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欺孤女,鬼怪懲兇徒 [聊齋故事]

2020-09-05 星海牧鯤

明天啟年間,清苦貧瘠的常山縣,人們常可以看到這樣,令人揪心的一幕,一對年齡尚不足十歲,衣衫襤褸的兄妹牽手託缽,沿街乞討,在他們稚嫩的哀哀乞求聲中,儘管生活都不寬裕,人們也總是盡力施捨救濟一些。


每當討的些飯食,哥哥四柱總是讓年幼的妹妹先食用,等妹妹朱兒吃飽了, 四柱才會心滿意足的吃些殘羹湯水。


街坊四鄰看到這一幕,都免不了含淚嘆息,感嘆命運不公,讓這對如此年幼懂事的兄妹早早失孤,飽嘗生活的艱難。


四柱十二三歲,便到地主家放羊,每天風裡來雨裡去,稍有過失,主家非打既罵,即便如此,四柱也常拿自己掙得的零星銅子,買些蜜餞糖果,逗朱兒開心。


妹妹朱兒雖然早失父母,但在哥哥的精心照拂下,雖生活清苦,但也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在四柱十六歲那年,敵國犯境,官府大量徵召兵丁,四柱便報名參了軍,邊塞苦寒,戰事殘酷,年紀輕輕的四柱早經生死。不久之後,因為他作戰勇猛,連升十夫長,百夫長。


家中的朱兒,不斷收到哥哥的喜訊捷報,既為哥哥的升遷而高興,又懸心四柱安危,看到哥哥遠寄回來的散碎餉銀,知道那是哥哥拿命拼換回來的,總免不了清淚漣漣,好在有同村自小長大的書生張遠時時照應寬慰,朱兒才得寬心些。


此時的朱兒,早已蛻去了面黃肌瘦的童澀,出落成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與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張遠情投意合,互有情愫。知悉情況的四柱在書信中打趣說,自己要再努力些,好積攢些錢銀,讓妹妹風光出嫁,不致做個寒酸新娘,朱兒悲喜難言,抹淚笑著看完書信。


彼時,常山縣令昏庸貪婪,因額上有一紅疤,人稱疤面縣令,其子也是猥瑣浪蕩,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在一次外出時遇見了朱兒,頓時驚為天人,時不時帶領些惡僕上門騷擾,若不是有張遠傾力相護,朱兒怕早已遭了其毒手。


張遠到縣衙告官,反遭這疤面縣令護子,當堂痛打大板,關入牢獄。


屋漏偏逢連陰雨,沉浸在悲憤中的朱兒,又驚悉哥哥四柱雖升任千夫長,但在日前與敵作戰中,不幸中了埋伏,戰死疆場,屍骨無存。


聞此噩耗,朱兒悲痛欲絕,收拾了些四柱兒時所穿的衣物,葬了衣冠冢,在墳前想起兄妹相扶一路走來的艱辛,想到哥哥殺身成仁,卻連屍骨都無存,意中人張源身陷牢獄,不由悲從中來,悲戚哀哭,以頭撞墳,哭得昏死過去。


恍惚中見昔日年幼的四柱穿著破爛的衣衫,來到眼前,寬慰朱兒說自己因威武忠義,捨身報國被封為陰司鬼將,此番定可以主持公道。


當夜,縣衙府外陰氣瀰漫,戰馬嘶鳴,疤面縣令隨衙差出府一看,見一人一騎,橫戈立馬,馬是骷髏馬,披甲掛鱗,馬上是員武將,雄姿英發。


疤面縣令大吃一驚,一邊強定心神喝問來者是何方妖邪,一邊調集府兵防軍壯膽充威,更有幕僚慌忙延請僧道伏妖。


很快,上百府兵軍丁聚集,僧道來臨,疤面縣令膽氣立壯,厲聲喝令來者無論是人是鬼,就地伏誅。


馬上之人曬然一笑,說我生前名叫四柱,任職千夫長,日夜戌邊守土,殺敵報國,不想家裡人,卻倍受欺凌。如今是陰司鬼將,揚天道善惡,專懲世間惡徒。並怒斥說你身為一方父母官,不思報效朝廷,不憂百姓疾苦,縱子行惡,偏攤護短,更兼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其罪當誅,應罰三世畜身。


