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都被病怏怏的林黛玉騙了

2020-12-01 白茶暖

沒看87版《紅樓夢》電視劇之前,聽聞林黛玉是個弱不經風、愛使小性子、整天哭哭啼啼的淚美人。


誰知才看了前兩集,通過她初進賈府的表現,發現我們都被她騙了。病怏怏、哭哭啼啼的她,其實是個知書達禮、懂得察言觀色、善於學習的人。


學習黛玉的這些處事原則,能夠指導我們從容地面對人。


生的風雨。見面問好行禮才有好人緣,懂得察言觀色才有好智慧,善於學習才能不斷突破自己。


年歲尚小的黛玉只在初進賈府這件事中就給我們做出了教科書式的樣板。一起來看看她是怎麼做的吧。


善行動:懂禮貌,見人就行禮


黛玉的轎子從榮國府的西角門進去,落了轎,周瑞家的把手遞給黛玉扶著,黛玉朝她微笑頷首,以示謝意。


到了榮慶堂,見了賈母,兩人相視同時落淚,黛玉邊哭喊著「外祖母」邊行禮,兩人抱頭痛哭的場面,惹得周圍的人都禁不住落了淚。


在邢夫人的勸慰下,兩人才止住哭泣。隨後,賈母給黛玉一一介紹了邢夫人和王夫人,黛玉帶著哭腔喊著「大舅母」「二舅母」,面向兩人各行了禮。


接著,先珠媳婦和丫鬟鴛鴦扶著賈母到榻上坐定,隨身丫鬟王嬤嬤給黛玉摘了披風,黛玉給賈母畢恭畢敬地磕了個頭。


短短兩分鐘的劇情,黛玉稱呼了三位長輩,行了三個禮,磕了一個頭,惹得眾人又心疼又喜歡。她帶來的丫鬟和王嬤嬤隨後也給賈母磕頭請安,由此可見黛玉嘴甜體勤,連帶著連下人都懂禮知禮。


林黛玉給賈母磕頭(圖片來源視頻截圖,侵刪)


先珠媳婦把磕完頭的黛玉扶著跟賈母坐一起,賈母指著她旁邊的先珠媳婦,介紹道:「這是你先珠大哥家的嫂子。」屁股剛挨著榻的黛玉趕忙起身,向她行了個禮。


待迎春、探春、惜春三位姑娘來到後,黛玉又一一行禮。賈母跟黛玉說話時,王夫人走上前來想問問黛玉常吃什麼藥。黛玉欠欠身子準備站起來,被王夫人給按著坐下了。


王熙鳳嘻嘻哈哈從外面進來,黛玉趕忙起身站在門口行禮迎接。雖然不知道怎麼稱呼,但是還是禮數周全的行了禮。等賈母和迎春給她介紹後,她又邊喊「鏈二嫂子」邊行了禮。


初進賈府,黛玉用見人就行禮的行動贏得了眾人的喜愛,賈母每次安排事情,她都行禮答好;大舅母二舅母跟她說話,她就立即站起來;見到同輩份的哥嫂姐妹,她一一問候行禮。


俗話說:「禮多人不怪。」


知禮儀、懂禮貌的人總是很受人歡迎,大家認為這樣的人家教好,在壞也壞不到哪裡去,都願意與其交往處事,人緣就變好了,人脈也越來越廣,形成了良性循環。


不懂禮貌、不知廉恥的人總會被人唾棄,大家接觸一次後,就不想再交往第二次,一傳十,十傳百,這樣的人就會被大家孤立,排除在朋友圈之外。


與人交往,禮貌是名片。嘴巴甜、見人就行禮的人雖然一時感受不到這樣做的好處,但是種下善因,總會結出善果。


有智慧:善觀察,說話有分寸


初進賈府,面對陌生的環境,不熟悉的人群,除了懂禮貌,還要有智慧。黛玉察言觀色,從不多說一句話,說話有分寸,讓人很舒服。


林黛玉及時給王夫人解圍(圖片來源視頻截圖,侵刪)


二舅母王夫人依次給黛玉介紹迎春等三位姑娘,介紹到探春時說:「這是你探春......」黛玉立即告訴她:「舅媽,我屬羊。」王夫人當即答道:「噢,那是探春妹妹了。」


從進門就只有問話才回答的黛玉,主動說了這句話即回答了自己的年齡又幫王夫人解了圍。王夫人本想在賈母面前表現一番,如果主動詢問她倆的年紀大小,可能會讓賈母心生不滿。幸虧黛玉機靈,及時給王夫人遞了個臺階。


