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版甄嬛:曹丕皇后 贏得婆婆 兒子繼位 卻被曹丕下令處死

2020-09-05 格物小書齋

曹丕的皇后甄夫人,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做過袁紹、曹操三國兩大巨頭的兒媳婦,生下的兒子成了皇帝,婆婆對她也讚不絕口,最後卻被曹丕下令處死。她的早年慘死,甚至間接導致了後期曹魏政權的滅亡。


甄夫人出身官宦世家,祖上甄甘曾位列三公,執掌天下兵權。她的父親也是上蔡令,可惜父親在她三歲那年就去世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戰亂不止的東漢末年,平常百姓家都餓得揭不開鍋,甄夫人家裡還大有儲倉,是當地的大戶人家。


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甄夫人,知書達理,從小就表現出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大家風範,她8歲那年,外面有人在站著騎馬耍雜技,其他兄弟姐妹都爭著搶著去看,她不為所動。9歲就喜歡看書寫字,「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十幾歲的時候,還懂得勸導她的母親,不要用糧食低價換饑民的金銀寶物,佔那些饑民的便宜,「不如以谷振給親族鄰裡,廣為恩惠。」在女子無德便是才的年代,具有難能可貴的敏銳性和憂患意識。

古代講究門當戶對,建安年間,甄夫人被家族許配給同為門閥大族的袁紹家族,給袁紹的兒子袁熙做媳婦。袁紹在官渡之戰中敗北,袁熙出奔幽州,留下甄夫人在鄴城,照顧家婆劉夫人。曹操軍隊攻破鄴城,曹丕率先進入袁尚府,發現甄夫人被發垢面站在劉夫人後面。甄夫人梳洗一番後,曹丕驚為天人,就將甄夫人娶過門,生下了曹睿和東鄉公主。曹睿就是後來繼承皇位的魏明帝。


不僅生了一兒一女湊了個好字,進了曹家家門後,甄夫人還解決了所有女人都會遇到的千古難題——婆媳矛盾。甄夫人的婆婆是卞夫人,曹操去攻打關中,卞夫人跟著去,當時聽說卞夫人身體有小毛病,甄夫人不能隨同照顧,急得每天以淚洗臉,從早哭到晚,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有人告訴她卞夫人的病已經好了,甄夫人還不信:「家婆在家時,每次有小病都要調理一段才能恢復,這跟著去外面打仗,也沒個知心人在身邊打理,怎麼可能好得這麼快,你們是在安慰我吧。」說完,又吧啦吧啦掉眼淚了。


後來,卞夫人親自寫了信給甄夫人,說病已經好了,甄夫人這才放下心來。過了半年,曹操班師回朝,卞夫人跟著回到鄴城,家婆媳婦見面,像兩閨蜜一樣抱頭痛哭,卞夫人說:「我不過就是小病嗎,很快就好了,你不用那麼擔心。」私底下都對別人說:「我媳婦真不錯」。


可惜甄夫人雖然解決婆媳矛盾這個千古難題,兒子也上了位,最終還是沒能在劇烈的宮鬥鬥爭中逃脫。甄夫人的死,至今還是一個謎,《三國志》上記載的很簡單。


「郭后、李、陰貴人並愛幸,後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於鄴。」


甄夫人怎麼死的,史書上語焉不詳。唯一可以確定的,一是跟嬪妃鬥爭有關,《漢晉春秋》記載:「甄后之誅,由郭后之寵,及殯,令被發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養明帝。」面對著比《甄嬛傳》中的宮鬥鬥爭劇烈上百倍的真實角力,甄夫人敗下陣來,而且死得還很慘,被發覆面也許跟當時曹丕第一次在袁府中看到的甄夫人的樣子差不多。


甄夫人的死影響深遠,也許甄夫人的婆媳關係處得太好了,卞夫人對後來的郭皇后沒有什麼好臉色看。有一次,曹丕要處理曹洪,曹洪去找卞夫人出面,卞夫人直接就對曹丕說:「你個臭小子,要是敢處理你叔,我就把你老婆郭皇后廢了。」嚇得郭皇后心驚膽戰,可見郭皇后在卞夫人心裡的位置遠不如甄夫人。


