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記憶:讓孩子的大腦像照相機一樣,記憶永存!

2021-03-01 好家長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詳細了解了「千字文巨型標釘」這一記憶方法,以及好家長根據這一方法研發的幾大教程體系,即集體教學版系列:《千字文巨型標釘 標釘版》、《千字文巨型標釘 英文1000詞》、《千字文巨型標釘 4000成語》(一),家庭版系列:《千字文巨型標釘 4000成語》、《千字文巨型標釘 中英文3000句》(一)。這些歸根結底都是以「千字文巨型標釘」記憶方法為根基的一場記憶革命。用記憶學的專業詞彙來理解,就是「圖像記憶」。

今天在這裡穿插普及一下圖像記憶方面的小知識。

從目前學生學業現狀看,學生負擔不斷加重,要求學生背誦的知識越來越多,而大多數學生背誦的過程都是死記硬背。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不但枯燥無味,而且花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記憶效果卻很差,經常是背了忘,忘了再背,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知識的興趣。即使是已經背得很熟練的知識,在考試時也會由於緊張等各種因素圖像想不起來,走出考場時卻恍然大悟,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那麼,為什麼我們花大量精力記憶的知識總是會忘掉呢?又為什麼我們記得很熟的知識考試時卻想不起來了呢?


什麼是聯想呢?簡單地說,聯想就是搭起一座記憶的橋梁,利用我們熟悉的事物連接新的信息,因而它是一種節省時間並強化記憶的方法和系統。

無論是教學點孩子的家長們還是教學培訓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和園長們,他們都很驚訝「千字文巨型標釘」這一如此簡單的方法,卻能產生那麼驚人的效果。

這種方法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很有效,可以記住我們想要記住的一切東西,比如三十六計、百家姓、外語、周期表等等。

例:我們有一位陳老師她的孩子上初中,學習地理歷史等等科目需要大量記憶,這個老師呢就讓孩子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幫助理解記憶。而且效果非常好,記憶的很牢固,我們看圖片,這幾張圖片呢僅僅是她做的一部分聯想ppt,比如記憶歷史、記憶1000個成語,還利用標釘聯想記憶「中國省會」,當然還有很多很多,這裡就不多舉例。

大家會問:「聯想為什麼可以產生強大的力量呢?」不管是百家姓、三十六計或是其他知識,這些原本不相關的內容,都可以通過聯想,使我們可以藉由已經熟悉的內容去學習新的內容。

其實聯想的方法有很多種,如兩兩圖像聯想法、故事聯想法、諧音聯想法、順序聯想法、韻律聯想法等等,我們用《千字文》這一巨大的標釘來聯想記憶新知識,中間就用到許多此類方法。下面我主要結合以下三點來講解:

1、兩兩圖像聯想法

首先,兩兩圖像的聯想就是把兩個圖像設計成一個視覺可以看到的圖像連接。這個方法可以使我們在看到一個圖像時,自然想到另一個圖像,比如「天空」和「機器人」。

2、故事聯想法

什麼是故事聯想法呢? 比如,記憶三十六計中的「瞞天過海」,我們可以聯想小故事:「有一隻大怪物身上蒙著一塊布瞞著天空偷偷乘船穿過大海」。


3、諧音聯想法

說到諧音聯想法,在這裡,諧音可以成為聲音聯想的素材,如「天空」和百家姓「趙(照)」,我們用諧音法,可以說「天空中的太陽照(趙)著大地」,這樣就用「天空」輕鬆記住了「趙」這個姓。

上面這些僅僅是標釘記憶法使用的冰山一角,只要我們建立聯想這一橋梁,喚醒記憶神經,發揮想像力、創造力的空間,通過「千字文巨型標釘」這1000個標釘為根基,將向外無限地擴充我們孩子的記憶庫。

 「千字文巨型標釘」系列教程,屬目前國內首創的最大的圖片式標釘記憶系統。


它利用《千字文》原文1000字為標釘,組成1000中文詞組,並配以1000張圖片在大腦中建立標釘記憶系統,類似於圖書館裡的圖書編碼,使我們回憶時很容易提取所記內容,這套記憶工具我們簡稱為「千字文巨型標釘」。

普通沒有經過訓練的孩子學知識的時候,是很少有序地儲存知識的,當學習的知識量較大時,就難以快速地回憶起來。標釘就是為了解決孩子有序化地學習知識和輸出知識而設計的一套工具。它是一套適合兒童用於開發潛能,實現左右腦平衡,培養超常記憶力的高效系列課程。

