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如果拒絕別人的建議,就會在對方和自己的心中清楚地留下一道永遠無法修復的裂痕。
——太宰治
"私小說"領域的天才作家。
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被視為日本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後人將其稱為"無賴派大師"。
出身於日本東北地主家庭,從小體弱敏感,一生多次求死,直至1948年自殺身亡。在其短暫的一生中,他向世人展示了無與倫比的文學才華,留下眾多不朽之作。
他就是《人間失格》的作者太宰治。
下面,我簡要談談《人間失格》閱讀體會。
我讀過不少外國小說,但日本小說讀得很少,之前只讀過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和川端康成的《雪國》。這兩部小說當時只是草草地瀏覽了一遍,具體內容已經記不起多少了。後來看到不少讀書欄目都在推薦《人間失格》這本書,才從圖書館借了,卻一直放在床頭沒有閱讀。直到春節放假,才開始躺在床上慢慢翻閱這本書,並漸漸被其吸引。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重要的作品。全書由作者序言、後記,以及主人公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
主人公葉藏從青少年到中年都膽小懦弱,懼怕世間的情感,不了解人類的複雜思想,繼而通過搞笑取樂別人,隱藏真實的自己。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代表作,也是他的半自傳體小說。
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際遇,太宰治巧妙隱喻出自己的人生與內心世界,頹廢而又誠實,失格而又渴望幸福。回首一生,儘是苦澀。表面看似消極沉淪,內心卻一直在絕望中求取一絲生存的曙光。
葉藏就像一面鏡子,映出太宰治與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軟弱、孤單、苦悶、悲傷。
太宰治坦誠地剖析自己,將所有的醜陋都剖析出來。這與大多數人粉飾自己不同,這樣才顯得真誠而又珍貴。在太宰治的筆下,每個靈魂都以獲得暫且懦弱的溫柔,不受世人的批判。
生而為人,我們都有消極、迷茫、沉淪的時候。年少時沉迷遊戲,逃課、說謊、甚至偷家裡的錢,沒日沒夜地呆在網吧裡,沒有了人的樣子。成年後不是呼朋喚友喝大酒,就是沒有節制地"壘長城",也曾喝得顛三倒四,也曾輸得兜裡精光。我們有時會覺得自己像被風揚起的塵埃,不知將飄落何方。無助、孤寂、失落,我們不知道該向誰訴說。打開微信,數百人的通訊錄裡竟然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難過的要命,卻只能默默地流淚,只能在睡夢中自己擁抱自己。
看上去吊兒郎當,看上去萎靡不振,看上去悲觀厭世,其實我們都深深地愛著這個世界。我們失意、彷徨、也努力著,我們散漫、墮落、也掙扎著,我們時常反省自己,渴望體會愛的真諦,正如本書的主人公葉藏。
葉藏出身於日本東北部的一個地主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並不受寵愛,且體弱多病、敏感、懦弱。
他內心很脆弱,懼怕這個世界,卻善於揣測別人的心理,經常用搞笑的手段來掩飾自己。他渴望幸福也懼怕幸福,覺得幸福就像棉花也能讓人受傷一樣,也會給人帶來傷害。
他認為,灑、香菸、妓女都是能夠讓自己忘卻對人類恐懼的絕佳手段,哪怕只是一時的轉移和排遣。為了尋求那些手段,他甚至覺得就算讓他傾盡所有家當也無所謂。
他像幽靈一樣在深夜裡買醉,喝得身無分文,喝得精神頹廢。他憑著一副好皮囊和在妓女那裡練就對付女人的手段,到處沾花惹草,甘做小白臉,過著寄生蟲般的生活。
他畫低俗的漫畫、仿春宮圖畫,卻僅僅是為了換來吸菸和喝酒的錢。
①他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想辦法討好取悅別人,他有著與生俱來的討好別人的稟性。