甄夫人的死,對曹睿的傷害更大。甄夫人死時,曹睿17歲,正是一個敏感的青春叛逆期。由於生母被處死,曹睿也被廢為平原侯。過了五年,在苦心經營下,才重新被冊立為太子,過繼給郭皇后做兒子。對於母親的慘死是由於郭皇后的緣故,曹睿也有所耳聞,但他一直壓抑著自己的不滿和憤恨,假裝慈孝地供奉郭皇后。直到曹丕死後,才原形畢露,把壓抑已久的憤怒發洩出來,處死了郭皇后,為生母報仇。


雖然曹睿大仇得報,但生母慘死的這一段人生經歷,已經給他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傷痕。他即位後,一方面對甄夫人家族大加賞賜,加官進爵,表示補償,另一方面放縱自己,後宮甚眾,嬪嬙共達數萬人,而且也作出了與父親同樣的事情,下令處死了他的第一位皇后毛皇后。在過分放縱的情況下,曹睿英年早逝,養子曹芳8歲繼位,司馬懿這才有了謀權篡位的機會。


有句話說,家和萬事興,對於帝王家也是如此。卞夫人的死,就像蝴蝶效應一般,一環扣一環,最終影響到了曹魏政權的覆滅。

相關焦點

  • 甄嬛為何不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原來是因為這三種原因
    ,卻讓養子四阿哥繼位呢?」四阿哥登基後,甄嬛去見了困在景仁宮的皇后。皇后驚訝地問甄嬛:「你竟不讓自己的兒子做皇帝,天下間竟然有你這樣的額娘。」,先帝生前受了後宮多少算計,連他自己都算不清,哀家可怕極了,將來自己的兒子,會娶上一位像您這樣的皇后,算計得先帝幾乎斷子絕孫。」
  • 《甄嬛傳》劇版&小說16個差異!甄嬛和果郡王有三個孩子
    電視劇改成安陵容因為自卑、嫉妒甄嬛而投靠皇后,然後漸漸黑化。因為繼位的跟他沒半毛錢關係。,讓四阿哥繼位,至少是皇帝的親生兒子。甄嬛在劇版和小說一樣都不願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後來慕容世芍對甄嬛下毒,就是電視劇中剪秋毒害甄嬛和六阿哥那段,小說中下毒的是慕容世芍,最後被皇帝處死。
  • 電視劇老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哪個更好?
    在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人氣應該是最高的,即便沒有讀過三國的人,或多或少也能說出幾個三國人物。改編自《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不少,其中94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的知名度應該是最高的,這兩部作品也經常被拿來做對比,有人喜歡老版,也有喜歡新版,那麼,老版三國和新版三國哪個更好,都有哪些亮點呢?老版《三國演義》好在哪裡?
  • 《三國群英傳8》新立繪圖 曹丕曹仁武將技公布
    今日(12月17日),《三國群英傳8》官博曝光上期猜武將立繪活動的答案,並公布對應的武將技。曹丕,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累遷五官中郎將,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武將技——典論論文:將全體敵方武將卷到自身面前,並造成431%武力傷害。
  • 和老三國一比,新三國真的只是一部「陰謀論」嗎?
    本來我看新三國的時候只是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說不出來是什麼原因!直到有一天,我和一個00後的小朋友聊天,當聊到劉備的時候,他居然直接說劉備是個假仁假義的小人,滿肚子的壞水,到處招搖撞騙,扮豬吃老虎。當時這個小夥子說的一套一套的,有板有眼,結果我一問,他既沒有看過書籍版的《三國演義》,也沒有看過老版的《三國演義》,只是看了幾集《新三國演義》和一些煽風點火的評論就侃侃而談,把一個歷史上曾經創立了蜀漢政權的一代風雲人物劉玄德說的一文不值!
