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培訓線上市場被激活 疫情過後能否成為網際網路發力新領域?

2021-01-11 體育產業獨立評論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舉國上下開啟「宅家模式」。為了滿足青少年參與體育鍛鍊的需求,優酷推出了「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教孩子們在疫情期間按照課表形式進行科學又有趣的體育鍛鍊。奧運冠軍楊威、陳一冰、陳若琳踴躍參與,通過「冠軍直播」成了孩子們的遠程教練。

青少年體育線上培訓的需求因為疫情被激活,也推動了體育培訓市場的升級迭代。那麼,它會成為網際網路平臺發力的下一個新領域嗎?

楊威領銜多名奧運冠軍給孩子們上課

2月15日這一天,武漢下雪了,氣溫驟降,疫區人民的狀況更加令人揪心。奧運冠軍楊威退役後與家人定居武漢。身處疫區中心,楊威及家人已經25天沒有出門了。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當下,楊威及家人依舊保持著樂觀。他攜手妻子楊雲、兒子楊陽洋一起在家中通過優酷直播上了一堂親子運動課,給大家帶來了溫暖。

在一個小時的直播中,楊威傳授了鍛鍊上肢力量、下肢平衡性以及全身柔韌性的不同動作。10歲的楊陽洋親自上陣,給全國的小朋友們做了示範。

楊威帶來的這一場「冠軍直播」,是「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楊威之後,陳一冰、陳若琳、李小雙、林躍等名將也積極響應,來給孩子們上課。

退役之後,楊威、陳一冰等奧運明星變成了綜藝咖,頻頻亮相各大綜藝節目。投身網際網路直播,早就成了他們的「常規動作」。但是,在疫情肆虐的當下,通過優酷為全國的青少年上一堂體育課,更加吸引他們。它不僅內容新穎,更能體現體育明星的社會責任感。尤其是楊威,正處於疫區中心,擁有強烈的意願為全國人民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這種形式新穎且極具社會價值的互動直播,讓「冠軍直播」廣受關注。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家長們頻頻通過彈幕與冠軍們進行互動。

受到疫情影響,很多網際網路平臺轉型大力開展線上健身活動。這些內容的目標用戶主要是成年人。而「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的核心用戶是青少年。相比成年人,宅在家的青少年更容易被忽視,但他們卻有更強烈的運動需求。

除了奧運冠軍,近70家體育培訓企業也加入進來,包括東方啟明星、優肯籃球、SPAX健身直播等知名機構。它還得到了北京市體育局、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全民健身活動推廣委員會等政府機構和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北京體育大學、南京體育學院等專業院校的支持。

「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與培訓機構、政府機關以及學校合作,通過課表的形式,為孩子們提供有趣又科學的鍛鍊內容。奧運冠軍的加盟,豐富了內容的形式,也提升了的師資力量。它贏得了青少年和家長的交口稱讚,也在情理之中。獨闢蹊徑的優酷,既收穫了流量,也獲得了口碑。更重要的是,在如此非常時期,優酷通過這一節目展現了它的社會責任感。

青少年體育培訓線上市場被激活

「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是特殊時期孕育的一個網際網路產品。它的成功,推翻了「青少年體育培訓無法網際網路化」這個偽命題。

面向K12的文化類線上培訓已成了一片紅海,各類培訓APP早就殺紅了眼。但是,青少年體育培訓的網際網路化程度卻比較低。

傳統觀念中,體育培訓不可能脫離線下,線上培訓無從開展。這並非全無道理。體育培訓迥異於文化培訓,更看重「身教」。教練與孩子們隔著電腦屏幕,增加了溝通成本。一些技術動作沒有教練的親自示範,孩子們難以完全理解。

此外,體育運動對場地條件要求比較高。孩子們很難在家裡或者社區,進行運動項目的實踐。而且,沒有教練的現場監督,孩子們的安全問題也令家長擔憂。

「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根據居家的特點,推出了適合孩子們參與的體育內容,更多聚焦力量、協調性、平衡性的訓練。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體育鍛鍊雖然無法徹底脫離運動場地,但並不意味著在線上完全無從開展。

