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仔粿 鼠殼粿

2020-12-12 網易旅遊

春節期間,網友紛紛在微博上曬出自己春節回家鄉過年吃到的眾多美食,引得圍觀群眾垂涎不已。其中,潮汕小吃以其味美價廉,品種多樣,尤為引人注目。

錢仔粿


錢仔粿,俗稱軟粿,也稱餈耙粿,是潮汕人在秋涼季節的粿品。

外觀為直徑5~8釐米的圓餅。按照傳統,潮汕人的家庭糕點粿品,錢仔粿是中元節時才做得,是按照時令、農副產品登場和人們的需要而製作的,很有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

用糯米碾粉後拌水捏成團狀,放在開水裡煮熟成為圓如魚狀,置於盤中,蘸上搗碎的炒花生米、芝麻和白糖,用筷子夾成小塊,入口就可嚼吞,既潤口,又易咽,適合人們秋涼的口胃。每逢農曆七月初七「婆母生」和七月十五「中元節」,孩子輩邊吃錢仔粿,邊唱這樣的歌謠:

「錢仔粿,軟綿綿,老人奴仔都愛嘗,芝麻花生蘸滿滿,一口錢粿一口香; 錢仔米果,甜滋滋,免包免餡省工夫,阿娘親手做好粿,阿奴食好去讀書。」

正因為錢仔粿膾炙人口,不論老幼吃了都會留下難忘的印象。許多僑居國外的華僑,特別是僑居泰國的僑胞,對家鄉的美食更是永不忘懷。他們一回到鄉裡,遇到秋涼節令,免不了就會想起嘗嘗錢仔粿這一美食。

鼠殼粿


鼠殼粿是潮汕特色小吃之一,一般在過年前三四天才做,不過現在也有很多小攤每天都有賣。

鼠殼粿是用鼠殼草(即白頭翁)搗爛拌米粉作皮,以甜豆沙作餡,用圓形粿印(模型)包製而成,蒸熟後的一種米制粿品。樸籽粿是用一種叫樸籽樹的葉和果核搗爛拌米粉漿,加糖發酵,裝入桃形陶製粿印或小碗蒸熟後的粿品。白頭翁是胃藥,有去瘀,調和胃氣作用。樸籽葉也有清脾健胃作用。鼠殼粿的用料主要有:鼠殼草、綠豆(做餡)、麵粉。

首先鼠殼草要把有棉的那個頭部摘出來,剩下的丟棄。然後用水浸上一兩天,每天都要換一次水。浸完水後瀝乾,放在石舂裡面搗爛,捏成一團一團下油煎,然後再放在麵粉裡面和,最終便有了綠色的鼠殼草麵團。

再拿出一小團麵團碾成薄皮,包進綠豆沙,用模印印成圖片中的桃模樣,再放進蒸爐裡蒸熟就行了。

一般的鼠殼粿都是放在香蕉樹的葉子上面,再放進去蒸的,這也是鼠殼粿不同與其他果的一點。

本文來源:網易旅遊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分頁導航:

  • 第01頁:牛肉丸 蠔烙
  • 第2頁:潮州腐乳餅 菜頭粿
  • 第3頁:水晶球 薄餅
  • 第4頁:蝦米筍餜 韭菜餜
  • 第5頁:棉城鱟粿 棉城鱟粿
  • 第6頁:魚餃 魚丸
  • 第7頁:芋泥 翻砂芋
  • 第8頁:棉城冬瓜糕 棉城冬瓜糕
  • 第9頁:鴨母氽 老媽宮粽球
  • 第10頁:錢仔粿 鼠殼粿

