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一串鞭炮的「婚禮」

2020-08-29 共和國不會忘記你

鼠年的鐘聲悠然響起,魏老漢盼望已久的佳節到了,因為這個春節是他研究生孫子要從北京回來結婚的日子,對他們這家人來說這可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春節。

魏老漢只養了一個獨兒子,28年前給兒子娶了媳婦,一年後兒媳就給他們魏家生了個孫子,一家人歡天喜地,兒媳婦不但長得漂亮,還勤快善良,特別是有了小孩以後,很顧及自己家,只要回趟娘家,就要從娘家拿些稀缺東西回婆家貼補家用,兒媳婦的這些舉動是魏老漢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有一次他去田間幹農活,幾個年輕媳婦正好從他幹活的田邊公路上經過,向鎮點超市去買東西,天空晴朗,大地碧綠,風景錦繡,年輕婦女說說笑笑,分外耀眼,真有鏡裡雲霧夢水閒,隨波逐流行風月之美,引起田地幹活農人們的注意。

鄰村的一位老漢抬頭問魏老漢:「那夥婦女裡穿紫紅色衣服的女子是誰家女子,還真有點紫色哩,我還是頭次見?」魏老漢一看他問的正是自己的兒媳婦,心裡一陣暗喜,便回答:「嗷!你問哪個女子,她就是我家的兒媳婦。」

鄰村老頭羨慕的回答:「怪不得沒見過,不錯呀!你家接了那麼扮嘢的兒媳婦!」 魏老頭笑的合不籠嘴,並以後多次在自己的親戚面前像講故事一樣講起此事,有的親戚奉承一番,也有親戚嗤之以鼻。 魏老漢的孫子轉眼兩歲多了,很聰明,他和老婆特別喜歡孫子,讓孩子和自己長期居住在一起。八十年代末期,打工的浪潮席捲祖國的大江南北,外面世界的春風依舊吹進了䴉鄉這個美麗的村莊,魏老漢的兒媳婦突然一天隨打工的青年去南方打工走了,這一去卻是杳無音信。魏老漢,及他的兒子經多年尋找也沒有結果。

這個家庭從此失去了歡樂和笑聲,魏老漢及老伴、和他兒子及孫子相依為命,以做農活為生,幾年後孫子就上小學了。唉!你別說魏老漢的孫子念書念得非常好,數學、語文經常考滿分 ,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使魏老漢一家看到了曙光。初中畢業考試他孫子還考上了縣第一高中,三年後以690分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國家某重點大學,又讀取了研究生學歷,後被分配到北京某科研單位工作。魏老漢一家以孫子讀書,一路青雲走上工作崗位而自豪。

從兒媳婦離家出走的低谷20多年陰影裡,一下子上升到鄰居及村民十分羨慕的正常家庭為榮耀,同時也給村裡人茶餘飯後教育子女讀書增加了議論的話柄 。魏老漢從此如釋重負,經常滿面春風的出現在村裡人家的紅白喜事場合。人們也以別樣的眼神刮目相看魏老漢一家人。