疤面縣令狂笑一聲,說自己身為朝延命官,朝運在身,有僧道相助,兵丁相護,區區孤魂遊鬼也敢大言不慚。


鬼將四柱冷哼一聲,揮手間陰霧彌散,霧中漸次湧現無數陰兵鬼馬,層層疊疊,怕有數萬之眾,一時陰風怒號,戰馬嘶鳴,氣勢排雲摧城。


僧道駭的面無人色,伏地而不敢起,一眾兵丁更是哭爹喊娘,四散而逃。鬼將四柱摧馬揮戈,疤面縣令人頭落地,汙血噴濺。


第二日,常山城人人奔走相告,稱頌有神人降臨,誅殺了作惡多端的疤面縣令父子,無數人拍手稱快。


朱兒與張源二人總算苦盡甘來,有情人終成眷屬,二人相攜,來到四柱墓前焚香祭拜。


而在城外有農戶家母豬下了一窩豬崽,其中一隻額有紅疤,往往霸道爭食,很是讓人厭惡。
















相關焦點

  • 故事:新聊齋:鬼書生告狀
    新聊齋:鬼書生告狀周燁生死後,暴屍破廟之中,秀娘敵不過那兇徒李先,被他強迫著帶走了。發現是一個白面書生,提上狀紙,說要告縣大人李先殺人奪妻之罪,衙差聽完暴怒起來:「縣令大人也是你這窮書生能告?你這是犯了欺上之罪」。
  • 聊齋志異光影中的《美人皮》:鬼怪陸離中流淌著人性光輝
    一直喜歡聊齋故事,一則因其故事靈動玄幻離奇誘人,二則其鬼怪陸離中卻始終彰顯鍾情真愛的人性光輝。《美人皮》對原著改動很大,於人物設計和故事脈絡之間添加了許多枝節與玄幻,使得整個故事更加豐滿,場景更加震撼,脈絡更加繁茂,觀來一是多了十分過癮,多了八分震撼,多了六分感動,多了三分誘惑。它以鬼怪玄幻的表象,展示了真愛無敵的內涵,頌揚了忠貞不渝的愛情。這便是《美人皮》作為一部鬼怪玄幻電影來凸顯人性大愛的敘事主線。
  • 民間故事:鬼怪殺人案
    明朝初期,貴州有個印江縣,衙門縣令接二連三的被害,即使每晚有重兵守衛,不但守衛被殺,縣令依然被害,眾人不解其因,便傳言這個衙門鬧鬼,致使很多預備官員都不敢來這衙門上任。吏官周元汲上任印江縣令後,他雖然不信鬼怪之說,為謹慎起見,以防萬一,上任時並未帶家人隨從,只帶了兩個僕從以備用。周元汲上任已有兩個多月了,日夜小心,卻什麼事都沒發生,不禁心中多了幾分疑惑:如果真的有鬼怪殺人,為什麼一點動靜都沒有?莫非有人殺了前幾任縣令,為遮人耳目,以鬼怪之說掩蓋其真正目的?
  • 聊齋:認個老虎當兒子
    縣令開始時覺得荒唐,不予受理,但架不住老太太哭鬧,且縣令也可憐她年老孤苦,於是,便答應幫她抓住老虎問罪。縣令派衙役李能進山捉虎,可連續一個多月,均沒有結果。李能因為辦事不力,挨了板子,心中委屈,便跑到城東的廟裡痛哭。
  • 新聊齋:城隍與縣令
    新聊齋:錢塘城隍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看似天下太平,但那正德皇帝貪淫享樂,最大的一家叫做醉春樓,是縣令王正的一遠房親戚開的。這其中賺取的金錢和利益,大多都是被王縣令拿了好處。每次有府城和上面來的巡視官員,王縣令便親自作陪,帶著他們來醉春樓吃喝玩樂,以拉攏上面的各種關係,為他的升官之路創造條件。
  • 聊齋故事《鳥語》:遊方道人解鳥語,貪墨縣令拒忠言
    感謝關注和留言,為您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話說,河南境內來了一位遊方道人,某日來到鄉下募化。一戶善信人家招待了道士,剛用過飯,忽然聽到院中樹梢頭有黃鸝鳥脆聲鳴叫,道士好心提醒這家主人,叫他千萬小心火災。主人問他緣故,道士答道:「貧道聽到黃鸝鳥在叫『大火難救,真是可怕!』」眾人都暗笑他信口雌黃,這家主人也沒放在心上。
