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原著:因未滿14歲 朱朝陽做了3件無法回頭的事

2020-08-27 Dear瀾與孩子們


都2020年了,別讓0成本犯罪成為「壞小孩」的避風港!


三個13歲左右的孩子,勒索殺人犯30萬。

這是最近大火的《隱秘的角落》的主要劇情。

主角張東升是一位數學老師,但老婆全家都看不起他,

於是他處心積慮了一年,製造了一場殺害嶽父嶽母的意外。

沒成想,這一幕讓三個孩子給錄下來了。

於是三個孩子開始用視頻勒索張東升。

在這期間,四個人鬥智鬥勇,最後犯人伏法,

孩子們也都回歸正常生活。

然而,在《隱藏的角落》原著《壞小孩》中,

結局卻沒有這麼和諧。

在原著中,三個孩子同樣是勒索張東升,

但是張東升卻被三個孩子中最聰明的朱朝陽算計了。

更恐怖的是,在原著中,朱朝陽直接或間接參與殺害了6個人。

包括他的妹妹、父親、繼母還有兩個朋友丁浩(劇中的嚴良)、普普和犯人張東升。

如果說殺害朱晶晶是源於對父親的恐懼,屬於衝動犯罪,

那麼以後的犯罪,朱朝陽都是精心設計好的。

因為在殺害朱晶晶後,他發現一個讓他保命的秘訣:

14歲以下不用承擔刑事責任。


原文片段:


1、朱晶晶墜樓後,他們回到朱朝陽的家,朱朝陽抽出了那本《社會政治》,匆匆翻到記憶中的那一頁,幾經確認,他轉身看著普普,激動地一把抓住她,「我沒到十四周歲,我沒到十四周歲!即便警察發現是我幹的,也沒事,到明年一月份我才滿十四周歲,現在未滿十四周歲,犯罪了沒事!


2、朱朝陽下定決心要殺掉爸爸和繼母的時候,丁浩試圖阻止他:「你考慮過這樣做的後果嗎?」

朱朝陽回答:「沒什麼後果,未滿十四周歲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


3、在朱朝陽威脅張東升殺掉他爸爸和繼母后,丁浩是拒絕的,但是普普這麼勸說的:「你不滿十四周歲,就算殺人了也沒關係,大不了進少管所,那兒總比孤兒院好吧?」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34;,也就是說,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14歲。

所以朱朝陽為什麼連朋友都算計,可能也是要守住秘密,

讓所有人在他14歲之前消失。


明明本意是保護未成年,卻變成了保護未成年人犯罪。

他們犯罪了殺人了,家長束手無策,警察束手無策……

特大案件才移送少管所,

非特大案件則由家庭監督教育。

那麼,非特大案件,就不用負責了是嗎?

這對受害人非常不公平!

很多人說,《隱藏的角落》原著《壞小孩》太黑暗,所以不願意看,

但是這些黑暗,在現實中實實在在的發生過。

如果不直面這些黑暗,又如何能尋找到光明?


2020年6月,13歲小學女生校內遭4名男生侵害,

恩,4個男生,侵害已經很委婉了。

最終結果:不夠立案條件,不予立案。

為什麼?

因為實施犯罪的四名男生,兩名11歲,兩名12歲!

均未滿14歲!

冷冰冰的「不予立案」,跟「保護」兩字形成對比,

諷刺不諷刺?

情況說明中說加強對女生的心理疏導,

怎麼疏導?

他們還小,你應該原諒?

他們還是孩子,你別放在心裡?

讓女孩嘗試著原諒,嘗試著放下,嘗試著認命?

未經他人苦 莫勸他人善。

捫心自問,如果是自己家的女兒你還能安然的說出「疏導」嗎?

那麼施暴者怎麼樣了呢?

送至工讀學校。

沒了。

而且,這段犯罪經歷不會進入到他們的檔案,

任何單位或是個人都無從查起!

他們算是重新開始了。

而女孩,怎麼重新?又如何開始?

這就是赤裸裸的不公平!