  • 甄嬛傳第1集的2個bug,可以讓甄嬛直接下線
    &34;這個名字就更奇特,甚至在甄嬛傳之前很多人都不認識這個字,而且這個字還是個多音字,導致甄嬛的名字究竟該怎麼讀也有爭議。那甄嬛這個名字究竟怎麼來的呢?1甄嬛這個名字,與2002年的一部港劇《洛神》有關。
  • 延禧攻略:洛神流仙裙,預示了皇后富察·容音日後的悲慘結局
    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為了幫助皇后富察·容音奪得乾隆皇帝的恩寵,以期懷上嫡子。同時,也為了打擊報復舒貴人的囂張氣焰。歷經半月之久,為皇后精心繡制了一件洛神流仙裙。劇中,皇后穿上洛神流仙裙,猶如仙女下凡,並表演了一支舞蹈,成功的吸引了乾隆皇帝的目光。
  • 甄嬛傳:皇帝想讓最疼愛的兒子繼位?只是試探而已
    雖然皇子公主是一起出生的,但是皇子還是要比公主更受重視,皇帝親自給起名為弘曕,能看出他對這個小兒子的喜愛,偶爾提到自己的三兒子,皇帝還要向甄嬛抱怨,說弘時見了自己像老鼠見了貓,這恰恰能反映出他平時對這個三兒子有多嚴厲,他對這個長子是給予厚望的,並且他答應甄嬛,在這對孩子面前他只做慈父,一國之君,若是真心想讓弘曕接自己的班,怎麼會做慈父呢?
  • 新三國播出十年記:披著三國外衣的宮鬥劇
    新三國播出迄今已經十周年了,新三國早已不新,當初在2010年播出時,與鞠覺亮版水滸傳、二張版西遊記、李少紅版紅樓夢並稱為新四大名著,其實新三國嚴格來說都不算新三國演義,說正史不正史,說演義不演義,整一不倫不類。
  • 甄嬛說宜修永遠是皇后時,宜修為何幾乎崩潰?好歹毒的心腸
    她用計害死富察貴人的孩子,害死芳貴人的孩子,將華妃和甄嬛踩到自己的腳底……她是皇后,還是太后一直想要維護的烏拉那拉氏的皇后,所以一直不把誰看在眼裡,暗暗謀害。但是她一失足卻成千古恨,栽在了自己的手中。皇后失去了她的兒子,大阿哥,讓她一直沉浸在喪子之痛中,她對皇上十分恨,但是又沒有辦法,只好將所有的不滿發洩在那些得寵的妃嬪身上。
  • 曹丕微服私訪鄴城救下一美女,成就一段良緣,後卻將其賜死
    《三國機密》自開播以來,便一直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氛圍,不管是假冒皇帝的劉平,看似理智端莊的伏壽,還是想扭轉乾坤的楊修,看似玩世不恭的司馬懿,亦或是替曹操穩定後方的尚書令荀彧,深居後宅的卞夫人,都緊繃著一根弦,誰都不敢放鬆。不過隨著劇情的進展,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一些兒女情長巧然滋生,使嚴肅的氛圍稍有緩解。而這其中,又以曹丕的感情線,最為「浪漫」,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三國》裡這些角色,遠比《三國演義》裡面精彩,比原著小說升華
    曹丕太不容易了,要不是張繡立功提前送走了曹昂,曹丕前景渺茫啊。就是這樣,也還有個著名神童曹衝,這也不是《三國》杜撰,曹操就是喜歡曹衝,奈何夭折。為了突出曹丕陰狠、毒辣、韜晦,這對於人物塑造很精彩啊。曹丕是讓自己和曹衝一起中毒的,誰也不能懷疑我,我也中毒了,真男人啊。為啥真男人?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嘛。
  • 既然是甄嬛救了安比槐的性命,安陵容為什麼要去報答宜修皇后?
