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不按時吃飯,會怎樣?

2020-12-20 老塗說健康

1、在開始之前,先簡單地談一下「什麼叫按時吃飯」?

個人見解如下:人在一天24h中,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去進食,以補充人體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及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各類營養物質。所謂的相對固定時間,是指一個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安排,其中進食時間段為相對固定時間。以簡單的例子為證:一個早八晚五,中午休息一個小時的都市白領,對於他而言,早上6:30-7:30為最佳早餐飲用時間,中午12:00-13:00為工作休息固定飲食時間,晚餐18:30-20:00為最佳飲食時間,晚上22:30之前為最佳睡眠時間。

按時吃飯也可以從時間上來總結一下:早餐與午餐時間間隔4—5h,午餐—晚餐間隔5-7h,晚餐—早餐間隔8—12h。

2. 每天一定要同一個時間吃飯嗎?

如果能做到同一時間吃飯,這當然是理想狀態了。但是考慮到每個人作息習慣不同,儘可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吃飯即可。因為養成了一個習慣,這樣能更好地控制量準備每一餐

建議當天早上計劃好這一天都有哪些時間可以吃飯,有多少時間可以吃東西,打算吃什麼。因為很多人忙起來都會忘記吃飯,等突然放鬆下來看到食物後,就會無法控制,從而像吸塵器一樣暴飲暴食。

3. 沒有規律的吃飯對身體會有什麼壞處或影響?

與其說「沒有規律的吃飯」,還不如說「沒有計劃地吃飯」準確。在當你不知道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在哪裡吃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就會轉變為瞎吃,最常見的就是暴飲暴食(一般存在的人身體較胖)。

短期的不按時吃飯,可能造成的影響還稍微小一點,會感到頭暈、渾身無力;

但是如果經常不按時吃飯,或者長期不按時吃飯,不僅會導致渾身無力,另外還會造成營養不良、渾身酸痛、沒有精神等等;

不按時吃飯還會加大胃部的壓力,造成胃部疾病,營養不良,血糖偏低,情況嚴重時,還會出現昏迷休克的情況。

女性飲食不規律,也可會引起經期不規律、痛經等等情況。

4. 如何去做到按時吃飯呢?

a)有計劃地吃東西:當天早上想一想你幾點可以吃飯、在哪裡吃(例如食堂、辦公室、路上)、有多少時間吃、打算吃什麼(是有時間吃一頓正餐呢還是只能順手吃個加餐);如果處於出差的路上,提前備好在路上吃的食物(儘量主食、肉製品、水果蔬菜搭配一些),類似方便麵、麵包當一頓飯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b)了解自己的飽餓度,聽從身體的信號(餓了就吃七八分飽)或者間隔進食(3-6h吃一些東西,維持自身狀態)

c) 身體不適者,提前準備好相應的食物或者藥物。

比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等。糖尿病患者注意飲食粗糧,按時使用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

