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家長,尤其愛孩子,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尤為關注。有一個常見的現象在中國家庭中出現,就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幾位家長的意見常常不統一,造成了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的意見統一的問題。
不聽話,我就告訴你媽媽
就在前兩天,我下班後,回到小區,正走進小區門口的時候,遇到了鄰居家的一對父女。這時,這位爸爸就兇悍地對女兒說:「你不聽我的話,再出去玩的話,我就告訴你媽媽,看你媽媽怎麼收拾你。」
小女孩嚇得哭出來了,一邊哭,一邊對爸爸說:「爸爸,你不要告訴我媽媽,我聽話,我不玩了,我這就回家。」
這位爸爸說:「看來你就怕你媽媽,爸爸對你還算好吧,你就是怕你媽媽。」
聽到這對父女的對話,我想到了這是很多中國家庭的一個現象,就是孩子在家中,對某一位家長有懼怕心理,同時,在家中的另一位家長則扮演和事佬的形象。
想到這裡,我想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認同孩子對不同家長的態度,但是,這種態度常常也會讓孩子變得兩面派,在懼怕的家長面前,很乖巧,在和事佬家長面前,很放肆很任性。
有時候,當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旦意見不統一,一個罵,一個就護著,使得孩子一下子就要躲到護著的家長背後,這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是很有益處。
孩子該上哪一所國外大學
在孩子的很多問題上,家長們一旦出現了分歧,就會產生很多的矛盾,讓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好。
我的父親有一位朋友,這位朋友有一位出色的女兒,他的女兒很想出國留學,於是,家裡就開始討論起來。
起初,兩位家長討論的是,要去哪一個國家留學,媽媽主張去加拿大,爸爸主張去美國,就這樣他們開始了幾個月的爭論。
眼看就要高三了,他們的女兒就在家裡一片爭吵中度過。他們爭論不休之後,他們的女兒覺得很煩,她說:「你們究竟要我去哪一所大學,哪一個國家,不要再這樣煩了,時間都被你們浪費了。」
他們找到我的父親,一起討論,我父親的答案是:聽你們女兒的意見,讓女兒來做主。你們家長已經討論到這樣了,還是沒有結果,你們的女兒一定著急了。
他們的女兒聽到我父親的話之後,微笑著說:「叔叔,我想去加拿大留學。」
幾個月的爭論總算是結束了。在這裡,我想說,家長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分歧,很可能給孩子造成困難,孩子不知道如何是好。
爺爺奶奶的心頭肉
除了在爸爸媽媽之間會產生意見不統一的情況,這種情況還可能出現在爺爺奶奶與爸爸媽媽之間。
我有一位朋友,她有一個寶貝兒子,兒子今年剛剛三歲。因為是個兒子,所以,孩子的爺爺奶奶尤為疼愛,總是把孫子捧在手心裡。
就在孫子學走路的時候,朋友主張,讓孩子自己沿著房間裡的動線走動,而孩子的爺爺奶奶卻要抱著孩子走,朋友就感覺長輩的方式不同。
當朋友想教會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孩子的奶奶說:「不用教啊, 現在就要餵孩子吃飯,不能這樣,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自己吃飯了。」
在與孩子的爺爺奶奶相處中,我的朋友覺得長輩的觀念有些落後了,自己的新觀念長輩們不同意,想當面和孩子的爺爺奶奶說,又怕冒犯了他們,不說,又覺得對孩子的教育不利。就在這樣的矛盾中,朋友找到了我。
我給出的意見是:請朋友在孩子不在場的情況之下,與長輩們好好談談,我相信,孩子的爺爺奶奶聽了你的想法,你的理由之後,他們會有所改觀的。
對於孩子的教育,現在很多年輕人,上班忙碌,只好讓長輩們帶著孩子,之間總會產生矛盾,但是,我們要極力去解決這個矛盾。
那個為別人淋雨的小女孩
前幾天,我的一個同事,告訴我她的女兒的一個小故事,讓我記憶猶新。
同事的女兒叫做小怡。小怡今年上幼兒園中班了。放暑假了,同事給小怡報了一個繪畫學習班,小怡特別的高興。
這幾天,天氣總是多雨,在出門前,同事給小怡帶上了一把她最喜愛的小花傘。
那一天,下了很大的雨,小怡回來的時候,全部淋溼了。同事下班後,就問:「小怡,媽媽不是給你帶傘了嗎?你怎麼還是淋溼了呢?」
小怡說:「媽媽,我在班上的一個小夥伴,沒有帶傘,而且他們家比我們家遠,我就借給他了。」
同事一聽,馬上對小怡說:「小怡,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媽媽給你點讚。」
但是,小怡的爸爸卻說:「小怡,你傻不傻啊,有傘,當然自己撐傘,還管別人幹嘛。」
同事說:「你就不懂了吧,小怡這叫助人為樂,對吧,小怡。」
小怡的爸爸說:「現在哪有什麼助人為樂啊,你這不是在教壞孩子嘛。」
同事說:「我這哪裡是教壞孩子,小怡,別聽你爸爸的,聽媽媽的。」
小怡說:「媽媽,我該怎麼做呢。我不知道該聽誰的。」
同事說完,我就問同事:「你和小怡的爸爸之間,教育孩子的觀念常常不統一嗎?家庭教育裡最忌諱的就是這個。」
同事也感嘆時常會因為在教育小怡的問題上,產生不同的意見。
家庭教育中的手錶效應
看完以上幾個例子之後,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這就是家庭教育中的手錶效應。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找一個人,請他進入一間房間,裡面有一塊手錶,心理學家問他:「請問,現在是幾點了?」那個人一款手錶就說:「現在是上午10點整。」
接著,心理學家又帶著他進入另一個房間,房間裡有兩塊手錶,心理學家問:「那麼,現在是幾點了呢?」這個人看了第一塊手錶,他說:「現在是上午十點一刻。」心理學家問他:「是嗎,你再看看另一塊。」另一塊手錶上顯示著上午十點三刻,這個人猶豫了,心理學家問:「現在是幾點了呢?」這個人含含糊糊地說:「不知道。」
這就是著名的手錶效應。
家長要取得意見統一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意見很重要,如果家長們意見不統一,就會讓孩子迷失方向,會讓孩子不知所措,會讓孩子兩面派。
家長如果真的是意見不同,那麼,可以在孩子不在場的時候,進行一次徹底地溝通,好好談談各自的想法,爭取家長之間的意見統一。
寫在最後
除了家長們要取得意見的統一之外,家長們平時也要積極地,一起學習一些教育的方法和理念,這樣才能與孩子同步,與時代同步。家長之間的意見也更容易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