官方通報中還提到:

為了讓孩子儘快步入正常生活,

社會各界不要在關注報導評論此事。

看似關心,實則毫無誠意。

不關注不報導不評論不代表沒有發生,

那些未滿14歲的「壞小孩」們是不是可以更加肆無忌憚了?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手段逐漸惡劣。

有時候他們甚至可能「知法犯法」。

2019年10月,13歲的蔡某某將10歲女孩殺死,

女孩的遺體在距家僅100多米處的灌木叢中被家人發現。

殺害10歲女孩的男孩蔡某某案發後還在班級群聊天:

「害怕,懷疑我了,我的指紋咋整,我虛歲14」。

女孩失蹤到屍體發現那個下午,

他還曾若無其事的兩次找女孩父親搭訕。

這種時候還能若無其事的圍觀,

還能強調「我虛歲14」,

這樣的未成年,真的需要保護麼???


而且蔡某某的犯罪,有跡可循:

據蔡某某居住所在地附近的女性反應,

此前至少有3名女子遭到過他不同程度的尾隨和騷擾。

也有和蔡某某同班的女生家長反應,

自己的女兒曾遭到他強行摟抱。

蔡某某身高超過1米7,體重160斤。

除了年齡不夠,他和一個成年人沒什麼區別了。

在知乎中搜索「未滿14歲」,會出現很多這類孩子犯罪的新聞。

2004年,黑龍江省,13歲的趙力寶強暴了同村14歲的女孩明芳。無罪釋放後,因對賠償不滿,夜闖女孩家,當著女孩的面,殘忍殺害她的母親。


2006年12月1日,浙江樂清市11歲女孩用紅棗、花生哄住同村3歲女孩後用繩子和膠帶紙將她勒死。


2012年,廣西一名13歲的女孩,因嫉妒同學比自己漂亮,把同學約到家裡,殘忍殺害並肢解屍體。


2004年,黑龍江省,13歲的趙力寶強暴了同村14歲的女孩明芳。無罪釋放後,因對賠償不滿,夜闖女孩家,當著女孩的面,殘忍殺害她的母親。


2013年11月25日,重慶市10歲的女孩李蕾抱走將要被推出電梯的嬰兒,在電梯內對其持續毆打5分鐘後將其扔出了25樓。


2013年5月6日,廣西河池市12歲少女因為不滿同班好友比自己漂亮,將好友殺害並砍下其頭、手臂;


2014年8月12日晚,自貢13歲少女將女童扔糞坑窒息死亡。


2017年12月1日,四川大竹縣一名約13歲的男孩袁某因為怨恨母親陳某對他的管教過於嚴格,持刀將其殺害。


2017年12月16日,江蘇常州市15歲的少年常小峰在小區內強姦一名7歲女童並將其從25樓推下,致其慘死。


……

這些案件惡劣到讓人頭皮發麻!

或許孩子們的心智還未成熟,

也或許他們就是單純的壞,

但是無論怎樣,他們做惡事,就要嘗到惡果。

最先教他們「惡有惡報」的,應該是家長,而不是法律。

所以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狀態。

就像上面那個13歲的蔡某某,

已經有人跟家長反饋孩子的問題,但是家長卻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是這樣。

如果家長予以重視,是不是就能阻止悲劇的發生?

《親愛的弗洛伊德》裡面說:「沒有是非觀的孩子,是這個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們有好奇心、行動力、破壞力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

讓孩子有是非觀,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阻止他們的破壞力,

就是家長要去做的。

總不能讓自己精心培養的孩子,最終成了槍斃的料吧?

如果家長的威懾力不夠,那麼就有必要讓他們知道法律的用處。

任何人或事,只有放到法律的天平上,我們才能保證它不傾斜。


近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

有委員建議:

未滿14歲未成年人犯罪性質特別惡劣的,經最高司法機關核准可追究刑事責任。

鄧麗委員說:如果法律規定『一刀切』,未滿14周歲就一律不追究刑事責任,不利於形成正確的社會價值導向。

的確如此,早該如此!

