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歷夜黑怎懂天明之寶貴?《白雪烏鴉》映照出來:活著才算王道

2020-10-04 Julia中考英語

如果不經歷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我想自己一定是讀不下去《白雪烏鴉》這本小說的,哪怕書是遲子建寫的。

第1次見到《白雪烏鴉》的書名,是在今日頭條的泛文化寫作訓練營。白雪?烏鴉?僅僅是從書名裡判斷,我還真的無法知曉書裡的內容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8月中旬抽空去了一趟圖書館,還已經逾期多日的書。在書架上瀏覽時,陡然間發現赫然在列的《白雪烏鴉》,既然有緣相遇,那就親密接觸一下吧。我終究沒有忍住好奇心,在回程的公交車上,就開始讀它的第1章了。

哈爾濱傅家甸的男人王春申以趕馬車為生,他娶了兩個老婆,開了客棧,但是他的這兩個老婆先後跟了來客棧裡住店的客人,和他們成了名副其實的兩家人,而把他這個真正的主人卻晾在了一邊上。現實生活中,聽說這樣背景的男人無一不是窩囊廢,但是在王春申身上幾乎看不見那些窩囊氣,因為他的那兩個老婆確實是讓人有點難以接受,他選擇遠離她們,是圖了一份清靜。

到此為止,你可千萬不要以為《白雪烏鴉》這本小說是在寫一個無聊的老套故事啊。

這本書的中心內容,講的是發生在1910-1911年秋冬季的東北大鼠疫,哈爾濱的傅家甸尤為嚴重,那場大鼠疫正是肺鼠疫,是可以通過飛沫在空氣裡傳播的,很顯然它具有人傳人的特性。我想我們每一個經歷過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人,都無比深切地了解和體會到人傳人的肺炎疫情的可怕程度有多深的吧。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沒有親身經歷也必然不會有感同身受,理解難尋,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些人死得都不甘心,不是睜著眼睛,就是大張著嘴,好像他們還沒有看夠這個世界,還有什麼話要跟親人訴說......

——《白雪烏鴉》

2009年的8月,遲子建在哈爾濱動筆寫《白雪烏鴉》,直到2010年的5月才在香港大學完成了三稿,是近9個月的時間呢。她在《後記·珍珠》裡自言:《白雪烏鴉》的寫作太沉重了,心底因它而積聚的愁雲,並沒有隨著最後一章《回春》的完結而徹底釋放……

像書中出現的力挽狂瀾、甚至為了保衛和拯救了傅家甸老老少少身家性命的北洋陸軍軍醫學堂幫辦伍連德,以及推薦他的外務部的右丞施肇基可都是歷史上的真人真事。所以某種意義上說,《白雪烏鴉》更像是紀實,只不過遲子建為它穿了一件合體的小說外衣,讓那場百年前驚心動魄的大鼠疫煥發出來了難得一見的平和之氣。

我想展現的,是鼠疫襲來時,人們的正常生活狀態。也就是說,我要撥開那累累的白骨,探尋深處哪怕磷火般的微光,將那抹死亡陰影下籠罩下的生機,勾勒出來。

——遲子建

280多頁的書並不算厚,可是越往後讀越感覺到了無比厚重的歷史鉤沉。發生在110年前的大鼠疫,那種場面的描寫之真實、鮮活又無奈的令人抓狂:

王春申二老婆吳芬的相好巴音暴斃街頭,是傅家甸第1個因為鼠疫死去的人,但無知的民眾並不知曉,他們毫無道義地把巴音身上的衣服扒的只剩下了背心和褲頭,好像他們佔了天大的便宜,而忍不住沾沾自喜起來。

後來當人們終於知道是鼠疫來了的時候,他們上街捕鼠,但是他們不戴口罩。當時的傅家甸既有俄國人又有日本人,這兩個外來民族無疑是高高在上的,他們對鼠疫的警覺性要遠遠高於生活在傅家甸的普通百姓們。但是鼠疫並沒有因為他們是外來者便對他們有所顧忌和愛答不理。

