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揚州湖神,水漂石佛像

2020-08-11 滄海一粟247791399

揚州湖神

晉朝時,揚州江畔有座亭子,裡面的湖神非常兇惡。當時有個婆羅門僧人叫法藏,善於讀經誦咒驅除妖邪。他有個徒弟,法術小成,也能驅妖降魔。他徒弟住到亭子裡誦經,想降服湖神。當夜,湖神現形,法藏的徒弟死了。法藏聽說後,悲憤趕來,晚上到亭子裡讀經,也死了。

有個和法藏同寺的和尚,學習的是大乘般若佛法,聽說法藏師徒喪命,也來到這裡。當夜,他在亭子裡誦讀般若波羅蜜金剛經。到了半夜,聽到一陣狂風,一個妖物出現,高大的嚇人,長長的牙齒,發光的眼睛,變幻出種種讓人恐懼的樣子。

和尚不為所動,端坐念經,毫不畏懼。湖神百般作態後,來到和尚面前,右膝著地跪倒,合掌恭敬的聽經。和尚問他:「施主為何初來時兇惡,後來馴服?」湖神說:「弟子被惡業牽擾,在此做湖神,但沒忘了信奉佛法。」和尚說:「你既然信奉佛法,為何殺害了前兩個僧人?」湖神答道:「前兩個僧人,信持的不是大乘佛教,而且他們來讀經,心裡帶著嗔怒,專門讀誦惡毒的咒語,想降服弟子。弟子不服,暴露自己的恐怖樣子,兩個僧人被嚇死,不是我殺的。」

附近的人看到死了兩個僧人,以為這個僧人也不能倖免,早晨都來觀看。發現這個和尚安然無恙,奇怪的問原因,和尚如實告訴了他們。

【原文】晉揚州江畔有亭,湖神嚴峻甚惡。於時有一客僧婆羅門名曰法藏,善能持咒,闢諸邪毒,並皆有驗。別有小僧,就藏學祝經,於數年學業成就,亦能降伏諸邪毒惡。故詣亭湖神廟止宿,誦祝,伏神,其夜見神,遂致殞命。藏師聞弟子誦祝致死,懷忿自來;夜到神廟,嗔意誦祝,神來出見,自亦致死。

同寺有僧每恆受持般若,聞師徒並亡,遂來神所,於廟夜誦金剛般若。至夜半中,聞有風聲極大,迅速之間,見有一物,其形偉大,壅聳驚人,奇特可畏,口齒長利,眼光如電,種種神變,不可具述。

經師端坐,正念誦經,剎那匪懈,情無怯怕,都不憂懼。神見形泰,攝諸威勢,來至師前,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聽經訖。師問神曰:「檀越是何神靈?初來猛峻,後乃容豫。」神答云:「弟子惡業,報得如是,是此湖神,然甚敬信。」經師又問:「若神敬信,何意前二師並皆打死?」答云:「前二師死者,為不能,受持大乘經典,嗔心誦祝,見弟子來,逆前放罵,專誦惡語,欲降弟子;弟子不伏,於時二僧,見弟子形惡。自然怖死,亦非弟子故殺二僧。」

左近道俗,見前二僧被殺,謂經師亦死,相率往看。且見平安,容儀歡泰,時人甚怪;競共問由,具答前意。實因般若威力,聖教不虛。諸人因此發心,受持般若者眾。


水漂佛像

西晉建興元年,吳郡吳縣松江滬瀆口發現水上漂著兩個人。漁民以為是海神,找來巫師帶著供品迎接。風波大作,眾人惶恐的跑了回來。接著有五鬥米教的人認為是天師現身,也去迎接,還是風浪大作。