2005年底,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專為10-19歲年齡段青少年而設的青春期門診進行的一次專項調查表明:

2005年上海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齡已經提前到12歲,而這個數字在三年前是14歲左右。

鑑於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發育年齡普遍比以前提前2-3歲的客觀實際,相關專家更傾向這樣一種觀點:青少年犯罪始發年齡提前2-3歲與青少年身體發育提前大體一致,是自然現象。

以前的孩子,沒什麼機會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去隔壁縣城能吹一禮拜,跨個省能吹小一年,去趟故宮能吹好幾年……

現在的孩子能一樣麼?

從小接觸手機網際網路,各類遊戲綜藝電視劇能刷新孩子的三觀,

條件好的家庭,孩子3歲已經全球飛了……

所以,過去的法律,對於現在來說可能真的有些不合時宜了!

社會發展在進步,法律也應當隨之進步。

別讓0成本犯罪成為「壞小孩」的避風港!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讀了原著才知道,壞小孩有多壞
    《隱秘的角落》大熱,我沒有認真看這部劇,反而看了原著。印象中,電視劇的結局是完美的。壞人張東升得到應有的懲罰,三個小孩雖然歷經坎坷,但是守住了內心的堅持,向陽而生,童話般的結局。但是讀完原著,內心是複雜而糾結的。當十幾歲的小孩子遇到兇殺案,激發起內心隱秘的角落中的暗黑面,竟一發不可收拾。
  • 隱秘的角落原著《壞小孩》朱朝陽的雙面人生,好學生or冷血殺手?
    最近隨著《隱秘的角落》的大火,爬山迅速成為死亡通牒的代名詞,而時間管理大師朱朝陽也一度登上熱點,成為大家爭相討論的對象。 基於這樣的好奇,我打開了愛奇藝打算一探究竟,但顯然,單集1個多小時的時長,還是把我給嚇到了,所以轉而去讀了原著《壞小孩》。 這是一本挺好讀的書,花了2個多小時的時間,我就讀完了。
  • 《隱秘的角落》原著朱朝陽:風霜欺壓向日葵,還是可憐巴巴食人花
    當小說《壞小孩》拍成網劇《隱秘的角落》的時候,整個故事裡的角色背景和人物形象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在網劇裡,朝陽都是一個核心角色。相較於原著《壞小孩》,《隱秘的角落》中多了幾分人性的溫情,而那些罪惡著實顯得更加隱秘了。劇中朝陽所面臨的每一次抉擇,都仿佛是被命運推著、逼迫著所做出來的決定。
  • 《隱秘的角落》不敢呈現的3大情節,小孩借刀殺人:讓你頭皮發麻
    最近出了一個神劇《隱秘的角落》,讓人看後毛骨悚然,小編有幸看過這電視劇的原著小說,狠心充錢的小編看完12集之後,我就發現了電視劇說的還是太輕鬆了,可能是照顧到要播放給全國人民看,所以才把劇情改變成更輕鬆的劇情,可是改編後依然讓人看得頭皮發麻。
  • 弒父卻全身而退,《隱秘的角落》不敢演的3個情節:讓你毛骨悚然
    最近出了一個神劇《隱秘的角落》,讓人看後毛骨悚然,小編有幸看過這電視劇的原著小說,狠心充錢的小編看完12集之後,我就發現了電視劇說的還是太輕鬆了,可能是照顧到要播放給全國人民看,所以才把劇情改變成更輕鬆的劇情,可是改編後依然讓人看得頭皮發麻。
  • 隱秘的角落原著《壞小孩》:管好心底的墮落小惡魔別讓它出來撒野
