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象,乳山銀灘老張的喜事

2020-09-22 圍爐趣談

乳山銀灘的日子裡,我結識了不少朋友,天南地北的,哪兒的人都有。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的,只要往人堆裡一紮兒,說不定就會遇到啥地方的人。還有,風格迥異的各地方言,有時你還真聽不出來個東西南北。我的鄰居老張就是地道兒的「老西」,不過他的話還是聽得懂的。這天,他樂呵呵地告訴我,家有喜事了。

一大早兒,老張就裡裡外外地緊著忙活開了,今個兒朋友給他介紹的對象兒要上門呢。女方是小區後面村子裡的,比他小不了幾歲。聽介紹人說,人不錯,性子軟兒,也實誠,模樣兒還挺周正呢。接著老張的喜信兒,我也替他高興。平時見他一個人進進出出的,也挺孤單的。樓上樓下住著,免不多聊幾句,大抵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情況。

說起老張,也是苦命。十幾年前,媳婦兒意外走了,一個人拉扯著閨女熬日子,又當爹又當娘的,引得周圍人唏噓不已,自然就有熱心人張羅著給他找個伴兒。誰知,老張一聽,頭搖得像個拔郎鼓兒,像個悶葫蘆似的。你說了上句,卻聽不到他的下文,半響也回不了一句話兒。時間久了,人家也知道他的心思了,他是怕閨女受委曲,也就不再搭這個腔兒了。

好在閨女真爭氣,聰明伶俐,人又懂事兒,曉得讀書上進,打小就學習好,得的獎狀一摞一摞的,沒少給老張長臉兒。大學畢業後,被深圳一家大公司錄用了,待遇也不錯,老張這才苦日子盼出了頭,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兒。又過了兩年,閨女要出嫁了。老張真的有點捨不得,心裡空落落的,著實有幾分說不出的難受。

出門那天,老張喝的有點高兒,三兩杯下肚,心就潮了,一個大男人竟然哭得稀裡譁拉的,別人咋勸也勸不住。知根知底的人,知道老張的不易,也陪著他一起落淚兒。這些年,媳婦沒了,閨女就是他的命。勤扒苦做的,不就是圖的閨女有個好前程。眼見著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他心裡的高興勁兒就別提多美了。

誰知福無雙至。前兩年,老張時不時地感到胸悶,氣短,大口地喘粗氣兒。去醫院一檢查,長年的煤礦井下工作,讓他染上了輕度矽肺。醫生說,這病沒有什麼好辦法,除藥物治療外,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很重要。閨女想讓他去深圳。他說,在北方過慣了,不適應南方的氣候,其實呢,是不想給閨女添麻煩。

人們都說,閨女是父母的小棉襖。可老張的性格倔得很,只要他認準的道兒,八頭牛也拉不過來。後來,閨女拗不過,也只好隨他的意了。可心裡著實地放心不下,便想給他找個保姆啥的,身邊也好有個照顧,自己也能放點心。可老張聽了,隔著電話,就對閨女發了一通火,說自個兒能顧得了自己,怎麼勸也是個白搭兒。

去年夏天,有老哥們兒讓他來乳山銀灘玩幾天,說海邊的空氣好,對他的矽肺可能會有好處。起初,老張不相信,後經不住人家的一個勁兒勸,想想自己也沒啥事兒,就盤算著去海邊溜達一圈兒,看看大海,散散心也好。沒想到,在銀灘待了幾天,老張覺得胸不再那麼悶了,呼吸也暢快多了,竟喜歡上了這裡的慢生活。

女兒聽說後,一點兒也沒猶豫就給他買了套小兩居。自此,老張在乳山銀灘算是安了家。平日裡,海邊散散步,集市買點菜,有時也找老哥們兒喝兩杯,日子過得倒也舒坦愜意。也許是勞作慣了,今年開春,老張竟然還在小區周邊的溝溝邊邊開墾了一小塊菜地,種了好些品種的蔬菜。收穫時,他一個人哪裡吃的完呀,這家送點豆角,那家送把辣椒,還給了我幾個大南瓜呢。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乳山銀灘待久了,老張的性情也有了變化,開朗了許多,見人也愛說愛笑了。因為伺弄菜地,自然少不了去買些農具種子的,一來二去和當地人也熟絡了。尤其是銷售菜種的那位大嫂,當得知老張的情況後,就試探著想把自家的表妹給他說合說合。咋一聽,把老張嚇得夠嗆。這些年,他一個人都習慣了,還真的沒有這個心思。