總之一句話,良好的作息飲食方式是健康的基礎!祝你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請按時吃飯!你不知道不按時吃飯的危害有多大!
    請按時吃飯!你不知道不按時吃飯的危害有多大!你能做到按時按點吃飯嗎?答案是:難!近日,微博話題#全國超1億人不按時吃晚飯#登上熱搜,網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多數人表示,不僅是晚飯,早飯和中飯同樣無法按時吃。
  • 肚子不餓就不用吃飯了?長期不按時吃飯,後果你或不想承受
    不按時吃飯的壞處身體需要你吃飯來為其提高營養和能量,到點了不吃飯,這和下課了拖堂是一樣的道理,拖堂了你會不開心,不按時吃飯,你的身體會不開心,就容易出現問題。容易長胖。不餓就不吃、餓了再吃,這不是在減輕身體的負擔麼,還為啥容易發胖?
  • 平時經常不按時吃飯的人,這3個危害躲不過,早知早改
    無止境的加班,各種各樣的活動,生活中的「意外」總是隨時發生。一日三餐按時吃,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除了工作原因,也有一部分人平時對吃飯不太講究,餓的時候就吃,不餓就不吃,從來不在意時間早晚。其實這種吃飯沒飯點的習慣,對健康來說是個隱患。
  • 不按時吃飯?一份便當就可以解決
    據第三方最新數據顯示,很多人吃飯不定時,晚飯不按時吃最為嚴重,超過1.02億人因各種原因無法按時吃晚飯。其中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長期不按時吃飯近750萬人。根據營養學專家的建議,規律飲食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所以,一日三餐都必不可少,要按時吃。
  • 不按時交貨,怎樣解除合同?
    不按時交貨,怎樣解除合同?原標題:《不按時交貨,怎樣解除合同?》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
  • 波士頓梗不按時吃飯的話怎麼辦?
    很多的波士頓梗不吃飯大家都會有一個錯誤的想法,就是認為它們的飲食跟我們人類一樣是需要常常變化的。大家都忘記了我們人類需要不同的食物來均衡我們體內所需要的一樣,但是優質的狗糧都會調配好波士頓梗體內所要的營養。
  • 「貧窮料理」:貧窮只是暫時的,記得按時吃飯!
    門口這個碩大的「窮」字,更是讓人迫不及待想知道這店裡會有怎樣的驚喜!入門就是個小庭院,露天桌椅,圍坐吃飯,聽著舞臺上的彈唱,想必也是舒適!轉入室內,滿牆的菜名燈牌,花磚、綠色皮沙發,滿滿的70年代復古風潮!
  • 小夥為減肥堅持382天不吃飯,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最後怎樣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不過也有一些減肥的人,選擇不吃晚飯,但早飯和午飯是絕對不能少的。對此也有人會好奇,人到底可以堅持多久不吃飯呢?相信很多人平時聽到的答案都是:人在不吃飯的情況下,可以堅持一到兩周。但是世界上曾有過這樣一位小夥,堅持382天不吃飯,還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他到底是誰呢?最後又怎樣了呢?
  • 超1億國人不按時吃飯?毀掉中國胃的不止這一點
    全文1632字,閱讀約需3分鐘 近日,有第三方公布數據稱全國超1.02億人未能按時吃飯,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長期不按時吃飯近750萬人。那中國人的胃還好嗎?答案是,很不好。━━━━━全是不好好吃飯的「鍋」?作為消化系統腫瘤,飲食在胃部病變發展過程中有多大影響呢?
  • 全國超一億人不按時吃晚飯?「全員餓人」成2019關鍵詞
    近日,#全國超一億人不按時吃晚飯#登上微博熱搜。數據顯示,很多人吃飯不定時,晚飯不按時最為嚴重,超過1.02億人因各種原因無法按時吃晚飯,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長期不按時吃飯近750萬人。
  • 養胃護胃健康法則 按時吃飯最重要
    按時吃飯「廢寢忘食」似乎成了不少上班族的習慣,然而就是無意間的飢一頓、飽一頓,會慢慢侵蝕胃的健康。近年來,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的發病率在工作忙碌的白領人群中正日趨升高。胃是一個嚴格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於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
  • 一天不吃飯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
    有句老話叫「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小的時候不愛吃飯,家裡老人總是拿這句話教育我們。一天不吃飯身體會出現哪些影響?也許一天不吃飯身體不會明顯發現有多大的問題,但你試試三天不吃飯不喝水,就知道會是怎樣的體驗了。
  • 千谷:怎樣吃飯減肥最快而不反彈
    千谷:怎樣吃飯減肥最快而不反彈 吃飯配粗糧減肥最快而不反彈在米飯中摻入一些雜糧或蔬菜,它的營養價值就會提高很多倍,能幫助人們快速減肥的同時還會產生一定的食療作用
  • 最傷胃的,不是不按時吃飯,而是這件不起眼的事,8成人每天都做
    最傷胃的,不是不按時吃飯,而是這件不起眼的事,8成人每天都做!這件小事就是邊吃邊說。一家人或者朋友在一起吃飯,邊吃邊聊是常有的事。但其實這樣是很傷胃的。吃飯時說話或大口吞咽,咽下的氣體多,導致消化不良。食不言,寢不語,這是古話。
  • 都說越南愛收小費,在美國吃飯不給小費,後果會是怎樣的?
    導語:都說越南愛收小費,在美國吃飯不給小費,後果會是怎樣的?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Nice旅行,如今出國旅遊的人開始逐年增多了,而關於國外的一些吐槽活動也成了人們關注的重點。許多人在論壇上吐槽外國人的一些行為,而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其中有一項就是對於愛收小費問題的吐槽。
  • 如何讓小孩子吃飯不挑食
    小孩子從開始吃飯起到自己動手吃飯後,這段時間內比較重要,不能完全由小孩子的性子來,否則習慣養成,很難改,小孩子只吃幾種菜,其它一律不吃。這樣營養不均衡,會造成小孩子長不高,身體處於亞健康,長期下去,孩子會就會病倒,家長要特別注意,不要讓小孩子挑食。
  • 每天吃飯時喝一瓶啤酒,後來會怎樣?一起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現如今,在這個炎熱的天氣,相信很多人的最愛就是冰箱裡的冰鎮啤酒了;一瓶冰鎮啤酒下肚,不僅能夠解渴,還能夠解暑;甚至有些朋友養成了每天吃飯必須搭配一瓶啤酒的習慣。那麼,每天吃飯搭配一瓶啤酒,對身體是好是壞?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
  • 孩子不愛吃飯有這4點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很多父母都怕自己孩子營養不良,希望孩子不挑食、按時吃飯。但是小孩很多時候,都不太愛吃飯,總是喜歡吃一些零食。那麼,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孩子不愛吃飯有哪些原因?
  • 肚子總是咕咕叫,還不停放臭屁,是怎麼回事?如何緩解尷尬?
    為什麼肚子總是咕咕叫,還不停放臭屁?一般肚子叫大部分情況下,是因為肚子餓了,需要吃東西,吃飽了就不會叫了。放屁是因為體內的氣體排出,兩種現象頻繁出現,要注意起來,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的信號。一般肚子咕咕叫,可能會消化不好引起的,不僅會肚子叫,還會出現放屁次數增多的現象。
  • 都說越南愛收小費,如果在美國吃飯不給小費,會是怎樣的結果?
    導語:都說越南愛收小費,如果在美國吃飯不給小費,會是怎樣的結果?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Nice旅行,這些年裡,旅遊業的發展壯大給國家帶來了很多收益。而事實上我國旅遊人群的消費並不僅僅局限在國內。有許多東南亞國家也因此受益,而越南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