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破產,父親自殺,從中產階層跌落貧民窟,她用一個字逆襲人生

2020-09-05 燈火闌珊處的姑娘

1、父母和原生家庭

電視劇《都挺好》裡有這樣一個情節,保姆小蔡欺騙蘇大強的感情要跟他結婚,被兒女阻止後,蘇大強鬧到了公安局,指責蘇明玉為了錢拆散了他的幸福。

父女兩人大吵了一架,蘇明玉忍不住將父親臭罵了一頓,甚至說出,「我媽說得沒錯,蘇大強,你

就是個窩囊廢,你就不配有家,不配有兒女。」


被罵的蘇大強氣壓飆升,恍惚中從蘇明玉的身上看到了妻子趙美蘭的影子,蘇明玉指責他的樣子,跟曾經的趙美蘭一模一樣,這極大地刺激了蘇大強,他顫抖著手衝過去大吼一聲,「你,你就是趙美蘭!」

冷靜下來的蘇明玉陷入深深的痛苦,因為趙美蘭曾經是她最痛恨的人,但她不知不覺間,卻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的樣子。

「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那些越不想成為自己父母的人,都無可避免地成為父母的翻版。他們自己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但是親朋好友比必然有所覺察。」

以上這段話,出自心靈導師奧南朵的新書《對生命說是》。


奧南朵,是全球深具影響力和啟發性的成功女性,被譽為「心靈成長領航員」。

她曾和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一樣,每天活在焦慮中,充滿緊張和壓力。

這本書,就是她開始追尋自我成長,致力於靜心和蛻變研究後,以自己的生命感悟記錄下的文字。

對生命說「是」,是她的生活態度,更是她的人生智慧。

2、否定父母=削弱自己,對父母說「是」=激活自我能量

奧南朵在《對生命說是》書中說:你比自己想像的更像父母。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與自己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即使我們不承認,但我們年幼時,從父母那裡承接而來的觀念、評判、價值觀,都或多或少有著父母的影子。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蘇明玉不承認,但她的身上依舊留著母親趙美蘭的影子。

她恨趙美蘭,但她越是拒絕,越是對抗,就越讓趙美蘭的特性變得更加清晰,過多的關注早就在自己身上留下痕跡。



(1)

奧南朵提出,父母是我們的根基,因為我們的生命來自父母,他們給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

當我們否定父母,其實也就是在否定自己。而且越是否定,心裡的黑洞越大,內心的渴望越深,自身的力量也越微弱。

「你的一半來自媽媽,一半來自爸爸,這是單純的生理常識。你拒絕父母任何一方,就是在拒絕自己的一半。這就是削弱你的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批判父母的行為,責怪他們不會做父母,不懂教育子女,不會好好愛孩子,但其實,任何的否定和憤怒都藏著我們內心的渴望,我們只是希望,他們會像我們期盼的那樣對待我們。

但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局限性,父母也不例外。可是,就算父母無從知曉應該怎麼愛子女,就算父母給子女的僅限於生命,這已然是最珍貴的禮物了,不是嗎?

認可父母給予我們的全部,對父母說「是」,並不是為了肯定他們的性格、秉性、為人處世,而是承認,他們對我們來說是正確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命。



(2)

有時我們會抱怨,為什麼我們不能有更好的家庭,更好的父母,但換一種想法,如果我們變成了別的人,我們也就不可能是「我」了。

奧南朵希望我們能與父母和解,她認為,只有真正的和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能量豐盈,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但其實,她所指的並不是現實中的父母,我們要與之和解的,是我們心中內在的父母。因為對父母說「是」其實與父母無關,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們認可父母,卻不一定能得到同等的回應。

父母也許不能真正接納我們,也不能如我們所願,變成我們理想中的那個人。那就如他們所是,如我所是,如現實所是,允許真相的存在。

李雪在她的《走出劇情》一書中說,「允許他們按照他們的意願過一生,允許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過一生,就是對父母、對自己最大的慈悲。」



3、對自己說「是」,看見、接納、與「問題」共存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過:「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這句話指的是原生家庭的可怕,和來自父母的傷害,對我們的打擊是不可估量的。

奧南朵說,當我們「允許」真相的存在,如其所是地接納一切,其實所有的問題都「沒問題」。



曾經有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風雨哈佛路》風靡了全世界,劇中女主麗茲的命運可以用悲慘來形容:

她出生在貧民窟,父母是毫無責任的「癮君子」。

小時候的麗茲靠乞討維持生活,十五歲時母親死於愛滋,父親無力生存進入收容所,爺爺將她掃地出門,從此她像乞丐一樣流落街頭。



普通人面對如此悲慘的境地,也許從此一蹶不振,任由現實的殘酷摧殘自己。但麗茲沒有放棄,她對自己說了一句話,「再也沒有什麼比現在更糟糕了。」轉而開始尋找生命新的可能。

現實如此殘忍,但麗茲依舊全然地接納自己,所有好的壞的都不用迴避。她的勇敢令人欽佩,她的執著讓人感動,最終她為自己爭取到讀書的機會,擁有了全新的未來。



奧南朵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全然接納當下的自己。所謂的「問題」,大多正是因為我們的對抗和不接納造成的,當我們認可自己,承認「問題」的存在,那「問題」沒那麼重要了。

生命中糟糕的問題太多,如果一味與之對抗,就像兩股此消彼長的力量,誰也不能贏。

唯有接納,對自己說「是」,對問題說「可以」,讓自己與「問題」共存,才能真正成為「問題」的主人,看見它,駕馭它,解決它。



4、對生命說「是」,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意義

奧南朵說,「對於存在給予我的一切,即便我並不知道我在做什麼,我也都做到了說『是』。」

但我們知道,所有的成長都伴隨著疼痛,沒有任何一種蛻變是輕鬆的。



奧南朵曾經生活優渥,也曾經窮困潦倒。在她求學期間,她的父親因為事業失敗不堪壓力自殺,她和母親從舒適的中產階級變成了出租屋居民。

承受著失去父親的痛苦和貧窮生活的壓力雙重打擊,她並沒有被自己的遭遇打倒,而是坦然接納了生命中的一切,對所有的痛苦和不幸說「是」。

「是」可以改變我們看待困境的方式,「是」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是」可以讓我們發現更多可能。



對生命說「是」,就是對生活帶給你的一切說「是」,與生命一起流動。

對生命說「是」,意味著尋找那些對的事情——讓你滿足、給你帶來滋養的事情。

我們很普通,但我們也與眾不同,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生命體驗,我們和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一樣,有著獨特的生命意義。