正應了那句話:好事多磨。他的老哥們聽說後,卻是非常的贊同,忙不迭地做著老張的思想工作,並且將情況告訴了他遠在深圳的女兒。哪個作兒女的不希望父母好。想想父親一輩子對自己的付出,讓他晚年找個伴兒,有個人照顧,自己多少也放些心,沒有理由不支持啊。就這樣,時間長了,老張自個兒也想通了,年齡大了,不比年輕時,再說女兒離的遠,自己過安穩了,也省得讓她牽掛兒。

說話間,就聽傳來一陣敲門聲,老張趕緊迎了上去,只見一前一後進來了兩個人。我偷眼一瞧,後面的那個女的準是老張的對象兒,圓臉龐兒,大眼睛,笑盈盈的,一看就是個喜氣人兒。再看老張,頭也不敢抬,手腳也不知往哪放了,只是一個勁地在屋裡轉磨磨兒。不一會兒,額頭也滲出了汗珠兒,憋得他滿臉通紅,活脫脫地成了一個「關公臉」兒!

相關焦點

  • 「業主說乳山銀灘」暑期銀灘頌歌(上)
    來源 乳山濱海新區 授權發布作者:朱健雄聚會大海浩瀚多馨溫,乳山歡聚有香醇乳山>銀灘集觀銀灘書畫展
  • 講述乳山銀灘業主自己的故事:老劉有點愛「吹牛」
    282 業主鏡頭中的銀灘:冬日業主家溫暖如春283 雪景,雪景,銀灘雪景實在太美了!284 業主鏡頭中的銀灘:冬日生活-觀海釣魚看藍天285 怎難忘!夏日的銀灘大拇指激情廣場,歌聲飛揚舞翩躚2281銀灘人出行指南:關注!
  • 情動十裡銀灘的故事
    五一長假,宅在家裡太久了,我和兒子去了廣東惠東十裡銀灘,那天陽光燦爛萬裡無雲。我們下午五點多才到十裡銀灘,我們找了一家旅店住下了。他的老婆叫小靈,長相一般但是人很聰慧,在銀灘裡經營著一家沐足店,憑著小靈口齒伶俐的口才和店鋪師傅精湛的技術,幫襯的大多數是香港人,而且有很多回頭客,生意做得越來越好。他的老婆每天都是打了雞血似的笑容滿面,夫妻兩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 第13篇:北海銀灘的「夏雨荷」
    五一的下午、秦盛在北海銀灘(天下第一灘)第一次看到了大海,一望無際、浪潮迭起,感覺心胸豁然開朗、整個人頓時神清氣爽,果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晚餐後、兩人在銀灘租了帳篷(四十元/晚),準備在沙灘上露營過夜。搭好帳篷後,兩人挽手一起在沙灘上吹著海風散步,看遊人用手電筒抓沙蟹、挖沙蟲,蠻有浪漫氣息的。當沙灘上的遊人稀稀落落時,兩人進入了帳篷休息。
  • 老張,老張
    桂英和老張是當年在雲南當支邊知青時認識的,返城後沒多久兩人就結婚了。桂英分在了紡織廠,老馬去了機械廠。在老張眼裡,桂英有雙靈巧的手,尤其擅長刺繡,繡出的鳳凰活靈活現的,好像一不留神就會飛走一樣。老張記得,當年他們結婚的時候,桂英親手繡過一對帶鴛鴦圖案的枕頭。那枕頭上的鴛鴦,每一片羽毛都清晰可見,手摸上去,層次分明,栩栩如生。
  • 故事:村頭老張愛貪小便宜,最後導致眾叛親離
    姐夫對老張很是欣慰,房子能蓋起來,也少不了姐夫的幫忙。人是真的會變的,就拿老張隔壁王大嬸來說,老張修房子時,經常給老張家送菜,只要是她家有的都會給他家送,還經常幫老張媳婦打下手,可就是這短短的幾年,他們兩家已經很少有來往了,同村的人總會閒言幾句,說老張沒有良心,當初王大嬸是怎麼幫他的,逢年過節的連個禮物都捨不得買。對就是捨不得,有錢之後,他們家就有很多捨不得了,並且還犯上了貪小便宜。