2019年臘月初二,魏老漢一家接到孫子的電話說,讓把新修的房子裝修好,自己在單位談好了對象,要回來結婚。 接到孫子電話,一家人很是高興,幾十年來的辛苦供孫子讀書,今天總算有了回報,孫子不但爭高工資,還不費一拳一腳又談好了媳婦,真是祖上的榮光。魏老漢下決心一定要為孫子把婚禮辦得風風光光的,讓人們看看我魏家後繼有人,子孫滿堂之榮光。便給兒子布置任務,要兒子請人給孫子裝修婚房,並要求裝修的要氣氣派派的。他兒子叫匠人經二十多天的忙碌,房子總於裝修好了,並且非常豪華漂亮,單等孫子帶著媳婦回來辦喜事,自從進入臘月二十,他每天總要往城裡的路上張望,迫不及待的想見到自己的孫子帶著孫子媳婦走進魏家門,榮宗耀祖,以爭回兒媳婦跑掉所受的窩囊氣。臘月24這一天,魏老漢的孫子領著媳婦從北京終於回來了,全家人真是歡天喜地,特別看到孫子媳婦美貌如玉,婀娜多姿時禁不住喜上眉梢。這個自從兒媳婦出走之後就失去了幸福歡樂和笑聲的家庭,從此時起笑聲不時飛出窗外。魏老漢高興的請來藝人選看婚日,準備大辦喜宴,以收回這幾十年來自己放出去的禮金,吉日定為2019年臘月30日。從臘月26開始,魏老漢一家就每天進城購買酒席宴上所需的物品,28日酒席宴所用物資全部買齊,單等第二天廚子上門做席了。幾天來的忙碌總算有了結果,天黑了,魏老漢長出一口氣,坐在沙發上休息。這時村支書領著三個帶著口罩的人來到了他家,嚴肅的說:「魏大叔,你的酒席宴不能辦了,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十分嚴重,武漢已全面封城,人員不能聚集,人人必須配帶口罩,勤洗手,並且只能呆在家裡不能出屋,現在全國全民都在行動,這是一場與瘟疫搏鬥的全民阻擊戰,希望你配合。」魏老漢頓時感到天暈地轉,認為這是晴天霹靂,數十年來這是我第一次過喜事,為什麼就偏偏遇到這事,我實在不能接受,他對著支書說:「你看我買了這麼多的東西,不讓做席,又如何處理呀!」看著魏老漢家裡放著購買得宴席物資,村支書一時無法回答,也好難為情,雙方面處於默默的無言對峙狀態。這時魏老漢的孫子及媳婦從內面的屋子裡走了出來,對著他爺及村支書一行說:「爺爺,支書說的很對,我剛從微信裡知道這事,是國家的決定,這次疫情很嚴重,還不知道時間長短,把我們所購買的這些東西自己留一部分吃的,其餘的讓支書拿去分給村裡執勤的人員用,也算是為防疫做奉獻吧!從明天開始我們堅決宅家不出門,執行國家的決定。」 魏老漢看是孫子發話了,再無話可說,便讓村支書叫人將這些東西散發下去。年30這一天,田野一片寂靜,村莊一片寂靜,冬日的太陽照在地上暖融融的,但外面世界不再是千門萬戶曈曈日,而是家家關門又閉戶。為了「戰疫情」,魏老漢一家宅在家裡為孫子過「婚禮」。 午時時分,他在門上點燃了一串鞭炮,啪!啪!啪!的聲音劃破了村莊的寧靜,告訴人們,自己孫子結婚了! 這就是一串鞭炮的「婚禮!。

(作者簡介:王學智,男,漢族,洋縣人,原在寧夏石嘴山市某國企從事電子技術工作,陝西省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國際作家聯合會會員,政協洋縣十一,十二屆常委,洋縣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漢中國學研究會理事,洋縣古洋州文同文化研究會會長,洋縣老年學會常務理事,維權委員會主任,長篇小說《漢水長歌》《華陽風雲》的作者,在國家公開刊物發表散文,詩歌,論文,小說150餘萬字,獲各類文學獎項60餘個次。 )