    超越國產懸疑巔峰9.0高分《白夜追兇》的四十萬,六十萬人爭相評分,最終穩定在8.9,《隱秘的角落》真是太火了,火到前些天我這開書店的也進不到原著小說《壞小孩》,出版社、印刷廠加班加點,到處都是預訂。葉馳敏因嫉妒,去班主任那兒栽贓朱朝陽敲破她相機的鏡頭,被朱罵「死賤人」後又倒自己一頭水,佯哭繼續嫁禍。朱朝陽百口莫辯,逆來順受。 出軌再婚的爸爸在新家庭地位不高,懦弱無能,當著小女兒朱晶晶不敢認親生兒子。朱朝陽學習好也能惹考試不及格的同父異母妹妹不悅,對他連做鬼臉「呸呸呸」。
  • 《隱秘的角落》原著,連害6人的14歲學生洗白,有人說不如寫死他
    張東升的計劃堪稱完美,但其實想來想去,如此厲害的角色,在14歲小孩朱朝陽面前,不過是個「工具人」。12歲到未成年期間的孩子,其實比較尷尬。未成年,但心智已經趨於成熟,經歷少,但心思像大人一樣沉重。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大觀園裡那群十四五歲的孩子,作詩做事已經完完全全是大人做派,就連執掌榮國府的王熙鳳,出場時也不過是17歲的少女。
  • 《隱秘的角落》原著作者是浙大學霸 朱朝陽是按作者原型塑造
    網劇《隱秘的角落》已經讓人壓抑得透不過氣,而原著小說《壞小孩》更甚。靠數字寫推理小說 像產品設計一樣搞創作《隱秘的角落》裡,奧數天才朱朝陽靠推理步步為營,網上有不少人驚呼「奧數好的孩子太可怕了。」「這不是編的,是發生在我身上真實的親身經歷」不管是網劇《隱秘的角落》,還是原著小說《壞小孩》,三個孩子裡面,大家都聚焦在第一主角「朱朝陽」身上。儘管有網友質疑朱朝陽在小說裡的一系列動機是否合理。但無可否認,朱朝陽的人物背景故事,給人一種無可挑剔的真實感,就像學生時代每個班級都會有的少年。甚至有人說,劇情像在窺視自己的中學時代。
  • 《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究竟有沒有推朱晶晶
    我們姑且以三年級作為分界點:劇中的這個暑假是2005年,朱朝陽生於1992年,所以這一年他13歲,朱晶晶是6歲。13歲的朱朝陽在讀初一,那可以推算出他三年級的時候是8歲,那個時候朱晶晶是1歲。關竅其實就一個字:第3集的朱朝陽視角裡,普普說的是她摔下去了。
  • 《隱秘的角落》原著中的朱朝陽為什麼會殘忍地殺害自己父親
    圖片來自網絡《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和王瑤都是被張東升殺害,但原著1 母親對父親的恨朱永平在周春梅懷孕時候出軌小三,拖到孩子2歲才離婚。周春梅獨自一人拉扯朱朝陽長大,作為父親的朱永平卻總以王瑤管的緊做藉口,很少見兒子,錢也偷偷塞。周春梅眼看前夫慢慢發達起來,開豪車住豪宅,給妻子女兒買各種東西,再看看自己寒酸的家,氣就不打一處來。
  • 《隱秘的角落》大火丨作者紫金陳:我是朱朝陽原型,但不是他
    《隱秘的角落》封面和這部網劇一起走紅的,還有《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當《隱秘的角落》的快速的走紅了以後,作者紫金陳在微博發了一篇主題為《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的原型,就是他自己的。迅速的就上微博的熱搜,把紫金陳這位年輕的推理小說作家帶入大眾視野中。
  • 《隱秘的角落》原作者:我就是朱朝陽,帶你走進他無人問津的角落
    還是沒忍住,不等朋友們安利就看了刷爆網絡的《隱秘的角落》,一共12集。網絡上有許多聲音和討論,從不同的角度猜測和揭露那些明裡暗裡的細節,到了大結局還念念不忘。可見這部網劇的魅力,和深刻的現實意義。它像探照燈一樣,帶著我們走過破敗的水泥地,撫摸滿牆的斑駁,步履沉重地跨過一層又層樓梯,走進那個幽暗的房間,凝視那個臉上沒有笑容和稚氣的孩子。他心裡,隱秘的角落,都藏著什麼?
  • 隱秘的角落原著:朱朝陽不壞,嚴良是作惡的推手,結局解釋了一切