有個信奉佛教的朱某聽到後說:「是不是羅漢降臨呢?」於是,他帶著東靈寺的僧人及信佛的俗家弟子到了岸邊,合掌迎接。風平浪靜,水上的兩個人向岸邊飄來,靠近後大家發現,原來是兩尊石像,後背上分別刻著維衛、迦葉。字跡很清晰,但無法確定刻字的年代。大家很輕鬆的把石像抬到通玄寺,設置法座,想把石像安置到上面,卻幾十人都抬不動。再次祈禱,又輕鬆的抬起。官府把這件事上報了朝廷,當地信奉佛教的人大大增加。

【原文】西晉愍帝建興元年,吳郡吳縣松江滬瀆口,漁者萃焉。遙見海中有二人現,浮遊水上,漁人疑為海神,延巫祝備牲牢以迎之,風濤彌盛,駭懼而返。復有奉五鬥米道黃老之徒曰:「斯天師也。」復共往接,風浪如初。

有奉佛居士吳縣朱膺聞之,嘆曰:「將非大覺之垂降乎?」乃潔齋共東靈寺帛尼及信佛者數人至瀆口,稽首迎之,風波遂靜。浮江二人,隨潮入浦,漸近漸明,乃知石像。將欲捧接,人力未展,聊試擎之,飄然而起。便轝還通玄寺。看像背銘,一名維衛,二名迦葉,莫測帝代,而書跡分明。舉高七尺,施設法座,欲安二像,人雖數十,而了不動;復重啟請,翻然得起。以事表聞朝廷,士庶歸心者十室而九。沙門釋法開,來自西域,稱經說東方有二石像,及阿育王塔,有供養禮覲者,除積罪雲。又別傳云:天竺沙門一十二人,送像至郡;像乃水上,不沒不行。以狀奏聞,下敕聽留吳郡。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白馬寺,支法衡
    有個大臣回答說:「聽說西方有個神名字叫佛,形象和陛下夢見的一樣,是不是佛呢?」於是派使者去天竺,請來佛像,從皇上到王侯,都謹慎的供奉。大家聽到佛教理念說人死後精神還在,都很驚懼。第一次去西域的使者叫蔡愔,他迎回的佛像是西域和尚迦葉摩騰等畫的釋迦牟尼像,和皇帝夢見的一樣。於是找畫工又臨摹了幾幅,放在南宮清涼臺及高陽門供養。又建造了白馬寺,在寺廟牆壁上畫了很多佛教形象,流傳下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孫皓辱佛,失火酬神
    孫皓辱佛東吳時期,在建業的後園裡得到一尊金佛像,應該是周初育王塑造的(沒搜到這個育王是誰)。因為從秦漢到魏朝末期,佛教還沒傳到江南一帶。孫皓本來就不信佛,得到這個佛像後,命令放到廁所裡,把廁紙放到佛像手裡。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潮神撮合
    杭州風俗比較開放,遊湖的時候男女不用躲避。喜某家眷也來遊西湖,與樂和坐了同一條船。當時順娘已經長成窈窕少女,樂和更加著迷,但是除了作個揖以外,沒有理由搭話。彼此四目相對,只是微微一笑,眼看著對方離開。細看碑文,上面記載,潮神名叫石瑰,唐朝時捐錢修堤壩擋水,落水而死,被奉為潮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古城夜宴
    那個指環還在,有心口疼的人,喝了用指環煮的水立刻見效。(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裡的一章。一個月夜,尼爾斯在海邊的沙灘上散步,鞋子踢到一個金屬小東西。撿起來後,是一枚銅錢,但鏽蝕的很厲害,幾乎看不清上面的字跡。尼爾斯就把它扔掉了。一抬頭,發現前面出現一座城池,城門守衛的士兵穿著嶄新的鎧甲,把兵器放在一邊,正聚在一起賭博。他走進城裡,大街上特別繁華。兩旁商鋪林立,街上的男男女女穿著華麗的古代衣服,在各店鋪前穿梭。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那兩個人太入神,並沒抬頭,接過去就一邊吃喝一邊玩。酒快喝乾了的時候,他們的遊戲也結束了。北邊坐著的人抬頭看到了彥子,忽然大怒,說:「你這個小子,我讓你早點離開,為什麼不聽?現在已經過了午時,怎麼還在這倒酒遞肉?」彥子只是磕頭,不敢回答。另一人說:「就這樣吧!凡是吃人一頓飯,就得給人一些薄面,吃兩頓就得給人出力。他從早晨伺候我們到現在,哪還能讓他死?」北邊的人說:「文書已經寫好,怎麼辦?」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唐參軍,水太尉
