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說《聊齋》之奇烈女子尤庚娘

2020-09-09 會講故事的明月

今天講個烈女子尤賡娘的故事。

話說明朝末年有個叫金大庸的官宦子弟,娶了本郡尤太守的女兒尤庚娘為妻。庚娘長得既美麗又賢惠,夫妻倆感情很深。那時正是兵荒馬亂的年頭,金大庸一家為了躲避兵禍就去南方投親。在路上遇到一個叫王十八的人也帶著妻子逃難,王十八見到金大庸後一見如故與金稱兄道弟,十分熱情,金大庸很高興,於是兩家人便同行同住。

這天,走到了一條河邊,庚娘偷偷告訴金大庸說:「不要和王十八同乘一條船。他總是盯著我,眼珠亂轉,好像心術不正!」金大庸答應了。這時王十八僱了條大船,並幫著金家搬運行李,忙忙碌碌,非常周到。金大庸不忍拒絕他的好意,又想到他也帶著妻子,那少婦看上去也很溫順和氣。於是就決定與王十八同坐一條船。

不久太陽落山了,遼闊的水面一望無際,分不清東西南北。金大庸看到四周荒涼險惡,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船行了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只見到處是蘆葦。船停下後,王十八邀金大庸父子到船頭望望風景,忽然乘其不備將金大庸一把推下水。金大庸的父親看見剛要呼喊,也被船家用竹篙一下打落水中。金母聽到聲音出來察看,也被打下船去。這是王十八假意這才高喊救人,可水深浪急,金家父子幾個早已經沒有了蹤跡。

剛才金母出來時,庚娘也跟在後邊,已察覺剛才發生的事。聽到一家人都掉進河裡,很是害怕,哭著說:「公婆都淹死了,我到哪裡去呢!」王十八這時進來勸她:「娘子不要憂慮,不如跟我到南京去吧。我家有房子有地,很富裕,保你吃穿不愁。」庚娘心裡明白這些都是王十八搞得鬼,可自己人單勢孤,只好假裝止住淚說:「事已至此,只能如此了。」王十八聽了非常喜歡,到了夜裡,王十八就跑到艙裡拉住庚娘求歡,庚娘假託來了月經,王十八無奈就到少婦那裡去睡了。不久,只聽王十八夫婦吵了起來,也不知什麼原因,只聽到女的說:「你辦這種事,不怕遭雷劈嗎?」王十八就打那女人,女的喊起來:「死了算了!實在不願給殺人賊當老婆!」王十八吼叫著把女人拖出船艙,只聽到咕咚一聲,接著就聽到喊有人落水了。此後幾日,王十八常來糾纏庚娘,但都被庚娘藉故推辭了。

過了幾天,到了南京,王十八領庚娘回到家,上堂拜見母親。王母驚訝說這不是原來的媳婦了。王十八說:「原先的媳婦掉到水裡淹死了,這個是新娶的。」回到房裡,又要親近庚娘,庚娘笑著說:「三十多歲的男人了,還不懂這人情世事嗎?普通人家成親,還得喝一杯薄酒呢,如沒有幾分酒意,草率行事,成什麼樣子?」王十八聽後大喜,於是立刻準備了酒菜,兩人對坐飲酒。庚娘拿著酒壺殷勤地勸酒,王十八慢慢有些醉了,推辭不喝了。庚娘又換了大碗,媚笑著強要他喝,王十八不忍拒絕,又喝了下去,不久就酣然大醉,庚娘見王十八酒醉昏睡,就走出房門,拿了把刀進來,摸黑來到床前,伸手摸王十八的脖子,王十八還抓著庚娘的胳膊,說著親熱的話。庚娘用力一刀砍下去,沒把他砍死,王十八叫著要爬起來,庚娘又砍了一刀,王十八這才死了。王母好像聽到響聲,過來問出了什麼事,庚娘於是揮刀也把她殺死了。