黛玉的這一舉動說明她是個善於觀察的人,不等問自己答,不讓王夫人尷尬。面對賈母和寶玉問的同一個問題,她為了讓大家舒服,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賈母問黛玉:「都念過什麼書啊?」黛玉說:「只剛念了四書,姐妹們都念些什麼書?」賈母回道:「她們念書只不過是認得幾個字,不當睜眼瞎罷了。」聽完黛玉就不作聲。


等到見到寶玉後,寶玉問起同樣的問題,黛玉是這樣回答的:「只上過一年學,些許認得幾個字。」


黛玉謙虛的回答了賈母的問話,等知道賈母對待讀書的態度後,就跟著改變了說辭。這樣做即順從了賈母的心思又與姐妹們站在同一水平,不至於高人一等。


明代呂坤在《呻吟語》中說:「察言觀色,度德量力。」


黛玉通過觀察別人的言行,及時解圍,即幫助了別人又幫助了自己,說話有分寸,讓別人舒服,真真體現了度德量力。


俗話說:「寧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不說過頭話,可能並不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但是絕對可以避免由此引發的口舌之爭。


與人交往切記要察言觀色,不說過頭話,不讓人尷尬。


善學習:知變通,不會就先學

除此之外,黛玉還善於學習,知道變通,遇到不會的先看別人怎麼做。


賈母傳喚大家吃晚飯時,喊黛玉坐她身邊,黛玉只是上前走了一步便站著不動了。


還是賈母解釋,你舅母和嫂子她們不在這屋裡吃飯,你是遠客理應坐這。她才行禮坐下。


吃飯時,王夫人和王熙鳳不斷地給黛玉夾著菜,黛玉只得邊吃邊觀察大家。飯畢,丫鬟們給大家上了漱口水、洗手盆和茶水。黛玉端起茶水抬頭看了看對面的迎春姐妹仨如何做。


林黛玉飯後飲茶(圖片來源視頻截圖,侵刪)


她們先是漱口後吐到痰盂裡,緊接著在盆裡洗了洗手用帕子擦乾,最後才端起茶杯,拿開蓋子,吹了吹才喝。黛玉看她們做完,才一一照做。


從賈母招呼黛玉坐她旁邊吃飯,黛玉就明白賈府的規矩跟自家不一樣,變通地順從了賈府的規矩。從吃飯時就暗暗觀察,到飯後拿端起茶水先看迎春姐妹仨怎麼做,都體現了她愛學習的品質。


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


黛玉通過觀察她們仨學會了賈府飯後的禮儀,還在漱口吐水時創新地用手帕半遮住,一板一眼做的都很到位,避免了出醜。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新事物新知識,只有放下心中的固執,願意模仿,願意學習,才能獲取新知識,不斷突破自己。


只要一直堅持學習,誰都無法給我們的人生設限。


結尾


《西遊記》中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這場初進賈府的戲,讓我們明白「愛哭鬼」的黛玉原是個懂禮貌、有情商、愛學習,擁有人生大智慧的人。


見人就行禮,才會擁有好人緣。懂禮貌的何炅是最受大家歡迎的主持人之一,事業發展越來越好;沒禮貌的鄧紫棋,因為無視同臺參加節目的前輩,被其大罵,留下沒有教養的標籤。


說話有分寸,才有大智慧。林志玲被人嘲笑是花瓶時,巧妙回應化解尷尬,被人誇情商高,贏得一批迷妹;趙麗穎因為說話直爽,讓人尷尬,被稱為「趙小刀」,大家都怕跟她同臺做節目。


不會就先學,才能不斷突破自己。華為老總任正非因為善於學習,把當初不起眼的小公司發展成如今的世界500強企業;諾基亞公司的老領導層固步自封,不願學習改變,使得曾創造「千億帝國」的公司被收購。


名人的成功都離不開這些處事原則,身為普通大眾的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將它們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一步步收穫屬於我們的成功。