相關焦點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逆襲人生的背後,是對夢想的堅持與努力
    很多人看到賈馬爾在收穫金錢與愛情的時候會心生羨慕,覺得他的運氣非常好,也會為電影中多次出現的命中注定所感染,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單純的幸運不存在的,所謂運氣,也是努力後得到的結果。本文,我將從賈馬爾的人生經歷來解讀賈馬爾的逆襲之路,並在文章的最後部分,結合影片敘述分析,談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 路遙《人生》:階層社會裡,愛情婚姻的歸宿
    提到《人生》,中國當代作家路遙的成名作,這部13萬字的中篇小說,當年一經問世,便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後被拍攝為同名電影後,獲得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看過這部小說的人,心底都會激起層層漣漪,想起曾經為了事業拼搏,為了理想而奮鬥的滿腔熱情,相信我們大家都會從中看到自己曾經青春的模樣。
  • 《平凡的世界》:孫蘭香為何能打破階層,擁有讓人豔羨的人生
    讀《平凡的世界》,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幾乎所有的感情線都是以悲劇收場,唯有她,成了路遙手下的漏網之魚,突破了階層限制,突破了重重阻礙,最終得以事業愛情雙豐收。書中孫少安,因為家庭地位的階級問題,主動放棄了與田潤葉之間的感情,而選擇了一個和自己一樣苦出身的女人秀蓮為妻子,不幸的是,歷經苦難,終於可以享享清福的時候,卻不幸得了癌症去世了
  • 不是所有寒窗苦讀,都能換來成功逆襲!階層跨越比你想像的難
    他對命運中生來就籠罩著自己的貧窮從不抱怨,而一直默默地努力。作為一個讀者,我看著他吃苦、拼博,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我一直期盼著他改變命運的那一天,堅信他能逆襲。等著看他以激勵人心的成功作為結局。可是在小說的最後,他還只是一名煤礦工人。冒著生命危險做著一份家境稍好的人都不願意做的工作。
  • 畸戀、亂倫、自殺,《雷雨》悲劇的背後是命運哀歌還是階層之殤?
    周萍在《雷雨》中是一個性格懦弱的富家少爺,當他開始後怕和蘩漪的不倫戀情時,首先想到的是逃離,逃離中遇上了四鳳,被她健康、美麗、單純的性格吸引,兩個人相愛了。3.父子、兄弟間衝突不斷在《雷雨》中,魯大海,也是一個悲劇性人物,只不過因為他的出場次數少和最後存活的結局,很少被人注意到。他出身三天,就被父親拋棄,跟著母親侍萍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最後成了魯貴的繼子,卻因為沒有血緣關係不被他待見。同樣因為上一代人的恩怨,讓他和父兄周樸園、周萍成了見面就分為眼紅的仇家。
  • 我的下半生,從在非洲貧民窟揪著衣領打架開始
    在那個夜晚,我雖然沒看到她口中那顆閃亮的空間站,卻聽了一個女孩過去近三十年來波瀾起伏的故事。她和我講在國內做警察的故事,在非洲貧民窟和一眾男人吵架的故事,生病後毅然辭職的故事,在西班牙的小城一眼遇到摯愛的故事。她的人生精彩到像火星,一路照亮十三州府。
  • 看完《三十而已》我終於明白,「逆襲」,才是對自己最好的證明
    貫穿看劇整個過程,給我的感受就是:共鳴、寫實、現實、糾結,糾結之後是主角們紛紛跌落谷底,又相繼雄起逆襲的那種爽感。我也跟大多數看客一樣,喜歡看逆襲,也願意相信逆襲這回事。顧佳:靠自己的高雙商,一步一步從普通階層,到開公司幹事業走向貴太太圈,表面上看似一路順風順水,但是快捷式的成功依然需要付出代價。鍾曉芹:衣食無憂中長大的乖乖女,在思想獨立前是一個大大咧咧、自我為中心的獨生女,離婚後的環境和經歷才真正讓她學會了自我反思與同理心,這也是一個人人都必須經歷的自我成長曆程。
  • 湊合能用?明蘭的「便宜老爹」,為何逆襲為人生贏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明蘭穿越過來,沒有疼愛自己的親娘,只有一個便宜老爹,而這個爹還大有寵妾滅妻的模樣。甚至偏心到什麼好東西都往妾氏房裡塞。那麼,這樣一個不分是非盛老爹,為何能逆襲為人生贏家?國喪期間,林姨娘給盛紘塞了一個美婢,他就沒了神魂,全聽林姨娘的。最後,國喪期間,丫頭懷孕,疼愛的女兒跑到人家兒郎的懷裡去!
  • 《知否》從商賈世家到書香門第,盛紘如何完成人生逆襲?
    但是盛老太爺並沒有風光很久,不到三十歲就一命嗚呼,留給了盛老太太和年幼的盛紘一個爛攤子。而他生前給盛家帶來的也只是短暫的風光,在走向人生巔峰後不久,他渣男的一面顯現出來:寵妾滅妻,導致嫡子夭折,縱容妾室虐待盛紘母子,把盛家搞的烏煙瘴氣。
  • 《平凡的世界》:揭示平凡人的苦難世界和逆襲人生
    在苦難中砥礪前行,逆襲為強者"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路遙這句話,可以說是路遙自己的真實人生寫照。幼年的路遙就已經開始初嘗人生的苦難。他出生於陝北清澗山區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據他回憶 "童年不堪回首,貧窮飢餓始終相伴,記得經常在外面被家境好的孩子打得鼻青臉腫撤退回家,回家後又被父親打罵一通,整個童年吃過的好飯幾乎能一頓不落地記起來。"七歲時,這個苦難的家庭在貧窮重壓下,不得不將他過繼給伯父扶養。喜歡讀書的路遙在艱難的歲月裡忍飢挨餓,堅持讀完了小學和初中。"飢餓經常使我一陣又一陣的眩暈,走路時都東倒西歪。
