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用心去「聽」?楊浦的小學音樂老師全都來了……

2020-12-12 澎湃新聞

怎樣讓孩子用心去「聽」?楊浦的小學音樂老師全都來了……

2020-12-10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絲竹管弦,餘音繞梁…

在有些單調、寂寥的初冬

悅耳又暖心的音樂

最富有「治癒力」了~

今天,「五育融合 創生智慧」——2020年「楊浦教育創智季」小學音樂學科研討活動,在上海音樂學院實驗學校音樂廳舉行。

楊浦區全體小學音樂教師參與活動,共同感受「五育融合 創生智慧」的魅力。

「讓我們跟著熱烈的音樂,開始今天的音樂課吧!」

活動一開始,來自上海音樂學院實驗學校的吳佳音老師,帶領學校四年級學生,為大家呈現了一堂生動的課堂實踐活動:欣賞民樂合奏《幸福年》。

記者了解到,根據「創智課堂」教研活動主題與要求,從2012學年開始,區裡每年都會以一所學校為單位進行教研組的大型展示研討。今年,該活動來到了上海音樂學院實驗學校。活動旨在讓楊浦全體音樂教師享受課堂的魅力,分享智慧教學的體驗,繼續保持教學的熱情。

課堂實踐活動中,吳老師以複習民族拉弦樂器二胡為切入點,帶領同學們認識了二胡的「小夥伴們」——高胡、京胡、板胡,並讓大家感知辨別他們在外形、音色和演奏方式上的不同。

隨後,吳老師讓同學們聆聽了民樂合奏曲《幸福年》,聽辨其中的主題旋律和主奏樂器板胡,體會樂曲所表現出的喜慶豐收、共慶新春的喜悅之情。同學們還以拍手、舞蹈、樂器等不同方式即興演繹了該樂曲的三段主旋律。在這種參與感極強的音樂課堂上,同學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更為濃厚了。

課堂觀摩結束後,來自區小學音樂學科「五育融合」學科育人項目組的老師們,以《五育融合需路徑,學科育人要方法》為主題,以吳佳音老師的課堂教學《幸福年》為例,在「五育融合」理念下,從小學音樂學科基於課程標準的單元設計教學路徑出發,分別就單元教材內容分析、學生學情分析、民族文化內涵滲透、課時目標設計、「線上線下」創新育人方法等幾方面進行了論壇交流。

活動中,《「空中課堂」與我同行》微視頻帶領大家回顧了楊浦音樂老師們參與「空中課堂」拍攝錄製的「戰疫」時光。最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學部主任音樂學科教研員、特級教師席恆為參與教師們進行了專業指導。

童年課堂上的美好旋律

你還能哼上兩句嗎?