相關焦點

  • 《錯 過》(轉載)
    下課是常看到她和同班的三兩個女生湊在一起,在樓道上,操場裡閒逛,迎面碰上了便朝我靦腆地笑一笑,依著其他男生對我的暱稱(他們都叫我名字的後兩個字)親切地道一聲:笑天,於是我從未被女生這樣稱呼過,既驚喜又不好意思地咧著嘴傻笑一陣算是回禮,同時也把心中對和個女孩的那一點不服氣拋到了九宵雲外。
  • 其右日記2020-08-18(關鍵詞:婚禮危機*上)
    晚上23點左右,我跟我爸以及我叔一家子(我叔,我堂弟及準堂弟媳)聚到了我家裡。我叔老實巴交,除了有些心焦,但是整體狀態還好。但是我堂弟跟我準堂弟媳,就有種烈火中燒,明顯是來之前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為了不激化矛盾,我使了個眼色,讓媳婦帶著準堂弟媳到主臥去聊聊家常,順便打探下情況,好讓當事人雙方都可以把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更詳盡地講出來。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轉載民間故事(二)
    轉載:毛野人的故事(陝北版)作者:佚名從前有位大嫂養了三個娃娃:大的叫木墩墩,二的叫鍋刷刷,三的叫門栓栓。一天大嫂回娘家,臨起身對三個娃娃安頓說:「媽走你外婆家可也,你們三個乖乖的身在家裡,把門關牢,誰叫門也不要開!小心來了毛野人。」
  • 轉載民間故事(一)
    轉載:三顆麻子倒江山(靖邊版)文/張山人​古時候有一個人,自從他出生以後娘老子是多災多難,渾身都是病,二十出頭就剋死父母,陰陽發現他八字五行與父母相剋,給他算命說「防娘害老子,這狗以後是好的,不到三十就能穿黃襖子」。他的父母都死了以後,他成了一個窮鬼。用咱靖邊話描述就是「風掃院子月點燈,老鼠上炕挖眼睛。穿的草鞋麼後跟,戴的帽子麼頂頂。
  • 押運(二十二)——庫爾班的婚禮
    不過大老遠就能聽到嗩吶依(類似於漢族人說的嗩吶之類的吹奏樂器)、打布(手鼓)、納格拉(小鼓)演奏的熱鬧而歡快的樂曲。循著音樂聲,我們來到了庫爾班家門口。越是接近庫爾班家門口,熱鬧的氣息越是濃重。大約還有五十米左右,遠遠看到大門兩側各有幾個樂人歡快地吹著嗩吶依,拍打手鼓,敲擊小鼓。那音樂聲是那樣粗獷樸實而富於激情。
  • 故事:在建閘口水壩倒塌,張先生說,準備好200斤青蛙、100掛鞭炮
    於是市裡規劃,欲在薊運河(主供淡水)、潮白河(主供淡水)和北塘鎮交界處建一座大壩。市裡派了很多專家過來實地考察,最後將閘門大壩的位置選好。(張玉權便是筆者以往故事中提到的張貴的親叔)一行人又回到了施工地,張先生在閘口附近看了好久,最後說道:「工程停建7天,你們準備好200斤青蛙和100掛鞭炮,明晚亥時(9點)在第三根橋墩的地方將100掛鞭炮點燃,之後再將那些青蛙投入水中。你們馬上離開,7天之內任何人不得靠近,之後再開工應該就沒事了。你們要切記!」
  • 喜氣洋洋,甜甜蜜蜜:難忘家鄉那場「破格」的婚禮(原創)
    鄉親們都期盼著人們傳說的這場土洋結合的婚禮。外面娶親的鞭炮齊鳴,女方家的那些年輕人一下沸騰起來,快關門!快關門!快快快,把門抵緊,快快快。娶親的在外面頂門,七嘴八舌,嘰嘰喳喳,大著嗓門喊著叫著。看來人氣勢很強。一陣騷動,門裡門外堵了好多人。「門縫錢、門縫錢!」裡面的人齊聲大叫。
  • 懷念我的爺爺(轉載一篇多年前他發表的文章)
    只好轉載一篇多年前他發表的文章。《最古老的縣城——宜江》 常寧縣前身新寧縣治於唐神龍二年(706)由三峒(仙橋福和)遷麻洲,開元九年(721)遷宜江(即今宜陽鎮)。縣府設麻洲,只有十五年時間,就匆匆地移到宜江。天寶元年(742),改新寧為常寧,縣治仍在宜江,距今已有1279年,宜江堪為最古老的縣城。
  • 中師生:宋春明舉行婚禮
    曹振峰《中師生》連載(45):宋春明舉行婚禮>第四十五章(260) 放寒假不久,石家山村的石村長來到了宋春明家。宋春明說,那就割一張結婚證算了,不要辦事情(指舉行婚禮)。他父親說,那怎麼行呢。正月初十,宋春明一家正式開始為宋春明操辦婚事。天還沒有亮,他母親和他姐姐就起來熬葒豆米湯。喝葒豆米湯是迎親隊伍出發時的固定飯。天蒙蒙亮,迎親隊伍出發了。
  • 鳳凰古鎮,你本不多情(二十二):除夕夜(下)
    我還記得在我年齡小的時候,我們的家族在除夕當天的傍晚,會在小鎮村落選一處空地,燃放大量的煙花鞭炮,燒上成摞的紙錢,意在除夕夜,驚動家族離世一眾長輩,回到人間來團圓飯。當然也不會讓這些長輩的神靈在凡間呆很長的時間,等過完除夕夜,到了第二天的傍晚,家族的人會再以同樣燃放鞭炮,燒紙錢的方式,送他(她)們返回屬於自己的世界裡去了。
