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的「護心」功效再次被證實!EPA吃得越多,心血管越安全

2020-12-12 生活小時訊

上世紀70年代初期,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居住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幾乎未患過心血管疾病。

科學家研究後發現,這是因為他們經常吃的深海魚中含歐米伽3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含量,抑制血小板的凝集。

歐米伽3脂肪酸中的十碳五烯酸(EPA),有助促進體內飽和脂肪酸代謝,但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近日,EPA的護心功效再次被科學家證實。結合一項新研究,告訴你這種「黃金脂肪酸」是如何保護心臟的,並教你科學地從魚類中攝取更多的EPA。

EPA吃得越多,心血管越安全

近日,在心血管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二十碳五烯酸(EPA)攝入越多,心血管事件風險越低。

研究者在一項納入了944名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發現,發生心梗時,患者血液中的EPA每增加一個標準差(SD),與其後續出現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下降16%相關,也與因心血管原因再入院的風險降低20%相關。

血液中的EP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往飲食中EPA的攝入量。因此,研究人員推測:經常吃魚的人,遭遇心梗後的長期預後會比不吃魚的人更好。

研究結果支持食用富含EPA脂肪酸的食物作為心梗(ST段抬高型,心梗的一種類型)高危人群的預防策略。

魚類EPA/DHA含量排行榜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深海魚的EPA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稱「腦黃金」)含量更高,這可能是一種刻板印象。

EPA和DHA含量主要看品種,與海魚還是河魚無關。

數據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

此外,河魚中的鯽魚、鰱魚EPA和DHA含量也很可觀;海魚中的黃花魚、海鰻、鱈魚、三文魚也是不錯的選擇。

吃魚帶來多種好處

魚肉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以歐米伽-3脂肪酸為主,能為健康帶來多種好處。

降低心臟病風險

歐米伽-3脂肪酸含有DHA和EPA,能增加血液中「好膽固醇」水平,降低「壞膽固醇」含量。

增強記憶

歐米伽-3脂肪酸對孕婦尤為重要,女性懷孕期間適量吃魚能促進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保護視力

常吃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能降低因衰老導致眼睛黃斑變性的風險。

滋潤皮膚

多吃魚可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利於防止皮膚乾燥、鬆弛、出現皺紋。

保護關節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針對3.2萬名婦女的研究顯示,每周吃1條多脂魚,可使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病風險降低52%。

科學研究目前仍在不斷豐富吃魚對健康的益處。

怎麼躲開「汙染魚」?

雖然吃魚能帶來多種健康好處,但常常有甲基汞這種有害物質與DHA、EPA相伴。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聯合美國環境保護署曾發布了一份新版魚類消費建議,將魚蝦蟹貝分為最佳選擇、不錯的選擇、避免食用三個等級,教你遠離重金屬汙染的魚類。

最佳選擇包括鳳尾魚、沙丁魚、大西洋鮭魚、大西洋黃魚、大西洋馬鮫魚、鱈魚、黑鱈、牙鱈、明太魚、比目魚、螃蟹、龍蝦、淡水鱒魚等。

不錯的選擇包括石斑魚、大比目魚、安康魚、紅鱸、鯉魚等。

避免食用包括馬林魚、大鯖魚、旗魚、長壽魚、大眼金槍魚等。

除此之外,擁有40多年水產品研究經驗的陳舜勝還給了其他幾點建議:

海魚——重金屬汙染較少

河魚和海魚的營養基本相同,但淡水魚易受到土壤中農藥、化肥的汙染,相對而言,海魚更安全些。

體型——梭子型的更安全

洄遊性魚類一般生活在水域中上層,由於產卵、季節等原因,它們不會長期生活在固定水域,體內沉積的重金屬汙染物較少,這類魚的體態多呈梭子型、流線型,如鮭魚、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

貝類——孕婦、幼兒少吃

毛蚶、牡蠣、扇貝等貝類多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淺海區域,近海地區水體比較容易受到汙染,汞、鎘、鉛等重金屬沉積在體內不易排出。

體型較大的魚體內也容易聚集汙染物,建議上述人群儘量少吃。

野生魚——不要迷信

一些人認為野生魚營養更好,實際上養殖魚跟野生魚的營養價值相差無幾。野生魚生活環境差異較大,如生活在汙染水體中,魚體內沉積的重金屬可能超標。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每周吃魚280~525克。吃魚種類儘量多些,新鮮的魚最好蒸著吃。

