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十大名將:兩宋各五人,南宋中興四將有兩人入內

2020-12-22 淺評歷史

曹彬(931年—999年),北宋初年大將。 他在北宋統一戰爭中擔任主要將領,率軍滅後蜀,以不濫殺著稱,攻克金陵,又決策伐北漢和攻遼。曹彬因孤軍冒進、兵疲糧乏撤軍,至岐溝關被契丹軍擊敗,降右驍衛上將軍,後復任樞密使。999年,曹彬病逝。

楊業(?—986年 ),北宋名將。 北漢建立後,年僅弱冠的楊業即追隨北漢世祖劉崇,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遠近聞名。宋太宗素聞楊業之名,於北漢滅亡後,遣使召見楊業,授右領軍衛大將軍。980年,楊業在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986年,隨軍北伐,在狼牙村中伏大敗,孤立無援,於陳家谷力戰被擒,為表白忠心,絕食三日而死。

曹瑋(973年—1030年),北宋名將,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招降外族、襲破李繼遷軍,破章埋族,滅撥臧,大破吐蕃軍,屢立戰功。後因宰相丁謂誣陷,連貶知萊州,官終彰武節度使,封武威郡公。1030年去世,獲贈侍中,諡號武穆。

狄青(1008年—1057年),北宋名將,因其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 在宋夏戰爭中,立下卓越的戰功。朝廷中尹洙、韓琦、範仲淹等重臣都與他的關係不俗。範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狄青平生主要經歷二十五戰,以夜襲崑崙關最著名。1057年狄青去世,追贈中書令,諡號「武襄」。

宗澤(1060年—1128年),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在任東京留守期間,曾20多次上書高宗趙構,力主還都東京,並制定了收復中原的方略,均未被採納。他因壯志難酬,憂憤成疾,七月,臨終三呼「過河」而卒。著有《宗忠簡公集》傳世。

嶽飛(1103年—1142年),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書法家、抗金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曾先後四次從軍,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1140年,他揮師北伐,大敗金軍,逼近北宋故都開封,後被誣陷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嶽飛冤獄被平反,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韓世忠(1090年—1151年),南宋名將、詞人。與嶽飛、張俊、劉光世合稱「中興四將」。 18歲時應募從軍,先平定了苗劉之亂,在黃天蕩大敗顏宗弼 ,為官正派,不依附奸相秦檜,為嶽飛遭陷害而鳴不平。後悠遊而終。1151年逝世,享年61歲,追贈太師、通義郡王。宋孝宗時追封蘄王,位列七王之一。1176年,諡號「忠武」。

虞允文(1110年—1174年),南宋初年名臣。 他在采石之戰中大敗金軍,後收復陝西數處州郡,世稱「虞雍公」,歷任左丞相、四川宣撫使等。1174年,虞允文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肅」。他的作品有《辨鳥賦》《誅蚊賦》,傳世墨跡有《適造帖》等。

孟珙(1195年—1246年),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將。 孟珙早年隨父抗金,並參與滅金的蔡州之戰。宋蒙戰爭爆發後,孟珙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由於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 1246年,孟珙病逝,年五十二。後特贈太師、吉國公,諡號「忠襄」。

王堅,(1198年—1264年),南宋抗蒙名將。 王堅早年加入忠順軍,後升興元府都統兼知合州。開慶元年,王堅與副將張珏堅守釣魚城,撤退蒙軍,史稱釣魚城之戰。後調任湖北安撫使等職,因遭賈似道排斥,改任和州知州兼管內安使,1264年,鬱憤而卒,諡忠壯。

