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刺客風雲之豫讓

2020-11-16 春去冬消

第1章.伺機而動

石板橋下豫讓曲卷著身體,蟄伏在陰影中。

他再等,等一個可以讓他一擊斃命的機會。

石板橋的盡頭是晉陽城的東門,仇人會從這裡出來踏上這石板橋,到那時他就有可能……

橋下陰冷潮溼,豫讓裹了裹本就衣不附體的衣裳,藏在左肋下的青銅短劍讓他心血翻湧。

他的雙眼緊緊盯著遠處的城門。

一陣陰風吹過,夾帶著河水的潮溼撲面而來。垂再臉頰兩側的頭髮輕輕地抖動著,乾枯的草梗隨風在發間來回地飄蕩。

透過頭髮的縫隙可以看到他的那雙眼睛;堅定、冷酷,心無旁騖。

他的臉上,胸前以及手臂布滿了可怕的瘡疤,有幾處還在往外滲著血水,從他緊咬的牙關似乎在忍受陣陣疼痛。

他相信這麼一張醜陋、骯髒的臉不會有人嗅出危險,更不會有人認出――他就是刺客豫讓!

他成功地讓自己隱了形,連結髮妻子都沒能認出。(這恐怕親媽也做不到了)

昨日,豫讓在晉陽城中沿街乞討,他佝僂著身體,蹣跚著腳步向前挪動著。

可他那雙凌厲的眼睛始終盯著仇人趙襄子的宮門。

時至晌午,豫讓感覺有些疲乏困頓,他緩緩地挪到一處土牆邊,伸出左手扶著,上半身倚在牆上,再緩緩地滑向地面,右手還端著一隻掉了茬的碗。

周圍人都投來憐憫的目光,這個老態龍鍾,樣貌醜陋的乞丐恐怕命不久矣了。此時的豫讓心中竊喜,只有這樣才能瞞天過海,騙過精明的趙襄子。

牆邊的樹木遮擋住了晌午毒辣的陽光,豫讓頭靠著牆半睜著雙眼,看著對面遠處的趙王宮,盤算著……

這時,似乎有人向他走過來,豫讓機警地收回目光。

一位婦人右臂挎著個籃子,正一步步靠近,豫讓心頭一緊,此婦人不是別人,而是他的結髮妻子,豫讓趕緊垂下蓬亂的頭髮,擋住猙獰可怖的這張臉。

結髮妻子俯下身,從籃子裡拿出一張燒餅輕輕的放在豫讓的碗中,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豫讓努力的張開嘴:「啊...啊...」可被火碳灼傷的喉管已經很難發出完整的聲音了。

妻子慢慢起身離去,看著她漸行漸遠的背影,心如刀割。此時的豫讓多麼希望妻子能認出他,可這一切都無法再回頭。

他要踐行諾言,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

豫讓的思緒被拉回了三年前,回到決定他命運的晉陽大戰前夕。

第2章.擇木而棲

晉國,國君的威力只是貼在牆上的那張畫像,昭示天下晉國還沒有亡。而實控權早在智、趙、韓、魏四大家族手中。

公元前453年的某一天,做為第五大家族的中行氏,被智氏聯合其他三家分了土地。

而豫讓親歷了前東家的覆滅,心裡並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投桃報李讀書人還是懂的,可他並沒有得到「桃」又何以報「李」呢。

