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你放心」的表白之後,寶黛之間的關係真的是越來越和諧。他倆在一起,再也不見作者寫他倆個爭吵,而是說他倆唧唧噥噥不知在說些什麼,好像有著說不完的話,好生令人羨慕。而寶釵就只能像邢岫煙一樣寂寂寞寞地或看人家下棋,或四處張望一番。
襲人的服務也還周到,見寶黛二人在一起有些時候了,就忙去捧了兩杯新茶過來,用小連環洋漆茶盆託著。誰知襲人到達之前,黛玉已離開去寶釵那邊去了。襲人略有抱怨,寶玉還是命令她送了過去。
襲人走過去,黛玉寶釵正好在一處,卻只有一杯茶。如何送出去,也就是個問題。如果是讓愛憎沒分明的小編去送,小編一定會送給林黛玉,因為小編欣賞林黛玉,寶釵要我再去倒。可是襲人卻喜歡寶釵,她想把茶給寶釵喝,那杯茶又是送給林黛玉的,她暫時還不能直接忽視林黛玉,也就把難題拋給了釵黛二人,說:「哪位渴了哪位先接,只得一盅茶。」
誰知薛寶釵直接忽略掉了襲人話語的前提——哪位渴了,搶先要了那杯茶,說:「我卻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夠了。」說完就直接喝了半杯。
襲人兜了那麼一圈,先去的也是寶玉那裡,眾人應當知道那茶是送給寶黛二人的,薛寶釵也直接忽略掉了,硬是要先佔有那杯茶,好像她是大姐姐林黛玉應該要讓著她似的。
細想一下,這薛寶釵真的是太草率了。她等一兩秒,林黛玉未必不讓著她。她如此心急,只會顯得她不知禮節,不懂謙讓。古代,人家夫妻之間也講究相敬如賓,更何況是閨蜜之間。
更主要的是,寶釵只是想漱口,人家卻想喝。怎不先讓著人家。寶釵喝一口把盅口弄髒了,叫人家怎麼將那茶水往肚子裡吞。林黛玉去蘅蕪苑吃飯,都要把自己的餐具帶去,難道薛寶釵不知道嗎?薛寶釵喝完,不問三不問四,又直接將那半杯茶塞到了林黛玉手中,真是無禮至極。
黛玉要是按往常對周瑞家的給出的脾氣行事,定會直接冷臉走人了。同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黛玉竟然將寶釵喝剩的那半杯「濁茶」一飲而盡,真是飲出了格局,讓人刮目相看,其情商也瞬間爆表了。因為,如此大度的黛玉哪裡找。我們試作如下分析:
一、黛玉真的渴了,沒有搶先開口,自然是讓寶釵,一開始就比寶釵的格局大。
二、黛玉一飲而盡,甚是乾脆,似乎一點都沒有嫌棄寶釵的髒,是因為她有了包容心。她的甘之如飴,更證明了她的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會有著違背自己心意的時候,黛玉此舉亦如是,她卻讓人看不出異樣。要是黛玉直接表現出不高興,拒絕接受寶釵遞過來的盅子,豈不是會留給寶釵一個大寫的尷尬。
三、黛玉不讓襲人再去倒,也是十分明白襲人的意思。那茶是送給黛玉的,襲人卻偏要那樣說,那襲人自然是想把那杯茶遞給寶釵。說不定襲人說那話的時候,就是站在寶釵那一邊,好讓寶釵順手拿。要是黛玉讓襲人再去倒茶,襲人定然後牢騷滿腹,又不知怎麼說她。
四、黛玉的情商也不僅僅是討好,或一味地委曲求全。黛玉的情商裡包藏著她的反擊。她在飲茶前說的這麼一句話就十分有意思:你知道我這病,大夫不許我多吃茶,這半盅足夠了,難為你想得到。
黛玉這話對寶釵可謂是明褒暗貶。明面上誇寶釵多麼體貼,知道替人著想,實則是貶斥寶釵自私。寶釵想著黛玉不宜多喝茶,難道就該薛寶釵先漱口,讓黛玉喝剩下的嗎?世界上哪有幾個寶釵這麼樣替人著想的人?
更何況那茶本來就不多,只是一盅子,又不是用茶杯倒來的,兩口就喝完了。黛玉一飲而盡,也說明她真的渴了,那一盅茶頂多只能潤潤口,潤潤咽喉吧,可是卻被薛寶釵喝了一半。黛玉之所以說自己不能多喝,為的是不讓襲人再去倒,使得寶釵陷入尷尬,使得大家面子上不好看。
黛玉這話,可謂是柔中帶剛,真不知道反應過來的寶釵會作何感想?有時候,情商也要帶點鋒芒,要不然就是老好人,始終都容易受人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