王十八的弟弟王十九聞聲發覺趕來,庚娘知道不免一死,於是立即揮刀自殺。可刀刃卷了,砍不進去,她便打開門跑了出去。等王十九追出來,她已跳進池塘裡了。王十九急忙呼告鄰居,把庚娘撈上來,見人已經死了,可面色端莊豔麗,依然同活著一樣。大夥一同檢驗了王十八的屍首,看見床頭上有一封信,打開一看,原來是庚娘寫的,信裡詳細講述了她全家的冤情。眾人看罷都認為庚娘是個烈女子,於是大家商量決定湊錢給她出殯。天亮後,聞訊來看的人有好幾千,見了庚娘,個個敬佩,人人朝拜。一天的時間,就斂得了上百兩銀子。好心的人們為她買了珠冠袍服、金銀首飾,上等棺材和很多隨葬東西,把她葬在了南郊墓地。

再說金大庸,當初落水後,幸虧浮在一片木板上,才大難沒死。天亮時,漂到淮河上,被一條小船救上來。這條小船是當地富戶尹老漢專門為搭救落水遇難人設置的。金大庸清醒後,去登門拜謝,尹老漢了解了他的遭遇,就要留下他教自己的兒子讀書。金大庸因為不知道親人的消息,想前往探訪,所以拿不定主意是走是留。這時又聽說:「撈上來了淹死的老人。」金大庸疑心是自己的父母,急忙跑去看,果然不錯。尹老漢代他買了棺木,金大庸正在哀傷痛哭,又聽說:「救了一個落水的女人,自稱金大庸是她丈夫。」金大庸擦乾淚驚疑地跑出去,那女子已經來了。並不是庚娘,而是王十八的妻子,向著金大庸大哭起來,請求收留她。金大庸說:「我心緒已亂,哪有心思替你打算!」女子哭得更厲害了。尹老漢問明緣故,說這是老天的報應,勸金大庸收留這女子為妻。金大庸藉口喪期,況且還打算報仇雪恨,怕有家是累贅。那女人說:「如果像你說的,要是庚娘還活著,你也會為了報仇而拋棄她嗎?」尹老漢覺得這女子說話在理,就提出暫時代金大庸收留這女人。

金大庸埋葬父母時,那女人披麻戴孝,哭得非常悲痛,如同死的是自己的公婆。辦完喪事,金大庸懷揣利刃手託飯缽,要去揚州報仇。女人勸他說:「我姓唐,祖籍是南京,和那個王十八是同鄉。以前他說是揚州人,都是騙人的,況且江湖上的水寇多半是他的同黨,你這樣去怕是報不了仇,還會惹禍。」金大庸聽她一說,猶豫不定。這時忽然傳來有烈女子殺人報仇的事,這事在沿河一帶流傳很廣,姓甚名誰非常詳細。金大庸聽了知道是庚娘幹的,但知道庚娘死了就更加悲痛。於是辭謝唐氏說:「幸虧我沒做有辱你的事。我家有這樣的烈女子,怎能忍心負她另娶呢?」唐氏則不肯離開,並願意做妾。

不久,有個同尹老漢交情很深的袁姓副將軍,路過這裡來看望尹老漢,見到金大庸,非常喜愛,請他當了軍中的書記官。金大庸孤身一人便答應了袁將軍。過了一陣子,流寇造反,袁將軍立了大功。金大庸也因為參贊軍務有功,被授了官職回來,這時他才和唐氏成了親。

過了幾天,金大用帶上唐氏去南京,準備去給庚娘掃墓。剛過鎮江,船到江心,忽然有一條小船過來。船中有一老媽媽和一個少婦,金大庸驚疑那少婦很像庚娘。小船疾駛而過時,那少婦從窗中窺看金大庸,神情更像庚娘。金大庸驚疑又不敢追問,急忙呼叫說:「看那鴨子飛上天去了!」少婦聽了也呼喊說:「饞狗想吃貓腥嗎!」這是當年閨房內他們夫妻倆開玩笑的話。金大庸大驚,回船追近仔細一看,真是庚娘。兩人相見抱頭大哭。唐氏以嫡妻禮拜見庚娘,庚娘驚奇地詢問,金大庸才仔細地述說了緣由。庚娘拉著唐氏的手說:「同船時一席話,心中常常忘不了,想不到成了一家人。多虧你代我葬了公婆,我應當首先謝你。」於是以年齡論,唐氏小庚娘一歲,二人便以姐妹相稱。

