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之蕭峰之悲劇

2020-08-27 十裡春風喜相逢

話說宋遼開戰 ,喬峰為平息宋遼戰爭挾持了耶律洪基,逼得耶律洪基退兵,換來宋遼兩國之後數十年的和平。但是蕭峰於自己的遼國來說是不仁不義, 無顏面存於世,於是選擇自殺。

此種結局迥異於金庸其他小說的一貫的圓滿結局風格。 亞里斯多德以前總結過,悲劇當引發觀眾對劇中人的憐憫,以及對命運無常的體會,且當嚴肅,完美,有宏大行為的模仿。


蕭峰


喬峰是個大英雄,但是無法改變命運之手的捉弄,但是他卻深明大義,無愧於家國情懷,最後做出了英勇悲壯的選擇,正是蕭峰自殺的悲劇,成就了自身的完美和終極英雄的形象,將小說主題升華!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

耶律洪基轉過頭來,舉步欲行,卻見虛竹和段譽四目炯炯的望著自己,並無讓路之意,回頭再向蕭峰瞧去,見他也默不作聲,登時會意,知他三人是怕自己食言,當即拔出寶刀,高舉過頂,大聲說道:「大遼三軍聽令。」 (選自金庸《天龍八部》)

  遼軍中鼓聲擂起,一通鼓罷,立時止歇。

  耶律洪基說道:「大軍北歸,南徵之舉作罷。」他頓了一頓,又道:「於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說罷,寶刀一落,遼軍中又擂起鼓來。

  蕭峰躬身道:「恭送陛下回陣。」

  虛竹和段譽往兩旁一站,繞到蕭峰身後。(選自金庸《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


蕭峰

耶律洪基轉過頭來,舉步欲行,卻見虛竹和段譽四目炯炯的望著自己,並無讓路之意,回頭再向蕭峰瞧去,見他也默不作聲,登時會意,知他三人是怕自己食言,當即拔出寶刀,高舉過頂,大聲說道:「大遼三軍聽令。」

  耶律洪基說道:「大軍北歸,南徵之舉作罷。」他頓了一頓,又道:「於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說罷,寶刀一落,遼軍中又擂起鼓來。

  蕭峰躬身道:「恭送陛下回陣。」 (選自金庸《天龍八部》)



耶律洪基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

  耶律洪基「啊」的一聲驚叫,縱馬上前幾步,但隨即又勒馬停步。

  虛竹和段譽只嚇得魂飛魄散,雙雙搶近,齊叫:「大哥,大哥!」卻見兩截斷箭插正了心臟,蕭峰雙目緊閉,已然氣絕。

  丐幫中群丐一齊擁上來,團團拜伏。吳長風捶胸叫道:「喬幫主,你雖是契丹人,卻比我們這些不成器的漢人英雄萬倍!」

  中原群豪一個個圍攏,許多人低聲議論:「喬幫主果真是契丹人嗎?那麼他為什麼反而來幫助大宋?看來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傑。」(選自金庸《天龍八部》)


耶律洪基


蕭峰

蕭峰之死,是個悲劇!以少有的悲劇作為結局收場 ,類似古希臘悲劇,以個人之死化解宋遼兩個民族的矛盾,升華了小說的主題,使蕭峰的英雄形象趨於完美。天龍八部,不愧是金庸小說中的驚世力作,立意新穎,將國家民族矛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是一部反映戰爭與和平的小說。

