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系依賴性基因表達程序影響結直腸癌的免疫圖譜

2020-12-14 科學網

譜系依賴性基因表達程序影響結直腸癌的免疫圖譜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7 14:37:38

韓國三星基因組研究所Woong-Yang Park和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Sabine Tejpar合作發現,譜系依賴性基因表達程序影響結直腸癌的免疫圖譜。 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525日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他們分析了來自23名韓國人和6名比利時人的91,103個未分類的單細胞的轉錄組。癌細胞顯示出轉錄特徵,使人聯想到正常的分化程序和遺傳改變,這些遺傳改變顯然促進了由調節性T細胞、成肌纖維細胞和髓樣細胞定向的免疫抑制微環境。

細胞間網絡重建支持癌細胞特徵與特定基質或免疫細胞群之間的關聯。他們對結直腸癌中細胞圖譜和細胞間相互作用的總體觀點,為有效的免疫腫瘤治療策略設計提供了機理信息。

研究人員表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免疫療法僅對錯配修復缺陷的、微衛星不穩定性較高的腫瘤有效,這些腫瘤表現出免疫浸潤,表明腫瘤細胞可以確定其免疫微環境。

附:英文原文

Title: Lineage-dependent gene expression programs influence the immune landscape of colorectal cancer

Author: Hae-Ock Lee, Yourae Hong, Hakki Emre Etlioglu, Yong Beom Cho, Valentina Pomella, Ben Van den Bosch, Jasper Vanhecke, Sara Verbandt, Hyekyung Hong, Jae-Woong Min, Nayoung Kim, Hye Hyeon Eum, Junbin Qian, Bram Boeckx, Diether Lambrechts, Petros Tsantoulis, Gert De Hertogh, Woosung Chung, Taeseob Lee, Minae An, Hyun-Tae Shin, Je-Gun Joung, Min-Hyeok Jung, Gunhwan Ko, Pratyaksha Wirapati, Seok Hyung Kim, Hee Cheol Kim, Seong Hyeon Yun, Iain Bee Huat Tan, Bobby Ranjan, Woo Yong Lee, Tae-You Kim, Jung Kyoon Choi, Young-Joon Kim, Shyam Prabhakar, Sabine Tejpar, Woong-Yang Park

Issue&Volume: 2020-05-25

Abstract: Immunotherapy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is effective only for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 tumors with hig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that demonstrate immune infiltration, suggesting that tumor cells can determine thei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o understand this cross-talk, we analyzed the transcriptome of 91,103 unsorted single cells from 23 Korean and 6 Belgian patients. Cancer cells displayed transcriptional features reminiscent of normal differentiation programs, and genetic alterations that apparently fostered 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s directed by regulatory T cells, myofibroblasts and myeloid cells. Intercellular network reconstruction suppor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ancer cell signatures and specific stromal or immune cell populations. Our collective view of the cellular landscape and intercellular interactions in colorectal cancer provide mechanistic information for the design of efficient immuno-oncology treatment strategies.

DOI: 10.1038/s41588-020-0636-z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0-0636-z