庚娘緣何死而復活呢?原來,庚娘被埋葬以後,自己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忽然聽見一人喊她說:「庚娘,你丈夫沒死,還應當重新團圓。」接著就如同從夢中醒來,用手摸摸四面全是牆壁,這才醒悟自己是被埋葬了。

正巧有幾個盜墓人發現庚娘的陪葬物豐富,便挖墳破棺,見庚娘仍然活著,雙方都既驚又怕。庚娘害怕他們害自己,哀求說:「幸虧你們來,才使我又見天日。頭上的首飾,你們全都拿去,請你們把我賣到庵裡當尼姑,也可以得幾個錢,我不會把這事告訴別人。」盜墓人嚇得磕頭說:「娘子是貞烈女子,神人都敬佩。小人們不過是貧困沒有辦法,才幹這見不得人的事。只要你不說,我們便感恩了,怎麼敢賣你為尼呢?」庚娘說:「這是我自己願意的事。」另一盜墓人的說:「鎮江有個耿夫人,一人守寡沒有子女,如果見到娘子一定會很高興。」庚娘謝過他們,自己摘下珠寶首飾,全都給了他們。盜墓人不敢收,庚娘再三給他們,才拜謝收下來。接著盜墓人僱了車船,把庚娘送到了耿夫人家,假說是乘船遇風迷路。耿夫人是個大戶,守寡一人過日子,見了庚娘非常喜歡,把庚娘當作親生女兒。庚娘把自己的經歷講述了一遍,金大庸就過船去拜見耿夫人。耿夫人像對親女婿一樣款待他,邀金大庸到家中,留住了好幾天才走。從此兩家來往不斷,大庸與庚娘夫婦恩愛如初。

點評:大的災變在前,苟且而淫就可以生,貞烈的卻只能死。活著的人恨得眼眶瞪裂,死去的使人揮淚悲傷。至於像談笑不驚,手刃仇人,千古大丈夫中,恐怕也難找與之相匹敵人!誰說女子,就不能同英烈男子並駕齊驅呢?尤庚娘真可稱得上一位奇烈的女子。