相關焦點

  • 兩宋十大名將排行錄
    宋朝雖然重文輕武,但是始終面臨著極為嚴重的邊患,南邊的大理、吐蕃還好點,西北有西夏不時作亂,更重要的是來自北方大遼的壓力對於失去了煙雲十六州的北宋,簡直是抬不起頭。後來蒙古和金佔據中原,對於偏安江南的南宋來說簡直更是有著扛鼎而行般的壓力。所以宋室雖武力羸弱,但也有一代代的名將坐鎮邊關,履挫強敵,才能保證兩宋繁榮三百餘年。
  • 淺談南宋中興四將和南宋的中興
    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趙構在位期間迫於形勢和民心,任用嶽飛和韓世忠等主戰派名將抗擊金軍。宋朝宗室南遷後,湧現出四個戰功最為卓著的名將,分別是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和嶽飛,被稱為中興四將。中興四將雖然趙構復興了宋朝皇室,南宋又存在了一個半世紀,但宋朝的中興難稱榮耀。中興四將都可謂戰功卓著,但又有誰是名副其實,又有誰是名不副實的呢?
  • 南宋中興四將,兩個舉世無雙,為國為民;一個膽小如鼠,另一個則是...
    中興四將是指宋室南渡之後,朝中將領以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嶽飛戰功最為卓著,他們在抵抗金兵、保證南宋政權的建立與鞏固過程中起過重大作用,被譽為"中興四將"。
  • 宋朝與金國多次戰爭,湧現無數名將,為何這四位名將令其聞風喪膽
    這就造成了兩宋時期無法磨滅的屈辱,比如金國的「牽羊禮」。因此在遼國、金國和蒙古國當中,金朝對宋朝的屈辱最大。也因此在兩宋時期也湧現出不少抗金名將,不畏強敵,憑藉勇猛讓金國人異常害怕,我們來一起回顧一下,讓金國人最害怕的四位宋朝名將都有誰。
  • 南宋五大將為什麼變成中興四將,出局的名將,僅次於嶽飛和韓世忠
    南宋「中興四將」的說法由來已久,版本也有所不同。其中南宋宮廷畫院劉松年繪製的《中興四將圖》代表著南宋朝廷的意見,可以說是「官宣」版本。《中興四將圖》流傳千載,如今珍藏在國家博物館。畫中四人分別是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和嶽飛。
  • 南宋中興四將真實相貌:嶽飛身材魁梧,面相憨厚,圖五實屬是小人
    所謂「南宋中興四將」是指在宋室南渡過程中,戰功卓著並使大宋保住半壁江山的四位名將。其中,中興四將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如今後世多以宋朝劉松年所繪《中興四將圖》流傳最廣,即嶽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不過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這一幅《中興四將圖》,並不是原畫,而是後世的描摹之作。
  • 南宋中興四將,能力強者先出局,「莫須有」的嶽飛給人哪些啟示
    早在陸遊以前,南宋朝廷曾經出現過短暫的中興,大有恢復社稷、光復山河的希望。可惜這一切隨著一句「莫須有」化為空談。宋朝分南北,各自又不同。歷史學家對南北宋有著這樣的評價,說「北宋缺將,南宋缺相」。北宋因為開國皇帝趙匡胤與趙光義崇尚文治,防止大將掌握兵權後,伺機有不軌的行為,所以一直採取打壓武將的策略,致使北宋一朝名將埋沒無數。
  • 追本「中興四將」,溯源南宋初期對金戰爭之始末
    以上之四將即是後世常所稱道之"中興四將"。一、"中興四將"的歷史背景中興四將是於南宋初年,歷經了北宋靖康之變和宋室南遷之後,山河破碎,立足未穩,幸有此等之將各當一方之重任,抵禦了金人的南下 ,促成了所謂南宋的中興事業,因此產生了所謂之中興四將。
  • 南宋有中興4大名將,為何只有嶽飛不得善終,趙構:我真的忍不了
    後來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定都臨安,才保住了大宋的半壁江山,當時宋朝也出現了4個名將,分別是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嶽飛,他們被後人稱為中興四大名將,幫助南宋穩定朝局,但為何只有嶽飛一人不得善終
  • 嶽飛死後,南宋為何沒被金國滅了?「中興四將」戰鬥力有多強悍?
    宋朝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封建王朝存在時間僅次於漢朝的國家,漢朝享國四百零五年,而宋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比唐元明清這三朝實現了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還長,而且宋朝並未實現大一統,只是統一了國家,很長一段時間內宋朝都面臨著被敵國侵略的威脅,遼國、西夏、金國、蒙古國先後都對宋朝造成了巨大的困擾,最終金朝滅亡了北宋,宋朝皇室逃到南方建立南宋,