楊浦區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字/攝影:楊曉梅

原標題:《怎樣讓孩子用心去「聽」?楊浦的小學音樂老師全都來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楊浦小學測評|楊浦小學對口小區|楊浦小學怎麼樣
    首發 | 上海學區房百科(shxuequ)序言今天我們來講講楊浦二梯隊公辦小學之——楊浦小學。旨在通過三大板塊:學校基本信息、對口小區概況和購房建議,著重分析一下對口學區房的高中低三檔小區。幫您清清楚楚了解招生條件,把握最佳購房機會,安心送孩子入學。
  • 臺灣山村小學的小提琴課:「學音樂的孩子有氣質」
    新華網臺灣南投2月12日電(記者 譚喆)「學音樂的孩子有氣質」,這是臺灣山區一所少數民族小學的教育理念。沒有華麗的演出服,沒有絢麗的舞臺,沒有昂貴的樂器,但孩子們用心詮釋著自己的音樂夢想。  位於臺灣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的親愛小學創立於1937年,卻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中被夷為廢墟。
  • 親自創編音樂?楊浦這所中學,音樂課這樣上!
    親自創編音樂?楊浦這所中學,音樂課這樣上!學生們表演「杯子舞」怎樣指導學生開展音樂創作?團隊將教學分為了三個單元,即創作目標、創作過程和創作內容。音樂課打通學生音樂學習和生活的之間的聯繫,創設人物情境和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創作熱情。比如團隊舉辦「創編下課鈴聲」的活動,讓同學們從身邊入手學習。在展示活動現場,建設初級學校學生趙晨鑫創作的《美妙的下課鈴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 鄉村小學來了倆「神仙」老師
    李珉夢擔任五年級班主任,教語文、英語、道德、科學以及音樂課程。王卉擔任二年級班主任,負責二年級語文、寫話、科學、道德與法治,一二三年級音樂,六年級科學等教學工作。備課任務繁重的她們,幾乎也成了「全科」教師。作為一名支教老師,她們的教學經驗自然遠不及學校的老師。但她們在認真學習之餘,總是嘗試用新的理念彌補教學經驗的不足,用活力點燃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 「神經病」一樣的華晨宇,他的歌應該怎樣去聽
    他對粉絲的評價很敏感,會為粉絲考慮,守護、回饋他們,十分用心準備演唱會,並且注重觀看體驗,做很多細節,讓粉絲觀看之餘,吃好、喝好、玩好、睡好。「鬼才」這個稱號,「才」先不說,但他真的「鬼」,就是這人很怪,有點「不正常」。上學時,每次他進教室,老師會說「有一陣陰風過來」。
  • 「在線支教」三年,他們為貧困地區小學帶去免費音樂課
    通過在線教學的屏幕,宋昭陽看到這一幕時瞬間被感動,「他們的音樂感悟力一點不必城市裡的孩子差,可能他們以後都不會去從事音樂專業,但讓他們走近音樂,讓他們的生活中有音樂,就讓我很有成就感了。」「老師我很想你,謝謝你教我唱歌,我喜歡唱歌。」「以後我也想去北京看看。」鋼琴老師宋昭陽辦公室裡,一直保留著一些賀卡,卡片上的筆跡十分稚嫩,話語也十分簡單,卻充滿童真。
  • 為貧困縣小學送琴,王小瑋:願音樂讓山裡孩子世界更多彩
    王小瑋前往的學校是一所由愛心人士捐贈的小學,學校硬體設施相對完備,但全校一共兩千多名學生,只有一個音樂老師,還不是科班出身。王小瑋為學校捐贈了一間音樂教室,帶去了8臺雙排鍵。聽說她來了,最先激動起來的是學校的老師們,不僅音樂老師要跟王小瑋學琴,還有一名外聘的架子鼓老師也來學,小學副校長也全程聽課。
  • 呵護孩子的想像力 這幫老師很用心
    每期故事接龍我們都可以看到作者署名後面有指導老師,你看到的或許只是簡單的名字,可背後卻有無數老師們辛勤的付出。為鼓勵孩子寫作,維護孩子們的想像力,老師們真的很用心。故事接龍第二季完結之日,讓我們把部分幕後英雄請到臺前,一起聽聽學生們如何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下愛上寫作。
  • 對話貴州「小學搖滾樂隊」老師:用音樂打破大山的孤獨
    因為痛仰樂隊的轉發,貴州六盤水海嘎小學的「搖滾樂隊」火了。樂隊老師顧亞說,山裡的學生、老師很孤獨,希望音樂讓大家開心起來。顧亞希望,即使有一天他不在學校了,也有更多人踴躍參與進來,把這件事傳遞下去。「做這件事起初就是覺得音樂可以讓人快樂,」6月19日,顧亞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說,「山區裡的學生、老師本來就很孤獨,我覺得音樂可以讓我們更有動力去工作和學習,希望通過音樂讓大家開心起來。」顧亞希望,即使有一天他不在學校了,也有更多人踴躍參與進來,把這件事傳遞下去。
  • 幼兒園小學裡的「全能」男老師上課別開生面
    在孩子眼裡,男老師是和藹可親的大哥哥,是會翻筋鬥的孫悟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絕世高手。當下,很多幼兒園、小學都會引進男老師給孩子上課,他們善於用肢體語言來吸引孩子集中精神,性格開朗、陽光堅毅,他們的課堂別開生面。
  • 楊浦小學的上海囡囡們有話說!