相關焦點

  • 明月說《聊齋》之《王六郎》:人鬼一家親
    許義是個豪爽之人,於是就邀少年同飲,少年也不推辭,二人便坐在岸邊對飲起來。喝了一夜,二人都很高興,可是起網一看,竟連一條魚也未能打到。許義有些喪氣,他見天快亮了,就準備收網回家。這時少年起立躬身說:「哥哥和我喝了一夜酒,耽誤了打魚,小弟到下遊去為你趕魚。」說罷,起身朝下遊飄然走去。許義還在發愣,那少年已經回來了,對許藝說:哥哥快準備撒網,大群魚來了!」
  • 明月說《聊齋》之《折獄》費公斷案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給大家講個費公斷案的故事。押到堂上正要按律懲戒,其中有一個叫周成的害怕被打,於是就對費縣令說:「小人的錢糧已經籌辦足了,帶在身上正要去交納。」說著便從腰裡取出裝銀子包袱,交給費縣令驗視。費縣令查看了包袱,便問他:「你家住在哪裡?」周成回答說:「周村。」費縣令又問:「那離西崖村幾裡路?」周回答說:「五六裡。」「前段時間西崖村被殺的賈六是你什麼人?」周成回答說:「小人我不認識什麼賈六。」
  • 明月說《聊齋》之神女除怪
    丫鬟見此情景,便說:「霞姑,我先走了。」女子呵斥道:「走就走吧,什麼霞姑雲姑的!」丫鬟離開後,女子笑著說:「正好家裡沒人,便帶這丫頭一塊來,卻這樣無知,把我的小名洩露給了你。」金生不安地說:「你這樣仔細,我怕這裡頭埋藏著什麼禍患。」女子安慰道:「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了,保證不會有損你的品行。」兩人上床後,金生見女子手腕上戴著副手鐲,是用細金條穿連寶石做成,還鑲嵌著兩顆明珠。
  • 明月說《聊齋》之《太原獄》,清官巧斷冤案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來講個清官巧斷冤案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說在山西太原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婆、媳二人都是寡婦。婆婆張氏人到中年,不守婦道。這個縣官也是個昏官,聽信了張氏一面之詞,於是就把兒媳傳喚到堂。詢問通姦之事。兒媳又羞又惱,在上堂乾脆說出了姦夫的姓名,並說是婆婆張氏跟那人私通,不是自己。於是二人便在堂上爭執不休。縣官無奈 只好又把王七也拘拿了來,結果王七申辯說:「小人並沒有與她們私通,是她們婆媳不合,所以胡說八道冤枉我!」縣官聽後大怒道:「胡說,一村上百人,怎麼單單冤枉你!」於是讓手下將王七重打了一頓。
  • 明月說聊齋之商三官:奇女子捨身報父仇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奇女子捨身為父報仇的故事。三官知道後,就去見母親說:「哪裡有父親屍骨未寒就辦喜事的道理?難道他家就沒有父母嗎?」婆家聽了這話,很慚愧,就打消了原來的念頭。不久,三官的兩個哥哥沒打贏官司,含冤負屈地返回家來,全家人悲憤不堪。商仁、商禮還打算保留住父親的屍體,以便作為日後再上告的證據。三官勸阻說:「人被殺死了,官府卻不受理,可知這是什麼世道了!難道老天會專為你們倆生一個包青天嗎?
  • 明月說《聊齋》之:人鬼奇緣
    女子像是受不了,說:「如此狂暴,難怪人家不敢告訴你!」王義才開始詢問她。女子說:「我姓伍,名叫秋月。先父是名儒,精通易理,對我很愛憐。但說我不長壽,所以不令我嫁人。我到了十五歲時果然死了,父親便把我埋在閣東,墳墓和地一樣平,墳上也沒標誌;只在棺材一邊立了片石塊,寫著『女秋月,葬無冢,三十年,嫁王義』。現在已過了三十年,正好你來了,我很高興,急著想主動見你,心裡害羞,所以借做夢和你相會。」
  • 明月說《聊齋》之申文正殺龜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申文正殺龜的故事。話說在陝西的涇河邊上,有個讀書人,姓申名文正。無奈之下妻子對丈夫說:「要不,你去偷吧?」申文正聽後生氣地說:「我是讀書人的後代,不能光宗耀祖道也罷了,怎能去敗壞門戶、羞辱祖宗呢?與其做強盜活著,還不如餓死!」妻子聽後氣憤地說:「你想活著又怕丟臉嗎?世上沒有田產又能過日子的,只有兩條路:如果你不去做強盜,那我只好去當娼妓了!」申文正大怒,跟妻子吵罵起來,妻子無奈含忿去睡下了。