相關焦點

  • 《天龍八部》金庸改了兩處細節,蕭峰三兄弟最後全都成了悲劇
    儘管倪匡的文筆功力值得信賴,但是倪匡先生的思路過於天馬行空,以至於《天龍八部》的情節和金庸先生的原本設計出了一些偏移。當然,這些文字在金庸先生的數次修訂中,也基本都被刪去。每次修訂,《天龍八部》都首當其衝,尤其是最後一次修訂,《天龍八部》更是被金庸改成了完全屬於自己的《天龍八部》。因為,曾經的所有武俠夢,都被金庸先生自己給打破了。比如蕭峰三兄弟的結局,亦是如此。
  • 天龍八部真正的結局:大英雄蕭峰並未真正死在雁門關
    文/琳琅原創金書第一悲劇:《天龍八部》是個悲劇,伴隨主角蕭峰一生經歷,寫出了北宋末年那個風雲詭譎、時代動蕩背景下的民族矛盾、欲望糾纏。《天龍八部》為什麼是個悲劇?因為主角喬峰的結局很悲劇,成功阻止了遼國南侵,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無辜人命,卻無法挽救自己的命。而更令我感到悲劇的,則是蕭峰死後的一件事。
  • 《天龍八部》是個悲劇嗎
    要說《天龍八部》是個悲劇,大概是因為蕭峰最後選擇跳崖自盡吧。或許,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每個人的悲劇,也確實這部劇奠定的感情基調就是具有一定悲劇色彩的。但世間事也不能都完全盡如人意,如果不單純的把《天龍八部》看做一部小說,而看成一個人的一生,那麼一個人的生活經歷不順風順水是不是就不能用悲劇來定義了。
  • 《天龍八部》| 通俗小說外殼下裹不住的悲劇內核
    孔慶東教授曾言:「《天龍八部》可以說是一部中國的《戰爭與和平》,又是一部中國的《罪與罰》。」 龐大的支脈,眾多的人物,讓這部初寫於1963年的《天龍八部》,歷時4年方才完成。而《天龍八部》,則將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法苑珠林·八苦部》),這人間八苦歷述的令人心痛。正所謂:天龍八部,有情皆苦。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在所難免,但金庸筆下的主人公的悲劇更多的來自這後四苦。
  • 深度解讀金庸史詩級武俠巔峰之作天龍八部,一個多姿多彩江湖世界
    「天龍八部」這名詞出於佛經。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是形容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
  • 《天龍八部》:同樣是備胎,為何段譽成功上位,遊坦之卻悲劇收場
    導 言:《天龍八部》:同樣是備胎,為何段譽成功上位,遊坦之卻悲劇收場?世家之事,唯有愛情最讓人難以捉摸。《天龍八部》這部小說充斥著愛恨情仇,當我們在欽佩蕭峰的大義之時,也不得不為一些小人物所憂桑。大英雄的愛恨情仇引人注目,小人物的愛恨情仇依舊精彩。
  • 《天龍八部》蕭峰為何看不上康敏?
    眾所周知,蕭峰是天龍八部世界中的第一英雄豪傑,為人忠肝義膽、義薄雲天。身為天龍四絕之首,蕭峰的武功出神入化,兩次在英雄大會上獨戰群雄,最後還能做到全身而退,這一點,我想除了蕭峰之外無人可以做到。從聚賢莊英雄大會上看到蕭峰深受重傷,馬夫人一臉擔心的表情就能說明問題。既然馬夫人如此全心全意的愛慕蕭峰,為什麼蕭峰不給她一次追求幸福的機會,三番兩次的拒絕她呢?
  • 《天龍八部》蕭峰的歷史原型,真是遼南院大王?
    比如《天龍八部》裡面,我們心目中的大英雄喬峰,後來他改成回到小說為啥說蕭峰和耶律仁先很像呢?因為他們倆最大交集是:平定叛亂,都曾挽救大遼帝國之狂瀾。《天龍八部》裡頭蕭峰憑藉降龍十八掌在亂軍中救了老大遼道宗一命,備受皇帝耶律洪基的信任,於是八拜結交,對其以 &34; 相稱。
  • 《天龍八部》:蕭峰為何必須死?金庸伏筆下被埋沒的歷史真相
    若說蕭峰因愧對契丹軍民,以死謝罪,文中又給出明確答案:……眼光從眾士卒臉上緩緩掠過,只見一個個容光煥發,欣悅之情見於顏色。眾士卒想到即刻便可班師,回家與父母妻兒團聚,既無萬裡徵戰之苦,又無葬身異域之險,自是大喜過望。
  • 遊坦之對阿紫的畸戀,藏著《天龍八部》主題: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因為其中藏著《天龍八部》的主題。於是她拋棄了遊坦之,回到蕭峰身邊。最後在雁門關外,蕭峰自殺,阿紫抱著蕭峰的屍體,將雙眼摳出來還給遊坦之,自己不慎落入萬丈懸崖,遊坦之也隨之落入了懸崖。遊坦之對阿紫單方面的愛,是一種不正常的虐戀,他用一生證明了「舔到最後一無所有」的道理。金庸先生寫了這麼一個故事,是想凸顯出《天龍八部》的主題。當年陳世驤先生閱讀了《天龍八部》後,給金庸寫了一封書信。
  • 天龍八部——兄弟三人的悲劇人生
