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餘華 (第六天:誤會)

2020-10-06 異世界Mover

第六天:貧窮的愛情(一切都是誤會,他只是真的沒有看到)

概括

終於,鼠妹死亡的三天後,伍超回來了,而他也終於知道了鼠妹的離開,難以置信,安靜,哭泣,安靜,他的唯一想法就是給鼠妹買個好點的墓碑。而他唯一有的也是比較快的方法就是賣掉了自己的腎。

內容

一個迷路者在遲疑不決的行走中到了這裡,給鼠妹帶來了另一個世界的消息。


我準備前往殯儀館候燒大廳去見我的父親,而一個年輕人讓我站住了。他身體似乎扁了一些,衣服前胸有奇怪的印記,他不記得他是怎麼死亡的,他滿臉的困惑,我問他最後的記憶是什麼,他說在公交站臺等公交車。而且他不知目的地已經晃悠五天了。
還記得我前往殯儀館的那個早晨,在路過熟悉的車站時,那裡發生了大面積的車禍,而他就是站在那裡等公交被意外撞死的人。
這時一個女人的聲音過來了:「肖慶」。
他滿臉疑惑的東張西望起來:「這裡還有人認識我」。
鼠妹正在走來.
"肖慶我是鼠妹"鼠妹走到我們跟前,問:「你怎麼也來了?」「車禍」...「你見過伍超嗎」「來這裡的前一天見過」鼠妹問:「他知道我的事嗎?」「知道,他讓我去給你買一塊墓地?」「他從哪弄來的錢給我買墓地?」
鼠妹墜樓的身亡的時候,伍超正在老家守候病重的父親。等到父親病情穩定,他就趕回城市的地下住所,到的時候已是深夜。沒見到鼠妹,輕輕的喊了幾聲,沒人應答。他以為鼠妹在和這裡的某個人聊天,他靜靜的尋找著。直到下了夜班的肖慶回來告訴他,鼠妹不在人世,三天前死了。
伍超聽完紋絲不動,他搖頭說不可能,然後飛奔過去。
伍超跑進距離地下室最近的網吧,在電腦前讀完鼠妹QQ空間的日誌,又看了關於鼠妹自殺的報導。
伍超整個人呆住了,出去之後在路上走的時候,陌生人以為大半夜遇到神經病了,他嘴裡不停嘟噥著:「鼠妹死了」。
第二天,他沒有淚水沒有哭聲,不吃不喝。他回憶著鼠妹的歡樂憂愁。他意識自己接下去要做的事情就是讓鼠妹得到安息。可是即使這是她最後的願望,他仍然沒有能力做到。
這是一個男人的聲音在那些嘈雜的聲響中脫穎而出,這個男人在講述他認識的一個人賣腎賺了3萬多。
後來他詢問,並幾經輾轉找到了賣腎的地方,這裡有著其他等待賣掉的人,他們聊著各自的生活,他們有的等了好幾個月了。因為並不是直接就賣掉了,而是需要等到配型成功,有人要才能賣。伍超很擔心會很久,不過就在伍超到在這裡的地下室的第六天,在沒到送飯的時間,那個送飯的人出現了。
而他直到準備割腎的那一刻,只問了一句,一個腎多少錢。
等待割腎的地方,是五樓,那是他一年多以來,第一次覺得陽光和月亮是那麼的美好。
割完之後,要求他按時服用抗生素,一個星期就沒事了,一個星期後,就安排了兩個人,把他送回了地下室。伍超躺在床上,幾天後抗生素吃完了,高燒仍舊不退。有幾次陷入昏迷。鄰居們過來看他,說要送他去醫院,他說不去,去了賣腎的錢就全部沒了。他相信自己可以扛過去,可是這個信念每天都在減弱。
肖慶最後一次看望伍超的時候,伍超吃力的睜開眼睛。告訴他枕頭下有三萬五千塊,讓他取出三萬三元,給鼠妹買個好點的墓地和骨灰盒。他自己留了兩千元,希望能挺過去,每年清明可以給鼠妹掃墓。
說完這些。讓他去枕頭下面取錢。囑咐肖慶,墓碑上刻上「我心愛的鼠妹之墓」,再刻上他的名字。肖慶準備離開的時候,伍超又輕聲叫他回去,把墓碑上的「鼠妹」改成「劉梅」。
聽完後的鼠妹。已經不能自己,哭聲像是瀝瀝雨聲,飄落在這裡每一個人的臉上和身上。唐突而刺耳。
肖慶像是路標一樣站在鼠妹的身旁,看著漫山遍野走來的骨骼的人,從零散走向集中,聆聽肖慶的講述。
他們知道鼠妹要走了,而鼠妹也是第一個保持著原本的美麗離開的,她還是有血有肉的完好。
一個蒼老的聲音走了出來,對一直哭泣的鼠妹說:「孩子你該淨身了。」
這是每個離開的人都會享有的待遇,鼠妹赤身躺在那裡,這裡的所有人都會去河邊捧一捧水在手上,然後排著隊輕輕的澆到她的身上。
我看見這條隊伍很長很長,人群中的27個嬰兒列成一隊,跟著李月珍後面,嬰兒們咯咯的笑聲打斷了之前美妙的歌聲。
我原本邁向殯儀館尋找父親的步伐,停滯在這裡。