隨著中行氏的滅亡,豫讓的才華施展也要找新的舞臺了。在這樣的背景下豫讓和智瑤(伯)便解下了生死之緣。

智氏的第三代傳人智伯是一個傑出的青年才俊。只可惜傲慢無禮,缺少同理心,通俗一點就是情商低。

初見豫讓時兩人惺惺相惜,相談甚歡,豫讓的才能讓智伯折服,此後,每有大事智伯便與豫讓商議。

這年,智伯聽從豫讓建議,向其他三大家族收納百裡土地以及萬戶,用以削弱其家族勢力。韓、魏兩家懼怕智氏的強大,同時嬌縱智伯的傲慢,便如數繳納,可趙襄子斷然拒絕。

智伯盛怒,聯合韓、魏攻伐趙襄子。

晉國的內戰打響了,進而導致著名的歷史事件「三家分晉」。

戰爭剛剛開始,趙襄子便敗退晉陽城,拒險力守。任憑你風雲乍起,我在城中避風雨。

智伯與韓、魏大軍圍城時近兩年,久攻不下。

這一天智伯巡視晉陽城外圍,發現晉陽城地勢低洼,如果把汾水河絕開,再挖一條明渠引向晉陽城,洪水就會漫灌城中,趙襄子將在劫難逃。

今山西太原還留有智伯渠遺蹟。

計劃順利實施,洶湧的洪水衝進城中,平地變澤國。智伯為自己的軍事天才手舞足蹈,帶領豫讓、韓、魏站在高處遠觀其變,靜待趙家軍土崩瓦解。

而趙襄子深知韓、魏兩家與智伯並非同心,暗中派出說客縱橫韓、魏,與趙聯手夾擊智伯,許諾平分天下。

此時豫讓看出韓、魏端倪,與智伯說:「主公,韓、魏其心有異,趙被水淹其面無喜而現憂色。」可惜智伯利令智昏,對韓、魏異心毫無察覺。

風雲突變,趙襄子背水一戰,韓、魏兩軍夾擊,智伯兵敗被殺,家族悉數未免。趙、韓、魏三大族不再掩飾順帶殺掉晉國國君,瓜分了晉國的土地。

周烈王無可奈何加封三家為諸侯。

此時,豫讓逃往山林,回想智伯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作為國士未能阻止戰爭頹勢,羞愧難當。而智伯死後的頭蓋骨,竟被趙襄子做成了酒器,這種有悖人倫,塗炭生靈,泯滅綱常,被士族階級所唾棄的不恥行為,徹底激怒了豫讓。這不僅僅是私人恩怨,在豫讓心中它以上升到了為整個士族階級雪恥復仇了。

豫讓越想越窩囊,如此大仇不報,我又何以立足天地之間。

豫讓懷揣智伯生前贈予他的青銅短劍,直奔晉陽城。

第3章.功虧一簣

來到城中,被洪水漫灌的街道遍地狼藉。有些土壘的房屋經大水寖泡過後已經坍塌,隨處可見流離失所的難民。

趙襄子的宮殿也難逃厄運。

豫讓偷偷混進刑徒的隊伍,被一起押進宮殿修繕、翻新破損的房屋。

豫讓被帶往後花園,來到一處廁所旁邊,衛士告訴他廁所需要粉刷。這是一個機會,此時豫讓心裡即興奮又緊張,下意識碰了一下藏在腋下的短劍,邊磨洋工邊等待趙襄子出現。

這時的趙襄子正在宮殿內,手捧著用智伯頭蓋骨漆成的酒器。

對侍從優莫說:「我已經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到現在沒有絲毫醉意,可有人與我相比?」

侍從優莫:「主公,努力吧!您比商紂王還差兩天,他喝了七天七夜,第八天便亡國了。」

襄子大驚道:「難道我與紂王會是同一下場嗎?」

侍從優莫:「不會的,主公。因夏桀遇到了商湯;商紂遇到了武王,您還沒有遇到能刺殺您的人呢。」

襄子放下頭蓋骨踱著步,擦了擦汗說:「還好!還好!我去如廁。」

趙襄子步出寢宮,來到後花園。

看到持戟兵士莊嚴肅立,看守刑徒清理花園,趙襄子鬆了口氣。

剛才的對話確實讓他有些驚懼,在這紛亂的時代,存亡只是一瞬間的事。

他快步來到廁所,正準備寬衣解帶。突感後背發涼,同時心頭一陣驚厥,額頭也滲出密密的汗珠。

不好!

