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五到十年,傳統產業裡80%品牌都會消失,眼鏡業也不例外。
■ 眼鏡業以前是銷售驅動,未來是醫療專業驅動。
■ 線下驗光這個環節,至少在未來五到十年內不可能被科技消滅。
■ 要想吸引90後、00後,顏值經濟最有效。
2016年,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急劇減少,朋友圈盛傳的網際網路死亡名單與死因分析不停更新,我們對網際網路投資的思考也冷靜很多。網際網路本身沒有多麼神秘,也沒有多麼複雜,而傳統行業對產品設計、製造工藝的管理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把握早已融為一體,這才是最複雜和精深的。小米發展的困惑,使得我們的關注點從網際網路模式的本身轉移到如何提供具有匠人精神的產品。
星創視界(旗下寶島眼鏡)董事長王智民認為,同時擁有傳統行業渠道和網際網路思維的企業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系根據王智民在健一會上海首次沙龍上的精彩分享整理而成。根據嘉賓意見,分享內容已刪去部分敏感觀點及內部信息。
| 分享 | 王智民 · 星創視界(旗下寶島眼鏡)董事長
從2013年開始,傳統產業開始受到網際網路巨大衝擊,產業估值成為窪地。這幾年來,所有傳統產業都在轉型。未來五到十年,傳統產業裡80%品牌都會消失。眼鏡業也不例外,這個行業在中國馬上就要發生大變化。
諸如虛擬實境、3D列印、柔性供應鏈、基因、醫療機械、納米、機器人等新科技層出不窮,對產業鏈影響巨大。對於傳統產業的老闆來說,如何識別一項新技術對於其所在產業的影響,是他們最頭疼的事情。
比如3D列印,就與眼鏡產業鏈密切相關。3D列印目前能做到單一材料列印,而眼鏡業更需要混合材料列印。
中國傳統產業所面對的消費者可以分為三大類:
其中,新世代是最主要的未來消費者。這代人的內心深處有三個最重要的特色——
深度自我:這一代年輕人尋找自我比上代人更早。他們嚮往去符號化,不標新立異,圍繞天賦興趣表達自己,喜好做一個不普通的普通人。
品質生活:過好當下的生活,不願意為了將來而犧牲當下,而當下好生活的標準是有品味、有精細度、圍繞個人選擇的。
獨而不孤:既需要保護個人獨立小空間,又嚮往存在感,能夠被包容、信任,有志同道合者。
新世代的人際關係分化為四層:
第一層:親密核心關係。這層關係裡的成員不超過10個人,而且跟父母親有關。他們渴望與父母親有親密關係,家庭價值觀比80後還要強烈。
第二層:多元化陌生人關係。他們是移動互聯時代出生的孩子,在網絡上遇到陌生人是家常便飯,態度很開放,不會畏懼陌生人社交。
第三層:職場關係。
第四層:興趣愛好關係。他們通常在二十幾歲時就很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基於興趣愛好組成的群體屬於強關係,相對緊密,擁有共同話題。
品牌如何與新常青、新中產、新世代這些消費者群體互動?關鍵要看品牌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是什麼。
坦白說,目前企業決策者做出的市場策略,80%都是錯誤的。
新常青看重的是家人、健康和品質。
新中產愛美,怕死,怕老,又缺愛。
而如何吸引新世代?只有顏值經濟最有效,其他的走不通,跟他們談健康是對牛彈琴。
從行業邏輯上看眼鏡業,一個品牌即可覆蓋全產業鏈、全價格(從10塊錢的老花鏡到100萬元一副的珠寶眼鏡)、全年齡層(從出生到一百歲),只要有視力需求。這幾年,這種全覆蓋的模式已不適合。
很多人說中國電商不行了,實際上,它的平均增長速度在45%以上,只是去中心化了。
眼鏡業以前是銷售驅動,未來是醫療專業驅動。眼鏡業天然具有O2O屬性,線下驗光這個環節,至少在未來五到十年內不可能被科技消滅。
這是一個裂變的時代,文化和創意產業爆發,品牌只有能觸碰到消費者的內心才有銷量,以前的辦法通通沒用。
未來真正的市場營銷只有一個目標:口碑傳播。口碑傳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是淨推薦值(Net Promoter Score,NPS)。
