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三國》:小說裡的「假三國」和其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2020-09-04 橘子多讀書吧

讀史使人明智。那如果你所知道的歷史僅僅只是文學作品中的虛構呢?那我們還能從中得出真正的智慧和道理嗎?

顯然,小說比真正的歷史傳播的更加廣泛,比如《三國演義》讓很多人對三國的一些人物和歷史,有了很多的了解。但是,卻也存在很多誤解。當看到《被誤解的三國》這本書時,才知道,原來之前從電視劇或者小說裡了解到的三國人物及其事件,並不是完全跟真正的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吻合。


《被誤解的三國》封面

《被誤解的三國》正是為讀者找出小說和歷史的差異,讓讀者對原來了解的「小說三國」的一些虛構的假三國知識,做一些糾正、豐富和擴展,告訴我們背後真正的不為大眾所熟知的真相。

這本書從問題入手,排列出了關於三國的歷史和文學作品中的區別,來挑戰人們對於三國的一般認知。比如,曹操到底是英雄還是奸雄?劉備的天下真的是哭來的嗎?關公真的是「過五關斬六將」離開曹營的嗎?劉備真的分封了「五虎上將」嗎?等等問題。看到這些問題,你是不是也開始懷疑了呢?


書籍內頁之一:糗了,我之前還以為《三國演義》裡都是真的


因「小說三國」與「正史三國」存在很大差別,《被誤解的三國》借用正史與小說的對話,讓對三國有興趣的大眾讀者認識到真實的三國人物和歷史。幫助人們更好更準確地學習和應用那些三國人物的謀略智慧和以史為鑑看到人物的多面,了解一些真正的歷史規律。

說到三國必然說到曹操,最常用的俗語就是「說曹操曹操到」,但是對於這句話的由來,想必就不是那麼多人知道了。在這本書裡,作者給我們找到了兩種說法,一種就是說曹操派了特務來監視公卿大臣,一說曹操的壞話,曹操的人馬就到了。還有種說法就是曹操用兵如神,敵人還在討論戰略的時候,曹操已經殺到了。作者分析了曹操擅長用騎兵的戰術,又很會捕捉戰機,發動奇襲。用兵神速的曹操速度快如說話間,又以官渡之戰和曹操親率騎兵急行三百餘裡追上劉備軍營為佐證,所以作者認為第二種說曹操用兵快速果敢,更為準確。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

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判也常帶著個人的意見。就像對於曹操的爭議一直都有。在《三國演義》裡曹操是個奸雄,並且因各種殘暴的事件,一直是反面人物的形象。

但是在《被誤解的三國》這本書裡,對比以往《三國演義》中「亂世奸雄」的形象,作者告訴我們一個完全不同形象的曹操。曹操年輕時候是個熱血官吏,因得罪宦官集團而被免官,但對於天下格局的冷靜觀察,曹操希望能幫助朝廷穩定亂局,讓亂世之中的百姓獲得安寧的生活。由此可見,曹操最初心懷仁人之心的。曹操也是個特別有才能的人,他依法行政、器重人才、有容人之心又勇於承認錯誤,所以他能聚集起眾多人才,再加上適當的策略,曹操在群雄中脫穎而出。曹操也是很傑出的軍事理論家和詩人,不管小說怎麼說曹操是個奸雄也不能否認他真的很優秀的事實。

在書中說到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作者也一再強調, 如果不是曹操的恢弘氣度有意放關羽離開曹營,關羽也無法與劉備張飛相會合,至於「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更是小說家的純虛構。

類似小說與歷史真相的巨大差異點,在書中還有很多。不止曹操,其他三國有名人物如關羽、張飛、劉備、諸葛亮等等人物故事跟小說的演繹也有很多大相逕庭的地方。


書中的不那麼一樣的張飛


小心求證,也是本書的一個特點,作者廖彥博參考了《三國志》《後漢書》《世說新語》《資治通鑑》等多部正史,所以引用部分也在相應敘述後面的括號裡,方便讀者了解原著和查找。書中內容也非作者一家之言,作者也參閱和引用多部相關歷史的文獻傳記,如《國史大綱》《品三國》《三國人物論集》等,這些「引用書目」在書最後都有,對於喜歡三國歷史的讀者,也是個很好的書單。


除掉封面後的書皮有點帥啊

這本書的敘述方法也很接地氣兒,用上了很多現在通俗易懂的語言方式,也不乏幽默之處。相比於冗長枯燥的純歷史故事,這本書的敘述也比較有趣。篇幅短小,語言簡潔,也適合學生和沒有整塊時間的讀者來閱讀了解。

全書採用四色全彩頁的印刷,插圖也清晰明快,看起來也不那麼單調。對於想了解真實三國歷史的朋友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是橘子 ,歡迎關注我呀,一起讀書一起學習哇

