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麻多是腰椎問題?未必!

2021-01-16 大洋網

28歲的小陳右腿腿麻脹痛已有半年,在當地醫院檢查顯示「考慮惡性腫瘤,惡性神經源性腫瘤與骨巨細胞瘤待鑑別」,近日來到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骨傷科黃剛主任團隊為小陳手術切除了半骶骨,重建了腰骶骨盆。這例風險不小的手術,術前得到了3D列印技術的加持,通過數字影像三維重建患者骶骨模型,精準模擬術中腰骶骨盆重建方式,得以在10個小時內圓滿結束。目前小陳正在積極康復中。

腿麻脹痛未重視,一查竟是腫瘤惹的禍!

小陳從今年6月開始右腿出現反覆脹痛麻木,一開始他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為好好休息就可以緩解。誰知這一症狀越來越嚴重,足足折磨他到今年10月,隨後小陳在當地醫院做了腰椎+骶尾椎增強MR檢查,結果顯示「骶1、2椎體右側團狀腫物,考慮惡性腫瘤,惡性神經源性腫瘤與骨巨細胞瘤待鑑別」,就診醫生表示小陳右腿脹痛麻木的原因是由腫瘤壓迫神經導致的,建議去上級醫院就診。

為求進一步診治,小陳來到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入住該院骨傷科後,黃剛主任團隊立即為小陳做了CT引導下骶骨腫瘤穿刺活檢術,術後病理顯示為間葉性軟骨肉瘤。

利用3D列印技術重建腰骶骨盆,順利完成高風險手術!

骨傷科黃剛主任組織第一次MDT多學科會診,綜合多位專家意見決定為小陳先行新輔助化療。一期新輔助化療後,小陳返院複查,誰知症狀不僅沒有減輕,反而還加重,複查的結果清晰可見腫瘤在增大。

考慮到小陳對化療不敏感,腫瘤也越來越大的情況。骨傷科迅速組織第二次MDT多學科會診,集結醫院多科室專家共同參與病例討論,精心制定手術計劃,最後決定為小陳行」矢狀位半骶骨切除並腰骶骨盆重建」手術。

據骨傷科黃剛主任介紹,「矢狀位半骶骨切除並腰骶骨盆重建手術」屬骨科極高風險手術。小陳的腫瘤巨大,腫瘤所處的地方前面毗鄰直腸、膀胱等器官,腫瘤切除後殘留空腔,增加了術後術區出血、感染的風險;外加毗鄰會陰,術後傷口發生併發症率高;且腫瘤所處的地方供血極為豐富,切除中或切出後存在出血量巨大的可能性,稍不注意便有生命危險。術中馬尾神經的切除可能會導致小陳出現膀胱、直腸、性功能、右下肢功能障礙問題;骶骨作為支撐人體軀幹的基石,半骶骨切除後,腰骶骨盆的連續性完全中斷,導致脊柱骨盆「懸浮」極不穩定,術中腰骶骨盆穩定性的重建非常棘手。若是骨盆不能重建,小陳將無法站立!目前國內外只有少數頂尖骨科中心能完成此類手術,且已經報導過的手術案例中,術中出血量均在5000ml以上!

鑑於手術風險大,為保證手術順利完成。骨傷科術前利用3D列印技術,數字影像三維重建患者骶骨模型,精準模擬術中腰骶骨盆重建方式,3D列印半骶骨假體,保證完美適配。同時,術前由介入科唐巍醫師行選擇性血管栓塞術減少術中出血,為手術做好前期準備;術中先由普外科薛琪主任醫師腔科鏡下遊腫離瘤與盆組腔織、結髂扎內動脈再行骨科手術,進一步保障手術安全,麻醉科寧雪主任醫師帶領團隊全程保障麻醉安全,輸血科保障備血充足。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黃剛主任帶領骨傷科團隊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歷時10個小時,術中出血3500ml,術後小陳部分馬尾經神以及下肢能功得以保留,正在積極康復中。