趙襄子猛一回身,四目相對。豫讓的雙眼在噴火,手以探入懷中。

不愧是文武全才的襄子。

「有刺客」

隨著一聲大喊,加上逃命的本能,一個健步越過豫讓,竟然奪門而出。

趙襄子的一聲喊叫,使得豫讓遲疑了片刻,待他抽出短劍追出門時,等著他的是戟尖林立,正對著豫讓的胸口,而趙襄子早以站在衛士的後面。

豫讓懊惱失去了絕佳機會,手中的青銅短劍也洩了殺氣。

衛士長走過來奪下豫讓手中的短劍,轉身來到趙襄子面前,雙手將短劍遞上。

趙襄子接過來仔細端詳了一下,此非尋常之物,擁有此劍的人絕非等閒之輩。

「你是何人?為什麼要殺我?」

「我名豫讓,為主公智伯復仇!」

豫讓回答趙襄子的問話時,並沒有遲疑。

衛士長抽出配劍欲上前殺了豫讓,趙襄子急忙喝令禁止。

豫讓嘴角掛著一絲輕蔑。

趙襄子大聲地說:「智伯家族已無人倖免,你只是個家臣,卻能為主人捨身取義,你的忠肝義膽令人起敬,我不殺你,望今後你好自為之。」

豫讓不解趙襄子為什麼放過他,隨後似乎有所悟,不殺他是怕被天下人恥笑,誅殺忠義之士!吃著蘸血饅頭,還要裝成聖人。可恥!可惡!

豫讓冷眼看著趙襄子。

只見趙襄子對衛士長說:「把豫讓押出城外,並畫影圖形張貼四門,防止他再次混進城中。」

並把手中的短劍交給衛士長:「出城以後還給豫讓,我會加倍小心防範。」

衛士長押著豫讓走出宮門,直奔城外。

第4章.殺身成仁

被遞解出城,再想進去已絕無可能。

站在城外,夕陽的餘暉打在豫讓的身上,在地面投下長長的陰影,一種悲愴、落寞,壯志未酬的挫敗感籠罩著他。

豫讓看了看手中寒光四射的青銅短劍:「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此刻,晉陽城中俠士豫讓的傳奇故事在大街小巷流傳,成為城中俠士們茶餘飯後的焦點,被人敬仰。

豫讓拖著疲憊的腳步來到石板橋上,現在正值汛期,湍急的河水裹挾著泥沙,枯枝敗葉奔向下遊。

望著翻滾的水流,他不由得靈光一現。豫讓看看石板橋,轉頭看看遠處的晉陽城,他用腳步丈量了一下橋面,剛好是一輛車的寬度,假設趙襄子的車在橋上,他的衛兵就只能跟在車後面。豫讓似乎看到了趙襄子被刺穿的胸膛,滴滴流淌的鮮血。

豫讓的嘴角蕩漾出一絲微笑,此處正是伏擊趙襄子的絕佳之地。

但需要進城摸清趙襄子的出行軌跡。

沉思片刻,一個可怕的念頭在豫讓腦海中浮現。

「豫讓」一個書生向石板橋走來,豫讓稽首施禮。

來人是豫讓的同窗學友。

書生說:「你為何不投靠國君襄子門下,憑你的才能一定會被國君器重,那時再殺他豈不是易如反掌。」

豫讓說:「君子坦蕩,不懷二心,侍主而殺主,是奸佞小人所為。我要為天下俠士作楷模,使奸佞小人羞恥。」

學友深鞠一躬道:「慚愧!」

二人告辭。

豫讓離開石板橋,來到郊外的老宅,走進雜草叢生的院落,由於太久沒人居住,已經破敗不堪。

這些已無關緊要,豫讓要在這裡實施他的計劃:漆身吞碳。

他找到計劃所需的東西,藤條,可以燒煉成碳的木材、還有生漆。一切就緒,豫讓先用藤條抽打全身,劃傷面部,再用生漆塗抹傷口;吞入燒紅的火碳灼傷喉管,使得聲音變啞,無法識別。

