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內河千噸級航道到底能夠增加多少?

2020-12-25 中國港口網

2020年6月,交通運輸部發布《內河航運發展綱要》,在發展目標中提到,到2035年,內河千噸級航道達到2.5萬公裡。2019年全國內河千噸級航道裡程為1.4萬公裡。這意味著,未來16年千噸級航道還需增加1.1萬公裡。

過去的5年,內河水運建設總投資3418億元,平均每年684億元。按照2018年的數據,其中72%用於內河航道建設,其餘18%用於內河港口建設。由此,每年用於內河航道建設的費用約為492億元。5年新增千噸級以上航道裡程2965公裡,平均每年新增593公裡。由此可以計算出,每增加1公裡千噸級航道需要投入1.2億元。當然,這樣計算有個問題,部分資金可能用於航道「三改二」,這樣實際用於新增千噸級航道的投資應該少於3418億元。由於沒有詳細的數據,這裡假設大約用於航道升級到千噸級航道的單位投資大約為1億元/公裡。

未來,內河航道建設的投資額度很難大幅度提升,假設以過去5年的增長率3.9%為基準。則到2035年,內河航道投資額將增加到811億元,16年總計投資10354億元。這是非常樂觀的估計。這些資金如果用於現有四級航道升級到三級航道,考慮到未來因為其他運輸方式的約束造成航道建設成本的升高,假設以1.2億元/公裡的投資來計算,會產生約8600公裡新增航道。距離1.1萬公裡的目標,尚有2000多公裡的缺口。如果不是將資金用在「四改三」,而是去打通不同水系的通道,因為單位建設成本一定會高很多,因此產生的新增航道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

在航道建設的經費中,部專項經費(港建費)佔比為24%。未來,在國家減稅降費和港口吞吐量增長率放緩的大背景下,港建費的盤子快速增長的基礎並不存在,這對內河航道建設的持續發展帶來了困難。因此,上述新增8600公裡的千噸航道的預測,應該是比較樂觀的估計。更大的可能是,未來16年內河千噸級以上航道裡程增加到與過去16年的新增航道持平,就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也即5513公裡。這距離1.1萬公裡的目標,差了很遠。以上分析的結果,到2035年,內河千噸級以上航道新增裡程應該在5500-8600公裡。

過去這16年內河航道建設,很多區段是通過建設航電樞紐「以電養航」來實現的,比如西江上的諸多梯級的建設,水電建設產生的效益的一部分用來維持航運業的發展,才使得相應的航道提升有了基礎。未來,具備水電資源的河流並不多,贛粵運河和湘桂運河因為水源的有限性更沒有「以電養航」的可能,因此相應的航道建設更是難上加難。

這就是未來內河航道建設的困境。用什麼樣的政策創新能夠謀求內河航道建設的資金來源並讓內河航運業在一定的政策條件下具備經濟性,是相關智庫開展政策創新的重點。筆者目前沒有找到突破路徑,希望業界專家一同探討。