專家提醒:腿麻不止是腰椎問題

相信大多數人都經歷過腿麻,大部分人是因為肢體長時間受到壓迫,比如久坐、久蹲等,通常這種情況下會導致血液流通不暢,受壓部位就會有麻木的感覺。但是有些並未受到長時間壓迫,就出現麻木,甚至疼痛,這時候就要考慮一下是某些疾病的原因。

一、神經受壓:

1、腰椎間盤突出

突出的椎間盤會壓迫到它後面的神經,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臀部和腿部的放射性疼痛或者麻木。彎腰時如果出現腿麻,則高度懷疑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應及時找專科醫生就診,有利於明確診斷。

2、腰椎管狹窄症

典型症狀是「間歇性跛行」,即安靜或休息時常無症狀,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下肢痛、麻木、無力等症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時間後緩解,又能繼續行走。隨病情加重,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需休息的時間越來越長。

3、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臀部一塊深層肌肉,其形狀有點像「梨」,故起名叫「梨狀肌」。它與坐骨神經一起穿過坐骨大孔。當梨狀肌受到損傷時,會發生充血、水腫、痙攣、粘連等損傷性、炎性改變,這便會刺激或壓迫其間穿出的神經、血管,從而引起腿麻、活動受限、下肢放射性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症,我們統稱為梨狀肌損傷症候群。

二、動脈硬化:

1、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

由於血管狹窄甚至閉塞,下肢無法得到充足血液,在運動時就會出現供血不足引起包括下肢發涼、麻木、腿部肌肉痙攣等症狀。間歇性跛行是典型表現。隨著病情加重,病人會出現「靜息痛」,即不運動時仍有疼痛,難以緩解。

2、腦動脈硬化

腦動脈硬化也可引起下肢麻木。患有腦動脈硬化者,神經的傳導速度會減緩,大腦的局部供血、供氧也會減少,會導致中樞功能障礙,可引起相應肢體部位的麻木。這種麻木往往有一側性、陣發性特點。隨著血管狀態的改善,持續數小時或數日後,麻木症狀可自然好轉或消失。

總之,腿麻不止是腰椎的問題,還需要關注血管病變、神經病變、肌肉骨骼等方面的病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鍾柱威、胡贏、李凱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婉虹

