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鴰叫聲的由來

2020-10-03 把世界展現給你

老鴰為什麼「餓哇、餓哇」地叫?又為什麼全身黑得像木炭?相傳很早的時候,月亮山下有一座寨子,住著一個守寡的窮阿媽。她有兩個女兒,大的叫梅猜,小的叫阿榮。姐姐梅猜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阿媽喊她下地做活路,她總是說:「阿媽,我瞌睡來了,明天再下地吧!」她一天除了吃就是睡,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的。妹妹阿榮和阿媽一個德行,丟了鋤頭拿鐮刀,一天到晚手腳不閒。人們都誇她是個勤快人。

日子長了,阿媽慢慢地老了。她擔心死後,梅猜待不得妹妹,便把兩個女兒叫到床前囑咐:「梅猜、阿榮,樹大分枝,人大分家。我活不了多久啦,媽窮,沒有錢財留下,你們兩姐妹把糧食和種子分了。分家後,你們千萬要記住,餓死不吃種子。吃種子的人,要遭天打雷劈。開春後各自去種地過日子吧。」阿媽死後,姐妹倆平分了糧食和種子,一幢吊樓各住半邊。

從此,阿榮起早貪黑,上山砍刺,預備開春燒土播種。為了使糧食吃到接春,她上頓吃幹,下頓吃稀,節省著過日子。梅猜和她不一樣,天天遊手好閒,貪吃貪睡,不久就把糧食吃光了,靠借糧過日子。不到一個冬天,她把全寨都借遍了。後來,人們見她有借無還,都不願再借糧給她了。梅猜守著空鼎鍋,肚子餓得咕咕叫,於是就把留做種子的苞谷從樓頂取下來,磨麵打粉吃。推磨聲驚動了隔壁的妹妹阿榮。她來到梅猜屋裡,見梅猜正在磨種子,不由驚叫說:「阿姐,阿媽吩咐過我們,餓死不吃種子,吃種子要遭雷公打。

你咋忘記了啦」梅猜白了阿榮一眼,說:「雷公我才不怕呢,要你管」過不幾天,梅猜把種子吃光了,不見雷公發氣,便來找妹妹阿榮。她進門便說:「好阿妹!姐姐斷糧了,你看急不急?你砍了幾坡幾嶺的地,我連屁股大塊地都沒砍。不得吃的,我怎麼去做活路?好阿妹,再借點糧給我吧。秋後包穀進了家,我再還你。」阿榮見姐姐講得硬是可憐,心想就一個個親姐姐,於是接過梅猜的口袋說:「姐妹之間還有啥講的。明天我幫你砍火鬧去。」說著就把自己節省下來的糧食全部倒給梅猜了。梅猜得了糧食,連聲「多謝」的話都不講,拎著袋子便回吊樓去了。

有了吃的,她把上山砍「火鬧」的事又丟在一邊,和往常一樣,吃了就睡,睡醒就吃。阿榮把糧食給姐姐後,自己就靠挖蕨粑,摘野菜過日子。不久陽雀叫春了,人們忙著燒「火鬧」,翻田種地。梅猜吃完了妹妹給的糧食後,編了一套假話,又找上門來說:「阿妹,陽雀叫得人心慌,大家都開始種地了。怪姐姐不好,不該吃種子。借點包穀給我下種吧,秋天我一定還你。」阿榮本不想再借,但聽她講得誠懇,心又軟了,便把自己的一升包穀種分出了一半給梅猜說:「阿姐呀!阿媽說過,只要有地和種子,人勤快點,就有吃的。節氣不等人,明天和我上山做活路吧。」梅猜拿起半升包穀種回到家裡,也不管雷公打不打,又把這些種子磨推吃了。

她吃飽喝足後,懶病又發了,倒在矮床,睡得像頭豬。第二天阿榮叫她上山做活路,把門捶爛了她都不吭聲。幾天後,梅猜吃完了包穀種,自己又怕累,不願上山挖蕨根,採野菜,睡在矮床上直叫:「我餓!我餓!」喊著喊著,她突然想起妹妹還有半升包穀種沒有下種,便起了壞心,她急忙從床上爬起來,從貓眼窗翻進阿榮屋裡。她翻箱倒櫃,找出半升種子,抱起正要出門,被雷公巡天路過看見了。過去幾次梅猜吃種子雷公都把氣忍住了,今天又看見梅猜偷種,它大叫聲降下來,梅猜抬頭見是一個黑面老者,眼睛一白說:「關你哪樣事?是我阿妹的。」雷公說:「你妹妹的糧食都遭你吃光了,就這點種子,你還想偷去吃,她拿啥子種地。」

梅猜吼起來說:「我都快餓死了,管她拿啥子去種。你這老者真是狗咬耗子多管閒事,快給我滾開吧!」雷公一聽,火一下子衝上來,把手一張,一團火球,一聲巨響,朝梅猜打去,梅猜一聲慘叫,被火球燒得焦黑,變成一隻黑色的老鼠,叫著:「餓哇!餓哇1」向寨子外頭飛去了。雷公懲罰梅猜後,阿榮種下了包穀。由於她精耕細作,秋後得了好收成。從此,她過著富裕生活。梅猜卻整天滿山叫喊:「餓哇餓哇!」