相關焦點

  • 結直腸癌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如果有的話,擴散到了哪裡的淋巴結和影響到了多少淋巴結? 轉移(M):癌症已經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嗎?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中宣布「精準醫療計劃」,標誌著精準醫療時代的到來,精準醫療就是指根據患者的基因檢測結果給予相匹配的靶向/免疫治療策略。
  • 泛癌腫單基因或可預測免疫治療療效?|泛癌腫單基因|免疫治療|療效...
    既然腫瘤是一種基因疾病,那麼在基因層面是否有可以預測免疫療效的生物標誌物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在2020年Molecular Oncology(IF=6.574)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介紹了一種名為PRKDC基因發生突變後,或許可以成為實體瘤患者免疫治療預測的生物標誌物。
  • 遺傳性結直腸癌的篩查與管理
    遺傳性結直腸癌的篩查與管理結直腸癌通常為散發,但家族聚集現象也很常見,有研究表明大約1/4以上的結直腸癌有遺傳背景。在學習遺傳性結直腸癌前,我們需要了解一個概念——遺傳性腫瘤症候群,指的是由於遺傳性原因導致的染色體和基因異常,特別是常染色體及其上的基因發生異常,進而導致其患某些腫瘤的機會大大增加,病理上稱之為遺傳性腫瘤症候群(也叫腫瘤遺傳症候群),從分子水平上講,遺傳性腫瘤症候群通常是由於癌變通路上的關鍵基因,如癌基因、抑癌基因或者某些修復基因等,發生胚系突變所導致。
  • Cell|肥胖如何抑制抗腫瘤免疫?
    與肥胖相關的細胞水平改變例如腸上皮細胞的轉錄和表觀遺傳改變,有助於結腸直腸癌的發生和進展【2,3】。以往對肥胖和癌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腫瘤的內在效應或腫瘤細胞的內分泌調節軸上,而肥胖引起的全身代謝改變對腫瘤局部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免疫細胞的影響尚未見報導。
  • 結直腸癌預後早知道,查這幾個分子標誌物就夠了
    國內外結直腸癌相關共識、指南均強調:分子標誌物的具體分型是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治療決策的重要影響因素,並一致推薦常規分子標誌物檢測應包含:RAS(包括 KRAS 及 NRAS)、BRAF、MMR/MSI,它們在指導治療、預後判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4-6]。
  • 「K藥」有望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Castro博士介紹,結直腸癌主要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而MSI和MMR就像駐在身體裡面的「修復師」,專門負責DNA的錯誤修復。這些基因一旦發生突變,DNA複製中的錯誤無法得到及時修復,癌細胞更容易致癌突變。   大約5%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攜帶MSI-H或dMMR,目前這類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是化療,但往往對常規化療不敏感。
  • 「K藥」有望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 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Castro博士介紹,結直腸癌主要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而MSI和MMR就像駐在身體裡面的「修復師」,專門負責DNA的錯誤修復。這些基因一旦發生突變,DNA複製中的錯誤無法得到及時修復,癌細胞更容易致癌突變。
  • 2019年結直腸癌治療進展盤點
    而在ESMO的直腸癌診療指南中,直腸癌的局部復發危險度分級中,側方淋巴結轉移則被歸為危險度最高的「極差組(Ugly)」。 直腸癌側方淋巴結清掃的問題,一直是外科領域頗有爭議的話題,儘管在2019年該領域並沒有什麼有影響的研究問世,但鑑於國內幾乎每一個大型的學術會議都在討論這個問題,還是把這個話題列為2019年的年度進展。
  • 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結直腸癌卵巢轉移以腺癌多見,轉移灶表現為囊性或以囊性為主的囊實性,其中黏液腺癌因分泌黏液較多,轉移灶體積較大,表現為伴不同大小實性成分的囊性腫瘤,與卵巢原發性黏液性癌相似。結直腸癌卵巢轉移較多見於單側,其免疫組化以CK7(-)/CK20(+)更為常見。見表2。
  • 人類腎臟的免疫分區圖譜問世
    人類腎臟的免疫分區圖譜問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7 15:59:11 英國劍橋大學和威康桑格研究所的Menna R. Clatworthy、Sam Behjati、Sarah A.
  • 「K藥」有望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  結直腸癌,80%以上發現就是中晚期  結直腸癌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好發於45歲以上人群。
  • 美國專家建議,降低結直腸癌篩查年齡
    據統計,過去30年,50歲以下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了近50%。▌腸癌盯上年輕人,晚期比例更高不良生活方式、肥胖、環境、遺傳等風險因素,使得年輕人更容易患結直腸癌。而在65歲以上人群中,結直腸癌發病率持續下降,這可能得益於老年人更重視篩查。最近,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的研究小組建議,將結直腸癌篩查年齡從50歲降至45歲。「我們不僅看到越來越多50歲以下的人確診結腸直腸癌,並且他們的病情可能會更嚴重,預後更差。」
  • 結直腸癌復發會有哪些跡象呢?有什麼證據證明?還能不能治療呢?
    結直腸癌每年在我們國家新增近40萬人,很多早期、中期及一部分晚期病人經過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後,體內暫時檢查不到腫瘤了,但由於疾病分期不同、腫瘤病理性質差異以及病人身體狀況等原因,一些病人過一段時間復發、轉移了!復發有哪些跡象呢?怎麼確定復發?如何治療呢?
  • 吸菸與結直腸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教你兩招防腸癌
    ,收集了1958年~2018年間發表的188篇原始研究,共計納入383154例結直腸癌病例,提供了關於吸菸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關係的最全面、最新的證據。■ 吸菸強度越高,患結直腸癌風險越大與從未吸菸者相比,每日吸20支香菸的人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了14%;每日吸40支香菸的人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了31%。
  • 功能基因組學揭示胰腺癌細胞的代謝依賴性
    功能基因組學揭示胰腺癌細胞的代謝依賴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20:08:49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Kvan Birsoy研究組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利用體內功能基因組學揭示了胰腺癌細胞的代謝依賴性。
  • 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攀升,它或是「元兇」!兩招教你防癌
    一言以蔽之,吸菸越多,持續時間越長,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就越高,而及時戒菸會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與結腸癌或直腸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可以通過家族基因遺傳,最常見的兩種病症是Lynch症候群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具有這些遺傳病症的家族史的個體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 結直腸癌化療藥物,你不知道的副作用,不要忽視了
    結直腸癌常用的化療藥物有奧沙利鉑、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01奧沙利鉑奧沙利鉑最主要的不良反應是神經毒性,包括急性神經毒性和慢性神經毒性。急性神經毒性主要表現為四肢及唇周麻木、疼痛等,如果遇到冷刺激,會加重。
  • 熱點|結直腸癌預後,腫瘤間質將與TNM相輔相成
    腫瘤間質成分在結直腸癌中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J/CD] .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2020,09 (05): 447-45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5.003摘要結直腸癌(CRC)是全球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逐年增高。
  • 結直腸癌根治手術患者營養狀況調查|營養|結直腸癌|腫瘤|營養風險...
    因此,本文對某三甲醫院胃腸外科收治的80例結直腸癌患者進行了入院時、出院時及出院後1個月之間的營養狀況進行的觀察,現報導如下。0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胃腸外科收治的腸道腫瘤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