就這樣,王春申身邊熟悉的人一個接一個地離他而去。

最讓人心碎的是傅家燒鍋的金牌釀酒師傅秦八碗,王春申對秦八碗是打心眼裡敬佩著的。秦八碗是孝子,這一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母親在鼠疫橫行的傅家甸壽終正寢,他毫無疑問要滿足老人的遺願:魂歸故裡。就在王春申趕上他的黑馬拉的馬車,送秦八碗的老母親入關的路上,遇見了臨危受命來傅家甸治理鼠疫的北洋陸軍軍醫學堂幫辦伍連德,原本已經駛出了傅家甸的馬車被官府追了回來。

當晚在傅家燒鍋的後院,秦八碗剖腹殉母,實在是太悲烈了。

這件事也讓伍連德心懷愧疚了很久很久。

伍連德來了傅家甸,第一時間用屍體解剖的科學的辦法檢驗到了當地流行病即是新型鼠疫——肺鼠疫。他馬上開始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隔離,就像我們現在眾所周知的那樣,對於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即刻隔離,阻斷疾病傳染源才是控制它的最佳處理辦法。

人是被隔離起來了,可這些被隔離的人必然是需要一日三餐的。這個時候開點心鋪的周耀祖聽從了父親周濟的話,把點心鋪撤了,改成灶臺為隔離點的人們送飯,這是一種多麼光明正大和大善大愛的行動啊!可是老天爺居然沒有眷顧他們一家人的善行義舉,只是因為周耀祖的兒子喜歲在臘月二十三祭灶那天,趁大人們不注意溜進了隔離的車廂裡,揪了一把稻草便感染上了鼠疫,導致一日之內家裡三輩人頹然離世……周耀祖的妻子于晴秀挺著個大肚子,帶著女兒喜珠住進了隔離點,她完全不知道家裡的頂梁柱已經轟然倒下,還帶走了一老一小……

我一邊讀《白雪烏鴉》,一邊在回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入侵的情景:大過年的,街上居然只能零星的看到一兩個人,人們的臉上再也不見了與新年相契合的喜慶笑容。 小區門口駐紮起了小帳篷,拉起的條幅上寫著「過年不串門兒」,「坐在家裡不出門,就是在為抗疫做貢獻」……

口罩成了2020年春節最昂貴的禮物,我有幸在期間收到兩份這樣的禮物,我真的從來沒有覺得我自己是如此的富有!本來想好了,大年初三要去圖書館還書的,可是初三那天全市公交車都停運了。

誰都能感覺到新冠疫情沒有那麼簡單,哪怕武漢離我們那麼的遙遠。

100多年前,哈爾濱還是清朝的天下,那個時候人死了都是土葬,當伍連德看見墳場上連成排的棺材隊伍時,他極度震驚:這可是因鼠疫而死的患者呀!他們的屍體居然置於露天的環境中!還放了這麼久!放了這麼多!這是多麼大而可怕的一個隱患啊!

他連夜發電報向施肇基請示朝廷批准傅家甸焚屍。大年三十晚上,在封建王朝,焚燒屍體簡直就是在與天道逆行啊!伍連德不是不知道其中難度,他已經做好了萬一朝廷不批准他焚屍,他也要自作主張焚屍的準備——大不過以死謝罪!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傅家甸百姓的生命安全,伍連德覺得自己完全可以豁出去了。

讓時光回到當下,我們現在生活在美好的新時代,但是讀到伍連德在傅家甸的所作所為,我油然而生地想起來了幾個在新冠疫情期間的英雄的名字——鍾南山、李蘭娟、張伯禮、陳薇、張定宇等等,還有李文亮、夏思思等把自己年輕的生命定格在抗疫徵途上的永遠的英雄們......