    圖說:楊浦小學的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國家安全 來源/學校供圖 下同 玩具小人偶在可愛的兒童畫場景裡演繹出一幕幕「安全大戲」,稚氣的童聲旁白道出一題題
  • 孩子小學初中成績好,高中卻一落千丈,是智商問題?聽老師怎麼說
    小學和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成績就一定好嗎?對於多數學生來說,這是沒用問題的,但是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也見過很多學生小學和初中是學霸,高中變學渣的例子。我能理解這些學生家長焦慮的心情,畢竟已經到了十年的「學霸家長」,誰也不能接受孩子高中變差的現實,更接受不了「贏在起跑線」卻「輸在重點線」這種殘酷的現實。
  • 孩子開心,老師用心,家校齊心的番禺劍橋郡加拿達外國語學校是什麼...
    甚至會主動去學。既有本校老師提供的高質量課程,也有來自經過嚴格審核的校外機構提供的專業課程,包括了外教足球、木工課、服裝設計、舞蹈、音樂、鋼琴等覆蓋各個方面。  學校不僅有基礎班,還有提高班,能滿足不同水平孩子的需求。家長再也不用花時間到處為孩子報各種班了,可謂是非常貼心了。
  •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音樂啟蒙?
    還有的家長說,孩子學習音樂必須是一個痛苦艱難的過程,必須靠催逼磨才能學好。每當我路過琴房時,總會聽到鋼琴老師不厭其煩地反覆強調:「注意,手指要抬高指,抬起來!不要偷懶」「指尖站起來,不要折,也不要摳!」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中,很多孩子抱怨「學琴真苦」,從而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琴了。當然,任何一個行業,不經過艱苦的專業化訓練,是達不到專業的水準。
  • 親愛的孩子,你可平安?這首小學校長寫給學生的歌,暖哭很多人!|思享
    「京城教育圈」了解到,這首老師寫給孩子們的歌,其創作者都來自北京一所小學,作詞者是東城區回民實驗小學校長劉燕君,作曲是來自該校的音樂老師王海濤。怎樣用平實的語言,真誠地把每一位班主任老師的問候送到孩子心坎兒上?在接受「京城教育圈」訪談時,劉燕君校長說得很坦誠,自己想得最多的就是用什麼來表達孩子能懂。
  • 這所小學聽上去很特別-中青在線
    低年級的時候,家裡讓羅麗欣留級一年,「等妹妹一起上學」,目的是以後去鎮裡讀書能一起租房,省錢。    她們沒手機,很少聽音樂,幾乎不上網,沒人能給她們更多的指導。黃玉梅和奶奶親近,她在家裡彈吉他,奶奶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老照片裡,海嘎小學的合影找不到露齒笑的孩子。他們習慣沉默,很少主動張口說話。課堂上的遊戲、唱歌環節,沒人願意參與。
  • 楊浦七夢·實錄|追尋復旦村莊的往事
    退休以後沒有什麼事幹,然後北宏哥——李老師,鼓勵我寫一些回憶性的東西,就寫了一些東西。李北宏(復旦子弟,資深媒體人):我今天來是有點突然的。昨天晚上8點鐘,有朋友打電話給我。他講,他今天要去旅行,不能來參加這個會議,請我參加。我說,什麼會議?他說,這個「楊浦七夢」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叫邵京,是我們同學邵大江的妹妹。
  • 迎接一年級小「萌新」,這個學校的老師用心了!
    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一年級小 " 萌新 " 們入學報到,乾淨的校園、敞亮的教室、整齊的桌椅、溫馨的班級布置早就在等待小主人的到來 …… 一年級的老師們早早來到教室,準備迎接等待他們的 " 新孩子 "。" 看,我的是竹子!""
  • 以情傳情,奏響幸福交響曲——記平湖市小學音樂骨幹教師引領活動
    2020年12月17日,平湖市小學音樂骨幹教師引領活動在鍾溪實驗學校舉行,本次活動旨在提升我市小學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研究能力,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參加活動的有鍾溪實驗學校的全體音樂老師和平湖市三年內小學音樂教師。東湖小學教育集團的馬詩韻老師執教了一年級歌曲《法國號》。
  • 小學老師說出心裡話:這樣的家長老師最喜歡,孩子也會跟著受益
    文|秘籍君孩子上小學後,家長和學校的溝通方式有多講究,舉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曾經有位朋友很沮喪地跟我說,自己因為不會說話,差點讓孩子跟重點小學無緣。原來,她心心念念的知名小學曾經召開家長招待會,會上她想知道自家孩子是否有把握上這所小學,於是愣頭愣腦地問「請問貴校喜歡什麼類型的孩子?」校方發言人微微一笑,「我們對所有孩子都一視同仁」,輕飄飄地就將話題帶過。而另一位家長則先是歷數學校的優秀之處,緊接著問道「貴校如此優秀,對孩子的教育也一定要求很高,請問我們身為家長該如何提前配合?」她一愣,這不正是自己問題的變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