"無論別人給的東西再怎麼不投我所好,我也不會拒絕。討厭的不敢明確說討厭,同樣喜歡的也只能戰戰兢兢的如同行竊一般,令我備感痛苦,而那些難以言喻的恐懼又使我苦悶不已。"
有一次父親出門前詢問大家希望也回來帶什麼禮物,葉藏本來喜歡的是書,但為了迎合父親的心意、取悅父親,違心地選擇了玩具舞獅。
②雖然遊蕩於和周旋於各色女人之間,但他依然渴望純潔的愛情,希望擁有幸福浪漫的婚姻生活。
"我曾經以為童貞的美好不過是詩人愚蠢又天真的感傷幻想,沒想到我真的在良子身上見證了那種貞潔之美。結婚以後等到春日來臨,兩個人可以一起騎自行車去看掩映的瀑布。"
在小酒館老闆娘的相助下,葉藏與良子私訂終生,住在了一起。葉藏戒了酒,開始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吃過晚飯後,他和良子偶爾去看電影,回來的時候順路拐進咖啡館點杯飲料來喝,或者買盆花。葉藏覺得自己越來越像一個正常的人。可惜好景不長,良子由於自己的單純和不設防,被別的男人玷汙了。
比起良子的身體受人玷汙,良子對人的不設防受到玷汙才是導致葉藏日後痛不欲生的根源。自這件事以後,葉藏對世間的一切失去了信心,自此與人世間所抱有的全部期待、喜悅與共鳴永遠訣別。
③葉藏的頹廢、墮落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也不要忽視客觀原因。假如世人能多給他一點關愛,假如愛人不會背叛,他也許會像正常人一樣平靜地生活著,因為畢竟從骨子裡他是熱愛生活的,正如現實中的你我。但我們不能像葉藏一樣被現實擊倒,我們要在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而不能一味地消沉徘徊下去。
在本書札記一的開篇,太宰治這樣寫道:"我的過往人生儘是恥辱。"
我們來看看主人公葉藏所蒙受的恥辱。
當時我已被家中的男女傭人教唆,做過不少可悲的醜事。在今天的我看來,人類所犯的罪行中最醜惡、最下流、最殘酷的,莫過於對未成年的孩子做那種事。
看到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女人也站起身,她瞥了一眼我的錢包:"啊,就只有這些?"雖然是無心之語,卻深入骨髓般刺痛了我。更因為是我第一次愛上的女人說出來的話,所以尤為心痛。沒有什麼可辯解的,三枚銅錢原本就算不上錢。可是,我一生都不曾領教過的奇恥大辱,令我沒有辦法在苟活於世。
午後,我被警察用一條細麻繩綁著,外面以披風遮掩,由一位年輕的警員牽著另一頭,兩人一起搭乘電車前往橫濱。
堀木那不可思議的溫柔笑容,讓我禁不住潸然淚下,完全忘記了抵抗,就這麼跟著他們一起坐上汽車,被帶到這裡,然後變成了瘋人。如今,就算我可以離開這裡,想必腦門上已然被烙上"瘋人"的印記,不,是"廢人"的印記。我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我已經完全稱不上是人了。
幼時受到男女傭人的猥褻,成了他內心永遠不能抹去的陰影,成了他不能忘卻的恥辱。
窮困落魄時,被曾經愛過的女人輕視,讓他覺得自己很無能,也很沒有面子。作為一個男人,不能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得到幸福,當然是不可饒恕的恥辱。
由於涉嫌教唆恆子自殺犯罪,被警察局用繩子綁著去橫濱接受檢察機關的調查,這對看重自己名聲的葉藏來說,無疑也是終身難忘的恥辱。
被當作精神病人,被送到瘋人院,失去了為人的資格,更是烙在葉藏生命裡無法抹掉的恥辱。
葉藏沒有因為自己蒙受恥辱而產生報復社會的心理,他只是默默地躲在無人看見的角落裡慢慢療傷,他只是失望中不斷麻醉自己,不斷地作踐自己,他把所有的罪責都擔在了自己身上。
"不幸,世間有形形色色不幸的人,不,就算是說儘是不幸的人也毫不誇張。他們的不幸可以堂而皇之地向世人發起抗議,而世人也很容易理解並給予他們同情。然而我的不幸,全都出自我的罪惡,不管誰抗議都沒有用。"
這就是葉藏對自己蒙受恥辱的自我反省。
因此可以這樣說,儘管葉藏放蕩不羈,經常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但其本性是善良的。