相關焦點

  • 潮汕小吃「鼠殼粿」做法 配方
    鼠殼粿 聽說這款鼠殼粿是潮汕地區春節必備的傳統小吃,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但吃起來味道卻十分鮮美,其他地區的寶寶們也可以試著做做哦,鹹口的糕點接受度更高。
  • 廣東汕頭的濃濃年味:家家鼠殼粿飄香
    (新春走基層)廣東汕頭的濃濃年味:家家鼠殼粿飄香  鼠殼粿是潮汕人家過春節必備的年貨,這種潮汕傳統特色小食,是潮汕人過年的標誌性美食。  1月22日,汕頭一市民家中正忙著做鼠殼粿喜迎新春。鼠殼粿是一種由鼠殼草為原材料製作的粿品。鼠殼草要摘嫩葉和花,洗淨,熬熟,搗爛,加粘米粉、糯米粉和水揉成團,再捏再團,細捏平鋪才形成粿皮。
  • 潮汕地區的鼠殼粿,是用這種野菜製作而成的,你們吃過嗎?
    潮汕地區的鼠殼粿,是用這種野菜製作而成的,你們吃過嗎?中國的美食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中國的不同地方,有著各種各樣的小吃特色,這些特色小吃,總是能夠抓住人們的胃口,這其中,少不了的是好的食材,和好的做法,很多的中國特色小吃都是用野菜來製作的,你們知道嗎?
  • 獨一無二的潮汕鼠殼粿,只有春節你才可以看到它,寓意著團團圓圓
    代表潮汕的名小吃非常的多,估計很多人會馬上脫口而出的就是牛肉丸、潮汕蠔烙、無米粿、春卷、腸粉,等等,真的是無法一一列舉呀!但我今天又和大家說的這個卻不是很多小夥伴知道的,潮汕的拜品非常多,也很有名,但卻很少人注意到這款粿品——鼠殼粿。為什麼今天要將這款不是特別有名的粿品在#百城百味#這裡隆重的介紹呢?
  • 山東歐米奇配分享:上過央視的「鼠殼粿」敢不敢來一個?
    文章來源:最烘焙鼠殼粿·Custard flowered mooncake·小編聽說這款鼠殼粿是潮汕地區春節必備的傳統小吃,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但吃起來味道卻十分鮮美3 /鼠殼草和番薯清洗乾淨,用攪拌機或用刀切碎,加入少許清水放入鍋中煮爛(添加小編wx:OneKyne77 解鎖更多美食資訊)。4 /一定要煮到很爛。
  • 「卷仔粿」是客家人的美食?
    一周前,鷺客社發布了我寫的一篇名為《美食記憶:關於「卷仔粿」的念想與疑問》的文章,得到讀者的積極響應:娜嚒留言:小時候聽奶奶說,我們也是平和人搬到南靖的。南靖有越南村,越南人逃避戰爭跑來這裡定居,最早粿條就是他們做的,泰國和越南也是這樣叫「粿條」(閩南語)。
  • 粿仔湯裡的匠心好味
    對定安人而言,夏天,吃上一碗涼絲絲的冰鎮粿仔湯,冰爽宜人消暑解夏;冬季,品上一碗熱騰騰的粿仔湯,伴著紅糖薑湯的香味,可以驅散一天的寒意。在定城鎮人民中路的一條小巷裡,有一位賣了20多年粿仔湯的老阿婆,由於做的粿仔湯美味,食客和周邊的街坊都愛喊她「粿仔婆婆」。在店門口,總能看到粿仔婆婆坐著捏粿仔的身影。
  • 「粿」然愛你!潮汕人民到底有多愛做粿!
    在家時,父母說今天吃粿,我們會抱怨怎麼又吃;在外時,我們又時常想念那一口美味的粿。也許,這就是家鄉帶給我們的味道。潮汕粿製品品類繁多,美味可口,每一種味道融入四季,走進千家萬戶。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潮汕有哪些「粿」。鼠殼粿潮汕春節時令粿品,大概就是歷史最久的潮汕小吃。
  • 六甲番人談美食文化|甜粿、紅桃粿、鼠殼粿,說說潮汕粿品的故事
    潮人先祖每逢春荒時,米不夠吃,就在米食中加入鼠麴草之類的野菜,藉以求生,這就是「鼠殼粿」的最早出處。而「甜粿」的故事更是悽慘,潮汕地區地少人多,單靠耕種是無法養活當地人的,迫於生計,千百年來一直都有下南洋的傳統,潮人在坐紅頭船揮淚告別家鄉時,一定會帶上父母妻子所炊的甜粿一籠,甜粿含糖分高,不易變質,可存較長時間,過番的潮人就靠著這一籠甜粿到南洋去打拼,「無苦奈何舂甜粿」,甜粿即可充飢,也可安慰背井離鄉的潮汕遊子。
  • 潮汕人民:「粿」真好吃!
    〖鼠殼粿/鼠曲粿〗春節至元宵期間,除了紅殼桃粿之外,潮汕人有食鼠殼粿的習俗。傳說鼠殼粿來源於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潮汕,攪得當地烽煙四起,民不聊生。潮汕人民為求生存,只能忍著饑寒啃草根、吃野菜。後來,人們便用鼠麴草取汁混合糯米磨碾成漿,然後以漿為粿胚加料做成鼠殼粿。▲用鼠麴草為主料加工製成鼠殼粿,食之有袪痰消積、化痰止咳和調和腸胃之動能。據南朝·宋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三月二日,取鼠曲菜汁作羹,以密和粉,謂之龍舌,以厭時氣。」
