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禮敬大自然的詩意

2021-01-08 中國環境

  鄱湖生靈展現出大自然的生氣與詩意。圖為二月十九日,在江西省共青城市漿潭聯圩附近灘涂上,一群白天鵝正在歇息。況建攝/光明圖片

  湖是大地的眼睛,是風景中最美麗、最富於表情的姿容。從小在鄱陽湖水系長大,獨愛水的鐘靈毓秀。翻看羅張琴的散文集《鄱湖生靈》(長江文藝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你會感覺到鄱陽湖面清風徐徐。《鄱湖生靈》選擇十六種具有特殊習性、詩意象徵、文化傳統和現實意義的動植物來書寫,既有細膩的觀察和調查考證,又有人文情懷和妙筆閒情。在她的筆下,鄱陽湖的生靈,如夢幻般從文字的縫隙裡流淌而來。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世界最大候鳥保護區。《鄱湖生靈》全景式展現了一個時代的鄱陽湖風貌,及時感知鄱陽湖的時代變化,思考當下的發展和生活的現實問題。通過觀察鄱陽湖的藜蒿、蓼花、蘆花等植物,鶴、天鵝、鷺、江豚等動物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景觀。

  散文講究情真意切。《鄱湖生靈》的「情意」都是來自作者內心的至性。在《藜蒿之味》裡,作者通過觀察藜蒿,體悟歲月深處的鄉愁,體會如水悠長的情誼。而藜蒿在鄱陽湖深處,纏繞著歲月,體驗了生活的澀味。在《蘆花兩岸雪》中,作者寫了蘆葦的潔白,也寫了生命的堅韌。這白是溼地泛起的一種明亮的生命之美,而蘆花生生不息的命運,大抵反映出一個女人內心的柔韌和浩蕩。《塢源早》飽含了豐收年景的喜樂,寫出萬物共生的自然觀。「塢源早」是一種糧食的名字。鄱陽湖上不僅長出了塢源早,也長出了這種糧食哺育的人,形成了自己的生產方式。人與塢源早為伍,因此地理學決定了生物學的存在方式。塢源早是人食用的糧食,更是利用現代技術對谷種提純進而增產增收的希望。其實,塢源早更是人類特定的記憶和生活的象徵。

  鳥是鄱陽湖的標誌,鄱陽湖的特定氣候環境,是鳥棲息的天堂。而鳥類也給鄱陽湖增添了朝氣。在作者的筆下,鄱陽湖是靈動的,更是抒情的。《天鵝冢》中雌雄天鵝會含情脈脈地以嫋娜的舞姿去呼應彼此。它們對感情忠貞不渝,終身相守。鄱陽湖是那些高貴的鳥兒的棲息地,因為它們在這裡找到愛的歸途。

  浩渺的鄱陽湖水域滋養了江西人的生命,也孕育了豐厚文化。作者在《斷鴻聲裡》中寫道,鴻雁是鄱陽湖來得最早、去得最晚、數量最多的候鳥,它們卻像蒲公英一樣,四海為家,將種子散落天涯。《尋豚記》裡,作者講述了湖口保護江豚志願者周軍琪的感人故事,有情懷的人身上布滿詩意,與鄱陽湖的生靈構成鄱陽湖的生態體系。

  散文寫好不易,優秀的散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以此來觀察《鄱湖生靈》,可以發現人既是生物學的,又是地理學的。同時,感情的溫度和人性的深度在生命的湖水中得以印證,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意義。所以,當我們用感覺和意緒來闡述世界時,世界卻以某種方式,解釋一個如水的生靈。

  《鄱湖生靈》既是對鄱陽湖浩繁的歷史考證,也是對民間風俗的挖掘,另有深切的生命體悟。在作者的筆下,鄱陽湖的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以及璀璨的人文環境,一起營造出獨特的精神原鄉。讀這樣的文字,可以讓人明白,人類應該充分尊重宇宙萬物的尊嚴和生存權利,敬畏世間萬物的愛和生命。