  • 中國歷史上武力最弱的三百一十九年,僅有四位超一流的軍事名將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明清的朝代,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三百年時間都未能實現大一統的王朝。宋朝開啟於趙匡胤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中間經歷了靖康之恥,趙構南遷,一直到1279年,南宋徹底滅亡,時間跨度長達三百一十九年,在此期間,由於戰亂頻繁,故而名將輩出,但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來看,僅有四位超一流的軍事天才。
  • 對比南宋中興四大將和南明江北四鎮就知道南明有多廢柴
    後世史家對比南宋和南明兩個小朝廷的論述很多,總結的原因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地理、氣候各個方面,我主要想闡述它們在軍隊方面,特別是統帥軍隊的核心將領上面的區別。南宋有所謂中興四大將,也就是嶽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四大名將;南明的主要軍隊則掌握在江北四鎮手中,也就是負責淮安、揚州、廬州、泗州四個防區的黃得功、劉良佐、高傑、劉澤清四大總兵。
  • 兩宋在對外戰爭上為何總是失敗?有一致命原因,不敗才不科學
    宋朝為了保證主體太平,先後給了契丹、西夏乃至金國一定的歲幣,這筆錢杜絕了宋朝和周圍國家大規模戰爭的爆發,並且,這筆錢並沒有給宋朝帶來太大的影響,因為宋朝的商業發達,足夠將這些虧空回填回來。南宋時期,商船甚至出現在阿拉伯海域,南宋朝廷十分重視海商方面的發展,還安排阿拉伯人在福建做官,負責聯繫阿拉伯、波斯和佔婆等國的商船,為南宋換取外匯,南宋皇帝對於海洋經濟十分讚嘆,甚至可以這樣形容,如果說比拼經濟的話,兩宋的財富,足夠壓垮宋朝周邊鄰國的總和。
  •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宋朝靖康之變後,中興四將靠什麼養軍的?
    一旦中原王朝勢弱的時候,草原王朝就會趁勢而入,輕則如東晉、南宋一般保住半壁,重則如明朝一般直接覆亡。其中南宋和明朝面對的都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但是南宋卻堅挺了下來,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南宋的中興四將比南明的江北四鎮更優質、更會打仗。
  • 「中興四將」排第一的張俊,是怎麼從抗金名將墮落成千古罪人的?
    正是這北宋朝廷的這一劫難,將宋朝「積貧積弱」的形象永久地刻在了人們心中。本來這一恥辱都快被嶽飛洗刷乾淨,可惜卻被宋高宗12道召回金牌徹底葬送。嶽飛回朝後,不僅兵權被削,還屈死獄中。除了人盡皆知的秦檜以外,高宗的愛將張俊也罪不可赦。
  • 冷兵問答|明明正面幹翻了金軍鐵浮屠,劉錡卻為什麼不能位列南宋中興四將?
    很多朋友在讀兩宋之交相關的歷史時,發現「中興四將」的稱呼反覆出現。
  • 中興四將,誰名副其實,又有誰德不配位
    【前言】:靖康之變後,耶律大石西走中亞延續遼朝國祚;大宋朝廷也流落淮南,官家趙構為首的投降派佔據輿論場的主流,在這樣的環境中,憑藉愛國將領們勉力維持,才保住了宋朝的半壁江山,讓宋朝迸發出新的活力。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這些抗金名將中的佼佼者—中興四將。
  • 為什麼說歷朝歷代中,名將最多的就是宋朝?
    兩宋立國三百年,外憂一直不斷,先是和契丹人打,接著和西夏人打,再和金人打,最後和蒙古人打,如果沒有名將,這三百年是怎麼挺過來的呢?而且,兩宋經歷過兩場開國、兩場滅國,稍微懂點歷史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大凡開國和亡國,都是名將輩出的年代。北宋雖然是趙匡胤黃袍加身得來,但北宋開國功臣,並不比其他朝代少。
  • 宋朝歷史人物你知道多少?
    宋詞、青花瓷、《清明上河圖》.......還有著眾多的關於宋朝的演義小說,《水滸傳》、《楊家將》、《嶽家將》、《呼家將》、《種家將》、《高家將》、《三俠五義》、《狄青五虎將》、《包公案》等等。這些演義小說在民間廣為流傳,所以宋朝的歷史人物很多都廣為人所熟知。宋朝的歷史人物有很多,皇帝、文臣武將、文學家......
  •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
    作為與嶽飛同時代的南宋名將,吳玠與其弟吳璘主要在川陝地區抗金。富平之戰公元1130年,因四太子完顏宗弼(兀朮)渡江攻宋受挫,暫時放棄再度遣軍直趨江浙攻滅南宋的企圖。企圖先攻陝西,爾後入川東下,迂迴滅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