奧運冠軍所帶來的在線指導內容,更是可以解決體育培訓機構教練水準參差不齊的弊端。線下培訓,孩子們只能就近選擇培訓機構,無法自由選擇教練。而在網際網路上,孩子們可以挑選最優質的教練資源,甚至讓奧運冠軍成為自己的私教。

青少年體育培訓不可能完全脫離線下,但疫情倒逼這個行業往線上轉型,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未來,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會將部分內容轉移到網際網路上,惠及更多青少年的同時,也將帶動整個行業的升級迭代。

成網際網路平臺發力的新領域

「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一方面與疫情密切相關,青少年只能居家自我隔離,參與體育鍛鍊的需求得不到釋放,它給了孩子們一個鍛鍊的出口;另一方面,青少年體育在線培訓,並非偽需求,部分課程完全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的手段傳授給屏幕前的青少年。

除此之外,優酷同樣扮演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其實,很多體育培訓機構也在嘗試在線直播,比如SPAX健身直播就是聚焦健身直播的平臺。

像優酷這樣的網際網路平臺,自帶流量基礎,為培訓機構的在線內容提供了海量的用戶。當下,酒好仍怕巷子深,網際網路平臺是優質內容觸達用戶的最有力抓手。優酷背後整個阿里系的資源更是為青少年體育線上培訓的內容保駕護航。

這一試水,對網際網路機構來說,也有著積極深遠的意義。青少年體育培訓的線上內容,與文化類線上課程、成年人線上健身培訓都有著巨大的差別。兩者的結合,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催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之於優酷,這涉及到兩個業務板塊——阿里體育和優酷少兒。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大業務板塊均由阿里體育CEO戴瑋(花名:元寶)分管。青少年體育線上培訓這一新領域的誕生,也加速了阿里體育與優酷少兒的融合互補。

阿里系仰仗強大的資源優勢,邀請了眾多奧運冠軍參與到直播中來,提高了內容的品質,帶來了更高的流量和關注度。在諸多因素的共同合力下,這一全新的領域甫一亮相,就成了一大亮點。

但是,等到疫情消散,不可避免會遇到用戶需求的下降。用戶對於線上體育培訓的需求早晚會回歸理性。屆時,對於網際網路平臺方和體育培訓機構來說,考驗才真正到來。

這一局面的出現也在各方的預料之中。其實,大可不必過於悲觀。青少年體育線上培訓一定存在需求。這個需求不會像當下這麼旺盛(畢竟現在是非常時期),但也沒有之前外界所設想的那麼悲觀。疫情激活了潛在需求,也加速了行業的布局。這對行業來說終究是一大利好。

面對用戶需求回歸理性,培訓機構應該做的是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線上課程。網際網路平臺,以優酷為例,則需要在技術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為培訓機構擁抱線上助力。等到青少年體育線上培訓變成一塊大蛋糕,網際網路平臺也將是受益者。