  • 女性多以狐媚為主,那麼《聊齋志異》裡的男性形象又如何?
    我們在閱讀書中的故事的時候,往往會忽略的書中的男性角色,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女性角色的身上,其實《聊齋志異》中的男性角色亦是十分值得我們去剖析。1、 聊齋世界的知識分子——書生《聊齋志異》中許多男一號都是以書生形象而存在。書生這一形象可謂是在故事中出現過最多的一個男性角色。而作為一本奇書,無論是在何種故事情節&34;從不缺席。例如蒲松齡筆下的&34;葉生。故事的開篇便寫到&34;葉生非常有才華,但卻&34;。
  • 新聊齋:火燒夜叉
    新聊齋:火燒夜叉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廣東楊五郎非常生氣,他反覆上告,要求縣令派人去圍剿,縣令被鬧得煩了,索性就把楊五郎給抓了起來關到獄中。僥倖活下來的御史非常傷心,當即就要求縣令派人去懲治兇徒。縣令聽到夜叉再度作惡,還襲擊了御史一家,當即嚇得魂飛魄散,他連忙派人把楊五郎放了出來,好言撫慰。
  • 重溫聊齋《小人》:採生折割古來有,幾人能得縣令救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小人清朝康熙年間。掖縣(今山東萊州),縣令聽聞後覺得古怪,就派人將甕索要了來,又仔細審問小人兒的來歷。小人兒起初還不敢說,經不住縣令一再地盤問,這才小心翼翼道出自己的家鄉和姓氏。原來他本是讀書人家的書童,從學堂回家的路上,被賣藝人拐了去,又強行給他灌了湯藥,導致四肢急劇收縮,成了現在這副模樣。後來,便被賣藝人脅迫著走南闖北的賣藝,徹底淪落為人家雜耍賺錢的玩意兒。縣令聽後大怒,當即處決了賣藝人,收留了小人兒,打算尋醫問藥醫治好他,只是一時半會兒不得其方。
  • 重溫聊齋《太原獄》:遭反咬兒媳蒙冤,巧用計縣令釋疑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太原獄清朝順治年間。聊齋先生曾說:他不認為孫公的辦案才能有所欠缺,但如果孫能知道這件事背後的真實情由,恐怕就會為自己的發現而欣喜,而顧不得去憐憫他人。難道孫公處理以上案子不是既掌握表面證據,又剖析內情麼?
  • 妻妾無端被休喊冤,縣令揣情析案高明
    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張三與李四是鄰居。張三有妻有妾,李四孤家寡人。但這並不妨礙兩人的交往,兩家對門而住,常常竄竄門,閒來敘敘情,兩人也常互相開玩笑,互相嬉戲,沒有一點顧忌。有一天,張三在田間除草,李四又到他家中竄門。走進張家,只看見張三的妻子正在燒火做飯,張三的小妾在地上捶衣,李四見張三不在家,就獨自離開了。
  • 故事:新聊齋:金劍鎮鬼
    新聊齋:金劍鎮厲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嘉慶年間,山西連年大旱,無數的人為了生計,開始紛紛離開家鄉到外地謀生。縣令聽完這個故事,並沒有太在意,可如果不把這個洞穴給清除了此時縣令才知道這個傳說是真的,他當即下令招人去抓捕賀蘭鬼,可人們懼怕賀蘭鬼的力量,沒有人敢應招。很快,金礦也受到賀蘭鬼的襲擊,不少礦工都死在了它的手上。至此人們再也不敢隨意靠近賀蘭山,很多人紛紛舉家搬離此地,縣令不久後也選擇自殺。
  • 聊齋故事:縣令投宿