而總的來說,「千字文巨型標釘」系列教程是目前國內首創的最大的圖片式標釘記憶系統,也是學習多國語言的高效工具。「千字文巨型標釘」作為一套完整的高級記憶系統,使得學習、記憶大量知識變得更加簡單輕鬆,其學習效率大大高於常規學習方法。

—————————————

相關焦點

  • 海鷗照相機的記憶
    有網友在後臺留言,說起想要了解海鷗照相機廠的歷史。對於80前的攝影愛好者們來說,海鷗照相機當年在上海灘可是必備的時髦貨。在你的記憶中,有過通宵排隊買相機的場景嗎?作為中國最早的自主相機品牌,海鷗為無數家庭留下了珍貴的記憶,至今仍是許多50後、60後乃至80後心中風靡了整一個時代的經典。
  • 什麼是大腦的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的實質是大腦的即時生理生化反應的重複,而長期的記憶則是大腦細胞內發生了結構改變,建立了固定聯繫。比如怎麼騎自行車就是長期記憶,即使已多年不騎了,仍能騎上車就跑。短期記憶是不牢固的細胞結構改變,只有"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反覆加以鞏固,才會變成長期記憶。短期記憶是數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記憶。一個人每天只將1%的記憶保留下來。
  • 大腦記憶容量有多大?
    在人的一生中,大腦儲藏了大量的數據,那麼大腦的容量相當於多大硬碟呢?為什麼我們留不住嬰兒時期的記憶?
  • 【記憶克隆術】最強大腦記憶法,拯救你的記憶力,學習效率馬上飆升!
    解鎖記憶克隆術修煉精英人士王牌技能【記憶克隆5日訓練營】世界記憶大師盧菲菲親授建立記憶邏輯 擊破陳舊思維練就克隆術般的記憶力解鎖精英人士必備技能指數倍提升效率🔥原價199保送北大的撒貝寧在一次採訪中曾經說過,他取得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他像「照相機」一樣的記憶力。他對於所看過的書幾乎都能背下來。
  • 大腦的記憶是誰在管理?
    這就是多年來神經科學家所稱的「情景記憶」。科學家們大致認同大腦的這個工作模式,但是要收集詳細數據資料,對這個模式進行充實豐富卻非易事。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對大腦的歸檔系統慢慢有了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大腦中的海馬體,它是大腦皮層中一個環形結構的內褶區,長僅幾釐米卻與大腦其它部分緊密相連。
  • 3-6歲是右腦發育的黃金期,5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大腦」
    ·右腦又叫本能腦,是掌控感性思維的右腦的代表就是我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專注力、觀察力等等,一系列虛幻的思維能力,右腦主要是通過圖形和影像的方式來記憶,所以也被稱為「圖像腦」。人的右腦是無法被取代的,右腦的發育決定了每個人之間的差距。
  • 兒童與照相機
    參與汶川復活項目的孩子,2008年,汶川給孩子一臺照相機,此種活動在攝影領域並不鮮見,不過
  • 你的孩子成績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怎麼辦?
    聯繫電話:17733739496(同微信)「神童」並不神奇而是在恰當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開發了右腦潛能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右腦潛能開發其功效是左腦的100萬倍,但我們日常工作和學習絕大部分只利用了左腦,「神童」並沒有特異功能,只是利用了右腦成像能力,您的孩子一樣可以做到。
  • 大腦把記憶存在哪兒了?
    大腦如何表示外部世界的信息,又如何將感覺轉變成記憶?這個問題與我們的研究密切相關。先看看一個著名的病例(名為H. M.),他患有頑固性癲癇,為了控制他強烈的癲癇症狀,神經外科醫生無奈之下,只好選擇切除他的海馬區,以及大腦兩側與海馬區相連的區域。手術後,這位病人仍能辨別人和物體,可以回想起手術前就知道的一些事,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再也不能形成新的持久性記憶。
  • 《最強大腦》記憶女神:從「臉盲」到最強大腦,每個人都能做到!