相關焦點

  • 《被誤解的三國》|正史和小說,三國究竟有何不同?
    我有一本翻得稀爛的《紅樓夢》,從初中讀到高中,後來帶到念大學的城市,及至後來參加工作做了導遊,這本書跟隨我走過很多的城市和他鄉,在大學宿舍裡讀,在異國他鄉的賓館裡讀,在開往拉薩的火車上讀,在飛往美國的飛機上讀,在深夜裡讀,也在陽光正好的午後讀。
  • 《三國4》書評
    這篇書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這本書是日本小說作家吉川英治的代表作,日本三國文化的奠基之作,也是這個系列的終曲。這很久沒有讀三國了,想起小時候,是小浣熊魔法士方便麵裡的人物卡喚起了我對三國人物的崇敬之情,那個時候我們關注的無非是卡片上颯爽的將領,以及迷之量化的智力值、武力值。
  • 《詭三國》:621萬字三國小說,沒有金手指,全是詭辯和智慧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621萬字的歷史小說。分類:歷史-秦漢三國。【簡介】沒有系統,沒有老爺爺,沒有推土機,沒有集郵癖,只有一個小職員,無財無權無勢,一步步的在三國各路牛人間披荊斬棘!梟雄還是英雄,美女還是江山,陰謀還是陽謀,王道還是霸道?
  • 品《三國》,為什麼總有人喜歡拿歷史說事?
    觀後,我真的很佩服他,即服其歷史知識的淵博精微,也服其理科生的計算和工科生的刻度感。我原來在一個叫美篇的平臺有位文友叫風清揚,是專門寫書評的,是該平臺專訪過的大咖。他在我解讀《三國》的文章裡留貼說,有幾個噴子專門噴他的三國文章,怎麼說也說不通,煩!我點進去一看,有那麼三五個人盯上他了,發一篇駁一篇,都是拿歷史說事的。
  • 《三國5》書評
    這篇書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很久沒有讀三國了,想起小時候,是小浣熊魔法士方便麵裡的人物卡喚起了我對三國人物的崇敬之情,那個時候我們關注的無非是卡片上颯爽的將領,以及迷之量化的智力值、武力值。後來,三國殺遊戲的興起再次帶起了「三國熱」,文韜武略,明爭暗鬥,三國殺裡的縱橫捭闔,比起童年的方便麵卡片,更接近了三國的真實面目和歷史的真相。
  • 蕭玉寒的《三國異俠傳》算不算是第一部三國題材的武俠小說
    如果非要找的話,筆者想蕭玉寒的《三國異俠傳》應該是比較符合這一標準的。當然還有君天所寫的《三國兵器譜》也算得上。說起武俠作家蕭玉寒,不查不知道,一查還真是富於傳奇色彩。蕭玉寒:1943年生於杭州,就讀於杭州師範中文系。70年代末到臺灣,從事小說創作。90年代,加入澳洲國籍。寥寥的一行字把作家的情況概括的相當明了。生於大陸,輾轉臺灣,定居澳洲。同樣是從事小說創作。
  • 打開三國的正確方式
    提起三國,稱它為中國第一IP也不為過。從漢室凋敝到三國歸晉這一段歷史長河裡,誕生了無數的名士猛將、陽策陰謀、殺伐鏖戰……以及數不清的成語典故。比如說,青龍偃月刀是假的,歷史上關羽和張飛一樣用的是矛。書裡通過80幅高清三國歷史地形圖,結合作者專業獨到的地理分析,足以為所有三國迷們解決以下三大問題:
  • 從《三國演義》到《新三國》,贏在思路開拓,輸在人物塑造
    或許有些讀者和觀眾並不清楚,在正史《三國志》中的引文裡,曹操所說的原話和《新三國》一致。也就是說,《三國演義》小說給正史中的原話加了「天下」二字。細品一下就能知道,二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小說的改動讓曹操這一奸詐的形象瞬間生動了不少。但這不是人物本來的面貌。《新三國》通過摻雜一些正史的資料,來和「演義」做一個區分。
  • 春秋戰國是亂世,三國也是亂世,為什麼三國比較受歡迎
    提起三國的歷史,簡直婦孺皆知,大家都比較耳熟能詳,但是要提起春秋戰國,估計大家只記得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了,很明顯三國比春秋戰國那段歷史要受歡迎的多。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受名著《三國演義》、影視劇、遊戲的影響。
  • 數說三國
    等,對三國的興趣又「迴光返照」起來。三國這個大IP伴隨了各個時代的人成長,從史記到小說、到書評、到民間劇集、到影視作品,特別對於Y世代之後的人來說,三國類遊戲也是層出不窮。個人淺顯的理解是水滸裡的兄弟義氣可能會讓青少年——精力充沛的年紀——過於魯莽和心浮氣躁,少年人涉世不深,讀書時看不透劇情背後的悲涼和江湖的險惡,往往更容易被書中好漢們的快意恩仇與替天行道所迷吸引,因此更容易因怒鬥狠;而三國裡的爾虞我詐可能會讓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智力充沛的年紀——過於沉迷於玩弄權術、嘗試操縱他人,並且人在中年難免感嘆三國英雄馳騁,卻不得豪傑有始有終,難免唏噓感嘆,產生老驥伏櫪、烈士暮年之感
  • 三國人物雜談
    我這裡要說的幾個人物,都是平時大家在讀三國和看三國時不大注意或者忽略的人物,但他們在整篇故事中也有這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在三國裡代表了一個人物,而且是一個大貪官的形象。督郵也被三國迷成為三國中「無名無姓」之人。
  • 還在沉迷新三國的宏大場面?看看老版三國.....