    宜修皇后為安比槐說情之後,甄嬛就放出風聲讓華妃知道了這個消息,華妃為了跟宜修作對立刻也跑去皇帝面前要求他下令處死安比槐甄嬛清楚皇帝最討厭後宮幹政的舉動,而皇后和華妃都為了一個小小的安比槐跑到他的面前試圖幹預政事,實在是令皇帝不喜,甄嬛就趁著這個機會在侍寢的時候在皇帝面前當和事佬,勸皇帝秉公處理,放過無辜受累的安比槐,這才保住了安比槐的一條性命。
  • 三國的六大謀士,除了臥龍鳳雛,另外4個是誰?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描繪了魏蜀吳三國的形成與發展,最終以司馬家族統一為結尾。的在三國時期,湧現了很多將士良才。他們帶兵打仗、出謀劃策。或勝或敗,終究形成了三國鼎立。在三國初期,司馬懿的名氣並不多,在曹操周圍有荀彧、程昱等人,司馬懿並沒有得到重用。直到曹丕繼位後,因為曹丕與司馬懿關係好,他才慢慢的掌握了兵權。
  • 甄嬛為何選養子繼位,而不是親兒子?怪不得權傾六宮,是高手
    導語:「甄嬛為何選養子繼位,而不是親兒子?甄嬛的選擇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人和孩子。既然如此,甄嬛成功上位時候為何不扶持自己的親生孩子六阿哥成為皇上呢。甄嬛一直以來是知道這件事的,為了給果郡王報仇,甄嬛默許了寧嬪的做法。所以甄嬛知道皇帝命不久矣,弱六阿哥成為太子勢必因為太過於年幼而諸多非議和變故。連自己的性命可能也會不保。在早朝時曾有大臣提出,若真要立六阿哥為儲君的話,必須要去母保子。事後皇帝試探過甄嬛,還透露自己十分中意六阿哥。
  • 甄嬛怎麼也想不到,雍正死前為何用力拉扯黃緞,但是皇后知道
    其實甄嬛入宮僅僅是懷著對皇帝的仰慕,渴望得到皇帝的寵愛。但甄嬛並不想參與後宮中那些妃嬪之間的爭鬥,可是事與願違,無奈誰讓甄嬛本身長相,神似雍正心心念念的純元皇后。皇帝對她的寵愛可以說是,令後宮其他嬪妃心生嫉妒。於是,就將她長得像純元的事實告訴了甄嬛。聰明的甄嬛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明白之所以皇上會對他一個小小的妃子如此寵愛,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那個,深深埋在皇上心底的純元皇后。這讓她很是傷心一氣之下便離開了皇宮。
  • 甄嬛傳:甄嬛是何時成為後宮「三國」爭霸賽的一極?
    甄嬛選秀之前,後宮原來是兩個陣營,一為皇后,二為華妃。甄嬛是何時成為後宮「三國」爭霸賽的一極呢?是從皇上叫甄嬛:「嬛嬛」開始了。甄嬛勸皇上要雨露均沾,不要獨寵她一人。次日太后也這樣勸皇上。皇上心裡很不快,正是郎情妾意,情意正濃之時,貴為天子,想睡哪兒就睡哪兒,誰嘰嘰歪歪亂嚼舌頭?問過太后身邊的嬤嬤得知,皇后來過,麗嬪來過,是她們搗的鬼。於是,晚上翻牌子時,就把麗嬪的綠頭牌撤掉了。皇上為何翻了齊妃牌子?
  • 他是《甄嬛傳》裡最大的贏家,一朝翻身,反制甄嬛
    甄嬛成為太后,甄嬛這一黨,自然都太平安康了。作為勝利果實的保障,也是甄嬛的屬意,弘曆繼位成了皇帝。如果是甄嬛的兒子弘曕繼位成了皇帝,那麼我就不會認為弘曕是最大的贏家,生而為寵妃的皇子,繼位為帝,可謂順風順水。弘曆不同。弘曆雖然也是皇子繼位為帝,算是正統。只是生母實在低微,是醉酒後的產物。他生母李金桂,皇帝甚至都不願意想起來她,想起來就覺得難堪。
  • 甄嬛是誰 歷史上有甄嬛這個人嗎?歷史上的甄嬛原型是誰
    劇中,甄嬛作為弘曆的母親被封為聖母皇太后,這一劇情則是參考了孝聖憲皇后的故事。歷史上,孝聖憲皇后在雍正尚未登基時就做了他的福晉,之後生下弘曆。雍正登基,她被封為熹妃。皇后去世,她又晉升為熹貴妃,執掌後宮大權。不過,直到雍正離世,她都沒有被封為皇后。弘曆登基,她成為皇太后,死後被兒子追諡為「孝聖憲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