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寶向左,魔爪向右,結果雙雙敗走中國功能飲料市場

2020-12-17 騰訊網

  文丨食品商業觀察(FBC)記者 張建

  卡拉寶強推廣,弱渠道;魔爪強渠道、弱推廣,兩個功能飲料外資大牌用「虧損」業績證明:高舉高打有風險,得渠道者也不一定得市場。

  2018年的功能飲料市場依舊風雲變幻,一度被業內寄予厚望的兩大國際大牌卡拉寶與魔爪被相繼報導當前皆處於「虧損」狀態。

  與2013年那波高漲的功能飲料潮相比,如今該品類市場在競爭形式、營銷手段和消費者爭奪上,競爭門檻更高、競爭成本也更大。換言之,過去功能飲料高舉高打、強勢招商便能獲得市場紅利的時代已經結束,卡拉寶和魔爪在中國市場的境遇剛好印證了這一點。

  卡拉寶:高舉高打不再奏效

  來自泰國的大牌卡拉寶早在2014年便進入中國市場,經歷了從初期的國內總代理到如今的本土化運營的發展,但2017年末泰國磨鑾證券(Bualuang Securities Pcl)的分析師ChaiyatornSricharoen在11月27日的報告中寫道,卡拉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似乎不及先前預期,2017年銷量有望實現1.5億罐,而銷量目標為1.7億罐。

  另據接近卡拉寶的消息人士稱,去年的銷售額甚至不及市場營銷的投入費用,這也可能是今年3月卡拉寶操盤手黃欽鑑與其團隊集體退出的重要原因。

  擁有「東南亞地區第一功能飲料」背景加持的卡拉寶在國內市場的業績並未「及格」,對於有著近二十年的廣州紅牛高管履歷的黃欽鑑和其紅牛系團隊而言,必定不會是因為「水土不服」。

  「卡拉寶在前兩年本地化運作後,一度提出了要和紅牛平分江山的戰略目標,因此在後來的品牌推廣策略上顯得激進。」有業內人士指出,「2017年,卡拉寶頻繁贊助各種體育賽事,並投放了大量的電視、電臺廣告資源,這種玩法簡直有點『不計成本』。」

  據FBC記者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3月,卡拉寶便接連贊助了包括天門山「移步登天」世界跑酷大賽、宜昌國際速降賽、花式足球世界盃等多項運動賽事,全年贊助的體育賽事見諸報端的多達十幾項。

  「卡拉寶作為功能飲料,以體育營銷來營造品牌形象也無可厚非,畢竟這也是紅牛的常規玩法,但如果本身品牌在市場中還立足未穩,體育營銷對於動銷的影響非常有限。」某前廣州紅牛大區經理告訴FBC記者,「紅牛在前期的發展壯大,得益於功能飲料的搶先佔位獲得了市場紅利,在形成消費心智佔領後再通過體育營銷來延伸品牌高度。」

  按照這位大區經理的理解,體育營銷是品牌增值的手段,絕非新品立市的策略。因此,卡拉寶雖然通過體育營銷賺足眼球,但仍然沒有有效解決動銷問題。

  江蘇無錫市的卡拉寶經銷商孫先生稱,「為了搶佔功能飲料市場份額,卡拉寶指導經銷商採取『售點鋪貨三貼近原則』:即渠道拓展貼近紅牛,做到哪裡有紅牛哪裡就有卡拉寶;市場陳列要貼近紅牛標準並且大於紅牛陳列面;價格方面也要緊貼紅牛,基本終端每罐利潤比紅牛多五毛錢。」

  儘管卡拉寶做好了與紅牛貼身肉搏的準備,但由於市場推廣動作過於激進,再加上紅牛在功能飲料市場上的主導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一定程度上讓成立僅一年多時間的卡拉寶營銷團隊在全國大盤運作的執行力短板被迅速放大。

  據《國際金融報》報導稱,有經銷商反映「在去年7月份合作後,市場團隊的執行力欠缺,基本上沒有開拓出一家客戶,只能靠經銷商自己去開拓和延伸。」

  同時另一位卡拉寶區域經銷商透露,經銷商前期也墊了很多錢,市場滯銷的問題,也去卡拉寶中國總部進行過溝通,儘管總部方面也口頭答應給予相關支持,但卻一直沒有落地執行。

  「目前好多地方已經買二贈一了,很多經銷商第一次打貨以後就沒有動靜了,感覺前途坎坷。」上述經銷商稱。

  據了解,目前卡拉寶已經重新調整了營銷團隊,新團隊操盤手來自娃哈哈系,同樣具備豐富的飲料操盤經驗,但他面臨的工作挑戰依然不小——「卡拉寶必須先安撫現有經銷商,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恢復他們的信心,把力氣花在渠道上,增加渠道的利潤,保持渠道的活力,這樣才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把握住機會。」一位熟悉卡拉寶內情的業內人士稱。