自卑意味著自我否定,自己瞧不起自己,從而不敢表現自己,害怕交往,不敢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懦弱則是膽小怕事,不敢面對現實,對生活遇到的困難消極躲避,不敢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
自卑和懦弱是一種人格缺陷,這種人格缺陷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於原生家庭。
在當時注重長子培養的日本社會,從小體弱多病的老么葉藏,顯然並不太受家人的關注。他吃飯永遠坐在末位,平日只是蒙頭讀書。為了吸引家人的關注,他經常裝瘋買傻。為了討得家人的歡心,他吃自己不大願吃的東西,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
表面上,他總是笑臉迎人,內心卻是拼盡了全力,在成功率只有千萬分之一的高難度下,戰戰兢兢地冒著冷汗討好別人。
他總是覺得對方批評得對,簡直一點兒錯也沒有,自己確實犯了不可饒恕的罪。於是,他總是默默承受對方的攻擊,內心卻感到一陣近乎發狂的恐懼。
面對旁人,他始終心懷恐懼,尤其對於自身同為人類的一點言行,他半點自信也沒有,只能獨自將懊喪偷偷藏在心中一隅,將憂鬱神經質掩埋。
正因為這種自卑和懦弱的性格,讓他在生活中到處碰壁。家中的傭人因為他的懦弱而肆無忌憚地猥褻他。他的所謂的朋友堀木正雄,不僅瞧不起他,而且佔盡他的便宜,花著他的錢,利用著他的資源,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卻將他一腳踢開。
親情的缺失、家庭的變故、情人的背叛、朋友的無情,讓他飽嘗到了人世間的悲涼。由於自卑和懦弱,他無法與世界抗爭,只能通過菸酒、甚至毒品來麻醉自己,只能在女人的懷抱中才能感受到一點人世間的溫情。
由於自卑和懦弱,他無法直面慘澹的人生,無法正視世間的紛擾,只能萎靡下去,墮落下去,而最終走向毀滅。
魯迅先生說:"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也許我們這輩子都做不了真的猛士,但作為普通的人,我們要有一點直面人生的勇氣。
試想,人生在世,誰能沒有一點自卑心理,誰能沒有軟弱無力的時候,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自卑的時候,我們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努力塑造自己,讓自己不斷成長進步,日久天長,自信心便會慢慢樹立起來。懦弱的時候,要給自己力量,要想辦法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提高自己應對各種問題的能力。讓自己的臉皮變得厚一點,培養敢說敢做敢擔當的性格,隨著能力提升,自己也許就會變得強勢起來,最起碼會變得不再那麼懦弱。
著名作家張愛玲,從小也生活在一個缺愛的家庭,父母感情不和。母親拋下她遊學他國,父親不務正業、抽大煙、娶小妾。張愛玲從小便生活在冷漠的世界裡,她自卑、敏感,但卻不懦弱,她敢於和自己的命運相抗爭,努力發揮自己的寫作天才,用她的妙筆描繪出了人世間的蒼涼。她曾遭受過父親毒打,也遭遇過丈夫的背叛,但能夠堅持自己的獨立人格,真正地把自己活成了一道風景。
馬加爵,2004年雲南大學殺人事件行兇者。我在百度百科上看過他的相片,簡直就是一臉兇相,我第一次理解什麼叫相由心生。馬加爵出身貧寒,自卑敏感,但卻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別人對他稍有不敬便會懷恨在心,從不檢點自己的行為。只因和同學一起打牌受到一點奚落,便產生了仇恨,並殘忍地將同學殺害。他是一個高考分697的學霸,但傲視群雄的成績並沒有讓他產生自信,他依然被自卑心理所困,走上了人生的不歸之路。
"雖然我在朋友之間也算頗受歡迎,但那種所謂的友情,我從來沒有感受過。撇開堀木那樣的酒肉朋友不提,所有的人際往來只會令我痛苦。為了紓解那種痛苦,我拼命地扮演小丑,結果反而讓自己越發疲憊不堪。"