消費者分為三類:滿意類、中立類、反感類。一個對你的產品感到滿意的用戶,會向6個人推薦。而一個對你的產品不滿意的用戶,會向9個人說不要購買。
如何擴大淨推薦值?關鍵是要把握好關鍵時刻(Moment of Truth,MOT)。任何能接觸到粉絲和消費者的點都是關鍵時刻。
產業鏈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關鍵時刻。在任何關鍵時刻點都要儘可能鼓勵你的客戶幫你傳播。因為傳播的數量越大,你獲取新客戶的能力就越強。
零售行業有兩種關係很重要。
一種是熱關係和冷關係。在這個時代,簡訊的到達率越來越低,並且很容易被手機軟體攔截,擁有對方的微信才屬於熱關係。如果你的客戶一部分是手機簡訊用戶,一部分是微信用戶,另外一部分是APP用戶,沒在一個平臺上並產生熱關係,交互成本就會變得很高。
另一種是強關係和弱關係。商業公司和消費者之間通常屬於弱關係,而醫患關係則屬於強關係。強關係基於信賴感而產生。假如我是招商銀行信用卡用戶,招商銀行官方發給我的東西,我就比較信賴。如果一家公司同時兼有強關係和弱關係,就可以從會員關係裡發展出N多種商業關係。
以前大眾傳播媒體需要300個小時才可以觸發消費者買東西,有了社交媒體之後,這個過程縮短為3分鐘。直播經濟時代,這個過程甚至可以縮短為30秒,播主一邊直播,觀眾邊看邊下單購買。
所有零售品牌做技術架構,都要依託自己的定位,圍繞消費者來開展。定位,簡單來說,就是看該品牌能否和品類劃上等號。
眼鏡業和醫療密切相關。傳統消費者通常會在驗光結束後,拿著照片找眼科醫生判斷是否有青光眼、白內障或是糖尿病。以後通過AI算法,可以通過驗光等設備將身體健康狀況迅速分析出來,形成電子病歷表。全世界醫療都在朝這個方向走。
移動網際網路IT架構必須靈活到什麼程度?水管一接過去,流量等馬上就能接進來。
零售品牌營銷最核心的競爭點是獲客能力。如果能利用科技驅動獲客能力,將線上用戶導流到線下,就可以很好地改變成本結構尤其是租賃成本結構。
以前我們和別的商家搶商場2樓商鋪,如果導流能力強,就不用搶,到五樓開店也可以。對於消費者來說,他來商場本來就是預約配眼鏡的,到二樓與到五樓的成本差異不大。
不管是傳統零售企業還是線上零售企業,如果能轉變會員運作邏輯,將其拓展成強關係和熱關係,那這家企業就是站在一座金礦上。
一個企業如果擁有傳統行業的渠道,又懂得如何運用科技的力量,還知道如何與消費者交互,這種企業才是最可怕的,因為它可以快速擴大市場佔有率。
1969年出生於臺灣高雄。2010 年起任寶島眼鏡董事長兼執行長。2012年底成立星創視界(NOVA VISION),整合旗下包括寶島眼鏡(BAODAO)、米蘭米藍(MILANNO)、鏡客(JINGCL)等品牌,並成立星創視光中心、創辦星創眼科、星創視光產業研究院等。
現為星創視界(NOVA VISION)董事長。
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Haas商學院。SAP中國研究院榮譽院士,被天津職業大學授予「工學結合突出貢獻獎」榮譽。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企業信息戰略與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專家委員、天津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連鎖品牌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務。
行業風向標
| 幻境資本文鈞雷:VR/AR部分資本和創業者投機性強
| 品類諮詢唐十三:真功夫品牌運作背後的邏輯
| 網際網路企業應該以怎樣的姿勢進入醫藥流通行業
| 摩託邦創始人王西:男人,無圈層,不消費
投資營養素
| 北諮基金孟兆輝:申請政府引導基金三個要點
| 遠鏡創投金戈:做消費,光炒概念必死無疑
| 以色列人告訴你:來以色列投資,必須知道這些
| 守著中科院,這家機構做早期投資和VC打法不一樣
| 大成方略創始人李永建:投資圈不得不知的納稅常識
創業戰鬥經
| 他要用一款菠蘿大小的東東告訴你霧霾背後的精準數據
| 沒花一分錢,這對夫妻如何在滋補品紅海裡殺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