相關焦點

  • 拓展小眾精品項目 線上線下雙向發力 北京要激活體育消費新熱點
    9月23日,北京市體育局在官網發布《北京市體育局關於積極開展促進體育消費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北京市將從線上和線下雙向發力,不斷豐富線上賽事活動場景,藉助網際網路,拓展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的參與和傳播方式,進一步提高群眾參與率,擴大本市體育人口規模和體育消費潛力。
  • 動因體育率先啟動線上運動課,探索體育培訓行業成長新路徑
    而這反應的背後不僅是動因體育深耕行業9年時間所搭建的強大數據、技術力的支撐,也是其不斷創新產品、服務、教學體系,從傳統體育培訓企業轉型產業網際網路企業的決心所在。自2011年創辦以來,動因體育深耕3-17歲青少兒綜合類體育培訓領域,構建"培訓+場館+賽事"的商業閉環,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及產品服務質量,已然成為體育教育領域的領跑者。
  • 線上賽事、雲端教學……「網際網路+」激發體育新活力
    新華網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李旭)賽事停擺、場館關閉……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體育遭遇重創;視頻辦賽、雲端培訓……線下模式遭遇衝擊的關口,眾多體育人將目光轉向線上。網際網路+體育,在這個春天,正悄然改變著人們的鍛鍊方式和生活習慣。  就在10日晚,雲南省首屆社區運動會線上項目系列比賽之平板支撐大賽+單腿站立大賽落下帷幕。
  • 線上馬拉松能否成為
    人民網副總裁唐維紅,新華社高級記者汪湧,新體育網專職編委譚傑,新絲路時尚集團創始人、名譽董事長李小白,優客工場、共享際創始人、董事長毛大慶,悅跑圈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梁峰,自媒體丁丁RUNNER陳遠丁,做客「新健身新路徑」系列圓桌,圍繞「線上馬拉松能否成為全民健身新起點
  • 體育總局:鼓勵培育數字體育、在線健身、線上培訓等新業態
    隨之短視頻、綜藝、電視劇鋪天蓋地插播的線上培訓廣告 第二個是在線健身的悄然升溫,針對本次疫情的應援,健身機構以及在線健身平臺紛紛推出線上春節增強體質防疫課程專題。
  • 疫情冰封30天,體育培訓挺進OMO新世界
    疫情閉館一個月,曾經填補體育培訓服務的線上產品,如今不得已扛起大旗,成為各路培訓機構的核心業務。對比教育培訓市場在線上的火熱,體育也能走通這條路嗎?在開始討論體育培訓的線上話題前,先來引入一個在近兩年在教育市場興起的「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與新零售類似,OMO強調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
  • 線下的「暫停」,在線的「快進」,疫情下體育培訓機構八大難題的...
    在我看來,圍棋就非常適合線上化教學。圍棋不同於體能類的體育項目,線上的棋盤教學很好實現,而且市場上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線上圍棋平臺和品牌。藉助於網際網路,更有利於圍棋文化和圍棋教育的廣泛推廣。對於當下線上圍棋平臺推出不同免費課程而言,我認為不同內容之間的競爭一直是存在的,主要還是看各自的課程內容設計價值和運營思路。我們主要以科學嚴謹的課程設計、優質的師資來吸引家長眼球。
  • 疫情後的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樂動體育將如何把握
    青少年體育培訓作為孩子們課外生活的重要內容,恢復正常運營的要求更為迫切,因為體育運動對孩子們在後疫情時代的身體健康實在太重要了。在這種情況下,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在疫情之後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體育培訓機構如何把握疫情後的體育培訓市場呢?在這個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 2020教育行業:線上虛火線下爆雷、網際網路大廠搶市場
    線上教育機構有的頻頻融資,也有線下培訓機構關店、爆雷。更多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想藉助流量優勢入局教育,投資併購或者跨界發力。猿輔導一年連獲三輪融資,獲投金額超過30億美元,火花思維也在今年相繼完成三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KKR領投,GGV紀源資本、金沙江創投、龍湖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IDG資本等投資機構。
  • 這家機構要做體育培訓的「711」,網際網路人才入行能否顛覆傳統體育行業?
    這家起家於北京的斑馬少年青少兒體能品牌,他的「新模式」主要是將傳統青少兒體育培訓行業的「重」模式變「輕」,體現在突破場地限制,並通過「中臺系統」調控而使得效率更高。但是這種新模式是否相較傳統模式更好?這種新模式能否打破傳統市場觀念並響應市場需求,進而跑出規模?這種新模式是否適用於目前市場上的所有機構?很多問題都值得被探討。
  • 「因運動而強大」,動因體育順勢而為形成線上+線下教育模式