過了今夜世上再無豫讓,有的只是醜陋軀殼下那不屈的靈魂。

煉獄般的洗禮,蠢忠式的復仇。

幾個月後,當豫讓再次走入晉陽城,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不會有人把滿目瘡痍,衣衫襤褸的乞丐與傳奇俠士豫讓聯繫在一起。

這個夏天,在晉陽城中的街巷上多了一個蹣跚而行的乞丐,窺視著趙襄子的一舉一動……

一陣馬蹄的嘈雜聲,把豫讓從沉思中驚醒。

抬頭望向城門,一列人馬緩緩地向石板橋走來,前面馬車上端坐著趙襄子,車後列隊的衛兵旌旗招展。

豫讓敏捷地將身體貼近石橋的陰影處,右手抽出短劍衘在口中,岸邊的雜草淹沒了豫讓大半個身軀。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馬蹄聲、腳步聲、車輪碾壓地面的咔咔聲,已經越來越近。

豫讓想知道趙襄子的位置,他將頭慢慢探出橋面,這一探不要緊!御車頭馬的一隻馬蹄剛好踏上橋面,正和豫讓鬼魅一般的臉相對,只見戰馬雙蹄騰空,發出悽厲的嘶鳴。按理說戰馬久經沙場不易受驚,死人死鬼見的多了,可今天這張活見鬼的臉著實沒撐住。

車子猛一顛簸,趙襄子險些摔出車外。

萬萬沒料到馬會受到驚嚇,此時無暇顧及。但見豫讓雙手搭在護欄上,雙臂、雙腿同時發力,人以躍至半空,左腳在空中用力蹬踏護欄二次躍起,同時右手抽出口中短劍,青銅短劍在空中劃出一道寒光。落地時人以到橋的中間,雙腿屈膝三次躍起,短劍直刺近在咫尺的趙襄子。

衛士長看到一條黑影飛躍過來,急忙抽出寶劍隔開利刃,回手斬向刺客,豫讓擰腰後躍,躲開衛士長的寶劍。此時衛兵蜂擁而上把趙襄子圍在中間,阻擋了刺客的進攻。

攻守瞬息突變,豫讓立於橋上,怒目圓睜。

趙襄子站在車裡,看著橋上的刺客似曾相識,可那張布滿瘡疤的臉讓人難以辯認。刺客手中的青銅短劍吸引了趙襄子目光,這把短劍他太熟悉了,幾個月前在宮殿之內險些傷了他性命的那把劍。

「豫讓」襄子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

橋上的豫讓不置可否,依然怒視著趙襄子。

「豫讓,前幾月行刺於我,念你是俠義之士,放你出城。今天你又漆身吞碳,毀容使啞,縱使你是豪傑義士也再無可能放你生路。」

豫讓冷笑道:「我知今天在劫難逃」

聲音沙啞難辨,但每字每句鏗鏘有力,讓聽者肅然。

接著說:「不能為智伯復仇,無顏相見。明君有成人之美;俠士有英名永垂。」

豫讓稍微等頓了一下,艱難地吞咽一口唾沫。

「希望你能賜給我一件隨身衣服,用劍刺之,以示為智伯報仇,黃泉之下不辱其知遇之恩。」

趙襄子為豫讓行為嘆服,脫下一件衣服交給衛士長。

衛士長用劍挑起衣服遞到豫讓面前。

豫讓揮舞青銅短劍仰天長嘯:「士為知己者死」刺向襄子的衣服。

隨後豫讓揮劍刎頸,一腔鮮血灑滿石板橋。

後記

時光穿梭,鬥轉星移。

2500年的時光荏苒,豫讓的名字鮮為人知,或許他的靈魂早以化作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前半句是我們在觥籌交錯,半醉半醒間說給一方開心快樂的。它的意義在於我可以說,但不能做。