感謝那些逆行的白衣戰士們!感謝所有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貢獻的每一個人,當然包括坐在家裡抗疫的大部分人,一如平凡的你我。

世界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分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在《白雪烏鴉》裡,有一個法國人邁尼斯,自恃自己資歷比伍連德深厚,不甘心受小10幾歲的中國人的領導,曾跑去奉天找錫良總督要求任命自己做東三省防疫總指揮。身處在傅家甸,邁尼斯固執己見地認為鼠疫是不可能通過呼吸道傳播的,堅持防疫的重點應該放在滅鼠之上,而不是讓人們戴口罩。

當伍連德跟他用科學依據據理爭辯的時候,他竟然大手一揮,擺起了大派頭:我親臨唐山撲滅過鼠疫!我是中國的鼠疫權威,我能讓哈爾濱太平的!

經驗當然重要,但重視活生生的現實更加重要,因為現實是千變萬化的,尤其病毒,它的狡猾程度早已超越了人類的想像了。

一點都不用奇怪,這個一時張狂的人邁尼斯,最後正是死在鼠疫之下了。原因很是簡單,他去新城區的俄國鐵路醫院探望鼠疫患者時,沒有戴口罩!三天後,當他也發起高燒,打起寒戰,咳嗽不止 ,而咳出的痰中又帶著黑紫色的血時,他終於徹底地明白自己是感染鼠疫了。

他承認了伍連德的肺鼠疫的說法是千真萬確的,可惜為時已晚,僅僅一周之後,這個法國人就為他的一時狂妄付出了失去生命的巨大代價。

在《白雪烏鴉》中,我讀到邁尼斯, 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特沒譜,此時此刻米國離600萬的新冠肺炎病例越來越接近了。

不經歷夜黑的人,怎能懂天明之寶貴?遲子建的小說《白雪烏鴉》映照出來了一種天然的真實:只有活著,才可以算作王道。

活著就是王道,哪怕在某些段落上生命曾經那麼得步履維艱過......

活著的每一個人,當然要好好活著了。

對得起自己短短的幾十年的人世間的光陰。也要對得起生養我們的父母,還有那麼多謀面或者未曾謀面的陌生人,他們為了我們的生命安全,真的不惜把自己的生命一次次地置於危險之中......從古至今,從現在到未來,中華民族的勇士們從來都是無畏的,為了國泰民安,他們泰然自若地身先士卒!