  (作者:徐春林,系中國作協會員)

相關焦點

  • 在禮敬傳統文化中前進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如何禮敬優秀傳統文化呢?   禮敬優秀傳統文化,要在學習中理解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人們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才能深入理解、好好把握。
  • 這裡仁和 遇見陽光|一方天地 詩意棲居 仁和邀你住進大自然
    這裡仁和 遇見陽光|一方天地 詩意棲居 仁和邀你住進大自然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2-16     來源:這裡仁和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 如何與大自然通心?寫詩?
    今天是《詩意與通心》第四次講座。還是先回答一下大家的問題。我現在往前翻一下。這個有一位叫忠陽的朋友,應該特別提一下。上次講了之後就布置了一個作業,就是大家練習「與大自然通心」,我就講到,你們可以找一個安靜的公園或者樹林,樹木多的地方就行。你先靜下心來。靜下心來幹什麼呢?首先訓練一下自己的聆聽能力,靜心的能力。怎麼樣讓自己心靜下來,讓注意力集中。
  • 用「儀式感」禮敬「英雄」歸來
    用「儀式感」禮敬「英雄」歸來 2020-04-01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幾個意象品讀《棠棣》的深沉詩意
    《棠棣》一詩,是整個交響中的最動人的部分,此一篇幾乎概括了整部詩經的深沉詩意。  而它的詩意或者說驚心動魄之處,則完全體現在幾個奇特的出人意料的字詞和意象。  第一個是棠棣,首章:「棠棣之華,鄂不韡韡。」「棠棣」這個意象完成了榫卯相合、貫穿始末的比喻。  古文字學家高亨先生說:「常棣:借為棠,即棠梨樹。」這個注釋會削弱原詩的意味。
  • 「禮敬」在生活當中的重要性!康會長細講《弟子規》
    這個好的生活習慣就是養成「禮敬」,對人、事、物的「敬」。「敬」就是「禮」我們古人講「禮」是人與人最優美的距離。只有我們內心存敬,我們的行為就會讓人感到合適,感到舒服,感到得體。我們今天學了一句:「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這是四個動作,我們知道弟子規是行為規範,行為是什麼呢?起心動念,是我們心的行為。
  • 石濤《淵明詩意冊》:菊花開,正歸來
    清·石濤 淵明詩意冊頁一士長獨醉,一夫終年醒。清·石濤 淵明詩意冊頁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清·石濤 淵明詩意冊頁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大自然給予人的滋養是任何事物都替代不了的。清風、鳥語、泥土、野花和清水相伴,大地的氣息拂過文字,每一個字都在他心中立起。
  • 禮敬中華,藝鑑芳華|看CQUer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禮敬中華」是就在上周,「禮敬中華」系列活動之藝鑑芳華順利舉行。「展眼華夏美,仰止芳華藝」,在活動現場,有猜燈謎,知識問答,製作手工品,摺紙,做陶藝等小遊戲供參與者遊玩。通過這次活動,我不僅學到了不少傳統文化知識,還掌握了如何製作中國結。在現場工作人員的講解下,我感受到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無限。
  • 《湘行散記》:觸動心弦的質樸文字之美
    近幾日沉醉於沈從文的湘西世界裡難以自拔,讀他的文字,好似打開了一幅山水長卷。一葉扁舟在綿延千裡的沅河上前行,河水時而舒緩、時而奔湧,兩岸青山層層疊疊,五彩的花草點綴其間,壯實的水手們一邊划槳撐篙,一邊呼喝高歌,還有吊腳樓上婦人的小調讓人心生蕩漾。
  • 爭金奪銀,是禮敬新中國的最好方式
    作為運動員,為中國隊爭金奪銀,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就是禮敬新中國最好的方式!「燃情三行詩·禮敬新中國」活動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主辦,現代快報+·ZAKER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雨花》雜誌社承辦,江蘇銀行特別支持。