    她就是《最強大腦》第二季「記憶女神」盧菲菲,兩小時內就記住了53幅世界經典油畫的7376張碎片!《最強大腦》節目片段 (點擊 ▶️播放觀看)節目中的她那麼從容淡定,臺下的她還可以 39 秒記住一副打亂的撲克牌!
  • 像大腦一樣工作和溝通的細菌
  • 專治腦容量不夠的大腦記憶卡已出現,但人類真的快把自己玩死了
    存儲人類記憶的科技終於出現了儘管你不想認同,但也不得不認同,人類因為有了記憶才會有生活,一旦失去記憶,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還談何生活。然而,隨之年齡增長人的記憶功能會逐漸衰退,或因外力影響而造成記憶問題。就像電影《記憶碎片》中的主角一樣,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有沒有把兇手殺了,因為他只有十幾分的短暫記憶。
  • 右腦圖像記憶方法
    右腦圖像記憶法不是為了記憶而圖像,是自然而然的自行產生圖像,從根本上提高記憶力和想像力。圖像聯想的第一個規則就是要創造具體而清晰的圖像。具體、清晰的圖像是什麼意思呢?比方我們來想像一個少年,你的「少年」圖像是一個模糊的人形,還是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真人呢?如果這個少年圖像沒有清楚的輪廓,沒有足夠的細節,那就像將金庫密碼寫在沙灘上,海浪一來就不見蹤影了。
  • 假如人類大腦開發程度達到100%,會不會成為神一樣的存在?
    有科學家曾提出一個觀點,認為人類的大腦,我們能夠利用的只有10%,90%的大腦部分還處於未開發狀態,而有一些天才,比如像牛頓,愛因斯坦等這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跟他們的刻苦鑽研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大腦比普通人開發利用多一些
  • 百度大腦震撼發布 李彥宏演講百度大腦是什麼
    百度大腦計劃,讓我們來一次詳細的百度大腦解剖:  第一層:開放雲  作為一個人類嬰兒,其第一件最重中之重的事情就是記憶,而記憶也是一切的發展前提。同樣,我們將百度人腦看成人腦的話,那麼第一件事情,必然是存儲。
  • 我被自己的大腦蠢哭了
    《自然》雜誌一篇文章說,詩人狄金森宣稱,大腦比天空更廣大、比大海更深。科學家們在描述大腦時也做過很多比喻:像一個主宰,像地圖,像基礎設施網絡,像機器、機器人、計算機或網際網路。但這些比喻既有所揭示,也有所遮蔽,會忽略一些關鍵的因素。把人腦比作電腦是很有誘惑力的,但忽略了人腦也是一種器官,並且意識到自己是器官。我們現有的圖像和語言限制了我們對大腦的想像:它的精神性、物質性和具身性是相互關聯的。
  • 慧尚幼兒園——神奇大腦開課啦~~
    科學家稱這個過程為「突觸演變」,演變的結果是形成一個能應付周圍環境的高效大腦。孩子經歷得越多,突觸連接保留得也越多,大腦處理信息也越好。這是很多技能如樂器演奏、競技體育都要從娃娃抓起的科學基礎。通過環境的強化和不斷的訓練,可以使腦結構發生一些有利於功能上的變化。
  • 照相機構成及成像原理
    19世紀上半葉,人們終於找到了固定保存暗箱中投影面上光學圖像的方法與介質,照相機工業由此發端,因此Camera obscura被認為是照相機的祖先;而「Camera」則成了照相機的英文名稱。不過當時的相機令現代人無法想像,暗箱大得像個小房子,拍攝時間至少三十分鐘,以至於不得不將被攝的人頭部固定在事先預製好的卡箍裡,而且得到的只是一張笨重的銅版正像。當時有報社記者評述:「就像在馬路上拿著一面鏡子,周圍的景物極細地反映出來,然後把鏡子帶回家。」
  • 刺激大腦能找回那些「失去的」長期記憶嗎?
    在機器學習技術的指引下,羅斯團隊得以訓練TMS鎖定被試者用來儲存關於面孔或名字記憶的大腦區域。或者說,羅斯及其同事想出了一種能夠讓進入靜默狀態的記憶重新活躍起來的辦法。 當他們使用TMS刺激靜默記憶時,EEG(腦電圖)掃描圖像顯示,那些跟記憶相關聯的腦部區域被激活了。 研究人員利用該法再次進行記憶測試。
  • 視覺記憶結合導圖,讓你過目不忘!
    圖像可以有效幫助記憶我們不斷強調「一幅圖勝過千言萬語」,圖像中能夠包含很多沒有說出來的資訊,當我們在看到圖像時,會對圖像做很多的解釋,要記憶時也可以把資訊轉成圖像,從圖像所透露出來的脈絡,就可以幫我們從語意/情節記憶的方向進入長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