相關焦點

  • 《第七天》- 餘華 (回望一生走向死無葬身之地)
    簡介:《第七天》是中國當代知名作家餘華繼《兄弟》之後,時隔七年後最新長篇小說。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普通人死後的七日見聞:講述了現實的真實與荒誕;講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比恨更絕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 《第七天》- 餘華 (第七天:我來你來)
    第七天:離開的她,找來的他。(人人死而平等)內容:鼠妹穿上了這裡人用她的長褲改制的長裙離開了,她那一刻覺得自己是和伍超結婚去的。鼠妹和我一路同行,去往殯儀館。她繼續講著自己對他的愧疚。完- 《第七天》 餘華----倉促留下痕跡,原文更加精彩。-- 不帶主觀去敘述,各有感受。
  • 餘華《第七天》:荒誕的表象下,是真實的人間世
    在第三個階段,餘華將關注點轉向現實社會,他的作品包羅萬象,露骨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誕。《第七天》以死者楊飛為第一視角,從殯儀館出發,用荒誕的筆觸講述了楊飛在七天裡的所遇,並最終抵達了美好的世界。今天我們就從敘述手法、文本風格和現實價值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第七天》這部作品。
  • 餘華《第七天》:我們的社會,苦難與溫情並行
    餘華:《第七天》可能是我距離現實最近的一次寫作,以後可能不會再這麼近了,因為我覺得不會再找到這樣既近又遠的方式。不同的是,餘華在《第七天》裡面所描繪的暴力和苦難,不再像之前的那些作品,或多或少的帶著歷史的傷痕和濃重的政治隱喻,取而代之的是,在《第七天》裡,餘華給我們講述的是社會轉型時期的陣痛。
  • 餘華的《第七天》講述了比恨更絕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餘華的《第七天》此前已經看過了兩遍,第一遍在2015年還讀書的時候,第二遍是2017年。最近剛好有知友邀請我回答讀完的感受。也更清晰了~沒有故事的曹同學引用一下百度百科對《第七天》的簡述:《第七天》是中國當代知名作家餘華繼《兄弟》之後,時隔七年後最新長篇小說。
  • 讀餘華《第七天》:透過現實社會殘酷的背後體味親情、愛情、友情
    餘華老師的《第七天》,對社會手術刀式地進行了深度解剖。作者利用虛幻的寫作手法,以楊飛死後因沒有墓地而游離現實和虛幻的世界裡為線索,通過其死後的前七天,巧妙地刻畫出社會眾生相。小說中,作者刻意把社會中各種已經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各種負面事件巧妙地銜接在一起,讀起來卻又顯得很自然,前文每一個伏筆,在後文一一得到呼應。
  • 《第七天》:向死而生,擺脫現實中的「喪」
    前言:無意中翻kindle商店,發現了一部作品《第七天》,作者餘華。我一驚,餘華的書我看了不少,但一直不知道有《第七天》的存在,而該書是2013年出版的。我猜想是不是該書評價不好,網上一查,果然評分很低,豆瓣只有6.9。
  • 「黏黏書怪」今日推薦-餘華《第七天》死無葬身之地
    今日推薦的小說是餘華的《第七天》,提到餘華,他的《活著》被放在了神壇的位置上,他還有《兄弟》《許三觀賣血記》等佳作,像《第七天》似乎暗淡了許多。餘華的作品,充滿了絕望,壓抑,荒誕與死亡。就像餘華自己說過,從小住在太平間旁邊的他,對死亡有另一種認識。但是在餘華構建的絕望世界中,卻總能看到一點點光,如火苗般向上掙扎著。
  • 餘華《第七天》寫盡小人物的悲哀,哪裡人人平等?死無葬生之地
    作者是餘華,就是那個寫了《活著》的作家,張藝謀任導演,葛優鞏俐做主演的同名電影。《活著》當中主人公富貴的悲慘生活讓我們很多人都看到過現實的殘忍。而這本《第七天》,則通過「已故之人」的眼睛,讓我們看到荒誕又現實的社會。