相關焦點

  • 老鴰並不那麼討厭
    老鴰是懸在我們山裡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它與死亡好像永遠也脫不了干係。老鴰的叫聲很像嚎喪,大夥都曉得,一旦聽到老鴰的叫聲,那可就離死不遠了。林場的趙二愣看別人到山上套到狍子就回家和老婆嘀咕:「你看人家孫廣才,三天兩頭就能套回個狍子或兔子,不行,哪天我也得試試。」
  • 太后老鴰窩(民間故事)
    在大躍進萬歲,總路線萬歲,人民公社萬歲那個年月,全國人民在「鼓足幹勁,力爭上遊」、「趕超英美」和響應毛主席號召「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揚敢想敢說敢幹的精神」等這些精神感召下,太后村的男女老少都瘋魔癲倒,人人都成了神經病,哪裡還管是誰說的或說了什麼,有兩個人急不可待地扛著大鋸拉開架勢對著槐樹就下手了,剛剛下大鋸,就聽得「嗷嗷」地嚎叫,那叫聲都不像是人的叫聲了
  • 童話故事兩隻喜鵲(老鴰)
    我會給你建最好的窩,鋪上最軟的草和羽毛,再給你準備最好的『老鴰枕頭』」 就這樣,他不停地鳴叫著,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它是一隻非常聰明和英俊的喜鵲,它叫的聲音最洪亮,繞口令比賽中它得了全樹林第一名。「老鴰枕頭」是什麼呢?是它們這邊的方言。就是一種非常光滑的河裡衝刷了好多年的石頭,這是雄鳥兒向雌喜鵲求愛的必須的定情信物。以橢圓形的、扁的、大的、有美麗圖案的最為上乘。
  • 河曲民間故事(10) 梁龍頭關帝廟的由來​
    河曲民間故事(10)梁龍頭關帝廟的由來
  • 故事:山下出了個惡霸「阿三」,他整日欺男霸女,無惡不作,這可咋辦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趁著酒勁,大家說馬鬐山老虎崖半山腰上有窩老鴰快領飛了,沒有人敢上去摸地。這阿三一聽趁著酒勁便答應去摸,也為了顯示一下自己上牆爬屋的本領。酒足飯飽後大家便來到了老虎崖頂上。阿三坐在了抬筐裡,大家用繩子拴牢便往下劃,讓阿三無論如何要把老鴰摸出來,大家好養著訓練拿兔子。
  • 犁溝 瞎話(民間傳說)
    老雕跟老鴰在天上看見了,老雕吆喝:「犁溝,犁溝……」老鴰吆喝:「瞎話,瞎話……」王莽只聽見老雕跟老鴰哩哩哇哇,不知道它倆吆喝是啥。攆著往前走了。劉秀從犁溝裡爬起來,說:「老鴰,老鴰,是你哩話乃我哩命救下。來日坐了天下,賞你銀牌掛。」劉秀走進一片樹林裡,飢了,渴了,乏了。看見鳥在樹上叨吃桑葚兒,摘了幾個賞賞,怪好吃哩。
  • 民間故事——禍端的由來
    正當他伸手摘瓜之時,忽聽「啊」「啊」兩聲慘叫聲響起。周老漢扭頭一看,只見兩道人影翻滾著,落下了懸崖!周老漢知道,那道懸崖有三丈多高,人摔下去非死即傷。當下,他顧不上摘瓜了,趕緊順著原路下了山,繞到了那道懸崖下,一看,那兩個落下懸崖的人竟是那胖、瘦兩個漢子!所幸的是,他倆沒有被摔死,不過看樣子,腿骨肯定摔斷了。周老漢既生氣又憐惜地問二人,為何沒有離開楊柳村,卻摔到懸崖下去了?
  • 【小說連載4】齊長城下話失眠,老鴰峪上指江山
    穀子的父母曾隱約聽長輩講起過這個故事,就給穀子起了這個小名,表面是個卑微的名號,卻打著想借古代第一奇才出息的算盤,不過知道這個典故的鄉親並不多,畢竟生活在閉塞的窮困山村哪有什麼文化,否則不得笑話死。秋後是採藥的好時節先生一行人各自帶了傢伙什,大約辰時相聚,二磚兒今天還不錯,沒遲到多少時間。
  • 故事:男子雕刻母親遺像,天天伺候吃喝,看看啥情況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心想:大老鴰餵小老鴰這是正理規道的,小老鴰為什麼要餵大老鴰呢?丁蘭緊眼瞅著,見大老鴰是個傷殘老鴰。丁蘭低下頭來一尋思:大老鴰傷殘了,不能打食了,小老鴰從老遠的地方打來食餵它的媽。俺娘老了,不能幹了,我為什麼要把它她趕走呢?真是飛禽不如,自己照著自己的臉打了兩巴掌,拔腿往家跑。跑回家,把老娘住的鋪好好地鋪了鋪,把自己的被子也放娘床上給娘;飯來不及吃,滿天地下地找他娘。
  • 滿族民間故事:英雄阿里奧找媳婦
    這次讓捅門口的老鴰(烏鴉)窩。他媳婦說按我說的怎麼捅老鴰窩。正說著,老頭又來了,是家門口有老鴰窩,老鬧騰,一會你給捅了。說完老頭就走了。媳婦繼續就跟他說,那有三個老鴰窩,你先捅中間的老鴰窩,然後迅速捅兩邊的兩個老鴰窩。