後半句倒是有了一些現實意義,何謂悅己:為人悅、為財悅,當然見仁見智,不一而足了。

相關焦點

  • 漆身復仇記之豫讓
    對春秋戰國歷史有點了解的人知道,後來智氏聯合趙魏韓三家將作亂的範氏和中行氏趕跑,於是智趙魏韓就成了晉國最有權勢的四大家族,其中智氏最為強大。時間一長,智伯逐漸驕橫跋扈,欺壓趙魏韓三家,反而被三家抓住機會聯手給滅了,晉國從此就成了趙魏韓的天下,智氏退出歷史舞臺。
  • 刺客的故事
    他相信這麼一張醜陋、骯髒的臉不會有人嗅出危險,更不會有人認出――他就是刺客豫讓!他成功地讓自己隱了形,連結髮妻子都沒能認出。(這恐怕親媽也做不到了)昨日,豫讓在晉陽城中沿街乞討,他佝僂著身體,蹣跚著腳步向前挪動著。
  • 三國系列之4——英雄不問出路,甘寧
    他的都督蘇飛,多次舉薦甘寧,黃祖都不願意重用,還經常和其他人評論說,「寧乃劫江之賊,豈可重用!」這讓甘寧特別生氣。甘寧,從小混混劫江賊,到一代名將,是不斷拋棄舊我戰勝偏見的過程,也是君臣互信的正向循環的結果東漢末年,類似於戰國時期
  • 有生之年,雖千萬人吾往矣 | 鄭問《刺客列傳》簡體中文版正式發行
    第一次知道鄭問,是高中的時候——對,就是通過《鄭問之三國志》。作為80後,我對三國的印象幾乎全來自KOEI。現在回想起來,《鄭問之三國志》像是一個穿越的遊戲:找了一個大IP式的漫畫家,把人物立繪放重中之重——這比tap tap的五圖,大家在拼看板娘的照騙要不知強到哪兒去了。
  • 中國人的武俠情結——淺析《刺客聶隱娘》
    這部電影改編自武俠小說《聶隱娘》,本來已是很好的名字,卻硬生生的插入「刺客」兩個字,而劇中聶隱娘則完全是俠客的行徑,這是一處敗筆。「士為知己者死」這是刺客,如春秋戰國時代的專諸荊軻,不求政治,只問生死。
  • 最強應援:在戰國紛亂的時代,怎樣演好雙簧大戲?
    要說戰國時代,哪兩個人才是最佳拍檔,很多人都猜不到。就這樣,各國就被這兩位,戰國最大的戰略忽悠家,挑撥的打來打去。讓齊王重賞殺害他的刺客,最終臨走後,也拖兇手一起下去了。正如司馬遷在其傳中所評的:「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
  • 超好看的小說推薦:《女戰神的黑包群》《網遊之黑衣刺客》
    ………………………………………………二、《快穿之位面黑科技》作者:二謙被道侶坑進九幽之淵的秋杳老祖————(快穿,無CP,有系統)………………………………………………三、《網遊之有間黑店》作者:二謙鍾藜:Σ(°△°|||)︴………………………………………………五、《網遊之黑心奸商》作者:二謙
  • 戰國疆域變化高清地圖
    原圖搬運自布哈林,其實本文目的是因為最近寫了一本以戰國為背景的小說,小說又不能插圖,為了便於讀者理解各國徵伐和戰略要地的爭奪,開此文以作參考。小說名為《大齊帝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至今日頭條小說區搜索。
  • 《流星蝴蝶劍》:他是老伯的保鏢,刺客中的刺客,殺手中的殺手
    《流星·蝴蝶·劍》中有很多刺客殺手他們不殺人的時候,填補空虛、寂寞、不安、孤獨、厭倦、疲憊之心的就是女人和酒。拼命的喝酒,拼命的狂賭,拼命地找女人,以減輕內心的空虛疲倦。如果沒有碰到韓棠,葉翔或許仍舊是快活林四大刺客裡的老大。葉翔在四人中,不但年紀最大,最聰明最有經驗,而且手最穩,劍最快。他在無意間邂逅了小蝶,兩人一見鍾情。就在他們期待美好愛情的時候,老伯派韓棠刺殺葉翔,老伯絕不允許自己的女兒跟別的男人私定終身。
  • 《重生之歲月風雲》重磅發布,掌閱大神以筆攪動歷史風雲