  • 東閣粿仔:左右逢源養生湯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喜迎新丁做「粿仔」  在東閣鎮東航路做了23年粿仔的鄭玉青,由於做的粿仔味道正宗,周邊的街坊都叫她「粿仔青」。   談起粿仔的來歷,「粿仔青」記得從她小時候開始,爺爺奶奶就開始做粿仔,那時無論是一大早還是晚上,街坊鄰居都會過來吃上熱騰騰的一碗,屋子裡人總是坐得滿滿的。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接著她便用一竹板子,將蒸熟成片狀的粿皮,從四周的角劃開,「銅盤」的粿劃成長方形的三條用手拉出,把又薄又軟、晶瑩剔透熱汽騰騰的粿仔,披於「竹囊椅」上。就這樣一出一入鼎一撒粿,迅速乾脆利落,且一刻也容不得歇息,片刻工夫便在「囊椅」裡面擱成了厚厚的一疊粿仔,再於上面炊上一面紅色的粿條,一疊疊拜神祭祖的粿仔就這樣大功告成了。然後,便是蒸發酵粿,蒸魚,蒸雞鴨、蝦卷、卷張、豬肉等的,忙得滿頭大汗,不亦樂乎!
  • 「綠色」食品「檳醅粿」,好吃的廣東著名點心,要加入野生植物?
    「桌球粿」原名「檳醅粿」,是廣東揭陽的一種民間名點。關於「桌球粿」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又要說了,難道是包了桌球?這種問題有點兒常識的人都不會問,你買的老婆餅裡包著一個小媳婦?「桌球粿」呈扁圓形,粿皮由糯米浸泡後磨漿蒸熟而成的,為半透明,看上去晶瑩剔透。一口咬下,粿皮柔軟而不失韌度。傳統的「桌球粿」餡料含有白砂糖、芝麻仁、花生仁、檳醅麩、蔥珠油等,隨著人們口味變化,「桌球粿」多出多種口味,豆沙餡、香芋餡、甚至有照顧糖尿病患者的無糖鹹味餡。
  • 潮汕人春節元宵必吃這種「粿」,吃它不上火,還對腸胃好!
    鼠麴草到鼠殼粿的變身,可不是那麼快手的活兒,之於阿嬤(奶奶的潮汕叫法),做粿不僅是任務,更讓她動力滿滿的是「孩子們愛吃」,之於我們,小時候是趣事,長大後是童年的美好回憶。想起和阿嬤一起做粿炊粿吃粿的童年,猶如吃鼠殼粿,清香撲鼻,唇齒留香,舌尖軟糯嚼勁、鹹甜交替,經喉嚨輕滑到胃裡,溫熱滿足。
  • 潮汕這麼多的粿,得吃多久才能全部吃完,網友:潮汕人愛吃粿
    就像題目中提到的那樣,「潮汕人,尚食粿」,潮汕的「粿」種類繁多,裡面包裹的餡料也是各不相同,有的是韭菜餡,有的是豆沙,有的是蘿蔔,有的是飯。即便裡面包裹的同樣都是韭菜,外形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名字。「粿」不僅僅只是體現潮汕地區的地方色彩文化,同時也與民間風俗緊密相連。
  • 粿是潮汕人特有的自造食物,香嫩可口潮汕人家鄉味道
    說起家鄉的味道,可能第一個衝口而出的就是粿。粿,是潮汕人特有的一種自造的食物。大小的喜事,大小的節日,敬神供品必須是紅桃粿。粿,以前只有單一的品種,現在已經衍生了許多品種,有紅桃粿、鼠殼鍋、桌球粿、菜粿等等。
  • 小時候的味道,安海人的「鹹粿仔」只在清晨出現
    這次清晨來,發現了這家炸鹹粿仔的攤子,才恍然明白這多年的煙燻火燎。-「阿姨,這就是鹹鹹圈嗎?」-「是的呀,也叫鹹粿(仔)。」一對母女,一口油鍋,一盤炸好的鹹粿仔,這是有別於往日的風景的館口巷標誌。正當我們竊喜,以後九點半來吃也還綽綽有餘,結果阿姨告訴我們,若不是有位華僑訂購了800個鹹粿仔準備帶回去,她早就已經回家啦。-「800個?!這得做好久吧。」-「嗯...也還好,有我女兒請假過來幫忙嘛。」
  • 論做粿的厲害,潮汕一出手,就是降維打擊
    發粿就是種很常見的粿丨豆果美食網網友豎鉤撇點_橫橫豎橫點02這些都是粿/ 連吃一周都不重樣! /餡料粿無米粿潮汕人吃的粿裡面,種類最多的可能就是無米粿了。無米粿以薯粉為主要原料製做粿皮,包上各類餡料後或蒸或煎製成。
  • 潮州人都喜歡吃,潮州著名的八大粿類,第一種是家家戶戶過年必備
    紅桃粿是家家戶戶過年必備,拜老爺時候也一定會出現的粿類。紅桃粿的餡料是糯米、香菇、豬肉、蝦米,有的裡面還會放一些蔥花或者菜脯(蘿蔔乾)。紅桃粿造型像一隻桃子,包含著潮州人祈福祈壽的美好願望。第二種是「此鼠非彼鼠」的鼠殼粿。鼠殼粿是所有粿裡面製作歷史最長的一種,可以說是粿類中的老大哥。鼠殼粿的內陷是用鼠殼草和甜甜的豆沙做成的,整個粿的顏色是綠色的。
  • 潮汕美食之油粿 怎麼做?
    「粿」是一種地道的潮汕特色小吃, 潮汕人對於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粿的品種很多,有紅粿、油粿、酵粿、甜粿等,也有應節的鼠殼粿、石榴粿、人仔粿、粟穗粿等,還有早夜茶點上的各種菜粿。在潮汕,逢年過節祭神,粿是必不可少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