  • 朱詩向:在李商隱的詩裡找到隱藏的文字
    在李商隱的詩裡找到隱藏的文字一千一百多年前李商隱在鄭亞的幕府帶著詩卷行遊郊野秋風拂面而來大自然披著白色的輕紗古道的苔蘚印出了李商隱的情話城窄山將壓,種植這些佛頭佛肚的果子吧圓圓的圓圓的像寺院僧人腦門上透著佛光多想隱居在佛門裡哪怕醉意淋漓放下雜想在詩意淋漓的南方溼熱之地
  • 有詩意的女孩名字洋氣好聽
    對女孩取名來說,父母都會在名字中表達對女孩的期望,比如希望女孩溫婉可人、優雅內涵,那麼富有詩意的名字最適合不過了,而不同詩意的名字又有不同的意境。那麼今天便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詩意的女孩名字和取名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滕王閣序》起名,帶點古風和詩意!
    因此,接下來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滕王閣序》中的古風詩意名字。非晚「非晚」這個名字是源自於「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這句詩中,這是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感慨,早年的時光雖然已經逝去,但是現在開始珍惜未來的歲月,為時還不晚。
  •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此十大行願又稱「願王」,標幟其殊勝、高超為一切願力之最。但僅僅看這些條目,我們可能會覺得很簡單。
  • 賈克.樂寇《詩意的身體》工作坊
    它的意思是,藉由觀察大自然事物的動態,不管是元素也好,或是物質、音樂、光線、甚至是自然景觀如山水海洋,表演者慢慢模仿並進入到它最核心的動態節奏之中,藉由演員的身體動作、呼吸、與節奏,讓觀者感受到演員身體所呈現的事物。同時,演員也可以藉由這些大自然所提供的動態與節奏,延展自己身體的語言與可能性,儘量脫離自己身體的習慣與限制,慢慢進入到「中性」的身體當中,好為未來進入到「角色」時做準備。
  • 實地青島薔薇熙岸丨在這裡,給你想要的詩意生活!
    △示意圖千年以來人們對於傍山臨水而居的執著追求屢增不減王維、陶淵明筆下的空山新雨、桃花源直抒對詩意生活的嚮往LANDSCAPE同樣,放眼歐洲,亦或者是北美△示意圖而今,實地青島薔薇熙岸擇址藍谷溫泉核芯,生態親氧大境打造約16萬方生態智居新範本還原生活本色,讓美好生活與自然無界共生繪就一幅媲美依雲小鎮的「詩意棲居」圖景
  • 如果山體公園用運動理念賦予建築詩意!
    人們對美好自然的嚮往,源於對優雅生活的追求,園林景觀作為大自然的縮影,更是人們美好詩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一個項目,通過自然元素對話現代圖形,以現場高差結合平坦地形為表現形態。串聯多個功能場地,打造鄰裡共享的現代風格山體公園,為每位業主譜寫詩意生活。01動感地帶 時尚運動環氧馭步,運動成為了心靈的享受。
  • 藏在古詩裡的植物小百科,這本詩集用文字展示自然之美
    點擊上方 狂丸科學 關注並星標我們王小波說過,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 《四個春天》:詩意,不在遠方,在身旁
    《四個春天》是陸慶屹首部文字作品他用深情質樸的文字和飽含溫度的攝影記錄下父母、故鄉、舊識……在書頁間搭建起西南小城中充滿煙火氣、人情味,同時充盈著詩意的生活景象。雖不是自己的故事卻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裡。
  • 知稔「大自然的遊戲」
    陝西《聽見自然》網絡音頻節目,伴隨著主播何清的甜美聲音,每天從「聽見」的大自然場景代入,展開讓聽眾能夠感知的生態環保話題。上海市畢業於大學生物系的餘海瓊老師,立志讓大都市的孩子走出高樓,通過開展每周「一小時自然時光」主題活動,使孩子們在親身採集花草味道中懂得,原來生態環保就是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禽鳥魚蟲。報紙上還刊登過這樣一條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