  • 故事:高跟鞋的由來
    當時路易十四宮殿裡養著不少的年輕漂亮的宮女,但是這幫年輕的宮女因為年輕好奇心大,經常湊熱鬧偷偷溜出宮去參加各種民間的社交活動。路易十四對此十分生氣,就頒布了一系列宮廷禁令,但仍阻止不了宮女們的外出。用什麼方法能阻止她們外出呢?總不能拿腳鐐都鎖上吧。路易十四犯了難。
  • 《老馬猴的由來》附記
    臨西四中鄧連朝重新拜讀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杜克明講述、杜修峰搜集整理的民間傳說《老馬猴的由來》,倍感親切。仔細閱讀這篇原汁原味的民間傳說,大有穿越時空之感。從隋朝開鑿大運河開始到他們講述整理的年代,1300多年,經過多少代人的口耳相傳,能夠保留下來就很不錯了。考慮到講述者是個老農民,加之年代久遠,口耳相傳。
  • 民間故事:劍陽八景的由來
    這就是「劍陽八景」中的「郊邊牧笛的由來」。
  • 傳說故事:過橋米線的由來
    在雲南橋米線是一種家喻戶曉,百吃不厭的小吃,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關於這個小吃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來自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在建水縣的鎖龍橋旁邊有一家小吃店,精明能幹的老闆叫李馬田,他曾用心收集了各種民間米線的吃法,然後再加上自己的研製,最終創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米線做法:用雞鴨跟豬大骨熬成濃湯,再把雞,鴨,豬肉,魚肉各切成薄片,放入湯中,然後再加上建水獨有的草芽跟新鮮的蔬菜
  • 「姑鳥」的傳說(民間故事)
    在我們鄉下,在晚上偶爾會聽見「姑姑姑…」的鳥叫聲,我記得以前每當聽到這種鳥叫聲後,奶奶總會特別驚恐,會馬上叫我上床睡覺,甚至當這鳥靠得近叫的時候,奶奶會出門拿小石頭往鳥叫聲那邊扔,試圖以這樣的方式嚇跑它。
  • 劉秀走陝州(民間傳說)
    老雕跟老鴰在天上看見了,老雕吆喝:「犁溝,犁溝……」老鴰吆喝:「瞎話,瞎話……」王莽只聽見老雕跟老鴰哩哩哇哇,不知道它倆吆喝是啥。攆著往前走了。劉秀從犁溝裡爬起來,說:「老鴰,老鴰,是你哩話乃我哩命救下。來日坐了天下,賞你銀牌掛。」劉秀走進一片樹林裡,飢了,渴了,乏了。看見鳥在樹上叨吃桑葚兒,摘了幾個賞賞,怪好吃哩。
  • 從「白田」到「玉田」的地名由來
    「玉田原名白田,有關玉田地名的由來,民間曾有這樣一段傳說
  • 故事:民間故事:人禍?狗禍?
    這個房子裡住著的是一個單身漢,叫聶左,他的房子是新蓋起來的,眼看著在買些新家具,自己沒準就能娶上個老婆了,誰想到自己的財路斷了,別說買家具娶老婆了,就連蓋房子欠工人的工錢還沒有還清,這不,他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新房子裡就著一盤豬頭肉喝著悶酒,可那偶爾的狗叫聲,在現在的他聽來是那麼的刺耳,恨不馬上出去打死那些畜生,死?想到這,他又看了看桌子上的肉,嘴角露出了一個惡毒的笑意。
  • 藏族民間故事-尼西情舞的由來
    中格爾阿吾的身世也像阿古頓巴(藏族民間流傳的故事中的主人翁,他智慧,善良,勇敢,樂於助人)一樣,不知道他從哪裡來,也不知道他的去終,而他的名字和鍋莊、情舞卻在居加代代相傳,居加人把唱的好,跳得好的小夥子美稱為「中格爾阿吾轉世」,他代表儀表美、語言美,這一美稱代表文藝的智慧星,被譽為「中格阿吾」的人是要受到尊敬和羨慕的。
  • 原來門神的由來是這樣的?《逍遙情緣》地府還魂歷險記
    正好,《逍遙情緣》中就有一個副本「地府還魂」的內容跟門神的起源有關,今天我們就一起闖一闖這個副本,看看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這個副本和門神又有什麼關係吧!話不多說,一起上路吧。從此之後,民間也學唐王在自家門口貼起了門神,以保衛家宅平安...這便是門神的由來了。怎麼樣?打一個副本居然還學到了這樣的知識,這趟旅行沒白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