葉藏很善於偽裝自己,從不把把自己的真實一面展現別人面前,因此別人沒有辦法真正了解他。由於他的表裡不一,人們討厭他,遠離他,因此他無法交到真正的朋友,也無法感受到真正的友情。在他缺乏友情,寂寞無聊的時候,酒肉朋友便乘虛而入了。
葉藏進入高校,剛接觸社會的時候,遇到了堀木正雄。堀木帶葉藏和葉藏的錢,在東京東遊西逛,吃喝玩樂,從此葉藏學會了抽菸、喝酒、嫖娼,漸漸脫離了正常的生活軌道。
葉藏與堀木的共同特點是完全游離於俗世生活之外,單就彷徨又迷茫而言,他倆正是同類。葉藏瞧不上堀木,有時恥於與他為伍,但卻又離不開他,依然經常與他一起四處遊蕩。
而在堀木的心裡在,葉藏不過是一個苟活於世,不知羞恥的愚蠢怪物,他從骨子裡從來沒有瞧上過葉藏。但為了一己之樂,他最大限度地壓榨葉藏。
葉藏與堀木相互輕蔑,卻又不時往來,而且彼此自甘墮落。只要他倆一見面,瞬間就會變成兩條體態和毛色一樣狗,在下雪的小巷裡亂竄。
在葉藏春風得意的時候,堀門常常與他混在一起白吃白喝,有時甚至張口借錢,但卻從來不還。
在葉藏走投無路到堀木家裡造訪時,堀木卻擺出一付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架子,讓葉藏感受到了他的自私冷漠、狡猾奸詐。在葉藏的漫畫很受歡迎的時候,堀木不是給予鼓勵和讚賞,而是百般的諷刺和貶低。
在葉藏和良子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時候,堀木像幽靈一樣出現在葉藏面前,他毫無顧忌地揭開了葉藏心中的傷疤,然後倆人喝得酩酊大醉,在葉藏的老情人靜子那裡留宿一晚才回家。
在葉藏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堀木夥同"比目魚"將葉藏送進了瘋人院,讓葉藏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由此可見,堀木根本稱不上是葉藏的真正的朋友,頂多算是酒肉朋友,進一步說只能算是損友。
人活著,當然離不開社會交往,因為交往就會結交朋友。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真情才能換來真心,如果你兩面三倒,虛偽奸詐,就不會交到真正的朋友。有些人靠近你,也許是看中你手中的權力,也許是看中你手中的資源,也許是看中你手中的財物。一旦有一天,你失勢了,這些人會狠狠將你拋棄,有的甚至還會落井下石。
如果你想交到優秀的朋友,請好好努力把自己變成優秀的人。如果你不求上進,遊戲人生,那也就只能交到像堀木一樣的酒友、損友。
葉藏本是一個敏感、自卑的孩子,幾乎沒辦法和別人交流,於是開始扮演搞笑的小丑,不由自主地成為了滿口謊言的小孩。他雖然心懷恐懼,表面上卻總是一副天真無邪的樂觀模樣,久而久之,將自己塑造在一個搞笑的怪咖。
由於成績優異獲得全校的尊重,他卻想方設法成功地讓別人以為他是搗蛋鬼,而他的本性卻與搗蛋鬼正好相反。
上中學的時候,葉藏對人際交往的恐懼依舊強烈如昔,倒是演技精進不少。在班上,他總能逗得同學發笑。當他以為已經完全隱藏好自己,準備鬆口氣時,卻在又一次故意出糗時,被成績最差的竹一發現,接下來的日子,便時刻活在不安與恐懼中。
人生如戲,一定要演好自己。別人的戲雖好,但演起來很累,而且還容易演砸。
有些人為了掩飾自己的淺薄,屋裡擺滿了書櫃,可是書櫃的裡的書卻從來沒有動過,書成了一種擺設,而他依然還是原來的淺薄無知。
有些人為了錦上添花,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加高大上,買文憑、抄論文,把自己塑造成娛樂圈的高能知識分子,結果東窗事發,成了人們的笑柄和攻擊對象,比如某翟姓演員。
有人把自己塑造成娛樂圈的模範丈夫,私下卻幹著包養小三勾當,最終臭名遠揚。
現在的人都講究包裝自己,表裡如一的包裝是有益的。而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包裝卻是要不得的。
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有人故意掩飾自己的缺點,往往會弄巧成拙。正確的做法是揚長避短,努力發揮自己的長處,補齊自己的短板,這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