建省最大面積的地級市,也是福建省GDP最低的地級市……可能有人不知道著名的福建武夷山在南平市內,到2014年,南平市只有一個市區,也就是延平區, 2014年,當時的慶陽市(縣級市)拆除了市建設區,成為南平第二個市區, 但是這兩個市區沒有連接,兩個區之間隔開了順昌和建甌。
  • 衛輝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鐵道遊擊隊》的作者!
    衛輝市,古稱汲縣、衛州,由河南省直轄,新鄉市代管,位於黃河北部、太行東麓、衛水之濱,是牧野大戰發生地。這裡的比幹廟坐落於河南衛輝,是中國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廟,稱為「天下第一廟」。廟宇宏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顯示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 汝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近現代警察制度的創始人!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劉希夷:劉希夷 ,唐朝詩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漢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
  • 《法醫宋慈》:看這部紀錄片,需要膽量
    But,小編今天要推薦的不是這部經典的懸疑劇集,而是以這位 「世界法醫學鼻祖」命名的新紀錄片——《法醫宋慈》,B站評分9.6分。宋慈,南宋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祖籍河北邢臺,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曾任廣東、湖南等地任提點刑獄公事。著有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五卷,該集錄也被公認為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