相關焦點

  • 生薑吃錯了會致癌?提醒:吃生薑的功效和禁忌,越早知道越安全
    生薑吃錯了會致癌?越早知道越安全黃樟素,又被稱為黃樟油素,有樟木氣味,不溶於水。黃樟樹較多的存在於含揮髮油性成分的食材當中。生薑養生功效非常強大,吃之前必須了解清楚,尤其是關於吃生薑的禁忌,我們更不能忽視,越早知道越安全。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
  • 醫院公開EPA含量高的食物!照著吃,心血管健康,適合中老年朋友
    醫院公開EPA含量高的食物,生活當中我們照著吃的話,心血管會更加健康,非常適合中老年朋友。為什麼EPA攝入過多能夠保護心血管健康?美國心血管領域著名期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的數據,介紹到EPA吃得越多,心血管越健康。這項研究針對900名心肌梗塞患者,發現人體血液當中EPA的含量的高低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很大的關係。
  • 出現這些症狀說明心臟有事 護心多吃六種食物
    臨床上經常會見到因神經官能症引發的心臟病症狀,也就是說患者經過檢查,心臟沒有器質性病變,卻總感覺心慌得很厲害,或者胸口悶、難受、呼吸困難,女性較為常見。這是由於受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影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症狀。
  • 為什麼吃得越多越會選擇馬來西亞燕窩呢?
    我們都知道2011年的毒燕窩事件後,中國對於境外燕窩企業進行了嚴格規定,必須滿足安全衛生標準才能有資格進入中國市場。由此我們看出馬來西亞燕窩在安全衛生方面做到了世界No1。我在和窩友們聊天的時候,尤其是新客戶。很多人都關注更多的是燕窩的外形好不好看啊,價格貴不貴啊。往往忽視了最重要的東西-安全衛生。
  • 4種常見水果,吃得越多皮膚衰老越快,早該進黑名單,女性莫貪吃
    每種水果的功效不同,在選擇水果方面要更加注意,有些常見的水果吃得越多反而衰老越快,你知道嗎?4種常見水果,吃得越多皮膚衰老越快,早該進黑名單,女性莫貪吃1.榴槤榴槤果肉有多種維生素,具有「水果之王」的美稱,愛吃榴槤的人愛之如命感覺垂涎欲滴,不愛吃榴槤的人,感覺味道難以接受,遠遠地躲避。
  • 秋分到,這4種水果儘量別吃,吃得越多溼氣越重,不少人還當成寶
    平時要注意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不過,秋分過後,這幾樣水果可不能隨便吃,越吃體內溼氣越重。一、秋分到,這4種水果儘量別吃,吃得越多溼氣越重,不少人還當成寶1、西瓜西瓜在夏天是人們口中的「香餑餑」,口感甜脆解渴,幾乎每個人都很喜歡吃。
  • 劉江主任醫師:護心護腦的5類食物,越吃血管越年輕!
    在心血管醫學領域有這樣一句話——人與動脈同壽,說的是血管有多長壽命,人就能活多久。 因此,人們一定要重視對血管的早期養護,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的食物。 有抗凝、抗血小板作用的食物 多食用有抗凝作用的食物,可預防人體血小板的凝聚,防止血栓的形成。
  • 心血管不好,需要用藥活血化瘀嗎?
    這些物質的聚集,像燒水壺壁上結的水垢一樣越積越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出現血管狹窄。當血管重度狹窄的時候,就可能會發生心絞痛,如果是心臟動脈急性堵塞,那會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活血化瘀藥物能改善心血管嗎? 活血化瘀是個中醫概念,但這個概念與現代醫學中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不完全對等。
  • 中國的「長壽果」全世界的「護心丹」
    中國的「長壽果」全世界的「護心丹」冬天中風心梗高發,記得每天吃把它!因為便宜很多人都忽略了!動脈硬化,是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中風,是我國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中國的「長壽果」全世界的「護心丹」日常飲食中加入適量花生,有助於防止動脈硬化,有效降低心臟病和腦卒中的風險。其實,除了護心外,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花生,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好處。
  • 女人常吃紅肉補氣血?這類紅肉除外,吃的越多老得越快!
    相信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無肉不歡的,大家在日常的飲食生活當中都吃過各種各樣的肉類,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知道紅肉是什麼?在食品百科書裡,紅肉具體指的是生且呈現紅色的肉。美食無界限,但是注重養生的女性朋友們可以就會疑惑:女人吃紅肉有什麼功效?吃什麼樣的紅肉好?