  • 明月說《聊齋》之書中自有顏如玉
    女子又讓他走出家門,多交朋友,從此諸子睿風流瀟灑、多才多藝的名聲就遠遠傳開了。女子說:「這下你可以去考試了!」女子笑著說:「你天天讀書,我本來就說沒用處。現僅夫婦這一章,你就還沒明白。枕席之上有功夫!」諸子睿驚奇地問:「什麼功夫?。女子只是笑,也不說話。過了會兒,暗暗地湊上去,教給諸子睿。諸子睿快樂至極,說:「沒想到夫婦之間還有這種不可言傳的快樂!」於是逢人便說,引得人無不掩口而笑。女子知道後責備他,他還不解地說;「鑽牆越院偷東西,才不能告訴人;天倫之樂,人人都有,有什麼可忌諱的呢?」
  • 明月說《聊齋》:《丁前溪》一個滴水恩,湧泉報的故事
    明月說聊齋,今天講個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故事。少年說:「實不相瞞,我家窮得無草餵馬,這還是娘子讓我從屋頂上撤下來的茅草呢!」丁前溪越發奇怪,以為這是主人藉此向他要錢。天亮後,見雨已停,他便收拾好行李,拿出銀子給少年,少年不要。丁前溪硬塞給他,少年無可奈何,拿著銀子進屋請示女主人。一會兒出來把銀子還給丁前溪,並說:「娘子說:我們不是靠這個來賺錢吃飯的。主人在外,常常好幾天不帶一分錢;你是客人,怎麼能向你索要報酬呢?」
  • 明月說《聊齋》之《梅女》:剪不斷的人鬼情仇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人鬼情仇的故事。話說太行縣有個封雲亭公子,剛剛死了妻子,他覺得十分寂寞,便到省城去散心訪友。這一說,女子的身影真地落下來了,對封生說:「你我萍水相逢,怎敢貿然相託呢?然而九泉之下的枯骨,這麼多年了,舌頭縮不回去,繩套也脫不掉,實在是苦不堪言。求求您,讓主人砍斷這屋梁,燒掉它,這樣我才能解脫苦難。」封生聽後答應去辦,姑娘的影子隨後消失了。封生覺得剛才不是在做夢,就招呼店主人來,打聽這是怎麼回事。店主介紹說:「十多年前,這裡是一戶姓梅的住宅。
  • 明月說《聊齋》之牡丹仙子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牡丹仙子的故事。吳恆迷惑不解,轉念一想:這一定是位仙人,人間哪有這麼美麗的女子!他轉過假山,正好遇到老婆婆,那姑娘正坐在石頭上,他們相互看見都吃了一驚。老婆婆用身子擋住姑娘,呵叱吳恆說:「大膽狂生,你想幹什麼?」吳恆立刻上前施禮說:「姑娘必定是神仙!」老婆婆斥責他說:「如此妄言,就該捆起來送到縣官那裡!」姑娘則微笑著對老婆婆說:「我們走吧!」於是就轉過假山走了。
  • 明月說《聊齋》芭蕉仙子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芭蕉仙子的奇幻故事。話說有個叫朱福來公子,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八九歲時,被叔叔收養。叔叔是朝廷國子監祭酒,家裡很有錢,但沒兒子,他很疼愛朱福來,像對自己親兒子一樣。朱福來十四歲時,被幾個浪蕩子弟引誘去嫖妓宿娼,整天混在妓院裡不回家。當時有個從金陵來的妓女,朱福來很喜歡她,被她迷住了。
  • 明月說《聊齋》之《靈蛇》:萬物多有靈,眾生皆有情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俗話說萬物皆有靈,那麼今天咱們就講個靈蛇的故事。許義揮手趕它說:「走吧!世上沒有百年不散的宴席。從此以後,你隱身在深山大谷中,將來一定能修練成一條神龍。蛇箱怎麼可以長期居住呢?」二青好象聽懂了許義的話,消失在草叢中。許義剛要離開,二青又回來,許義怎麼趕它也不走,還用頭碰蛇箱,而小青在箱裡也不停地竄動。許義恍然大悟說:「原來你是想和小青告別呀?」於是就打開蛇箱。小青從箱裡徑直竄出來,二青與它交頭吐舌,好像互相囑咐話語。
  • 明月說《聊齋》之仙人島
    這天他偶然遇到個道士,道士打量了他一番說:「你的相貌屬於大貴之人,可惜被你輕薄的缺點給抵消了。憑你的聰明才學,如果不讀書,去修道,還有可能成仙。」王勉譏笑說:「誰將來有多大的福,這是不可能知道的。我只知道世上並沒有什麼仙啊神的。」道士說:「你的見識怎麼這樣淺薄?仙人,不用找,我就是。」王勉更笑他荒唐。道士說:「我這個仙還沒什麼特別,你如隨我去,立刻能叫你見上幾十個真正的仙人。」