你眼中的林黛玉是什麼樣子的呢?歡迎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她不是在演林黛玉,她就是林黛玉!去世13年依舊讓人念念不忘
    她不是在演林黛玉,她就是林黛玉!去世13年依舊讓人念念不忘!她不是在演林黛玉,她就是林黛玉。這世上再沒有另一個人能把黛玉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詮釋的出神入化,一個眼神看向你就擊中了心。她不是在演林黛玉,她就是林黛玉!去世13年依舊讓人念念不忘!終於,一個桃花盛開的下午來消息了,要她去北京參加演員培訓班。到了之後才發現,原來她並不是黛玉的第一人選。起初,因為她過於瘦弱,導演本想安排她丫鬟。但那又有什麼關係,沒有人能比她更懂這個角色。
  • 寶釵與黛玉 : 我們可以心向黛玉,但現實中我們卻是寶釵(原創)
    而當史湘雲點明林黛玉像戲子時,林黛玉惱了。史湘雲要把衣包收拾回去,賈寶玉因向史湘雲使眼色遭林黛玉的數落。史湘雲曾說林黛玉,只允許她打趣別人,就不允許別人打趣她。也就是在史湘雲看來,她們之間是可以互相打趣的,然而林黛玉卻把這樣的打趣變成單向的了,只有她自己有權利去打趣別人。
  • 14、林黛玉進賈府
    再來說林黛玉,那天棄舟登岸,上了榮國府來接的轎子,往城裡而來。這一路上,林黛玉就想起母親常給自己說的,說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那是一等一的大戶人家,規矩也多。所以林黛玉就留了心,觀察了來接自己的這幾個僕婦,應該也就是榮國府的三等僕婦,可穿著氣度已經是不凡了,可想這上面的主子那更是了得,於是黛玉心中暗想:「嗯,我這一去,一定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能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走一步路,免得失了規矩,讓人家笑話。」想到這,林黛玉心裡那是七上八下的。為了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黛玉就從轎子的紗窗向外瞧,看那京城的街市繁華,人煙茂盛,果然與別處不同。
  • 真假林黛玉—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兒,林黛玉是賈黛玉、妙玉是甄黛玉
    由於創作的需要,作者把黛玉一分為二,一個加入神話色彩、浪漫理想,即變成了書中的絳珠仙子林黛玉;一個維持生活中原來的樣子,即妙玉。隨後作者也就是寶玉也一分為二,一個加入神話色彩、浪漫理想,即變成了書中的神瑛侍者賈寶玉,一個維持生活中原來的樣子,即甄寶玉。
  • 賈母不死,黛玉必嫁!秘密藏在林黛玉貼身丫環的一句話裡
    林如海病重,捎信讓林黛玉回家,賈母非讓賈璉陪同,並強調要將林黛玉帶回來。但是沒想到,林如海竟然一病而亡,在處理林如海後事時,賈璉派身邊的興兒回家,專門向賈母請示,儘管沒有明說請示何事,但從王熙鳳對賈寶玉所說「你林妹妹要在咱們家裡長住了」的話中可知,是專門請示林黛玉進賈府事宜的。林黛玉此時其實已經不太適合進賈府了。雖然林如海已死,但是林家卻仍然有人。
  • 黛玉有格局,寶釵挺聰慧,做人當如林黛玉還是薛寶釵,選誰?
    奈何天認為,這個理解不能太片面,黛玉有黛玉的好,寶釵有寶釵的妙,不能武斷地說做人當如林黛玉還是薛寶釵?不僅如此,她很體諒賈母愛她的這顆心,她知道老太太的難處,從來不去訴說自己活得有多苦多難,自己的困難也都盡力去克服。哪怕是自己配藥的燕窩斷貨好久都不吱聲,自己扛著。所以,總體來說,奈何天認為黛玉並不是一個不夠大氣的人,相反和園子裡的姐妹比起來黛玉顯得非常有格局。
  • 半杯「濁茶」,林黛玉一飲而盡,情商瞬間爆表
    她等一兩秒,林黛玉未必不讓著她。她如此心急,只會顯得她不知禮節,不懂謙讓。古代,人家夫妻之間也講究相敬如賓,更何況是閨蜜之間。林黛玉去蘅蕪苑吃飯,都要把自己的餐具帶去,難道薛寶釵不知道嗎?薛寶釵喝完,不問三不問四,又直接將那半杯茶塞到了林黛玉手中,真是無禮至極。黛玉要是按往常對周瑞家的給出的脾氣行事,定會直接冷臉走人了。
  • 看不見的陰謀:林黛玉家接二連三死人,甄士隱貴客炎老爺神秘現身
    【看不見的紅樓陰謀01】黛玉在各方面都不比寶姐姐遜色,但說到命運的坎坷,寶釵遠比不上黛玉。從表面上看,黛玉一生的悲劇都來源於天災:母親早逝,父親因公殉職,病逝於為官任上。從這個層面上講,黛玉雖然悲苦,但也屬無可奈何。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生老病死,是人都難免一死。
  • 一個好消息:林黛玉沒有死
    林黛玉原來,黛玉的夭亡只是個謠言!他說活著的可以死,死的也可活過來,死了不能復活的,是因為情還不到極致,而黛玉在情榜上便是情到了極致「情情」,是不是能活過來?我們仔細想一下,伏黛玉死的戲,何以獨選《離魂》?想必黛玉的死法一定具有某種獨特性,而杜麗娘的死後復生恰類似這種特殊死法。