    《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於1963開始創作的小說。為何說《天龍八部》是一部悲劇色彩較濃的小說,可以從小說的書名隱喻、人物經歷和歷史背景分析知曉一二。在小說的描述中,不難看出,金庸先生筆下的喬峰、虛竹和段譽三兄弟皆歷苦難,可謂江湖裡的難兄難弟。
  • 《天龍八部》:多維度論證喬峰之死是無可避免的悲劇
    文:清南一、《天龍八部》與喬峰其人1.《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於1963年開始動筆,歷4年而成。而所謂「天龍八部」本是佛經用語,原意為八種神道怪物,引申為世間眾生,作者以此為書名,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小說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了深刻的審視和細緻的描寫,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奇、涉及人物之眾、歷史背景之廣、想像力之豐富堪稱金書之最,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巨著。
  • 天龍八部:究竟是哪八部?
    金庸在《天龍八部》開篇介紹道:「本書內容常涉及佛教,但不是宗教性小說,主旨也不在宣揚佛教。因書中角色信仰佛教者甚多,且有出家之僧侶,因之故事不能不帶到佛教。大乘佛教含義極廣,不單以人世為然,天上地下,無所不包。做人固然苦,做牛做馬、做鬼做神也都苦。
  • 《天龍八部》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小時候看《天龍八部》,以為段譽是主角,在大理還有天龍寺的存在,總感覺結局太悲壯,幻想著蕭峰跳崖後還能像蕭遠山一樣不死,期待著後面七部的故事,現在想來也是十分搞笑。今天番茄就為大家解釋一下,金庸的《天龍八部》到底有​何含義。
  • 《天龍》中30年前就已經註定的悲劇,蕭峰除了一死無路可走
    蕭峰,在金老爺子塑造的所有人物中,其人氣極高,至少排進前五之列是不成問題的。很多人對於金庸在《天龍》最後寫死蕭峰感到非常痛惜,如果當初那個年代有給作者寄刀片這種操作的話,那麼金老爺子一定能靠著讀者們寄來的刀片發家致富。
  • 雁門關在《天龍八部》出現了三次,每一次都見證著蕭峰的人生
    第一次聽到「雁門關」這個地方,是小時候看《天龍八部》電視劇的時候,當時聽著智光大師等等人講起發生在雁門關前的慘案,就記下了「雁門關」這個地方。長大後讀金庸先生的原著小說,發現雁門關在整部書中著重出現了三次,每次都與蕭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天龍八部》:塞上牛羊空許約
    在《天龍八部》裡最觸動人心的愛情故事是蕭峰與阿朱。蕭峰說過這樣一段深情的話:「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豈是一千個、一萬個漢人美女所能代替得了的?」在愛人和父親之間左右為難的阿朱,最終決定悄悄犧牲自我,易容為父親,替父一死,卻從此將蕭峰推下了弒妻的萬丈深淵。自己所愛之人死在自己的掌下,由自己打死,這該是世間最痛苦的事。
  • 如果把東方不敗放到《天龍八部》是什麼水平?能打得過蕭峰嗎?
    第二要歸功於東方不敗超高的武學天賦,東方不敗在修煉《葵花寶典》之前就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武功僅次於任我行,在日月神教位居副教主之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麼把東方不敗放到天龍世界,和蕭峰相比,誰更厲害一些呢?東方不敗在《笑傲江湖》中是絕對的頂尖水平,而蕭峰在《天龍八部》中卻只能算是一流高手,遠達不到頂級。因為天龍世界中的超級高手太多了,一僧二掛三老四絕,蕭峰只是四絕之一。
  • 揭秘金庸武俠小說:關於《天龍八部》最精彩的總結!(附:彩蛋)
    金庸武俠人物傳1:《天龍八部》之慕容博(補遺)續【(終結篇)】電視劇《天龍八部》(2003)「玄慈方丈」與「葉二娘」 雙雙殞命蕭峰被中原人撫養,變成「漢人」,可當他的身世被揭露出來後,又遭丐幫和中原群雄的集體驅逐與仇視!
  • 《天龍八部》中的武功到底有多猛?
    金庸先生的武俠劇中,《天龍八部》中的武功最讓人嚮往,北冥神功、六脈神劍、凌波微步、鬥轉星移、降龍十八掌等等。那麼今天小編就和您一起聊一聊《天龍八部》中的武功到底有多猛。,而段譽的凌波微步也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妙,只不過是步法瀟灑,閃轉騰挪比較靈活,有以下為證:「這麼試了幾次,那大漢(蕭峰,當時還叫喬峰)已知段譽內力之強,猶勝於己,要在十數裡內勝過他並不為難,一比到三四十裡,勝敗之數就難說得很,比到六十裡之外,自己非輸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