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中娶過七房女人。」
一生中能娶七房媳婦,這是多少男人的夢想啊,換做別人,可能會把這事當作福氣。
可白嘉軒就不這樣想了,嫁給他的那六個女人,進入白家門樓後,基本都沒活得過一年,就因為各種離奇的原因去世了。
第一個媳婦是難產死的;第二個媳婦是害癆病死的;第三個媳婦無緣無故逐漸瘦成了包穀杆子就那樣死了;第四個媳婦死時指甲縫裡留著黑色的、早已凝固的血液。
白鹿原上就流傳出了個傳說,說白嘉軒天生命硬,所以嫁給他的女人都活不長,她們都是被「剋死」的。更有甚者說白嘉軒體內有毒,且有奇異的生理構造……
所以就沒人在願意把女兒嫁給白嘉軒了,因為白鹿原的人堅信,把女兒嫁給他就等同於送她去地獄。
儘管這樣的想法已經普遍得到了白鹿原鄉民的共識,白嘉軒還是能接連娶到七房媳婦,這是因為白家有豐厚的家業,只要給得出天價的聘禮,總有捨得女兒的人。
白家只用了一頭還沒長大的騾子換來的錢,就戰勝了這些流言,幫白嘉軒娶到了衛木匠的三女兒。
這個可憐的女孩,在同房花燭夜嚇得全身發抖,她被鄉裡關於白嘉軒的傳說嚇著了。這些傳說衛木匠自然是知道且相信的,可對於他來說,女兒比不上一頭小騾子換來的錢。衛家有好幾個孩子,衛木匠正愁養不活,只要給得起彩禮,他才不管女兒的死活,他就急著把女兒送走呢!
衛三姑娘死活不願意和白嘉軒同房,可她那裡拗得過白嘉軒呢?結果兩人生活了幾個月,這個可憐的姑娘就瘋癲了,一次衛三姑娘出去洗衣服,失足掉到河裡淹死了。
白嘉軒之前娶的媳婦,都是鄉裡富家的千金。他這任媳婦生在貧困家,從小跟著母親在田裡勞作,手上結滿繭子,身體也長得壯實,她賣力幫家裡種地,可還是被父親「出賣」到了白家。
衛三姑娘一輩子都沒過過好日子,白嘉軒憐惜她,所以下葬時給她穿了三套衣服,這已經是當時對過世的年輕女子最高的下葬禮儀了。而之前幾個媳婦下葬時,陪葬品也不過是一副薄薄的棺材而已。
那個時代的女人,即便是下葬,也要比男人低一級……
當時白嘉軒的父親剛過世不久,家裡又逢此變故,接連死了五任媳婦,白嘉軒的心理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父親的遺言是即便是把家產全都賣了,也要給白嘉軒娶到媳婦,不然白家就可能在這一代斷了後。當時白家為了娶這五個媳婦進門,已經花掉了一半的家產。
白嘉軒是不願意再娶了,他的心已經受傷了。
母親勸他趕緊再娶,說:「女人就是糊窗戶的紙,破了爛了就揭掉再糊一層新的!」此時的白趙氏,成為了男權家庭新的一家之主,她對別的女人沒有半點憐憫之心,在她眼裡,那些女人就是糊窗戶的紙,隨時都可以揭掉再換一層新的!
碰巧南原上一個姓胡的人家,一家之主玩色子輸光了家產,別人把他家辛辛苦苦積攢的所有財富都拉走了。老胡為了重振家業,不惜許諾把女兒嫁給白嘉軒,他給出的彩禮很重,二十斤棉花加二十石糧食,這份財力足以讓胡家重新輝煌起來了。
不出意外的是,胡家姑娘嫁入白家不久就死了,胡家通過「賣女兒」的行為,得以重整家業,本來已經準備上吊的老胡,又安下心來過上了好日子。
巴爾扎克評價《白鹿原》道:「這本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
作者在小說的開頭安排這一情節,就是在痛斥那個男尊女卑時代的可恨與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