    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不小的衝擊,尤其是依賴線下場館的體育教育行業更是在短時間內按下了"暫停鍵"。在此嚴峻關頭,許多企業紛紛積極籌措自救,並藉助網際網路技術手段降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那麼,當疫情這個拐點過後,體育教育行業能否真正踏上一條網際網路化升級路?讓體育教育徹底打通線上+線下的培訓方式,加速體育教育全面發展。必然性:線上價值被"重估"自2016年以來,體育教育行業迎來快速增長,並在隨後的數年間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體育產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 疫情...
    「網際網路+體育」是指以創新網際網路發展的新形態、新業態為依託,將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體育行業的發展之中,推動傳統體育行業的產業鏈、市場業態及商業模式等各個方面的顛覆性創新與變革,提升體育產業的創新力、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形成更廣泛的以網際網路+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體育產業發展新形態。
  • 疫情倒逼奢侈品行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們足不出戶,奢侈品實體店無人問津。近期,不少奢侈品牌紛紛轉戰線上銷售。未來,奢侈品在線上賣貨會否成為一種趨勢?線下實體店還會恢復往日的火爆銷售場面嗎?
  • 趨勢篇|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人們逐漸習慣了在網上手動點單,然後送貨上門的服務,某種程度上來看,這意味著母嬰門店需要拓寬服務邊界。而線上線下相融合也勢必會成為一種趨勢。 私域流量應勢而為 如果要細數近年來網際網路最熱門的詞彙,「私域流量」絕對算是當中的佼佼者。
  • 從低谷到報復性反彈,疫情過後羽毛球市場在復甦
    作為一個透視羽毛球運動潮流與創造力的窗口,這次品牌大會也讓不少人看到了後疫情時代下,產業環節各方重新發力的信心。當然對於VICTOR來說,疫情帶來的挑戰也真真切切地存在,去庫存和新產品的研發銷售並舉,而經銷商們也經歷著大浪淘沙。「這次疫情之下,由於壓貨和資金周轉出現問題,一些小的體育用品經銷商不得不關門。」一位來自北京的經銷商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像羽毛球這個細分領域的市場越發成熟,如果體量和經營上跟不上就會面臨困境。
  • 少兒線上英語機構哪個好?誰會成為該領域的獨角獸?
    少兒線上英語機構哪個好?誰會成為該領域的獨角獸?早期有新東方、瘋狂英語一類的線下英語培訓機構遍地開花,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線上英語機構如VIPKID、噠噠英語、阿卡索等也獲得廣泛認可,成為線上英語培訓行業「三巨頭」。 在2020年疫情爆發之後,本就備受擠壓的線下英語培訓市場更是舉步維艱,老牌線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迪士尼中國關停的消息令行業震動,而與之對應的則是線上教學的火爆。
  • 趨勢篇①|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因為疫情原因,大家足不出戶,這導致線下客流量持續下滑,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線上平臺。迫於生存的壓力,許多母嬰門店紛紛開始轉型,通過線上小程序、社群等途徑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將線下變成體驗+服務型門店。誠然,當前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也推動了宅文化、懶人經濟的盛行。
  • 非常時期「線上運動課」受關注 線上價值被「重估」
    【來源:北國網】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不小的衝擊,尤其是依賴線下場館的體育教育行業更是在短時間內按下了「暫停鍵」。在此嚴峻關頭,許多企業紛紛積極籌措自救,並藉助網際網路技術手段降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 從線下到線上,全球疫情陰影下樂動體育如何應對?
    目前,樂動體育除了積極開展樂動體育商城的線上體育產品促銷,還初步構建了線上體育培訓平臺。同時,樂動體育也開始了電競產業的線上布局。樂動體育認為,傳統體育行業面臨洗牌,線上體育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樂動體育將更嚴謹地致力於線上體育商城的標準化經營根據最新資料,由於歷次重大疫情的發生,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他們希望更多地參與體育運動來增強體質。據統計,在2003年「非典」之後,消費者購買體育健身器材的熱情高漲,甚至出現了體育器材在短期內脫銷的局面。因此,特殊時期過後,將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加入全民體育健身的行列。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成重點,動因體育專業化體育教育閉環再次完善
    近日,《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其中,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方式被放在了重點支持發展新行業業態中的第一個。疫情下,在線教育被按下快進鍵,而政策進一步做出了首肯,教育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