  • 《紅樓夢》人物解析之林黛玉:人間渡劫的聖潔靈魂
    今天就從如下三方面,來了解一下林黛玉這個人物。她的父親林如海是憑藉實力,考得探花郎(國考第三名),然後,一路升官,先是巡鹽御史(7品,相當於縣長市長)後升至蘭臺寺大夫(應該地方都御使正四品,相當於正廳、正司級幹部,具體難證)。
  • 陳曉旭版林黛玉美照,每張都想私藏,「神仙妃子」大抵如此!
    今日翻出了收藏的林黛玉美照,大概「神仙妃子」也就如此了吧!書中對黛玉的描述是這樣的陳曉旭的黛玉宛如書中走出來的一般,也難怪成為經典!
  • 《紅樓夢》裡《葬花詞》背後,暗示林黛玉死亡方式,她是自縊!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眼淚是流幹了的。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林黛玉的逝去,就是賈寶玉乃至曹雪芹心中永遠的痛。秦可卿是直接畫著她上吊自盡,而林黛玉則是畫著一圈玉帶懸在樹上。
  • 周瑞婆娘送宮花,林妹妹懟她幹嘛?都說她小氣,那是不懂黛玉的苦
    林妹妹被人批評最多的就是會耍小性子,說話尖酸刻薄,其實這全是戀愛中的小問題,她也只是對寶玉和寶釵有時會說說酸話,和其他人相處還是挺好的,平時說話還是挺幽默風趣的,至於周瑞家的送宮花被懟這也是有原因的。
  • 如果林如海沒有死,林黛玉會是怎樣的結局?木石前盟又是怎樣結局
    林如海不死,被賈敏批評:生怕頑劣,愛在內褘廝混的賈寶玉也未必攀得上林黛玉。林家的人都死了,黛玉相當於沒有娘家,很難嫁進賈府。看看娘家無勢的邢夫人尤氏,雖然嫁進了賈府,可都是做的填房,即使做了誥命夫人,都毫無存在感,幫著操持賈母八十大壽,晚飯都沒有著落餓得受不了,一個看園子的婆子都敢藐視。
  • 林黛玉明明依附於賈府,為什麼卻活出了獨立女性的腔調?
    這些獨立女性的品質在當今社會都難能可貴,更別說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要知道,黛玉只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心思如此縝密,與其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初進榮國府,基本都是長輩或其他人問,黛玉才張口回答,從未冒昧半句。就連初見寶玉,心想這仿佛是哪裡見過的他,也只是內心活動,未曾講出。
  • 賈母派賈璉料理林如海後事:不為照顧黛玉,主要派其打理林家財產
    林如海在世時,林家的財產必然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在《紅樓夢》故事展開後不久,作者便讓林如海死了,因為在曹雪芹的規劃中,賈寶玉要與林黛玉展開一出纏綿哀豔的愛情故事,林如海不死,林黛玉就沒有理由長期待在榮國府
  • 有一種愛情叫:林黛玉和賈寶玉
    最悲傷的愛情就是這樣吧,明明時間剛好,遇見在美好的年華裡;地點也剛好,離的很近,天天都見得到;人也剛好,一見鍾情,再見難忘,相知相投,三觀一樣;看似天時地利人和,確沒有結出該有的果子,就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一樣,前世註定,今生無悔!
  • 賈母那麼疼愛林黛玉,為何寧可把人參放壞了,也不給林黛玉用
    在漫長的日常生活裡,林黛玉除了用藥之外,還要燕窩、人參等來滋補,但奇怪的是,賈母手裡有一大包上等的人參,寧可放壞了也沒給林黛玉使用;林黛玉用人參要向王夫人請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01林黛玉向王夫人請領人參的事情是在紅樓夢第五十七回透露出來的。
  • 王夫人給林黛玉換的鮑太醫,為什麼被賈母很快換掉?不止是藥不好
    所以,林黛玉換醫生是一定會有的「文章」。(第二十八回)王夫人見了林黛玉,因問道:「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王夫人替林黛玉換了一位「鮑太醫」,不知道用藥效果如何,見到林黛玉後想起來問一聲「可好些」?這句話有問題,有好幾個意思。
  • 「天堂多了林黛玉,地上少了陳曉旭」論陳曉旭的紅樓之行
    陳曉旭媽媽在懷她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個白鬍子老頭跟她說,你生的是個女兒,我把名字都給你起好了,叫陳ye芬。夫妻倆也不懂這名字,神奇的是先後問了兩個先生,竟都不約而同提到了林黛玉。那人說,在南方有一種小草,很脆弱,不經風雨,命運就和林黛玉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