  • 《第七天》- 餘華 (第三天:親情)
    第三天:親情(孤獨一生,只為撿來的我)概括:我被父親從鐵道上撿到後,便一直將我戴在身旁!雖然有過一次相親,彼此都很喜歡,但是也因為我,而放棄了這份愛情。就這樣他一生未曾娶妻,雖然後來找到了生父生母,我還是覺得在他身旁更像是家。
  • 時間的循環.第七天
    早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手臂上,有點燒灼感,南天沒太注意。半路上經過了一片樹林,鳥兒早早的在地上覓食,有一隻,兩隻……路過時,兩隻銜著蟲子的鳥兒看了他一眼,但是上班快遲到了他沒怎麼注意,急匆匆地走了。第二天,南天醒來看了一眼表,時間是清晨7點50,他急匆匆跑下樓,騎車去上班。這時一道陽光灑落下他的手臂上,這對於清晨的溫度來說有點熱,他這樣想著。
  • 《第七天》- 餘華 (第一天:輪迴)
    第一天:離開(原來那邊的世界依舊不公平)概括:我死於一場爆炸,獨自淨身後,前往了殯儀館等待被火化,原來那裡也存在著各種等級,火化的爐子、骨灰盒、墓地的各種比較。我沒有骨灰盒,沒有墓地,也就沒有了在這裡的價值。所以我離開了,我想起了我的死亡原因,想起了她,想起了父親,我要尋找在這個世界尋找ta們。
  • 「衢州市民閱讀館」餘華:生活在變,寫的小說也會變
    如果將餘華的創作強制性地劃分為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短篇小說、90年代起的長篇小說和《第七天》這三個階段,這是一個書寫精神(理念)真實、真實與現實的融合、社會現實的變化過程,也是一個從歷史批判到自我實現,再到社會批判的變化過程。
  • 超過七天,思念濃到擔憂
    擔憂是從思念開始的,思念太過於濃厚,且無我的親口音訊,這思念便日漸濃烈;日益濃,爸媽便愈加為我擔憂……而這一切的一切,皆因為從大一開始到二零一一年六月下旬,準備離開瀋陽的前兩天的這些在校的日子裡,每隔六天,我都會在第七天晚上打電話給家裡。
  • 《第七天》- 餘華 (第二天:愛情)
    第二天:愛情 (我的離開並不是不喜歡了,而是知道了自己想要的。)
  • 失戀後第六天,我在這段感情中的一些見解和感悟
    我是張力,她離開了,我在這六天裡一度快變成廢人!失戀第一天,最後一次見她時我們大吵一架!兩人相互罵道:「你給我滾!」楊先維怒吼著!我說:「要滾就早點滾!」楊先維繼續說道:「滾遠了就回不來了。我下午就不來上班了!」我不在理她,獨自去了車間開始幹活。很快便到了下班時間,我和她飛快的吃完食堂餐,便獨自一人去到了我們經常去的老地方。
  • 《活著》|從四篇序言裡,看餘華的轉變,別怪我不再愛你!
    對一個曾經痴迷餘華的讀者,很難說我現在還喜不喜歡餘華。就像深愛過的人,畢竟之前的感情還是有,那種複雜的心情。《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出版的時候還在上學,那會更偏向許三觀(老是會想到許三多,真像親哥倆)多一些,雖然也很艱難,但畢竟有著許多一家人的溫暖。
  • 假如告訴你:第七天必須回來!那必會發生不尋常的事,以至於……
    一,假如有人告訴你:第七天必須回來。那麼第七天一定會發生不尋常的事情。以至於……椿要去參加她的成人禮,家人告訴她,第七天一定要過去。否則就永遠不能回來。「漩渦是連接兩個世界的唯一通道,在第七天一定要過去……還有要遠離人類。」就在第七天的時候,一群魚被人類網住了。椿十分勇敢的咬斷了繩索,救了它們,自己卻被網住了。人類男孩望見了她,他帶著匕首來到椿的身邊。繩索真的好難斷啊,儘管椿也在努力地掙脫,她還是被繩索緊緊地糾纏。男孩的匕首一節一節的將繩索斬斷,椿獲救了。
  • 《第七天》- 餘華 (第四天:你不該騙我)
    第四天:貧窮的愛情(親愛的我們不該這樣)概括:貧窮的生活,因為一次欺騙,鼠妹失去了生命,她並不真的想自殺,只是希望他可以出現。衝動的警察因為一腳,被殺死,殺死他的人被判處死刑。在"死無葬身之地",他們成了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