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家傳百年前英文教材 用粵語方言為英文注音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為了迎接亞運,廣州市民學習英語的熱情空前高漲。早在100多年前,作為國內唯一通商港口,為了和洋人做生意,廣州全城就已經興起「英語熱」;之後,在美國等地打拼的粵籍華人為融入當地生活,也早早捧起華英教材學說英語。日前,廣州街坊秀出家藏「寶貝」——祖輩留下的有上百年歷史的幾冊英文教材。從這些用粵方言注音的「教科書」,於百年前粵人初學英語和初出國門的生活,可窺一角。

  家傳130年前出版的英文教材

  「鴉夭的曲?」「耶士,科麼了顛天耶了士。」這不知所云的兩句話,居然是廣東人在學說英語。兩句話正解如下:「Are you the cook?」(你系做廚師傅咩?)「Yes,for more than ten years。」(系咯,做有十餘年。)

  這些記錄在100多年前的英文教科書中,開頭兩句是編者在用粵語方言為英文注音,以方便初學者記憶。「這本英文教材有100多年了,是我曾祖父從美國帶回來的。」黃先生住在海珠區,手上捧著的東西用報紙和塑膠袋包了兩層,拆開來是一本散頁的舊書和兩個小冊子。

  黃先生說,他聽父親談起,祖輩曾經漂洋過海,到大洋彼岸的美國舊金山當過華工,後來曾祖父回到國內,帶回來的家當不多,保存至今的只剩下這幾本古書。

  英文詞彙側重廣州商貨

  三冊書中,兩個油印小冊子紙張極薄,翻頁時需極小心。冊子封面上印著書名《華英通語集全》,藏版,光緒己卯年(1879年)重訂,至今已歷經130餘年。記者翻閱發現,這幾乎是一本國內最早的簡易漢英詞典(上、下兩冊),單詞從一到十這些數字開始,涉及生活各個門類,包括時節、天文、地理、房屋、器用等。書中側重介紹通商貨物,不少篇幅涵蓋了玉石、茶葉、布匹、通商等門類的常用詞彙。

  為了方便廣東人記住英文發音,書中採用諧音教學。即每個單詞都標識了三種文字:當時廣東人通用的粵語單詞、句式,英文拼寫和用粵方言為英語的注音。比如:「先生」,sir,音譯為「收」;「請」,please,音譯為「普立斯」;「湯丸」,Dumpling,音譯為「泵布令」;狀師,Lawyer,音譯為「囉吔」;「找銀」,change,音譯為「千治」。

  教人用英文打官司租房子

  與國內印的《華英通語》不同,另一本散頁古書是美國本地印刷,紙張過硬,文字墨跡清晰。書籍散頁後剩餘200餘頁,封面書名也不知所終,從書中記錄可以判斷,書籍應在1891年前後印刷。因為讀者主要設定為赴美的華人華工,格式與上一本相似,除了單詞華英對照,還有簡單的句子和對話,內容更加豐富。

  比如,書中章節包括了「上衙門合用英話」、「批租房屋或菜園合用之英話」、「買賣講價合用英話」,還包括搭船、買藥、做廚等英話,都是日常生活所需,簡單易記。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書中甚至還囊括了「街上霎氣」的常用詞句,也就是教華人如何用英文吵架鬥嘴。

  歷史掌故:老廣學英語首創粵語注音

  清初,只準廣州對外通商,十三行是中國的外貿中心,「廣東英語」應運而生。首位向世界介紹「廣東英語」者,乃美國人亨特,他寫成《廣州「番鬼」錄》一書,書中特設「廣東英語」專章。作者指出,「廣東英語」特別之處在於,以粵語為英語單詞注音,以中文詞序為英文造句。習得英語後,十三行商人可以跟西洋人做成生意。彙編成一本叫做《鬼話》的小冊子,擺在十三行街頭出售,因為通俗實用,連草根階層也不難學會簡易英語。

  十九世紀中期,廣州人沿用粵方言注音,編出了具有國際影響的「廣東英語字典」——《華英通語》。此書流傳到了美國,成為大量華工學習英語的工具書。(記者石善偉)

  老廣百年前這樣學英語

  1.上衙門

  系你做證人咩?(Are you the witness?)鴉夭的弗呢士?

  你有見佢地打架冇呢?(Did you see them fighting?)跌夭司掂揮丁?

  2.租房屋

  你想租幾久呢?(How long do you wish to let it?)口啷都夭喴珠度列咽。

  個的工夫唔系易做。(The work is not easy)的鍋衣士嬲衣些。

  3.買賣講價

  話個價錢俾我知。(Give me the estimate)巳乎咪的啞士的喴。

  你想還乜價呢?(What price will you offer?)啒皮禮士喴路夫阿化?