    安徽霍邱縣縣令周潔經過的地方找不到客店投宿,周縣令和家僕見遠處一小村落好像有煙火,這時候天已經完全黑透了,主僕兩人就趕往那有煙火的地方。好不容易來到村莊,但似乎找不到有人的跡象,周縣令很是失望,突然,他倆聽到有女孩子的哭泣聲,順著哭聲來到這家門前。家僕敲了好長時間的門,才有一個十八九的女子過來給他們開了門。女子長得端莊秀麗,但看上去臉色蒼白,一副少氣無力的樣子。
  • 新聊齋故事:劉縣令施毒計害人,卻被老虎精嚇死了
    不要臉的秦大爺一怒之下,當真將這事兒告到了縣令劉文廣那裡。這個劉縣令也是個老奸巨猾之徒啊,很早就聽說這個陳善人家財萬貫,可他去年想從他那裡「借」一千兩銀子出來「救急」,卻沒有「借」到。原因很簡單,陳善人知道這個劉縣令借銀是假,敲竹槓是真,所以直接搖頭拒絕了。
  • 重溫聊齋《鴞鳥》:縣令大怒,他卻變作貓頭鷹,咕咕咕,邊叫邊笑
    搶騾馬縣令自肥,和酒令鴞鳥主兇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之鴞鳥山東長山縣縣令楊傑,極為貪酷。當時,省內知縣人等均在省城公幹,有兩個山西商人損失慘重,他們打聽到益都縣董縣令、萊蕪縣範縣令、新城縣孫縣令同住一家旅店,於是堵在店門口大喊冤枉。一問才知,他二人原有健騾四頭,全被楊傑帶人搶了去,他們遠在異鄉,本錢盡失,無力返家,想請各位大人大發慈悲,替他們向楊傑說情。三位縣令見他們著實可憐,當即應承下來,聯袂來到楊傑住處。
  • 《聊齋》裡細思極恐的故事合集,看完讓你脊背發涼
    趙縣令欲勾結上司將張鴻漸在府裡的監獄中害死,幸而在押解途中張鴻漸又受到狐仙解救,十五年後回到家鄉,最終和得中進士的兒子和妻子團圓的故事。今勢力世界,曲直難以理定;君又孤,脫有翻覆,急難者誰也!」張服其言,悔之,乃婉謝諸生,但為創詞而去。質審一過,無所可否,趙以巨金納大僚,諸生坐結黨被收,又追捉刀人。 張懼,亡去。至鳳翔界,資斧斷絕。
  • 《聊齋志異》一支金釵,兩條人命,縣令明察秋毫,真相大白
    賈某的弟弟悲痛欲絕,到官府告狀,當時的淄川縣令是浙江的費煒芷,他擅長抽絲剝繭,洞悉人心,是斷案的高手。他親自去驗屍,看到死者包袱中還有五錢銀子,斷定不是謀財害命。就這樣,過了半年的時間,事情慢慢的鬆懈下來,賈某的弟弟疑心縣令心慈手軟,多次到公堂吵鬧,為哥哥喊冤,被費縣令一通斥責,說:『兇手狡猾,現在還沒有任何動向,難道讓我嚴刑逼供那些無辜之人嗎?」賈某的弟弟無奈只好把哥嫂埋葬。
  • 民間故事:老道士孫女被害,老道士驅鬼懲兇
    有通讀道家經典的人看著百鬼道君召集鬼物,心中不由自主的都發憷:典籍之上說一個人最多可以控制九隻鬼怪,再多會有走火入魔的風險。可是這百鬼道君操縱的鬼物早就已經突破兩位數了吧?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無數鬼怪不分晝夜的地毯式搜索之下
  • 聊齋故事:蒲縣令與酒鬼
    此時,白日裡的餘熱逐漸散去,微風拂面,月明如晝,很是涼爽愜意,蒲縣令只好坐在一棵樹下下耐心等待。不大會,忽的響起銀鈴般的笑聲,蒲縣令一愣,遁聲望去。只見前面林蔭小路竟現一妖豔女子,至前對他含情脈脈,不停挑逗他。蒲縣令卻是一副厭惡表情怒道:「你是誰家女子?深夜出來,快些離開回家!」
  • 縣令捉鬼 [聊齋故事]
    縣令袁承要求開棺勘檢林翁之墓,林家人雖不情願,但令法難違。一干人包括看熱鬧的百十人浩浩蕩蕩到了墓地,自有力夫開挖掘土,開棺之後,令林家人大吃一驚的是棺內除了幾件壽衣壽服,林翁屍體及一些貴重陪葬物品皆不翼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