  魔爪:得渠道者不一定能得市場

  「得渠道者得市場」一度是飲料行業裡運作市場的不二法則。但如今的功能飲料市場,這個法則正逐漸失去「真理」光環。

  比如卡拉寶很大程度敗在了渠道網絡建設上,但同為外資大牌的魔爪雖然能借勢可口可樂強大的分銷系統,卻敗在了品牌推廣上。

  2016年9月,美國家喻戶曉的功能飲料品牌Monster Beverage(怪獸飲料公司,中國市場定名為「魔爪」)借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

  可口可樂的合作夥伴、中糧旗下中國食品承擔了魔爪的分銷,太古和中糧兩大裝瓶商為其提供本地化生產,在渠道和生產能力上都獲得了有利的支持。德銀在2017年3月發布的一份研報中稱,中國食品(中糧旗下上市公司)的功能性「怪獸」飲料在亞太地區銷量強勁,公司管理層對其在中國的增長潛力持樂觀態度。

  但夢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2018年初,魔爪母公司Monster Beverage在華爾街分析師會議上宣傳,2017年四季度,其在印度和中國的經營虧損合計約為9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715萬元)。

  儘管中國市場沒有被單獨披露,但該公司執行長Rodney Sacks在會上不止一次地提到,中國市場的虧損拖累了該公司的當季業績。

  手握紅牛、娃哈哈、加多寶、脈動等一線飲料品牌的經銷商楊先生對於魔爪在中國的失敗原因歸結為兩點:一是加氣的口味使得消費者接受度低;其次是光有陳列,沒有廣告,產品在終端沒有拉動力。

  而FCB記者向多名經銷商了解,魔爪在市場上「確實不好賣」。甚至有可樂系統的銷售人員抱怨:「太把自己當回事,價格高、廣告少、新口味還不培育市場。前期壓貨如果不是因為給到銷售業務的獎金高,鬼才能壓出去」。

  同時,有來自同業廠家人員認為,「魔爪加了氣,又是罐裝,打開後很難迅速喝完,這樣導致消費者體驗並不好。」

  事實上,口感問題或許見仁見智,但魔爪在中國的品牌影響力至今甚微恐怕是可口可樂高層也沒有料到的。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稱,雖然有可口可樂的合作夥伴為魔爪提供生產和渠道支持,但產品的營銷推廣依舊由魔爪團隊負責,而這個團隊顯然還不太了解中國市場的特點。

  據了解,魔爪在營銷宣傳上以「音樂、極限賽車運動、電玩、辣妹」為四大基柱,吸引消費者關注。部分觀點認為,這一策略過於窄眾和劍走偏鋒。

  「沒有電視廣告,網絡廣告也很少幾乎沒有,在傳播上缺乏主流媒體資源的支持,只在小範圍傳播,比如嘻哈圈子、搖滾圈,面太窄。雖說目標消費者很明確,但是,這部分人並不完全是功能飲料的消費者。」有業內人士稱。

  而魔爪在歐美地區擅長通過Twitter、 Instagram社交媒體推廣的方式,也在中國面臨著「水土不服」。「事實上,魔爪在國外的社交媒體是以網紅的形式存在,類似於國內的杜蕾斯,但因為特殊國情,導致這種網絡推廣的形式無法滲透到國內。」快消品營銷專家朱丹蓬分析,「魔爪相比紅牛,更具有年輕化的特點,因此會擁有一定的消費人群,但是從現有的行業格局看,一線有紅牛擠壓、二三線有樂虎及東鵬特飲等其他品牌穩固的市場競爭,魔爪不會在短時期內形成消費氣候。以一線城市為重點銷售渠道的魔爪,還要經歷更為漫長的市場培育期。」

  由此看來,卡拉寶和魔爪這對國內功能飲料市場上的「難兄難弟」,在做好準備挑戰紅牛之前,也許可以先相互學習、借鑑。

  歡迎添加主編微信單撩!

