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有六道輪迴,是根據人的生前善惡來決定死後應該入哪種道。
《聊齋志異》三生就是講的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姓劉的舉人,是當地的奇人,一出生就會說話,而且過目不忘,他有個怪癖,經常勸誡別人:「馬上要放馬鞍,不能用腿夾馬腹,太疼了,比用鞭子抽都狠。」他還稱自己活了三生三世。
第一世時,他是個鄉紳,仗著自己有些權勢,有些臭錢,曾經頤指氣使,魚肉鄉民,也曾經強搶良家婦女。品行實在不堪,所以活到 六十二時,就去見了閻王。
第一次見閻王,閻王爺看他年齡頗大,開始還用對待長者的態度對他,給他賜座,請他品茶。他悄悄瞥一眼 ,見閻王的的茶水色澤清亮,更有濃鬱的茶香飄出,而自己的卻渾濁不堪,令人生厭,他暗自腹誹:不會是迷魂湯吧!於是趁閻王爺不注意,把茶水偷偷潑在腳下,假裝喝過。
過了一會兒,等閻王看完生死簿,讀過他的生平後,氣地茶也不喝了,品行如此惡劣之人怎配為人,命小鬼把他的拖下去,罰他做馬,混帳東西,只配讓別人騎,讓主人抽。一名兇神惡煞的鬼差用繩子捆住他,拽著就走。
他被帶到一個大院跟前,門檻很高,跨不過去,正不知怎麼辦,鬼差不耐煩了,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他一下,疼的他眼前一黑立刻倒在地上,等到再睜眼時,發現自己在一個馬廄裡,正疑惑時,聽到有人大喊:「黑馬生了,是匹公馬」。
他心裡明白,可不能口吐人言。肚子餓得飢腸轆轆,無奈之下,只好靠近母馬吃奶。四五年後,他已經長的高大健壯,最害怕的是被抽打,一見馬鞭就驚慌失措,主人騎它時會放上馬鞍,加上障泥,輕輕地扯他的鬃毛,這樣他還能忍受。
可是僕人,馬夫卻沒有這麼多講究,他們不用馬鞍,兩腿緊緊夾住馬腹,死命的揪住鬃毛,疼得撕心裂肺,他受不了折磨,三天未進食,一命嗚呼了。
第二次到陰間,閻王爺一看是老熟人,又一查懲罰期限未滿,頓時火了:「好個刁民,分明是想逃脫罪責。」命人將馬皮剝掉,罰為狗。他惱恨不已,不去,於是被眾鬼差圍起來一頓痛毆,他疼痛難忍,狼狽逃竄,跑到郊外,氣地想死,於是爬到懸崖上,咬緊牙關,閉眼往下一跳,摔在地上,睜開眼,見自己正趴在狗窩裡,一隻母狗正寵溺地用舌頭舔他的頭和身子,他知道這又是一世了。
稍稍長大後,他看見糞便一類的東西,知道汙穢不堪,可鼻子裡卻聞到的是香味,無論如何是不能吃的,就這樣過了一年,他難受的想死,可面對閻王爺的明察秋毫,害怕再次受到責罰,主人好不容易養大他,怎會捨得殺了,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就故意咬掉主人腿上一塊肉,這下子,主人怒不可遏,如此瘋狗留有何用,一通棍棒下去,終於隨了他的心意。
第三次來到陰間,閻王一看又是他,憎惡是條惡狗,於是用鞭子抽了數百下,再罰為蛇。他被關在一間陰陰暗潮溼的屋子裡,不見天日,於是沿著牆壁蜿蜒往上爬,終於從一個孔穴鑽出去。
他發現自己成為一條身居草叢的蛇。於是發誓改過自新,不再殺生,餓了用野果充飢,渴了喝露水。天天冥思苦想怎麼個死法,才能逃脫罪責。
一天,他正躺在荒草叢裡遐想,突然聽見車輪聲傳來,機會來了,他急匆匆爬出去來到路中央,馬車疾馳而來,從他身上碾壓而過,毫不知情的飛馳而去。
閻王爺納悶了:他咋就這麼快又回來了?是不是故伎重演?他嚇得伏在地上大喊冤枉,這次確實是意外。閻王查閱發現他所言屬實,就原諒了他,批准他懲罰期滿,可以再世為人。
結束語:
劉舉人活了三世才明白,種善因,才能結善果。
正如《佛說無量壽經》云:善人行善,從明得明,惡人行惡,從苦得苦,從冥得冥。
如果人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這個世界是不是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