相關焦點

  • 品《活著》:悲慘徐富貴——百鍊成鋼,活著才是王道
    ,最後背井離鄉的苦難生活,從他的一生悲慘經歷,可以看出:一、出身富貴,不代表你富貴一生。人一生下來,就有了高低貴賤之分。有人出身在富貴家庭,他一生不缺吃穿,享盡榮華富貴。有人出身在貧窮家庭,要想過上好生活,註定要比別人努力十倍。但是,人的命運也有變數。富貴,一個闊少,一個富二代,這樣好的的出身,如果他有些本事,他會把家族事業發揚光大。可惜,他卻是個敗家子,吃喝嫖賭,浪蕩墮落。
  • 活著才是王道
    唉,女人呀,還是男人呀,活著才是王道!
  • 《慶餘年》中貓膩筆下的慶帝, 王道與霸道
    上卷《霸道》,下卷《王道》,貓膩弟弟起名應該也是煞費苦心,很有氣勢。慶帝絕對霸道,身份使然,以為君主怎不霸道?慶帝之風採皆因霸道,睥睨天下,三伐北齊,硬生生把南親打造的如鐵桶一般,這一點比曹操猶有過之而無不及,群臣俯首,天下歸一,沒有骨子裡的自信是無法養成霸道這一特質。
  • 《白雪烏鴉》:傅家甸這條渾濁的河流閃爍著的人性光芒
    《白雪烏鴉為了守護髮瘋的結髮妻子,不讓他再受刺激。本可以三妻六妾的他沒有再納妾。對于晴秀的愛慕也只能藏在心裡。秦八碗,能喝八海碗燒酒,非常孝順。因為他母親報仇,得罪了財主,才逃亡到了這裡。他愛上了這個地方,愛上了這裡的寒流和飛雪。但是,她的母親心心念念的還是想回家,不能死在外頭。秦八碗答應過母親,她死後,一定將她送回老家。
  • 《活著》: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活著》是那麼的殘忍,而又是那麼的堅韌。富貴一個人經歷了人世間一次次的生離死別,眼睜睜的一個個送走了所有的親人,活著是多麼的不易。這世間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富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願他只是一個故事人物,可是人世間卻真的有活生生的富貴。
  • 《以家人之名》:沒有被血緣定義的親人,最是寶貴
    文/南喬最近剛開播的《以家人之名》雖然只播了幾集,但真的賺足了觀眾的眼淚。看到這一幕,我真的忍不住哭了出來,在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小姑,那個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沒有被血緣定義的親人,最是寶貴。小時候的我一直不知道小姑是爺爺撿來的,我只知道她總是很聽我的話。準確來說,她很聽家裡所有人的話。不管我叫她做什麼她都會去做,哪怕是很無理的要求,因為是我說,她都會去做。從小到大她都很寵我。奶奶不在家的時候,都是小姑在照顧著我,就像是一個媽媽那樣,雖然她只比我大三歲。
  • 《三體》裡雲天明的愛
    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了,我幾乎用工作之餘的時間,不到2個月看完三部,甚至癲狂時為了知道下一段結局,幾乎熬夜看了通宵。確實是一本硬科幻的好書,作為文科不懂各種物理理論的我,實在佩服能說出那麼多物理理論的大劉。不過最令我難忘的還是《三體》中雲天明的愛,這個從始至終都無私的愛著大學同學程心的痴情的人。
  • 《活著》:活著,卻又不止是活著
    但在理性上,我還是更喜歡原著多一些,因為《活著》要傳達的道理,並不是單純的悲劇和苦難,在極致的劇情推動之下,有些東西一定會觸底反彈,迸射出不一樣的人文思想和生命哲理。但不得不說,餘華也讓我見識了一名作家的「冰冷」之處。
  • 職場紅樓夢:有一種王道叫平兒
    最喜歡讀平兒的章節,除了雄性動物對偉大女性的由衷拜服,更因為平兒用自己的故事,詮釋了一個事實:在職場,王道這種傳說中的東西是存在的。人家不急著竄進去薅頭髮、拍照片,而是在外邊等了好一會兒……額……聽窗腳?有點兒那個意思吧……結果平兒就躺槍了。你說賈璉和鮑二家的也是的,出來開車你們就好好開不就完了?說些你儂我儂、黃不拉幾的不就行了?
  • 討論:天明的身世是不是同時牽涉蒼龍七宿和青龍計劃啊?
    月神、星魂、焱妃都曾經提起過天明身上的秘密,麗姬的幻影也說天明的生命是用巨大的代價換取的,天明的玉佩和封眠咒印似乎就關係著蒼龍七宿;天明是在荊軻刺秦之後離開秦宮的(當時宮裡是發生了大火情況混亂天明才能離開皇宮)而荊軻刺秦是青龍計劃的一部分,並且當時天明才十歲,麗姬、蓋聶、陰陽家也不可能把手伸進守衛森嚴的皇宮
  • 只要活著,就不可能不幸福