    《隱秘的角落》最近熱播,花了一上午看完原著《壞小孩》,感覺深意全寫在了結局.對於我來說,嚴良做出來的決定就是一個充滿「五十度灰」的決策,看似不完全光明正義,卻也不十分黑暗,終歸是處在模糊的中間值上。接下來,我將從這「朱朝陽是個好學生,他並不算壞人」;「做警察的嚴良分不清道義與人性,處事原則一塌糊塗」;「人性走到最後,為什麼沒有18釐米,只有1釐米?」
  • 《隱秘的角落》原著中朱朝陽:絕望的「好小孩」變壞,太可怕
    《隱秘的角落》大熱,不過癮,忍不住去看原著《壞小孩》。原著中的朱朝陽,令每一個讀者內心擁塞,同情,驚嘆,酸楚,無語,失落,無奈,沉重。他帶我們進入一個昏暗而安靜的房間,最後的燈光也「啪」一聲熄滅,一片黑暗。沒有恐懼,無聲陰鬱的雙眼就是最大的恐懼。沒有吶喊,安靜地蜷縮一個角落,可以聽到他內心最大聲地控訴。沒有愛,仇恨才潛滋暗長,沒有希望,才堅定地靠自己去爭取。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最後變成張東升了嗎?
    還有那種無法言傳的感覺,覺得這部劇演得很真實,那隱秘的角落,似乎存在很多人心中。所以各類解讀的文章、視頻如井噴一般,各種意見和觀點在網上集結,已形成了超級熱點話題。我在網上看了很多解讀文章,有深以為然的,也有不敢苟同的。基本上,網上很多都是把原著《壞小孩》和網劇《隱秘的角落》結合著解讀,這裡我要先聲明一點:我的解讀完全是基於網劇展開的。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年級第一的乖小孩,為什麼成了殺人犯?
    如此深的城府,讓人無法與學習優異的乖乖仔朱朝陽聯繫起來。朱永平因王瑤的關係懇求朱朝陽別告發,朱朝陽選擇了庇護父親,隱瞞真相。這導致朱朝陽在人際交往方面問題重重,要麼做孤僻內向、被同學欺負的「受氣包」,要麼做借別人之手殺死夥伴又為自己脫罪的冷血「霸凌者」。
  • 《壞小孩》——《隱秘的角落》原著讀後感
    看完原著,我打算看看劇了。 不過沒忍住,所以先在網上看了看解密,發現劇和原著,略有不同,所以,我更不能劇透原著了。 言歸正傳,《壞小孩》也是兩條線,張東升一條,朱朝陽一條。他倆的名字合起來是朝陽東升,我想這是隱喻希望,也是在隱喻光明,因為朝陽即代表初升的年輕太陽也代表冉冉升起越來越亮的太陽,而東升則是在強調朝陽的這兩個屬性。所以,東升與朝陽,他們是一回事。
  • 隱秘的角落裡,鏡子裡的張東升就是朱朝陽,或許也曾是馬加爵
    這成了馬加爵心裡「隱秘的角落」。但他的秘密,卻在那場牌局中被室友捅了出來。李玫瑾當時說道:「他是一個很傳統的孩子,很聰明,很樸實。他被人揭穿了,接受不了,怕開學以後這件事傳出去,所以他才做了殺人這件事。殺人實際上是一個遮蓋行為。」
  • 為什麼《隱秘的角落》朱朝陽說後悔給嚴良、普普開了門?
    關於《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說:「我最後悔的事是幫你們開了門」,也許這個編劇理論可以完美解釋。在《隱秘的角落》中,編劇把這個理論中的「門」真的變成了一個實際的「門」,即朱朝陽給嚴良和普普開了門而且,《隱秘的角落》編劇和原著高明之處在於,它給朱朝陽第一次開門和後來繼續開門埋下過動機,就是朱朝陽的孤僻。
  •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朱朝陽面對著隱秘角落其實有更好的選擇
    「好想做一個全新的人啊!」「你是老師,怎麼還會殺人?「有些秘密是永遠不能讓別人知道的,否則永遠睡不上一個安穩覺。」 這是6月熱播劇《隱秘的角落》的「隱秘梗」,估計現在有人叫你爬山,你或許還會機警地問下對方是不是數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