    不僅僅深受網文讀者喜愛,也深受影視公司歡迎,其創作的兩部作品《重生之出人頭地》、《重生之歲月風雲》,皆是一經推出,就被影視公司籤約買下,影視劇作品正在同步改編中。《重生之歲月風雲》已經在掌閱正式連載更新。
  • 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自帶魔力的刺客,你看過被翻拍的電影嗎
    空空兒之神術,人莫能窺其用,鬼莫得躡其蹤。」 現在的意思是指善於遁形的小偷,也形容手中一無所有。 聶隱娘是唐代裴鉶所虛構的一個人物,堪稱武俠小說的最早之發端,充滿了神秘色彩。2015年,這個不怎麼為大家知道的故事還被臺灣著名導演侯孝賢拍成了同名電影,算是火了一把。
  • 風雲2聶風武功被多人超越,輕功雖完勝斷浪,十方無敵卻並非無敵
    一聶風是「風雲系列」的名譽男二號,但是應該是所有文學作品中,待遇的最差的男二號了。風雲系列一共三部,就作品的名字而言,聶風應該是妥妥的男一號。但是聶風除了在《風雲1》的前期有一點男一號的樣子,到了後期就完全成了男二。
  • 春秋戰國是亂世,三國也是亂世,為什麼三國比較受歡迎
    提起三國的歷史,簡直婦孺皆知,大家都比較耳熟能詳,但是要提起春秋戰國,估計大家只記得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了,很明顯三國比春秋戰國那段歷史要受歡迎的多。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受名著《三國演義》、影視劇、遊戲的影響。
  • 《重生之歲月風雲》發布,掌閱大神鬧鬧不愛鬧以筆攪動歷史風雲
    不僅僅深受網文讀者喜愛,也深受影視公司歡迎,其創作的兩部作品《重生之出人頭地》、《重生之歲月風雲》,皆是一經推出,就被影視公司籤約買下,影視劇作品正在同步改編中。(鬧鬧不愛鬧新書《重生之歲月風雲》)鬧鬧不愛鬧新書《重生之歲月風雲》已經在掌閱正式連載更新。
  • 《大秦帝國之天下》開播,戰國七雄最強兵種各是啥?你知道幾個?
    從《大秦帝國之裂變》到《大秦帝國之縱橫》,再到《大秦帝國之崛起》,三部劇的評分都很高,得到一致好評,相信《大秦帝國》的終章《大秦賦》(《大秦帝國之天下》)也不會辜負大家。本文,作為書生跟大家聊《大秦帝國之體天下》的首篇,咱緊扣電視劇的情節,從戰場上的將士說起。戰國七雄都有最強大的兵種,我們一起看一看各是什麼,書生相信很多人只知道其中二三。
  • 風雲雷電不見下雨——評梁羽生之十
    【讀梁羽生系列評論之十】風起雲湧民族義 雷鳴電閃英雄歌——宋朝系列之終結篇《風雲雷電》 《風雲雷電》是梁羽生宋朝系列的最後一部。《風雲雷電》是我第一次閱讀,閱讀時間是從二〇二〇年的五月十號到六月八號,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平均每天閱讀兩萬多字,比起前面幾本,進度稍慢。這本小說,並不是梁羽生的精品,內容略顯粗糙一些,但只要慢一點讀,感覺還算不錯。民族大義《風雲雷電》的主角是四個,就是黑旋風風天揚、雲中燕貝麗、轟天雷凌鐵威、閃電手耿電,合稱「風雲雷電」。
  • 《刺客聶隱娘》背後隱藏的是大唐的血色浪漫
    當然,唐朝人對暗殺的迷戀不是安史之亂之後突然形成的,他們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傳統。二、玄武門之變背後的暗殺事件玄武門之變前夕,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且不可調和。雙方都在卯足了勁兒往前跑,就差最後的衝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