    被麵包車猛烈撞擊後捲入車底,竟然可以只有一些皮外傷,在場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仿佛見證了奇蹟的發生。那日我和上帝提前商量好了似的,給大家開一個玩笑,讓他們虛驚一場。車禍後,我很快便回到了校園,回歸了正常的童年生活。那時年幼的我怎麼懂的大難不死的意義,只感覺生活中的一切都理所當然。
  • 面對天災人禍,佛菩薩為何不出來救人於水火?看完你就懂了
    以至於每每遇到禍難之際,又因未見佛菩薩現世救自己於水火,便隨即轉變立場,站出來指責佛菩薩沒有慈悲之心,說什麼一切「我佛慈悲」都是妄言。如果說一個修佛之人有這種見解,那只能說信佛信佛,不是正信,是陷入迷信了。這種人是最可悲,最無知的。
  • 《活著》:讓福貴的悲慘命運告訴你,人為什麼要活著
    他是餘華《活著》筆下的主人公。說起餘華,我曾一度不敢再看他的書,因為太殘酷了,看完心裡滿是震懾與說不出的鈍痛。如果說有哪本書是我逢人就推薦的,那大概就是《活著》吧,畢竟它是一本不需要書籤的書,讓你一拿起來就放不下。
  • 人生海海,活著比死了更需要勇氣
    在工作之餘,我斷斷續續花了兩天半的時間讀完小說,它就是封筆8年之久的作家麥家所寫的《人生海海》。讀到末了,我眼眶有些溼潤,繼而轉身告訴身邊的朋友:「這小說寫得好,你一定得看!」在了解到這是麥家「故鄉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時,我開始期待起第二、第三部了。
  • 讀《活著》:我們終其一生尋找的生存意義到底是什麼
    他腿上沾滿了泥巴,刮光了的腦袋上稀稀疏疏地鑽出來些許白髮,胸前的皮膚皺成一條一條,汗水在那裡起伏著流下來。一個普通人一生的故事,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一次次在鬼門關前的掙扎。樸素的語言,感人的故事,每一個經歷,每一筆描繪,都扣擊著讀者的內心。
  • 從《滄浪之水》到《活著之上》
    初讀《滄浪之水》應是在10年前,具體時間不記得了,但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劉震雲的小說很好看,讓人忍俊不禁,五味雜陳,但劉震雲的這類小說主要以中短篇為主,閻真的《滄浪之水》留給人的印象更為深刻,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滄浪之水》是長篇巨製,二方面,我認為這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在《滄浪之水》以後還有了《活著之上》。
  • 「懂你的人,才配得上你的餘生」
    「你看那前邊水勢寬闊,怎不見船隻行走,我們從哪裡過去西方毛怪,聞我手段,不敢傷我師父。」豬八戒嚇得話也說不出來沙僧被貶為流沙河妖的經歷只管跟著大哥走,只把工夫捱他,終須有個到達之日。」
  • 《鬢邊不是海棠紅》:人生不只有孤獨、求而不得,還有我懂你
    愛國商人程鳳臺幼年失母,少年喪父,聽從命運安排放棄心中理想,回國學習做生意支撐家業,歷經艱辛和磨難,他從商細蕊的戲裡他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人活著,就是身不由己,就是孤獨,就是求而不得。但也是商細蕊的戲,讓他察覺出一絲異樣,哪怕身後背負了再多心酸、煎熬,還是可以不認命,不讓自己後悔。他和商細蕊因戲結緣,相識相知,互為知己,在時代的縮影下,這份真情彌足珍貴,讓人感動。
  • 連載:為倪姐姐討米(3)王道霸道詭道不如孔孟之道,均非大道!
    我昨晚看到一個有關王道霸道詭道和孔孟之道的精彩段子,內容是這樣的:什麼是王道,王道就是你不聽話就把你幹掉;什麼是霸道,就是你聽不聽話都要把你幹掉;什麼是詭道,詭道就是笑呵呵的就把你幹掉了,你可能還會說一聲謝謝啊;什麼是孔孟之道,就是在幹掉你之前通知你,幹掉你之後你還得認錯……哈哈,這個段子非常精彩,無獨有偶,高科圈子也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個段子
  • 天道:人活著最大的籌碼是什麼?
    人最大的限制就是只知道活,卻不知道死,作者豆豆從另一個視角告訴我們,人活著最大的籌碼是什麼?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只有一個真相:利用價值!這就好比,我在這裡寫,在這裡分享,搞的在牛逼,但是對你沒有價值,沒有用,有什麼意義?浪費你的時間?浪費我的時間嗎?所以,人和人之間的連結只有一個,就是利用價值,對你有用才是核心,除此之外,再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