相關焦點

  • 腰痛未必是勞損或為腰椎小關節紊亂
    隨後小吳被急救車送到就近的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接診的脊柱外科二區邱奕雁副主任醫師詢問病史以及詳細查體後,診斷其為腰椎小關節紊亂。常表現為劇烈腰痛邱奕雁說,這種病是由於長時間的腰椎受損、周圍韌帶損傷後繼發小關節錯位等引起的。
  • 腰痛未必是勞損 或為腰椎小關節紊亂
    隨後小吳被急救車送到就近的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接診的脊柱外科二區邱奕雁副主任醫師詢問病史以及詳細查體後,診斷其為腰椎小關節紊亂。常表現為劇烈腰痛邱奕雁說,這種病是由於長時間的腰椎受損、周圍韌帶損傷後繼發小關節錯位等引起的。
  • 腰椎疼痛難忍原來是腰椎的骨骼肌肉出現了問題,如何治療
    腰椎小關節紊亂造成的腰椎疼痛腰椎的生理病理腰椎是脊椎負重最大,活動較靈活的部位,擔負著上半身重量及維持多種運動和姿態的平衡。正常腰椎有五節,縱向排列,椎體甚大,椎間盤較厚,棘突寬而大。腰椎小關節紊亂多發生在腰4一腰5及腰骶關節處。因為腰部小關節處於矢狀位排列,兩側對稱,便於腰部前屈,背伸的協調運動。當外力或活動不慎以及彎腰時間過久再加突然扭轉,使下腰部的小關節排列位置改變,腰骶部活動受連續治到限制易產生小關節扭傷致功能活動障礙和疼痛。
  • 腰椎出問題,身子「歪了」怎麼辦?
    年紀大了,腰酸背痛十分常見,但因為腰椎有毛病,導致身體都「歪了」,這可怎麼辦? 今年65歲的陳姨就因此頗受困擾。她腰背部疼痛半年多了,近一個月來不僅疼痛加劇,上半身竟然開始向左側傾斜,人都「歪了」,站都站不直,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 腰椎出問題 身子「歪了」怎麼辦
    隨後,她竟發展到整個上半身都向左側「歪」,站都站不直,連走路都十分困難,到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她整個脊梁左側嚴重傾斜,被確診為腰椎管狹窄症和腰椎滑脫、腰椎不穩,怎麼辦?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教授吳增暉說,其實像陳姨這樣的脊柱側彎臨床上並不少見,很多老年人或多或少腰椎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形,但彎曲到一定程度,會嚴重影響脊柱的穩定性和平衡,出現明顯疼痛、影響正常生活,需儘早幹預。
  • 出現下肢症狀不一定是腰椎的問題
    近日,一位在外院做過腰椎手術的患者來到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廖博主任門診。患者表示自己出現右腳麻木、走路感覺腳底板變厚、走路不穩等等症狀,懷疑自己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了,為得到更多的治療來找廖博主任治療。
  • 腰痛未必是勞損或為腰椎小關節紊亂 需加強腰背肌鍛鍊
    隨後小吳被急救車送到就近的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接診的脊柱外科二區邱奕雁副主任醫師詢問病史以及詳細查體後,診斷其為腰椎小關節紊亂。  常表現為劇烈腰痛  邱奕雁說,這種病是由於長時間的腰椎受損、周圍韌帶損傷後繼發小關節錯位等引起的。
  • 良好腰椎的「基石」臀大肌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發現腰椎好的人,臀部不會差到哪;而且往往是存在腰好臀也好的現象。這裡我們將通過對臀大肌的重新認識,讓大家找到最有效的緩解腰痛的方法。從結構上了解臀大肌與腰椎的關係側面:腰椎與臀大肌外側側的聯繫腹部肌群是維持核心穩定以及保證呼吸功能正常的重要組成部分。臀大肌的收縮產生一個向下的拉力,腹肌會產生一個斜向上的拉力,腹肌和臀大肌一起協同維持腰椎骨盆在姿勢下患者運動中保持相對穩定。
  • 腰椎脫落 腰椎脫落治療方法
    我們身體的走動都要靠腰椎,如果腰椎出現問題,我們的行動能力肯定會受阻了,那麼如果腰椎脫落了怎麼辦呢?其實腰椎脫落治療方法有很多,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有效的治療才可以。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腰椎脫落一定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需要我們及時的治療,這樣才能儘快的康復。腰椎脫落如果不嚴重的話一般是保守治療,但是如果嚴重的話就要手術了。
