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作為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影響甚廣。三大主角之一的段譽,一出場便是大理國鎮南王世子,應該是金庸小說主角出身最高的了。也正是因為段譽,讓大家對邊陲小國–大理有了更多的了解。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麼一個偏居一隅的邊陲小國居然立國超過三百年,這個記錄可是絕大多數中原王朝沒有達到的。
公元937年,大義寧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史稱「前理」。公元1095年,大理國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第二年病逝後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大蒙古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大理國皇帝世系
第一任: 段思平,白族,在位時間937-944
第二任: 段思英,段思平之子,在位時間944-945,被廢為僧
第三任: 段思良,段思平之弟,在位時間945-951
第四任: 段思聰,段思良之子,在位時間951-968
第五任: 段素順,段思聰之子,在位時間969-985,期間正值趙匡胤南徵,鑑於唐朝的失敗,趙匡胤以玉斧劃大渡河為界,說「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得以保全。
第六任: 段素英,段素順之子,在時間986-1009
第七任: 段素廉,段素英之子,在時間1010-1022
第八任: 段素隆,段素廉之侄,在時間1022-1026,開啟皇帝禪位為僧的先河
第九任: 段素真,段素隆之侄,在時間1026-1041,禪位為僧
第十任: 段素興,段素真之孫,在時間1041-1044,被廢為僧
第十一任: 段思廉,段思平玄孫,在時間1044-1074,被迫禪位為僧
第十二任: 段廉義,段思廉之子,在時間1075-1080,政變被殺
第十三任: 段素輝,段廉義之侄,在時間1080-1081,禪位為僧
第十四任: 段正明,段素輝之侄,段思廉之孫,在時間1081-1094,禪位高升泰為僧,《天龍八部》大理國皇帝保定弟原型
第十五任: 1094年,高升泰廢段正明自立為帝,改年號上治,改大理國國號為「大中」。1096年,高升泰去世,臨終遺命還政於段正淳。
第十六任: 段正淳,段正明之弟,在時間1096-1108,禪位為僧,《天龍八部》大理鎮南王段正淳原型
第十七任: 段正嚴,段正淳之子,在時間1108-1147,禪位為僧。又名段和譽,《天龍八部》段譽原型
第十八任: 段正興,段正嚴之子,在時間1147-1171,禪位為僧
第十九任: 段智興,段正興之子,在時間1172-1200,《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南帝」一燈大師原型,歷史中崇佛但未出家
第二十任: 段智廉,段智興之子,在時間1200-1204
第二十一任: 段智祥,段智廉之弟,在時間1105-1238,禪位為僧
第二十二任: 段祥興,段智祥之子,在時間1239-1251
第二十三任: 段興智,段祥興之子,在時間1251-1254
大理段氏以重名制為主,冠姓連名制為輔。重名制即世代以一個字相重,如「思」、「素」、「正」、「智」等,同時輔以連名,如「思廉—廉義」、「智祥—祥興—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