  • 老實人老張
    經過兩年的治療,老張的病治好了,只是不能做特別勞累的活。但是老張的父親累倒了,身體越來越不好。等到老張25歲的時候,老張的父親終於熬不住了,肝病去世了。幸好各個兄弟姐妹也長大了,都能獨立了。這十幾年給老張給老張的父親看病,可以說是讓家裡負債纍纍。而老張不能幹重活,掙錢少,這一切又壓在兩個弟弟身上了。別人家都住上了樓房,就剩下他們家還住著瓦房。
  • 修鞋的老張
    我家橋頭有一個修鞋師傅,人都叫他老張。長得不算高,中等身材,臉圓圓的,泛著略微帶點紫褐色的光。一年到頭都穿著洗得有點發白的工作服,半舊的運動鞋。無論晴天還是雨天,他都雷打不動的端坐在橋頭,等來修鞋,修拉鏈的人。 一般我們小區的人,哪家孩子的鞋壞了,無論運動鞋,皮靴,拖鞋,都拿去叫老張修。這要經了老張的手,眨眼功夫就為你修好,連一點破綻有時都看不出來。
  • 老張又住院了
    老張心臟病復發又住院了,這事不知道怎樣傳到了發小嚴明耳朵裡,嚴明打來電話問候,說了許多許多安慰的話,還說等老張出院了一定要登門看望,並且要約倆朋友好好的喝一喝,敘敘舊,嚴明自己說他請客,誰也不許和他搶,他現在不是過去的他了。老張出院好些日子了,也沒見嚴明再打來電話。過了兩個多月,嚴明突然打電話要來看老張。
  • 老張的一生
    現在我爸去哪都帶著他的弟弟,生怕他吃不著飯,我在西安安家後,在老張的努力下,他自己做了小區的清潔工,也把他的弟弟也帶了過來,這樣他才放心,剛開始我很反對他的到來,可是在老張的堅持下,最後留了下來,我跟老婆後來也沒在說什麼,畢竟他跟我也有血緣關係,由於我的房子小,住不下,在外面給他租了一單間,安頓下來了。 老張跟我媽是初中,高中同學,最後他們走到了一起。
  • 老張的羊群
    老張今年五十九歲,是地地道道的農村漢子。一張國字臉被太陽曬得黝黑,濃密的雙眉看得出是個長壽的人,因為兩側分別有兩根眉毛,長得很長很長,老張從來不讓人剪。眼角上的一道道皺紋,自然地展示著這些年曆經的滄桑。老張很愛笑,笑起來就會露出幾顆鑲上去的銀色的牙。滿臉的絡腮鬍茬,還有那兩條又直又長的腿,越發顯得有男人的味兒。
  • 單位的老張
    其實老張是有學問的,他是一所中學的教務處主任,由於犯了一些問題就主動辭職了。教育界是待不下去了,就來到製造企業工作。 老張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工作一天也沒有絲毫的怠惰,深得老闆的賞識。但年齡大了,他本人也不願意到辦公室幹個閒職,喜歡一直忙忙碌碌這種工作狀態。
  • 保安老張軼事
    老張應聘當上了某小區的保安。上崗沒幾天,老張就把小區的車型、車牌一一登記在冊,張師傅、王阿姨、王老闆、趙經理都能隨口叫來,頗受小區居民喜歡。每天早上,老張就像檢閱官一樣,站在門口,看著住戶一個個開車出去,揮手、微笑,在他看來,幹保安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工作。
  • 我認識的老張