  • 明月說《聊齋》之《冤獄》:昏官造冤案,神明辯是非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說個昏官製造冤惹怒神明顯靈的故事。朱成見到媒婆後便開玩笑說:「剛才我碰見你家鄰居趙武的娘子,真是既文雅又秀麗,你如果為我保媒,她就可以。」媒婆知道朱成愛開玩笑,並未當真也開玩笑說:「那你先殺了她男人,我再替你想辦法。」朱成聽了笑著說:「好,就這麼說定了。」沒料到,不久,趙武出門討債,回來的路上竟被人殺死在野外。
  • 明月說《聊齋》之:人鬼情緣
    楊昊見沒有動靜回到書房中,剛坐下,忽見一個美麗的女子從外面走進來,向他施禮說:「您原來是位風雅之士,我以前因為害怕才躲避開了。」楊昊大喜,拉她坐下。問道:「你的家鄉是哪裡?怎麼長久地住在這地方?」女子回答說:「我是隴西人,隨父親流落到這裡居住。十七歲時得暴病死去,到現在二十多年了。住在荒野地下,十分孤單寂寞。那兩句詩是我自己作的,以寄託幽恨之情。
  • 明月說《聊齋》之神女奇緣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人神結緣的故事。話說從前有個姓蔡的讀書人,我們就叫他蔡生。有幾個女子騎著馬走過來,其中一個正是去年車子裡的那個姑娘。姑娘看見蔡生,便停馬問他到哪裡去,蔡生細說原委,姑娘驚問:「你的功名還沒恢復嗎?」蔡生地從衣服裡拿出那朵珠花說:「我不忍心丟掉它去賄賂學使,所以現在仍是童生。」姑娘的臉不禁紅了。之後,囑咐蔡生坐在路邊等等,自己騎馬慢慢走了。過了很久,一個丫鬟馳馬奔來,將一個包裹送給蔡生,說:「姑娘有話:現在學使門內就像那做買賣的市場,公開賄賂。
  • 明月說《聊齋》之九山王:一個中式版的基督山復仇記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中式版的基督山復仇記。算命先生一進屋見到李生就驚呼:「公子相貌不凡,有帝王之相,乃真龍天子也!」李生聽了大吃一驚,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可算命先生卻鄭重其事地堅持這樣說。李生半信半疑,對算命先生說:「哪有白手起家而成了帝王的?」算命先生說:「不然!自古帝王君主有很多是出身匹夫的,你看遠有漢高祖劉邦,近有前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不都是平民嗎?有誰生下來就是天子的呢?」
  • 明月說《聊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嘉平公子
    一次,他到省裡去考秀才,說是考試,其實就是拿了父母的錢出來散心,他在城裡租了個宅子,也不認真讀書,沒事就東遊西逛。這天偶然路過一家妓院,見門內有個年輕的美貌女子,便禁不住停下來呆呆地凝視著她。那女子見了他英俊瀟灑,便對他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嘉平公子見狀便湊上前去跟她搭話。女子問:「你哪裡人士?」嘉平公子告訴她是來這裡考試的秀才,並告訴女子自己的住處。女子又問:「住處有別的人嗎?」
  • 明月說《聊齋》之《梁有才賣妻》:負心之人必遭天報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給大家講個梁有才賣妻的故事。從前有個叫梁有才的人,別看他名叫有才,可他卻是個腹中無才,家中也無財的閒漢。翠仙抱怨說:「我原來就說他是個不義的人,如今果然不錯!」便從衣服裡邊拿出兩錠黃金放在桌上,說:「這金子幸虧沒有被小人偷了去,今天仍歸還給母親。」母親驚奇地問緣故。翠仙說:「他要把我賣去妓院,我收著這金子也沒有用處。」又指著梁有才大罵:「你這個負心之人,那日在泰山看你滿臉是土,像鬼一樣。在舅舅家結婚時,渾身汗臭氣,身上的汙垢掉下來幾乎砸塌了床,手上腳上老皮一寸多厚,叫人整夜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