  • 腳背突然無力麻木 卻是腰椎出了問題
    排除了先天原因,足下垂最常見的原因包括腰椎神經、腓總神經和胸椎神經的壓迫或損傷,考慮到羅女士確實有點腰椎間盤突出,但壓迫神經的情況不嚴重,且羅女士的左腳是突然犯病,邱奕雁認為她的足下垂更像胸椎狹窄引起中樞神經損傷所致,影像檢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判斷。隨後,羅女士接受了胸椎管減壓術,術後一周,足部終於開始恢復,能夠做屈伸活動了。
  • 練瑜伽能緩解腰椎問題,對於腰痛的人,這些動作不容錯過
    對於腰痛患者,運動時應把握兩個思路:1、允許整個脊柱伸展,包括腰椎,為椎間盤釋放壓力創造空間。2、適當鍛鍊,逐步增強腰腹部肌肉力量,讓肌肉力量分擔腰椎的壓力和體重,給腰椎穿上一層盔甲。3、時刻注意你的腰部感覺,不要攀比,不要逞強。
  • 姿勢不對腰椎超負荷,4個動作放鬆腰椎,堅持做下去效果腰知道
    有數據研究表明,人處於平躺狀態下腰椎負荷最小,約是25千克,側躺時腰椎負荷壓力有所增加,在75千克之間,而站立時腰椎負荷明顯升高,為100千克左右,而當處於上身直立的坐姿時,腰椎負荷更是達到了140千克!而且,無論是站著或坐著,只要是保持前傾姿勢都會讓腰椎負荷力迅速增加。
  • 臀橋式,為什麼更適合背部疼痛,腰椎不好的人練習?穩定骨盆腰椎
    針對於後背部或者腰椎不好做不了深度後彎的朋友,做橋式是一個最佳選擇。首先我們還是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體式的要點。雙腳踩地,打開和髖同寬,注意去感覺讓腳的內側踩實地板,雙膝平行,然後大腿肌肉向上提收緊,那麼大腿收緊的力來自於哪裡呢?
  • 「弓背硬拉」傷腰椎,用2個拉伸動作,把問題解決
    有些人由於臀大肌與膕繩肌柔韌度不佳,下放槓鈴時,用腰部代償,腰椎有了屈伸的動作。弓背硬拉能練背部肌肉從鍛鍊肌肉的角度看,當腰椎由屈到伸時,豎脊肌產生了等張性的收縮,會起到很好的鍛鍊效果。雖然這樣做對於鍛鍊肌肉比較有利,但是風險太大。
  • 跑步下背痛不一定是腰部力量弱的問題!腰椎代償了解一下!
    而下背痛的反射區域在腰椎和骶骨的連接段,而且經常伴有脊柱旁肌肉(豎脊肌下段,腰方肌等)緊張的現象發生。而這個問題在跑者的身上非常常見,10個跑者至少要有8個人出現過下背痛的問題,而各位跑者會下意識的感覺自己腰部酸痛是因為下背力量不足,於是猛練下背部的肌肉力量,結果越來越痛!閱讀本文你將可以收穫:1.
  • 腰椎管狹窄症和腰椎滑脫能不能做微創手術?
    76歲的姜奶奶,因為腰背部疼痛很多年,而且右側屁股也疼痛,從大腿,小腿一直竄到腳,走路走不遠,走一會兒就覺得腿發麻發沉發脹,需要蹲一蹲或者坐一坐休息一下,嚴重影響生活,老人也嘗試了很多治療方式,包括吃藥,中醫,針灸,理療等,但是效果都不是特別好。為此老人很苦惱。
  • 瑜伽站立後彎,做對了腰椎就不痛了!
    胸腔無法呼吸、腰椎又擠壓的疼,還站不穩要往後倒……站立後彎如果做好了,可以讓你的後彎練習更上一個層次哦!在練習之前,我們來看看要點吧:站立後彎正確做法1.雙手放在腰後側雙腳打開略比髖寬,雙腳平行,不要外八雙手放在腰後側,指尖朝上,引導腰椎延展掌根壓住骶骨,引導尾骨向下手肘往內收,肩膀展開,胸腔上提看上方2.雙手胸腔合十沒有手臂的支撐,這個更需要穩定腳還是平行
  • 健身後腰痛 問題或在腳
    接診醫生、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李劼若替林先生檢查時發現,其肌肉緊張不是太明顯,沒有明顯的壓痛點,腰椎活動度正常,髖關節的活動也是正常的,臀肌、梨狀肌、內收肌等都查了也沒什麼問題,沒有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症狀。問題究竟出在哪呢?李劼若請林先生脫了襪子,站在臺階上,把褲腿拉高到膝蓋以上。
  • 站樁,頸椎、腰椎、膝蓋等問題均有明顯改善
    頸椎、腰椎、膝蓋等問題均有明顯改善,腸胃功能恢復正常,告別頭暈,腿上有勁,氣色變好,人有精神。
  • 康復專家的「腰椎修復操」,堅持做下去效果「腰」知道
    貓腰對著電腦一坐大半天,經常半躺著玩手機,斜倚在沙發上看電視......隱隱作痛的腰椎正在悄悄提醒你:我快承受不住了。這些「舒服」的姿勢,讓腰椎問題變得越來越明顯,輕則讓身體活動受限,重則對神經造成不可逆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