  4.做廚

  你系做廚師傅咩?(Are you the cook?)鴉夭的曲?

  系咯,做有十餘年。(Yes,for more than ten years。)耶士,科麼了顛天耶了士。

相關焦點

  • 【清朝英文】教材曝光 中文「騎呢」注音原來已有百五年歷史
    「dinner」寫成「甸拿」,「give me」寫作「劫米」,「cable」是「雞寶」……有些港人學英文時,喜歡用廣東話在英文下作注音,方便又有趣。而剛剛過去的G20峰會上,杭州某鎮的團委也用小卡片教市民英文,將「Welcome to Hangzhou」標注為「圍哦康母兔杭州」,「Hospital(醫院)」注為「浩是批透」,「Police station(警察局)」注為「撲類斯斯嘚訊」。
  • 保安大叔值班亭貼英文字母表用方言注音 網友:滿滿的川渝味兒,好...
    每個英文字母下方都標註了帶有川渝味兒發音的漢語,雷女士覺得很有趣就拍了下來。網友評論:保安大叔努力生活的樣子,好可愛! 原標題:保安大叔值班亭貼英文字母表用方言注音 網友:滿滿的川渝味兒,好可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百年前的英語課本曝光,英文單詞用漢語諧音標註
    猶記得小學時候,在英語教材上那密密麻麻的中文漢字諧音註解,什麼「應得利息」(English)、「福仁德」(Friend)、「俺不能死」(Ambulance)等等等等,都是當時用來記憶英語單詞時候用過的諧音註解。
  • 青島的英文為什麼是「Tsingtao」而不是「Qingdao」?
    那郵政式拼音又是啥???郵政式拼音以威妥瑪拼音為根據,不過採用一些已經普及化的地名拼法。此外,一些地方使用當地方言或古音來拼寫其地名。它是1867年開始的,由英國人威妥瑪等人合編的注音規則,叫「威氏拼音」。威妥瑪曾於1871年任英國駐華公使,1883年回國。1888年起在劍橋大學任教授,講授漢語,直至1895年逝世。他以羅馬字母為漢字注音,創立威氏拼音法。後來H.A.Giles稍加修訂,合稱WG威氏拼音法(Wade-Giles System)。它的最大優點是利用送氣符號(『)來表示送氣的聲母。
  • 張裕館藏《注音英文易讀》中的洋酒名(圖)
    張裕館藏《注音英文易讀》中的洋酒名(圖) 2015-10-08 10:05: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虹利
  • 你知道這些粵語都是英文單詞來的嗎?
    粵語是廣東包括香港澳門的一大特色方言,在南方說粵語的人的數量也不可小視。而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的英語普及程度較高,粵語裡面廣泛使用英語外來詞的情況可能比起廣東地區為普遍。但是同學們說了那麼多年粵語,或者來廣東聽了那麼久粵語,都知道有哪些詞其實是英文單詞音譯過來的嗎?
  • 1879年英文教材表明 大量外來科技詞彙非來自日本
    本報曾於5月27日報導了北京發現1904年或之前出版的英文教材,社科院攻讀博士學位的張斌看到報導後與記者取得了聯繫,表明他收藏有一本清朝英文教材《英字指南》,並認為該書比上述教材的年代都要早,且品相完好。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很多被認為是由日本人翻譯過來的外來科技詞彙,從該書的中文譯法來看極有可能是由中國人率先翻譯的,之後日本人進行了借用。
  • 訊飛輸入法3.0版:英文語音輕鬆輸入
    只需你對著手機說英語,屏幕上立馬會閃現你說的英文,當然如果你的口音不標準顯示的內容就有差異,當有一天手機屏幕上全部顯示的是你說出的英語時,那麼,親!您的英文可以出山了。    對著手機說英語,屏幕上立馬會閃現你說的英文,這樣的感覺是不是很贊。
  • 吳亦凡王冠逸陳偉霆王嘉爾,普通話粵語英文自由切換太蘇了!
    在當下,顏值控已經不能滿足粉絲的基本要求了,手控、睫毛控、鎖骨控花樣百出,這不最近又出現了一批「聲控」,額,說的可不是開關哦~試想一下,那個男人用低沉有磁性的聲音說著地道流利的英文、感性的粵語,啊~耳朵懷孕系列趕快上車~
  • 姓氏應該怎麼翻譯成英文?!
    很多中國人會給自己起英文名,但是很少會有人給自己起個英文姓氏,可能就是所謂的「坐不改姓」吧。那麼我今天就來和你說說,中文姓氏翻譯成英文有什麼規律吧!一般會分為三種情況:使用相似的英文單詞我們都知道有一些中文是由外語直譯過來的,比如「壽司」是來自於日語的壽司(sushi),還有英語的Chocolate,中文是「巧克力」。英文也一樣,想要把姓氏翻譯成英文,很多會使用相近的英文單詞,這就是第一種情況了。一時你可能想不起來有什麼例子,別著急,這種情況還是很常見的。