    趙門福離開後,參軍用桃樹枝熬水灑在門口,又張貼符籙。趙門福再也沒來,唐家人以為符籙起了作用。過了一段時間,園子裡的櫻桃熟了,唐參軍夫妻閒暇時在桃樹下散步,忽然看到趙門福在樹上吃櫻桃。參軍的妻子驚慌問道:「趙門福,你還敢來?」趙門福說:「你以為我怕桃木,所以來吃櫻桃你看,你吃嗎?」邊說邊往樹下扔櫻桃。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朱方旦,小三娘
    朱方旦湖廣人朱方旦,孑然一身,喜歡修道。偶然在舊貨店買了一尊銅佛。朱方旦虔誠供奉,早晚對著佛像參拜了三年。朱方旦有些吃驚,請道士坐下,然後問:「你知道這個佛像的名字嗎?」道士說:「這是鬥姥宮的尊者。」二人談話很投機,道士問他有妻子嗎?回答說沒有。道士說:「我有一個女兒,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想和你結成連理,可以嗎?」朱方旦大喜過望,跟著道士去了他家。不一會到了一處住宅,清雅乾淨,院子裡種著竹子,不像普通的人家。一個女子迎出來,端莊美麗,楚楚動人。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馬禹平
    馬禹平馬禹平是浙江商人,帶著資金到蘇州揚州等地,選擇緊俏的商品來往販運。幾年下來,雖然沒賠本,但也沒掙到什麼錢。附近會水的人都很踴躍的進水打撈。三天後,撈起一千五百塊。但人們還在不斷撈出錫塊來,馬禹平也不說夠了的事,儘管接納。十天後,水底的洋錫撈沒了,差不多能有五千塊。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和尚婆心,神賭
    這個故事裡真生為什麼頓悟我沒看懂,只是因為醜陋嗎?但是醜陋和富貴相比,應該是微不足道的。這裡有些話還是很經典的,比如求富就不要惜命,沒經歷過挫折,就不應妄談佛法空慧等等。【原文】泰和真生,年弱冠,貌極豐美,而卓錐無地,寄居招提寺東剎。時西院來一顛僧,有奇術。私謁之,且訴其貧。僧曰:「讀書人貧亦何病?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富貴死生定數
    揚州有個菜販劉大,帶著蔬菜過江。到了江心風浪大作,船翻了。二十多個人一起沉入江底。劉大昏昏沉沉的聽到有人點名,但是眼睛睜不開。接著聽到神問為何多了一人。有個聲音大聲報告:「這個是南部的人,不應該死在這裡。」神說:「送他上岸。」就感覺有人推著他前行,睜開眼,已經趴在瓜州的沙灘上了。劉大爬起來往回走,見人就問南部是什麼官職。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鱉精,賴婿
    不知道說話的是什麼神,只見打架的兩夥人都變回原形,跪倒求饒命。黑衣人是鱉精,它的隨從是蝦蟹、魚等。來搶奪的是猴精,隨從是蝴蝶、水雞等。空中的神又說:「趕快送回去!」父親買了大船,想帶著女兒去揚州過年。另外安排人去江西張真人那告狀。船到丹陽的時候,鱉精生氣的說:「你們想帶我過江?今天就殺了你!」剛說完,某女就暈倒了。沒辦法,只好掉頭回家,當時是十二月二十八。第二年二月初十,張真人派的法官到了。頭一天晚上,黑衣人的手下說:「聽說明天有江西道士來,我們先走了。」黑衣人笑道:「江西道士能把我怎麼樣?」雖然這樣說,第二天黑衣人也不見了,而且再也沒來。
