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顧偃開,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渣男,第一任妻子大秦氏妥妥的綠茶,動不動就暈倒,讓他心疼了十年,但為了家族榮譽拋棄了她;第二任妻子白氏有眼無珠,被騙入顧家門,用陪嫁的80萬兩銀子保住了顧家滿門的榮耀,卻被顧家人嫌棄,最後一屍兩命,還連帶拖累了唯一的兒子顧廷燁;第三任妻子小秦氏捧殺屆冠軍,又名白蓮花,自私自利、心狠手辣卻「慣人「最拿手,不僅」慣的「顧廷燁被趕出家門,還把顧廷煬、顧廷炳全部慣成了」弱能「,毀了顧偃開用一生守候的顧家門楣。
靜安皇后薨逝,寧遠侯府受到牽連,需要補齊虧空的80萬兩銀子才能保住侯位,顧偃開不得已娶了白氏,解除了顧家的安危,順利襲爵,但大秦氏死了。這是他第一次為了家族放棄了自己堅持十年的愛情,因為他是宗子,維護顧氏一門是他與生俱來的職責。
母親臨終前把父親的產業一分為三給了他、老四和老五,自己的嫁妝和私產都留給他,希望他可以顧及兄弟情義幫扶兩個不成器的弟弟。作為大哥他牢記了母親的囑託,為了不讓弟弟們心裡不痛快他把母親的私產都分出去了,自己分文不要。不僅如此還讓老四老五住在侯府,二十多年來吃穿用度、紅白喜事、下人工資都是他出,老四老五就相當於被圈養起來一樣,不知外頭世態炎涼、人心險惡。
老四吃酒逛窯子記帳他去結,老五附庸風雅買字畫記帳他也去結,他們不夠銀子周轉他前前後後給了四五萬兩,他們覺得是應該的,哥哥就應該照顧弟弟。老四次子顧廷炳賭錢被上門要債也賴顧廷燁,老五長子顧廷煬喝花酒賒帳賴逼死顧偃開屋裡的幽蓮也賴在顧廷燁身上,然後顧廷燁被趕出家門後突然明白了其中的貓膩,用自己的能力一刀一槍的拼出了都督府。而他們幾個相安無事卻深受其害,小秦氏不僅用捧殺對顧廷燁,同樣也對付他們,長此以往老四老五兩房全成了弱能。
這時候老四老五是拿著分家的錢的,家裡生活費、紅白喜事都不用自己掏錢,還常常問大哥要零花錢,他們的田莊、鋪子、銀錢全部自己拿著,錢還沒有大房的多,可見真的是一幫蠢人。家裡男子沒有一個功名在身,女子沒有一個有管家之能,全部依附大房生活,還天天自以為是。
顧廷燁成為新貴回來以後他們不知反思當年侮辱白氏、陷害顧廷燁、搶奪父親給他的家產的罪過,反而擺起譜來,老的擺長輩譜;小的擺功勳之家譜。完全是一群沒有腦子的,奪嫡時站錯隊不知錯,反而拿「一筆寫不出兩個顧字」要挾顧廷燁,不救人就要毀了他的前程。
顧廷燁不似他們那般沒腦子,他從小被父親「教育」長大,學了一身功夫,還在江湖上歷練過,有明蘭這個賢內助,又是當今皇帝的寵臣,於情於理於法他都有可以不救。但為了不讓顧家太難看,顧廷燁和明蘭還是選擇了迂迴戰術,從顧廷燦的婚事下手,讓小秦氏幫他拔掉老四老五這兩家蛀蟲。
小秦氏果然不負眾望,兩招搞定這對無腦兄弟,她知道老五自命清高又好面子,直接抖出他買字畫的錢都是顧偃開給的,讓五老太太有把柄落在她手裡,用懷柔政策把老五逼退;對無賴又不要臉,正面擊破,讓他把侵佔顧廷燁母親的嫁妝還回來,再重新分家,他心虛的被嚇退了。
分家後的老四次子顧廷炳在顧廷燁的幫襯下只流放了3年,還允許帶上丫頭婆子伺候,但他依然不消停,和人做生意發生了爭執打死了人,又多判了幾年,炳二太太一鬧老四也病倒了。
大兒子顧廷煊早年幫助過顧廷燁,媳婦煊大太太有眼力勁早早的就投了明蘭,又常年被受寵的顧廷炳欺負,恨不得老四死了顧廷炳才回來,不然又攛掇老父讓自家受委屈。
分家後的老五長子顧廷煬喝花酒賭錢,竟然動了自己的通房丫頭,一個被逼打胎、一個當著自己的面自盡,又得知當年幽蓮之死也是他陷害的,一氣之下活活打死了顧廷煬。五老太太把二兒子顧廷狄夫婦一通痛罵,直指他們倆不悌不孝,生前不給顧廷煬錢找女人,死後也不給好好辦喪事。顧廷狄受不了母親的無理取鬧,說大哥這樣都是母親慣的,顧廷煬每天包戲子,逛窯子,在外一擲千金,他一個人的花銷就抵得過全家所有的人,母親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一味的偏袒大兒子才有了今天的結果。
五老太太不依不饒又罵大兒媳婦,說她是喪門星管不住丈夫,煬大太太因為家道中落一直不受婆婆待見,只盼著兒子顧士循能有出息,所以任由婆婆無理取鬧。老五看到妻子這樣在靈堂上鬧當場給了她一個耳光,揚言要休妻。
這就是顧偃開放棄大秦氏、愧對白氏、縱容小秦氏、逼走兒子,守護的族人們,他們噁心至極,一方面是他們本性向惡,一方面是顧偃開「慣」成的低能。
顧偃開因為家族環境在情感上不能從一而終,他先辜負了大秦氏、再愧對了白氏、最後讓顧廷燁恨他。作為家族族長他也是不合格的,他用自己的愛情保住了開國皇帝御賜有「開國輔運」四個字的丹書鐵卷;用自己的一生來呵護兩個弟弟和顧氏滿門,但他卻沒有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給子孫後代埋下了禍根。
或許他已經厭倦了宗子的生活,但自己又脫不了身,於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給顧廷燁——這個最像自己的兒子身上。他從小就告訴顧廷燁他和兄弟們不一樣,他只能靠自己,7、8歲就讓他大雪天練槍;公務再忙每天都要抽出兩個時辰教導他;所有人犯錯他都能容忍,唯獨顧廷燁犯錯就要狠狠的懲罰。
因為他知道顧廷燁要走一條他曾經想走卻沒勇氣走下去的路,臨死前他看清了老四老五和小秦氏的面目,立遺囑寄給金陵和老家的三位堂兄弟要求他們在靈堂上讀出來,把白氏的陪嫁九百三十畝上等水田、餘杭鋪面地皮五間和通匯鋪號的五萬三千兩銀子全部都給顧廷燁。這樣即使顧廷燁被家族所不容也能有傍身的銀錢和田地,憑著自己的一身武藝也能安身立命,還不用被家族責任所困擾。
偏偏老四、老五、小秦氏和顧廷熠用計扣下了顧廷燁的財產,沒讓他見父親最後一面,逼他背井離鄉,竟有了天大的機遇,成為新貴,成功奪回了屬於自己的一切。
顧堰開想做不敢做的事想動不敢動的人顧廷燁全部做到了,顧廷燁才是顧堰開一生最大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