  • 夏至已過:照著這樣吃,養陽護心、清補脾胃!
    2、合理午休:養心護心合理安排午休時間,能夠消除疲勞,恢復精力,還能補充睡眠、消暑解熱,更有養心護心之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教授表示,適當的午睡是很重要的,午睡是養心好方法。下面推薦3款夏至食療方,能夠清熱、健脾祛溼,吃出一整個夏天的健康來!荷葉茯苓粥做法: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
  • 養五臟、護血管、強免疫...
    1 綠茶+檸檬汁,保護心血管《本草拾遺》記載「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而現代研究發現,每天喝5杯左右(一杯100ml)的綠茶,男性腦血管死亡率平均風險下降22%,女性下降31%。這主要是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是強抗氧化物質,能延緩衰老,還能降低血管內壁脂肪的沉積及膽固醇含量,從而起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但是,喝綠茶時,只有不到20%的多酚類物質能被人體吸收。而美國普渡大學研究發現,在綠茶中加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食物,能提高人體對茶多酚類物質的吸收效率,使它們的保健功效增加4倍。
  • 含糖飲料喝得越多,死亡率就越高?
    最近的一項大規模研究再次證實含糖飲料的危害,喝得越多,死亡率越高。2019年3月,《循環》雜誌(Circulation)發表的一項對超過10萬人所進行的近三十年的觀察研究再次確認了含糖飲料的危害,喝的越多,死亡率越高。相比每月喝的量少於1標準杯的人,每天喝超過2標準杯的人,死亡風險提高了21%。
  • 堪稱水果界的「發胖王」,熱量比一碗米飯高,吃得越多,胖得越快
    堪稱水果界的「發胖王」,熱量比一碗米飯高,吃得越多,胖得越快!夏天到了以後,大家應該都知道天氣是非常炎熱的,所以說有很多的人都沒有什麼食慾,飯吃不下去,在這個時候我們都會認為夏天是一個絕佳的減肥世界,相比較於飯菜來說的話,那麼有很多的人他們都會選擇吃上一些水果,畢竟水果的熱量低,所以說有的人減肥的話,晚上不吃飯只吃水果。
  • 這3種水果被列入了「黑名單」,吃得越多,胃越受不了,口氣燻翻天
    如果你吃得太多,你的胃會感到浮脹氣。在寒冷的天氣,很容易引起腹痛,或噁心、胃痙攣等。 如今有胃病的人不在少數,所以胃不好,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呢?如何保護胃?
  • 都說吃魚聰明,但魚身上這個部位會越吃越笨!這7種魚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總的來說,高蛋白、低脂肪的魚類對於正處於大腦發展關鍵期的寶寶來說,真是再好不過的食材了。 但是—— 不是所有的魚都適合孩子吃!也不是所有部位都能給孩子吃!更不是吃越多越好!
  • 晚上吃得越多,早上越餓?晚上吃太多原來有這麼多危害!
    明明早上吃得很撐,早上起來卻感覺會更餓?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小編實幾番考慮後決定出一遠門去玩耍。頭天晚上萬事俱備坐在沙發看電視,每當這時平日裡時時罵罵咧咧嫌棄我的老媽就會變得好貼心,會做一大堆好吃的叫我帶著路上吃。吃貨小編怎麼可能抵抗得了吃的誘惑!
  • 得了胃炎,哪些食物不能吃?吃得越多越傷胃,再喜歡也要忌口
    鍴錉擻児潲帢蚖訳惹庯疑眀輣禶愺眰戔韐使捙閒閲鯰墉慼唍儆珦妛貖羢牰軌拠涐瑎蕩珡療忍竉繈濷傡倌櫞蟅餪驟襗伴隨著這個問題發生,哪些食物不能吃呢?很多人並不清楚,希望你能提前了解,以免吃得越多越傷胃。殖蕪趨食啟翤朄槣遲驍臸鑾唊頀卶孼乏晁穇鴜乄歿鎦憃體媎砮豋圗趾鵗禷膕矀脮崣礏扏嵂擫閱褓菃裋庀顥慘絚琙肊
  • 傷脾的「禍根」已被揪出,吃得越多脾或越虛,少碰
    平時傷脾的事做得多了,尤其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那麼,傷脾的禍根都有哪些?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脾虛?又該怎麼調理?關於這些問題,接下來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對照看看,你的脾還好嗎?經常做哪些事、吃哪些東西,容易傷脾?有時間運動,但懶得運動:可能很多人下班後回到家,坐在沙發上刷手機,一刷就是一兩個小時,是有時間運動的,卻懶得運動。
  • 肝不好的人,這4種早餐還是戒掉吧,吃得越多,肝就會越「受傷」
    導語:一日之計在於晨,要想一天的狀態都能好,早餐一定不能錯,而且吃早餐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早餐吃得好不好會決定你的身體健不健康。一、肝不好的人,這4種早餐還是戒掉吧,吃得越多,肝就會越「受傷」1、「藏油大戶」的早餐有一些人喜歡吃油炸的東西,尤其是在早餐的時候,現在各個大街小巷裡面經常能看到油條、煎餅,這些東西非常受人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