    據老張講,他家家境還算殷實,老伴兒跟著女兒生活。兒女都已成家,在家閒著無聊。於是他就出來,租房收廢品。他說,自己還不算太老,每天早出晚歸的,雖然辛苦,但不想拖累兒女。就這樣和老張慢慢的熟識了。每老張來時,也許是出於同情趕到飯時母親總會留他吃飯。或是因了鄉人善良的拘謹?也或許盛情難卻?抑或是母親的真誠勾起來他一個漂泊異鄉之人的思鄉心緒或者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起初,他不肯,後來也就接受了。
  • 小小說:老張請客
    老張,最近局裡要評選科技成果獎,你認真準備一下,很快發正式通知。」這是農業局辦公室楊主任打給他在基層工作的同學老張的電話。  「我……我哪有什麼科技成果呀?」老張吞吞吐吐地說。  「科技研究探索的論文也算,你認真寫一寫,弄個獲獎證書評職稱可以加分的。」  老張聽到這個消息,不但沒有高興,反而皺起了眉頭:自己平平庸庸,哪來的什麼科技成果啊?
  • 故事:再見,保安老張
    做完胃鏡後,小兒子便將老張帶回了家。雖然做胃鏡檢查的過程並不長,又是無痛胃鏡,但是老張依舊覺得更加疲憊不堪了,甚至覺得有些頭暈眼花。所以,當小兒子說要帶他回家休息,留在大兒子等報告的時候,老張並沒有任何懷疑。事實上,兩個兒子早就知道了結果,只是還瞞著老張自己罷了。
  • 劉維祥|媒人老張
    劉芳回家大鬧了一場,念及年幼兒子,不捨得離婚,只得去姑姑家哭訴,順帶著把老張夫婦埋怨了一番。老張妻子氣得牙根疼,發誓不再讓老張說媒。但老張不聽妻子的,他不怕媳婦,雖然他在兩口子打仗中不佔上風。老張妻子長得五大三粗的,有力氣,幹起來農活虎虎生風。老張在單位上班,終日閒散,捂出一身細皮嫩肉,手無縛雞之力。因此,幾次近身肉搏戰,老張均被媳婦牢牢壓在身下,飽受一頓老拳。
  • 有感於老張的退休
    實際上老張已經60歲零5個月了,因為帶畢業班班主任的緣故,晚退了半年。退休手續應該會從到年初就辦理了,這半年估計會按照臨時聘用教師發放工資。平時哪個人怕累不想幹班主任,校長就說:「你看人家老張!」。最後時刻,老張的高級6檔工資被校長解決了。老張是個老牌中師生,書法功底了得,吹拉彈唱樣樣精通,他認真,較真,認死理。眼鏡架在鼻尖上,是個從鏡框上邊看人的老學究。
  • 我、老張和燒餅
    可能是由於老張對家鄉的思念以及我受老張的影響,到浙江出差時,我們都會不謀而同地藉機到老張家鄉走一圈。老張的兒童時代是在上世紀60年代後半葉到70年代上半葉,那時村裡偶爾會請附近的劇團來演平安戲。老張被打因為燒餅,老張還被娘狠狠揍過一頓。
  • 老張的故事之十元人民幣
    ,想著老張的老婆便在客廳對老張說道:「老張同志,明兒你老朋友韓老師要過來跟你下棋,眼下家裡的沒什麼東西可招待的,要不你去超市買幾個西瓜啊。」老張頓了頓,嘆道:「恩,晚點去買幾個。」說著老張不由自主的把手往兜裡,看看錢還夠不,不看還真不知人民幣的禍端,一看老張心裡沮喪至極。因為他發現兜裡人民幣中一張十元人名幣中缺了一角!霎時間老張心間直哆嗦著冷汗。這十元人民幣誰弄來的?老張腦海裡頓時閃出一張和氣孩子臉,突然旁邊一張缺角的十元民幣遮住了這張和氣臉頰子,一愣變得無比灰色不堪,老張心裡越是想著心情就是越是沮喪,可是事已境遷,還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