  • 夢中的婚禮 真正的愛  (二)
    接上文 由於我們兩家相聚300多公裡,老人擔心婚禮當天去迎親的話,萬一路上耽誤怕時間來不及,因為按照風俗中午十二點前必須拜天地。所以我們提前一天出發,晚上去我老婆家附近找個賓館住下,16號一早去接親。 1 5日下午家裡已經很多人了,同族和鄰居們都是來幫忙的,收拾 院子,貼對聯,把禮品包裝好。感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好,其實心裡滿滿的,很不踏實。
  • 刻在木桌上的吻(轉載)
    (轉載) wenny2020:這是我多年前從一本雜誌上看到的這個故事的,當時覺得這個男主角狼心狗肺,是個渣男!但是現在來看,最痛苦的人應該是他,他一輩子都沒法跟心愛的人在一起,因為他做錯了事。有時候,一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 富商子弟最「摳門兒」的婚禮(寒秋風—原創)
    昨天下午林傑帶著女朋友韓梅一起到民政局辦好了結婚證,今天上午就舉辦婚禮。從昨天下午辦好結婚證之後,整個鎮子上消息就傳開了。林家可是家產上億的富商,鎮上開的工廠有幾百名工人,林老闆的兒子林傑是去年剛從部隊回來的退伍軍人,林老闆就林傑一個獨生子,將來就是鐵定接班的大老闆。林傑結婚在一般人看來,正好是聯絡感情的大好機會,都想希望以後在做生意上有所幫襯。
  • 塔裡故事3:一串沙棗
    「能不能也給我一串沙棗?」旁邊站著的一個又高又瘦的少年仰著臉向我討要一串沙棗。 而我,爬得很高,在一個沙棗樹上坐著,正樂滋滋的欣賞樹下一張粉白鵝蛋臉、大眼、長辮子的少女,正是叫「明眸善睞,顧盼生輝」。 少女與少年並肩而立,少女問我要沙棗,而我在問她:你們是誰?從哪裡來?做什麼?其實,我是大概知道的,只是想聽她再說一遍。
  • 心雨無痕 (17)「隆重」婚禮
    途中路過清江市(淮陰),只見大街上紅旗招展、鑼鼓喧天,穿著節日盛裝的青少年載歌載舞,慶祝華主席一舉粉碎「四人幫」。我當時的心情就如那歡快的節奏,隨其一起跳動! 我一回來,家裡就開始為我們籌辦婚事。在父母的安排下,挑了個好日子,我騎著自行車帶上媳婦去縣城百貨公司扯衣料(買彩禮)。純樸的她竟沒有向我提任何要求,一切隨我,「你買的什麼都好。」
  • 一場婚禮的鬧劇
    今天國慶第四天,日曆上是陰曆八月十八,中國人喜歡8這個數字,一對年輕人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從工作的地方回老家舉辦婚禮,就定在了今天。本來是定在年初春節期間的,後來被迫延期了。沒想到國慶扎堆結婚的人太多了,村子裡的化妝師供不應求,只能排在凌晨兩點了。今天下著小雨,陰沉沉的,有點冷。凌晨兩點新娘化好妝,等待中午在娘家的婚宴開始。婚宴是叫了一條龍的服務,婚禮上來了兩三百個客人。
  • 小時候二表哥忽悠我拿鞭炮炸水泥廠公廁,然後他跑了,我被抓住
    不過明白了一件事,(王一刀老婆李阿姨)雖然在我屁股上拍了幾十巴掌,但人家根本就沒用力,沒走多遠就經過一家辦喜事的人家,遍地爆剩的鞭炮,一大堆孩子在那裡撿,小時候沒有什麼玩具能比過鞭炮,我倆毫不猶豫的加入撿鞭炮的行列。
  • 辛酸的婚禮一一父母的故事
    楊細嬸的大兒娶親時,但大媳婦懷孕顯懷了,又碰上跑兵,日本兵來了,因此大兒子的婚禮辦得簡單。但大媳婦那身妝扮也不失華貴,戴的金耳環設計獨特,一副能頂別人三副,金項鍊這是價錢不低,一對金手鐲更是讓羨慕。並且分得20畝田和一座房屋。
  • 一個無需解釋的故事 (精闢)
    有個寺廟,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廟裡的老住持和7個弟子知道。7個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覺得將來把衣缽傳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見了。特別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70年代的婚禮你還記得嗎?是不是和我說的一樣?
    人們把早已經準備好的五百響鞭炮準備好了,孩子們都等的有些不耐煩了,就等開席,眼巴巴看著好吃的東西不讓吃太著急了,為了今天吃酒席學都沒去上。人們簇擁著兩個新人走進了小院兒,每個人臉上都是幸福生活笑容,鞭炮聲響起,人們歡呼著把新娘迎進了新房。孩子們不愛離去,在尋找著有沒有糖塊,看著新娘還帶著手錶,好讓人羨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