相關焦點

  • 功能飲料市場競爭加劇 戰馬和魔爪哪個飲料好喝?
    捱過了疫情之下的消費「寒冬」,飲料市場呈現回暖趨勢。在消費回補的同時,各大飲料品牌的競爭也逐漸加劇。尤其是在功能飲料市場,不僅有戰馬、紅牛、魔爪、卡拉寶、啟力等品牌廝殺混戰,更有部分企業跨界涉足功能性飲料市場。可見,國內功能飲料市場是一塊人人垂涎的「大蛋糕」。對消費者來說,有了更豐富的選擇。那麼哪種飲料比較好,戰馬和魔爪哪個飲料好喝?
  • 卡拉寶新帥閃電離職,國內功能飲料市場現狀如何?
    6月20日,卡拉寶突然宣布董事總經理黃寶辭去了公司的所有職務,這距離他走馬上任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通告中表示,公司將在未來幾天儘快宣布新的人員架構。這是今年以來,卡拉寶第二次進行重大人事變動。這個從泰國引進的功能飲料品牌,入華兩年,命運多舛。
  • 魔爪飲料的「有種一博」,中國市場成為其心結
    脈動「熾能量」、可口可樂魔爪、農夫山泉尖叫和能量帝、怡寶「魔力」胺基酸運動飲料、東鵬特飲、王思聰旗下企業的愛洛等,同時卡拉寶、飛活這些國外功能飲料開始進入中國。除了這些以外,如伊利、王老吉、盼盼這樣的食品飲料巨頭也躋身這一領域。
  • 泰國卡拉寶計劃投入3億美元「撬動」中國功能飲料市場
    泰國卡拉寶計劃投入3億美元「撬動」中國功能飲料市場  Eelyn Zhang • 2017-12-07 10:06:41 來源:前瞻網
  • 魔爪推中國本土化飲料,能否攪動功能飲料市場?
    在東鵬特飲發布招股書,IPO更進一步之後不久,功能飲料品牌魔爪推出一款檸檬風味的「龍茶」。作為首款中國「本土化」的產品,這也被視為魔爪攪局中國功能飲料市場的一步棋。業內認為,東鵬特飲IPO後,中國功能飲料行業或將進入新的競爭階段,這一階段更強調產品差異化,因此不少企業開始在此發力。競爭或加速公開信息顯示,「龍茶」主打「精氣神」「茶能量」等中國傳統文化概念,檸檬茶的口味,在功能飲料中也頗有新鮮感。
  • 一把好牌打得稀爛 紅牛「同鄉」卡拉寶的中國困局
    在國內功能飲料市場格局動蕩期,一款名字新穎的功能飲料「卡拉寶」正走進消費者的視野,這款來自紅牛故鄉泰國的功能飲料來勢洶洶。  2017年8月,卡拉寶(Carabao)在北京舉辦了中國首場品牌發布會,正式宣告登陸中國市場。
  • 急於求成卡拉寶中國一年兩換帥
    中國功能飲料市場正在上演一場群雄逐鹿的大戲,很多品牌都想趁紅牛商標案懸而未決之際,佔據一席之地。6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和紅牛同樣來自於泰國的功能飲料品牌卡拉寶宣布換帥,擁有22年快消品推廣經驗的黃寶辭去了卡拉寶中國區總經理的職務。這是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卡拉寶第二次更換中國區總經理。
  • 定位尷尬 卡拉寶難逃業績下滑
    青島海上馬拉松賽後包內出現的過期卡拉寶飲料,讓後者再次回歸公眾視野。和紅牛一樣,卡拉寶也來自泰國,雖然卡拉寶已經是泰國市場上第二大受歡迎的功能飲料品牌,但進入中國市場後的表現卻一直不盡如人意。2017年,卡拉寶在中國成立公司,高調布局中國市場,頻頻贊助賽事,並完成了超過2億元的不錯成績。
  • 功能飲料權威測評,結果驚人!有的一罐相當於16塊方糖
    來看權威的比較試驗 功能性飲料是指通過調整飲料中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體功能的飲料。、卡拉寶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約25克以下。 檢測結果顯示—— 10款樣品中,9款含糖量超10g/100ml,平均含糖量為11.7g/100ml。 數字看著沒什麼感覺?
  • 能量飲料促銷戰打響 紅牛最大對手卡拉寶加速入華
    卡拉寶2002年創立於泰國,目前在24個國家和地區有售,在其全球市場布局中,中國是被賦予厚望的重要拼圖。在2017年完成初步布局之後,卡拉寶在中國的銷量實現了43倍的高速增長,下一步還將加速進入中國市場]當中國紅牛還在為品牌之爭焦頭爛額之時,另一頭「綠牛」正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
  • 能量飲料促銷戰役打響紅牛最大對手卡拉寶加速入華