  • 英文教材比中文教材好,為什麼大部分大學不用?原因有四個
    我認為跟他們使用的教材有關,很多老師用的都是國外的原版教材。錢學森從交通大學本科畢業,到美國MIT讀碩士,他只花了一年時間就拿到了學位,覺得太簡單了。他說,那些內容在交大都上過,因為交大用的是原版教材。因此,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尤其是經典的原版教材,對國內的教學質量有非常大的提高。
  • 正確的中文名翻譯英文名 【香港粵語拼音】
    我們的名字如果進行英文拼寫則大體會有以下情況:  中國普通話漢語拼:  中國臺灣所謂國語通用拼音:  中國香港粵語拼音:  中國普通話英文接近拼寫
  • 老外巧學漢語,用英語給漢字注音,「狼」注音為long,有才!
    老外巧學漢語,用英語給漢字注音,「狼」注音為long,有才!我國的孩子學英文,大家都覺得難度比較大,尤其是起始年級的孩子學英語,一般來說老師都不教音標,所以大家就另闢蹊徑,拿漢字給英語注音,比如把單詞five標註為「廢物」,dangerous則寫成「單腳拉屎」,簡直是人才,不過外國人學中文,由於不會漢語拼音,所以也經常出這樣的笑話,下面我們看看這些很有才的老外是如何學漢語的?
  • 為什麼南洋的華人的姓名英文翻譯那麼奇怪?方言拼寫的姓氏和名字
    以馬來亞著名華人領袖為例,吉隆坡甲必丹葉亞來的羅馬字為「Yap Ah Loy」(客家話);新山兩大顯赫人物陳旭年和黃亞福為「Tan Hiok Nee」(潮汕話)和「Wong Ah Fook」(粵語),以及檳城甲必丹辜禮歡為「Koh Lay Huan」(閩南語)。正值英殖民政府統治,華人姓名的羅馬化一般依據英文的拼寫慣例(當時馬來文仍使用阿拉伯字母的爪夷文)。
  • 為什麼粵語有專屬英文名?
    一般分為七大語言區:1.北方話(簡稱:北語):北京話為標準語(影響力強)2.廣東話(簡稱:粵語):廣州話為標準語(影響力強)3.江浙話(簡稱:吳語):蘇州話為標準語,今多以上海話為其代表。4.福建話(簡稱:閩語):廈門話為標準語,但影響力不強5.湖南話(簡稱:湘語):長沙話為標準語,影響力不強 6.江西話(簡稱:贛語):南昌話為標準語 7.客家話(簡稱:客語):梅縣話為標準語,影響力比較強在廣東省的梅州、河源客語區。粵語使用人數佔全國人數5%左右,方言中使用人數並不是最高的,可為什麼粵語有自己專屬的英文名字呢?
  • 您好,現在港澳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與我們的拼音相比有何優缺點...
    另外,康熙字典是否是用切音發?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香港粵語拼音是香港政府採取以英文字音拼寫中文
  • 漲知識丨清朝英語教材曝光:150多年前中國人學英語全靠揣摩
    開篇「英話注釋目錄」後標註著,「地理門」、「君臣門」、「師友門」、「宮署門」、「五金門」等門類,在書中,畫了12個小格子,每個格子裡都是一句英語,最上面是漢語句式,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這些注音都是用漢字代替音標。
  • 武漢地鐵「柏林站」注音已更改為「bailin」
    今日(10月4日),新京報記者從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一工作人員處獲知,此前曾引發熱議的柏林(bolin)站,根據正確讀音,原標識注音,已更改為(bailin),語音播報等也將逐步更改。武漢地鐵蔡甸線柏林站注音已更改為「bailin」。
  • 原來粵語有好多都係英文嚟嘅!各位石灣街坊你又識幾多呢?
    Rob老粒,英文"Rob"就喺"搶劫"的意思,所以"老粒"並非指一粒好老嘅嘢,喺90年代初,好流行用老粒來形容搶劫。例句:米鬱!老粒啊!點啊,咁多位同學仔睇完之後有冇學到D嘢咁啊如果你哋都知道其他讀音好玩嘅粵語歡迎喺留言區同大家share
  • 為什麼「西藏」的英文不是「Xizang」,而是「Tibet」?
    一般中國地名的英文都直接用拼音比如 Beijing、Shanghai、Zhejiang...等等但也有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