  •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她在泥淖中披荊斬棘,用血汗譜寫出璀璨人生
    可以想像一個女孩失去父親,家庭失去頂梁柱有多麼艱難!父親因麻風病去世,左鄰右舍都看不起她們,成了小夥伴取笑的對象,她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勤奮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後來母親迫於生計帶她遠嫁安徽後,用零花錢買書看被繼父發現後一把火燒掉,她不甘心,轉向村裡的高中生借書看,因為她鍥而不捨的努力為她後來成功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讀書使她悲涼的童年生活有了一絲溫暖。
  • 《知否》原著擁有逆襲人生的房媽媽:靠自己的人生,才不會輸
    而房媽媽可以從低等丫頭一步一步成為侯府嫡女身邊最信任的人,並且多年身份地位穩固,靠的不只是賣力幹活,更是人生的聰慧和豐富的處世經驗。原著中明蘭身邊的丫頭曾經說她一個月的月錢都抵得上一般的農戶之家了,作為盛家老太太身邊貼身服侍的人,房媽媽家裡的生活恐怕要趕上一般的殷實之家了。但是房媽媽的一生,卻並非一生順遂,而是逆襲的一生。
  • 三十而已:除了鬥小三,中產們掩飾不了那些深層焦慮
    魔都每一個中產媽媽都要會親手烤紙杯蛋糕。鍾小芹的小家可算是小資代表,顧佳就是城市中產了。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漸豐富,現在的中國一線城市正在形成一個城市中產階級,在布爾喬亞這條路上大步擴進。BoBo的著裝風格可以看做是Bourgeois的一個升級版,穿著高品質的基礎款是Bourgeois的本分,在這個基礎上加入Bohème的強烈標識是BoBo的著裝趣味,所以BoBo總要給保守的中產風格裡摻點波西米亞式的不羈。
  • 《知否》談情說愛是小事,揭示階層上升秘訣才是大事
    班花奶奶雖然學業不優秀,但她嫁給家境優越的老公,自己修煉成名媛,傾盡心血把自己成為富翁的媽媽。班花奶奶對她說:現在他們一家人都沒有停止努力創造生活的道路上。這才是現實中最可怕的:比你富有的比你更努力。除了談情說愛,還有階層上升的秘籍以及富貴階層的生存智慧。沒有從天而降的潑天富貴,有的是祖先篳路藍縷打江山,給兒孫營造好的資本財富,從經商到科舉再到貴族聯姻,進入權貴階層,擁有潑天富貴。
  • 《亮劍》魏和尚:人生像一本逆襲小說,從失明到視帝,距離有多遠
    說起張桐這個名字,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但說起《亮劍》裡耿直莽撞的魏和尚,不少人應該能說出幾句他的臺詞,實際上,這個角色還是他「騙」來的,張桐的人生仿佛就是一部逆襲小說,主角從底層經歷重重磨難走上了人生巔峰。
  • 巴爾扎克:我將用筆實現他用劍未能完成的事業 | 人物篇
    一生創作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合稱《人間喜劇》。《人間喜劇》被譽為 「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代表作:《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在他眼裡,拿破崙是一個偉大的世界徵服者。對於年少的巴爾扎克來說,這樹立了他的遠大抱負,徵服世界是他少年時的夢想。
  • 《三體》:解讀英雄們的三個"人生啟示",助你突破困境,逆襲人生
    每一個遇到困境、遇到低谷的人,都能夠從英雄們給出的人生啟示中,汲取到成長的力量,從而突破困境,逆襲人生,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有兩個面壁者因此陷入絕望,先後自殺。還有一個面壁者被破壁後,也不再反抗。正是有一顆淡泊名利的平常心,有寵辱不驚的灑脫,羅輯才能夠最終在人類的絕望中逆襲成功。羅輯的人生告訴我們,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都要保持平和灑脫的心態,才能夠真正戰勝逆境。
  • 《太古神王》:爽文,是主角逆襲,還是作弊人生?
    小說《太古神王》是作者淨無痕寫於2015年,全書共有632萬字,一句話概括,就是潛力男主從平凡一路升級打怪,收穫後宮無數,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梗,老不老不重要,文筆與創新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事業的最終追求不就是攀登攀登再攀登!
  • 俏黃蓉翁美玲自殺的背後:殘缺的原生家庭,不是你認輸的理由
    他們都忙於自己的事業,聚少離多。敏感又沒有安全感的翁美玲,經常哭泣,甚至還吞安眠藥自殺,但沒有成功。在翁美玲入殮的那天,湯鎮業悲傷不已,將懷中的半把梳子放入翁美玲的棺中。這一行為在香港有著別樣的寓意:今生結髮,來生同行。在翁美玲死後,湯鎮業也退出娛樂圈。曾經的一對佳人,一個永遠的離去了,一個如日中天的事業戛然而止了。
  • 貧民窟、戰爭、愛與和平,因為這本書,魂牽夢縈去印度...
    孟買,展現了人性中的柔軟與陰暗,展現了最錯綜複雜的命運之神所賦予一個普通人的所有起伏人生,總之,讀完這本書很長很長時間,你都很難將它遺忘,以至於一定要把它也變成人生中的一個篇章,用行走去印證書中所描繪的那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