    在2017年完成初步布局之後,卡拉寶在中國的銷量實現了43倍的高速增長,下一步還將加速進入中國市場]當中國紅牛還在為品牌之爭焦頭爛額之時,另一頭「綠牛」正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隨著夏季的來臨,能量飲料開始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市場上各大能量飲料品牌包括紅牛、卡拉寶、樂虎等都加大了市場的促銷力度,以期搶佔市場份額。
  • 有結果了?泰方派人接管,卡拉寶中國年內第三任「掌門人」浮出水面...
    泰國方面,據說是卡拉寶老闆Sathien Setthasit的兒子親自帶團隊過來;中國方面則是由人和集團派遣代表出任。人和集團是卡拉寶在中國選擇的合作夥伴,雙方籤訂了為期60年的合作合同,並計劃時機成熟後在中國上市。
  • 泰國能量飲料巨頭卡拉寶登陸中國 卡拉寶杯第3輪抽籤儀式落幕
    8月24日,風靡全球的泰國能量飲料品牌卡拉寶在京舉辦了中國首場品牌發布會,宣告其登陸國內市場。同時,由卡拉寶冠名贊助的英格蘭足球聯盟(EFL)卡拉寶杯(原名英格蘭足球聯賽杯)在現場舉行了第三輪比賽的抽籤儀式,完成卡拉寶杯在華首次正式亮相。
  • 英格蘭聯賽杯抽籤北京揭曉 卡拉寶登陸中國市場
    2017年8月24日,風靡全球的泰國能量飲料品牌卡拉寶在京舉辦了中國首場品牌發布會,宣告其登陸國內市場。現場卡拉寶中國CEO黃欽鑑先生介紹,2002年,當銳意進取的企業家薩西恩·賽哈西特(Sathien Setthasit)結緣為民吶喊的泰國民謠傳奇人物阿德·卡拉寶(Aed Carabao),代表著戰鬥精神的卡拉寶能量飲料誕生了!
  • 泰國能量飲料卡拉寶擬對華投資3億美元 跟同鄉對手紅牛爭份額
    趁著從紅牛商標案還沒徹底結束,一波本土和海外能量飲料都在想著怎麼分食中國市場。現在,紅牛在泰國本土市場的老對頭卡拉寶(Carabao)也認真起來了。泰國富豪薩西恩·賽哈西特(Sathien Setthasit)最近在曼谷辦公室接受採訪時表示,打算向旗下能量飲料公司卡拉寶集團(Carabao Group Pcl)注資3億美元,用於未來三年的市場推廣和銷售,從而挖掘中國消費者對能量飲料日益增長的需求。他給2018年中國市場制定的目標是將銷量增加一倍,衝擊3億罐。
  • 猛砸3500萬,能否挽救「敗走」中國的「紅牛老鄉」?
    自紅牛商標授權問題以來,中國功能飲料市場動蕩不斷,造就了功能飲料市場「間歇性空擋」,給紅牛之外的其他功能飲料品牌造就了機會,一時間,各大品牌紛起,華彬集團力推新品戰馬,東鵬特飲重拳出擊金罐市場,樂虎銷量節節攀升,體質能量從河南走出拓展全國,除此之外。
  • 功能飲料喝多了也發胖?
    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選取了10款含咖啡因及牛磺酸,以抗疲勞、補充能量為賣點的功能性飲料,模擬消費者從線上、線下匿名購買,其中5款為保健食品,5款為非保健食品。其中,7款國產品牌為紅牛、東鵬、樂虎、體質能量、魔爪、力保健、戰馬;3款進口品牌為奧地利紅牛、泰國紅牛、卡拉寶。 ●有無添加違禁物?
  • 功能飲料的下半場利器
    於飲料企業來說,一年消費高峰期就快到來,各大品牌們卯足了勁兒,向市場推出一些新品,搶佔市場。那麼,目前中國特殊用途飲料真正市場有多大?有哪些巨頭加入了戰場?新晉品牌又是否還有機會?藍莓君梳理下發現,目前市場上的能量飲料品牌眾多:常見的就有紅牛、樂虎、東鵬、魔爪、卡拉寶、中沃、黑卡等品牌。還有一些新冒出的功能飲料品牌也源源不斷,而且背景還不是初創公司。
  • 蔣軍:魔爪的社會化營銷為什麼不成功?
    魔爪,這個飲料,看起來還是很個性的,但銷售很一般。從包裝來說只能說一般,個性是足夠了,但擺在貨架和冰箱裡卻不怎麼醒目,也許中國人就喜歡大紅大紫的緣故。如紅牛的黃色,加多寶的紅色和黃色,另外,不醒目、不顯眼可能也是因為魔爪排面太少,或者包裝不明量,太暗的緣故。產品個人覺得紅牛的香精味太重,而魔爪像飲料,但更像功能飲料的味道,不那麼讓人發膩。
  • 中國紅牛前途未決,但600億元的功能飲料藍海激戰已開打
    中國紅牛前途的懸而未決,正是引發當下功能飲料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的源頭——為了搶奪年銷售額接近250億元的中國紅牛可能讓出的空白,功能飲料品牌和產品在今年集中湧現。2012年,娃哈哈推出牛磺酸維生素飲料啟力,2013年,福建達利園推出功能飲料樂虎,幾乎所有飲料巨頭都有布局功能飲料產品線。國外運動飲料品牌也在陸續入華。2016年6月,美國第二大功能飲料品牌monster(現中文名為「魔爪」)宣布進入中國,它的背後有以21.5億美元收購其16.7%的股權的可口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