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國演義》也好,電視劇《三國》也罷,對周瑜的刻畫都有失公允。
周瑜留給後人的印象,逃不過這麼幾條:極度自負,相當自戀;本事不大,醋勁不小;小肚雞腸,嫉才妒能……
評價都是的消極的,口碑都是負面的,眾口都是難辯的。
面對這些鋪天蓋地的負面評價,不少人都會忍不住問上一句:真實的周瑜,果真如此不堪?
顯然不是這樣。先不講正史,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換個角度品,就是一篇為周瑜正名的文章。
讓我們重溫一下這首上中學時必須背誦的名人名篇。
表揚起自己心儀的歷史人物,身為詞壇大佬的東坡居士一點也不磨嘰,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很明顯,在東坡居士眼裡,周瑜哪裡是一個小肚雞腸之人,簡直就是人人敬仰的「千古風流人物」。
請注意,此「風流」非彼「風流」,無關風關雪夜,更非男女那點事兒,而是指像秦始皇贏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一樣的英雄豪傑。
東坡居士最浪漫最長情的表述,莫過於對周瑜歷史功績的詩意再現:「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英雄愛美人,美人嫁英雄,既愛美人更愛江山,多麼美妙而又符合大眾心理預期的愛情故事,多麼英俊瀟灑卻又拼搏進取的有為青年,在蘇東坡眼裡,周瑜周公瑾簡直就是完美男人的「形象代言人」。
請注意「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一句,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沒錯,如果按小說《三國演義》的內容去理解,這分明在公開表揚諸葛亮同志。
但是,我們有必要搞清楚,蘇東坡生於公元1037年,羅貫中生於公元1330年,一個是北宋的大詞人,一個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前者比後者先出生近300年,並且蘇東坡的成就和名氣要比羅貫中大了許多,完全不能排除羅在撰寫《三國演義》時竊取了東坡居士的勞動成果,並且移花接木、偷換概念,明明是周瑜手持「羽扇」,卻偏偏寫成諸葛亮有事沒事總拿著一把羽毛扇子。
一些歷史資料也表明,《三國演義》裡諸葛亮頭上的諸多光環,包括「草船借箭」這樣的經典戰例,其實都屬於被故意抹黑的周瑜同志。
這也符合羅貫中「揚劉抑曹」、「褒蜀貶魏」的政治立場和創作基調。
所以,非常有必要說幾句大實話,也順便給周瑜同志伸伸冤、評評反。
究竟如何評價三國名將周瑜?不妨從四個層面稍加剖析。
其一,周瑜是個美男子。
按照蘇東坡「羽扇綸巾」的說法,周瑜應該是個玉樹臨風、德才兼優、風流倜儻、揮灑自如的美男子。
如果周瑜是個齷齪之人,孫氏兄弟不會不講條件地信任他,美女小喬不會毫不猶豫地嫁給他,江東水師大都督的官位也不會無可爭議地歸屬他。
身為那個時代、那個地域的美男子,周瑜完全有資本自豪甚至自戀。
其二,周瑜擁有大智慧。
暫且不論「草船借箭」原本就是周瑜的傑作,單是他使用反間計讓曹操怒殺蔡瑁、張允這件事,就足以證明他的足智多謀。
對於昔日同窗蔣幹的突然造訪和曲線遊說,周瑜揣著明白裝糊塗,約上一幫兄弟助興,帶上美妻小喬監酒,只與蔣幹喝酒敘舊,其它事情隻字不提。
美女加美酒,小盅換大盅,蔣幹酒不醉人人自醉,很快進入迷糊狀態。
酒精讓人興奮,也讓人弱智。蔣幹最終中了周瑜的反間之計,拿著偽造的蔡瑁通敵的證據,屁顛顛地去向曹操告密邀功。
蔡瑁和張允小命不保,睿智的周瑜又多了一份戰勝曹操的把握。
其三,周瑜是個好丈夫。
小喬是江東出了名的才女美女,嫁給文武雙全的周瑜,自然是英雄配美女、才子娶佳人,被文人騷客們渲染成千古美談。
可能是受蘇東坡的影響,現有的文學和影視作品中,周瑜和小喬總是那麼相敬如賓,總是那麼恩恩愛愛。
一個巴掌拍不響,恩愛終須兩相悅。如果周瑜也玩大男子主義,也玩三妻四妾,想來後人也不會硬往周瑜臉上貼金。
其四,周瑜缺乏好運氣。
相對於原著《三國演義》,電視劇《三國》有不少突破,但在對周瑜的刻畫上,依然將其放在了諸葛亮的對立面。
既然要美化諸葛亮,周瑜就只剩下被醜化的苦命了。
比如,周瑜命令諸葛亮夜襲曹軍糧草大營,擺明了就是讓諸葛亮去送死。如此小肚雞腸,哪像江東堂堂水師大都督所為?
大軍壓境,大敵當前,誰還有閒心搞窩裡鬥?
如此被人醜化,只能說周瑜運氣不好。在紅花諸葛亮面前,做綠葉就做綠葉吧,還被無情地打擊成爛菜葉,公理何在?
難道這就叫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2011年3月3日草於遼寧大連,2020年8月13日晨完善於陝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