  • 百神傳說之揚州五司徒
    揚州五司徒,又名「英顯司徒」,「揚州五神」,乃茅、許、祝、蔣、吳五姓之人,長久享受過國家祭祀,《南史》中對五人事跡有記載。會稽山陰人王琳,年少時好習武,後來成為將帥,禮賢下士,對待手下謙恭有禮,所得賞賜,從不拿回家中,後被陳將吳明徹殺害,當時百姓無不痛哭流涕。揚州茅知勝等五人,便是揚州五神,秘密把王琳屍身送到建業下葬。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仔細看看這個神的信眾,都是短衣襟,矮帽子,蛙頭鞋子,滿嘴的官話。接下來的祈禱文詞中有『願神靈保佑,上自督撫,下至州縣,看門的有權,紅包加重』等等。張某更加迷惑不解,就打聽這是什麼神,回答說:「這是嚴嵩門下的班頭牛二太爺。」張某大怒,說:「嚴賊當年私賣官爵,陷害忠良,就是這樣的人助紂為虐。連嚴嵩在史書上都是壞名聲,這樣的奴才怎麼成了神?」上前想要打神像的耳光。
  • 藥王、湖神之女和龜三郎
    突然,它被湖神抓進了湖底監獄。沉在龜峰湖底下的監獄,地面是種打磨過的石板,房子是白色的,露臺上開著幾百朵鮮花和幾百種水裡的植物,那裡關押著犯了過錯的妖、仙、動物,被關在這裡,可以自由行動,但就像在迷宮裡穿行,出行都騎著烏龜。有很多烏龜趴在湖底一動不動,像石化了似的。其他妖怪不知道龜三郎犯了什麼事,但見它從不喊冤,在湖底過了幾十年。
  • 古代志怪故事——鬼爺爺,竹馬送客
    鬼回答說要去揚州天寧寺裝飾佛像。又一個晚上,他妻子丟失了金釵金鐲,向鬼爺爺問詢,回答說,在你的第幾個箱子裡,拿回去吧。又有一天,宋某家丟了一張熟羊皮,一張紙條上寫著:我借用了,明天就還你。第二天,從門外走進來一隻大綿羊。這樣的事非常多,不勝枚舉。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顧某
    顧某未可園先生來訪,看到我寫傳奇故事消遣,就講了一件事。他朋友朱楚翹在某府中做幕僚的時候,內務府推薦來一個顧某做書記。這人性格儒雅隨和,又很詼諧,和大家相處很好。某天,官員佩戴了一個翡翠的帶鉤,碧綠沒有雜質,讓人喜歡。大家傳著看,都讚嘆不已,小心翼翼的捧著。只有顧某毫不在意,傳到他手上時,失手掉落地下,跌成三段。大家都嚇得變了臉色。官員也很生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巴嫣嫣
    到了揚州,因為風大,暫時停船在江都門。連日無法開船,就和同船的一個商人嚴某去岸上青樓狎遊。孟某穿好衣,說大話,儼然一副大富翁的派頭。這裡有個妓者叫慶兒,長相一般,卻很善於魅惑人。幾天下來,孟某就被她迷住了。連和巴嫣嫣的事都告訴了慶兒。慶兒說:「不是我離間你們的感情,能把前夫的錢給你花,將來還會遇見比你更中意的。你倆的感情長不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洞庭君
    徐生感嘆:「這是神賜給我的,不敢不收。」然後讓僕人撿起,回去後供奉在官舍,早晚燒香禮拜,等著不測之事發生。從此,徐生因為憂愁恐懼得病,病情逐漸嚴重。到了戊戌年九月十五,他坐在床上,忽然神情恍惚,對家人說:「洞庭君來接我了!他說現在水運的公事繁雜,需要我去輔助。玉清宮已經下了詔書,不能推脫!」過了一會兒又說:「門外騎馬的隨從有一百多人,紅鬍子的小吏也不少。」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