    小編近期看閒來無事看完了老版的三國演義,而在十年前小編曾完整的看過新版三國。如今看來,兩部三國確有很大的差距,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部三國的不同與差距。從評價來看,多數人更傾向於老版的三國,之所以認為老版的較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演員的選擇上,老版三國很多演員都不是很火的演員,而是面向全國進行,幾乎所有的演員都是按照原著的描述來挑選的,他們的演技和氣質都很符合所扮演的角色。
  • 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三國歷史最隱秘的一人,一語成戳道出結局
    「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三國歷史中最隱秘的一人,一語成戳道出結局說起《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很多人人物只是一本小說,但是事實上歷史還是有小說這些人物的,還有那些經典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等,裡面的人物刻畫也非常的細膩,所以這本小說也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古典小說之一,今天我們要來談的就是三國歷史時期的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在《三國演義》裡是被稱為「智絕」的存在,此人就是
  • 三國兵器譜!盤點三國時期都有哪些神兵利器
    俗語有云,&34;,羅貫中在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窮盡了筆墨為大家描繪出了一副東漢末年的宏大戰爭場面,讀之令人心馳神往、熱血沸騰。羅老先生除了對於武將文臣的形象刻畫地鞭辟入裡外,更用了大量筆墨去描繪神兵利器,趙子龍在長坂坡七進七出,藉助得便是青釭劍之利;而關二爺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也絕對與他手持的神兵青龍偃月刀脫不了關係!
  • 萬萬沒想到,這才是打開一部三國的正確方式
    提起三國,稱它為中國第一IP也不為過。從漢室凋敝到三國歸晉這一段歷史長河裡,誕生了無數的名士猛將、陽策陰謀、殺伐鏖戰……以及數不清的成語典故。直到今天,三國IP依然是海量影視作品與動漫遊戲的改編首選,乃至各種段子梗圖的本源出處。
  • 讀易中天的《品三國》有感
    當年易中天在CCTV的百家論壇講播《品三國》時十分轟動,三國風颳遍了大半個中國。小巖記得那時聽了五遍,每次都大呼過癮,每次聽完都有不同的感受,讓人回味無窮。最近《三國志14》發布了,小巖玩了玩之後,再次沉迷於三國文化,於是小巖將當年購買的《品三國》
  • 正當大家沉浸在三國中時,易中天喊了句:別看《三國演義》了!
    節目主持人B:這個品三國的人痛心疾首。要知道一個研究歷史的教授是不能接受歷史人物、歷史事實被扭曲、被誤解的,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假如這樣的錯誤思想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加深而無人糾正,那麼歷史的真相將永遠無法大白於天下,這樣的後果是相當可怕的!
  • 讀三國我是認真的(三)
    301、三國裡最厲害的隱士應該是諸葛亮 三國...」被推薦至頭條首頁!302、三國曹操族子曹真是抗蜀名將!!曹真,字子丹...」被推薦至頭條首頁!303、「挾天子以令諸侯」高深的戰略,是曹操最大的...」被推薦至頭條首頁!
  • 電視劇老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哪個更好?
    在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人氣應該是最高的,即便沒有讀過三國的人,或多或少也能說出幾個三國人物。改編自《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不少,其中94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的知名度應該是最高的,這兩部作品也經常被拿來做對比,有人喜歡老版,也有喜歡新版,那麼,老版三國和新版三國哪個更好,都有哪些亮點呢?老版《三國演義》好在哪裡?
  • 新三國:羅貫中硬編出來的三國第一謀士
    關於李儒的篇幅只在《三國演義》裡出現,《後漢書》和《三國志》中只有簡單提到。《魏書》記載,呂布刺殺董卓,卓將李儒等人曾派兵阻隔。丁原除了倚仗并州軍外,最主要的是有「九原虓虎」呂布在其帳下效命。李儒此時站出來說了一句」欲取天下,何惜一馬「,靠著赤兔馬和無數金銀,將沒有立場的呂布給拐到董卓這一方來了。接著,董卓集團走的每一步,都由李儒負責出謀劃策:立新君、殺少帝,看穿曹操的獻刀計,殺袁紹叔叔袁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