相關焦點

  • 《內河航運發展綱要》印發:到2035年內河千噸級航道達2.5萬公裡(附...
    原標題:《內河航運發展綱要》印發:到2035年內河千噸級航道達2.5萬公裡(附全文)   日前,
  • 加快建設暢通高效的內河航道
    內河航道是內河航運發展的基礎,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內河航運發展綱要》(簡稱《綱要》),提出到2035年內河千噸級航道達到2.5萬公裡,2050年實現東西向跨區域水運大通道高效暢通、南北向跨水系聯通的發展目標,並明確了建設幹支銜接江海聯通的內河航道體系的重點任務。
  • 內河航運未來三十年發展藍圖敲定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王璐)《經濟參考報》6月5日刊發題為《內河航運未來三十年發展藍圖敲定》的報導。文章稱,6月4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下稱《綱要》),明確2035年、2050年建設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的相關發展目標,其中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內河千噸級航道達到2.5萬公裡;主要港口重點港區基本實現鐵路進港;內河貨物周轉量佔全社會比重達到9%。
  • 2035年的江蘇,高速公路6666公裡,飛機15分鐘航程覆蓋全省
    到2035年,通用航空實現15分鐘航程覆蓋全省域通用機場是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是通用航空發展的支撐和保障,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35年,通用航空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應急救援體系進一步健全,機場密度達到每萬平方公裡3-4個,實現15分鐘航程覆蓋全省域,形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完備公益服務功能、體現江蘇產業特色的通用機場布局體系,建成通用航空強省。
  • 20億打造黃金水道 千噸級船隊南寧直通廣州
    該項目的建成,使西江南寧至廣州847公裡的航道從原來僅能通航120噸小型船隊的6級航道標準提高到常年通航1000噸級船隊的3級航道標準,構築了泛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體系與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一個重要東向出海通道。20個億打造「黃金水道」  西江航運建設二期工程是國家「九五」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我國首批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的內河航運建設項目之一。
  • 交通部發布《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全文
    可通航500噸級船舶的四級及以上航道15328公裡,約佔12%,其中可通航千噸級船舶的三級及以上航道8631公裡,約佔7%;其它等級航道約佔88%。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長江幹線已成為世界上水運最為繁忙和運量最大的河流,西江航運幹線已成為溝通西南與粵港澳地區的重要紐帶,京杭運河已成為我國「北煤南運」的水上運輸大動脈,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航道網已成為區域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長江航道升級 千噸級船舶全年可達宜賓港(圖)
    11月1日,是長江幹線敘瀘段航道提升水深、維護標準試運行的第一天,全長約100公裡的長江宜賓至瀘州段,最低維護水深由1.8米提高到2.7米,由此長江幹線宜賓至瀘州段正式由四級航道提升為三級航道,全年滿足千噸級船舶通行,船舶運營時間縮短近一半。
  • 上海建成長三角最大內河樞紐 可通行千噸級船舶
    長三角地區最大內河樞紐大治河西樞紐新建二線船閘工程日前已基本完工,將在本月底前進行交工驗收。淨寬27米,可通行最大載重1000噸級船舶,設計年貨物通過能力為2900萬噸,為長三角地區最大內河樞紐船閘。新建船閘位於黃浦江與大治河交接處,是大蘆線的西起點,在上海市「一環十射」內河高等級航道網絡中處於咽喉要塞的地位。
  • 京杭大運河東平段通航在即,千噸級船舶可達長江、東海
    未來,千噸級船舶從東平港出發,沿著這條黃金水道,經濟寧、棗莊、揚州、杭州等地一路向南,可通長江、達東海。京杭大運河東平段航道工程是《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確定的京杭運河山東段主航道,是列入交通運輸部「十三五規劃」的內河水運建設項目。項目位於東平湖區內,設計為內河三級航道。2017年12月1日,隨著一聲聲船舶的汽笛鳴響,京杭大運河泰安段航道工程正式啟動。
  • 總投資36.8億元的澧水航道11月開建,石門縣和津市是最大的受益方
    澧水是湖南省「一縱五橫十線」航道規劃中重要的「一橫」,澧水石門至澧縣航道建設工程位於常德市,概算總投資36.8億元,建設期4年,航道全長51公裡,其中澧縣段19公裡、臨澧段14公裡、石門縣段18公裡,起點為石門縣兆恆工業園,終點為金雞灘,與已建成的澧縣茅草街千噸級航道相銜接。
  • 隧道裡可開千噸級大船 富春江將建二線船閘 未來直通江西
    繼2017年1月正式試運行的富春江船閘後,未來在富春江上將新添一座船閘——二線船閘,建成後不僅有利於提升錢塘江中上遊航道貨物運輸能力,更有利於推進沿線區域更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據了解,擬建的富春江二線船閘位於錢塘江中下遊桐廬縣富春江水電站及其下遊,現有富春江船閘以東的山裡。距杭州市約110km,按III級船閘標準建設。
  • 可行駛千噸級船舶!南京秦淮河全線航運功能將恢復
    近日,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寧彭福段)航道整治工程洪藍船閘工程、毛家村橋等六座橋梁工程順利完成交工驗收。今年年底,秦淮河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將建成通航,過去只能通過一兩百噸船舶的秦淮河將可行駛千噸級船舶。雖然經過這些年的維護建設,秦淮河航道通航條件有所提高,但航道等級低,沿線礙航橋梁和局部礙航河段嚴重製約區域水運發展。為適應江蘇省生產力布局的變化和南京經濟的發展,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於2017年4月開工建設。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是江蘇重點交通工程,也是南京「三重一大」重點項目。工程按四級標準整治航道裡程合計97公裡,工可批覆投資60.6億元。
  • ...穩致遠 高鐵、高速公路、內河航道總裡程分別居全國第3、第7和第3
    「十三五」以來我省交通項目建設行穩致遠高鐵、高速公路、內河航道總裡程分別居全國第3、第7和第3華聲在線3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文韜 陳奕樊)懷邵衡、黔張常、長沙磁浮、嶽望高速、湘江航道、嶽陽機場等重大項目相繼建成,張吉懷、常益長、「三幹一軌」「氣化湖南」等加快實施,高鐵、高速公路、內河航道總裡程分別居全國第3、第7和第3……「十三五」以來,我省把實施交通重大項目、構建綜合交通樞紐體系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全省交通設施不斷改善,運行效率不斷提升。
  • 紹興故事丨 從10噸到千噸級:紹興內河運船靚了
    紹興市松陵船廠廠長何關明介紹,到80年代的時候,鋼製船興起,水泥船又逐漸逐漸地淘汰,90年代的時候,紹興最大的一艘鋼製船,就是一百噸,到2000年的時候,我們整個運河打通之後,從300噸提高到1000噸,現在最大的一艘鋼質船已經達到1200噸了。
  • 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建設幹支銜接江海聯通的內河...
    來源:金融界網站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內河航運發展綱要》提出,以千噸級航道為骨幹,加快建設橫貫東西、連接南北、通達海港的國家高等級航道。打通南北向跨流域水運大通道,建設新大運河。建設適應長三角一體化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長三角、珠三角國家高等級航道網。著力提升大宗散貨鐵路水路集疏運和貨櫃鐵水聯運比例。
  • 鹽城交通建設成就巡禮之航道篇:水運提速,通江達海接運河
    到2017年,全市內河貨運量達1.7億噸,約為1990年的30倍,仍承擔全市68%的貨運量。「十二五」時期,鹽城航道大力推進劉大線、連申線東臺段和濱海港疏港航道船閘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1.4億元,投資規模是「十一五」時期的5倍,超過前11個五年計劃的投資總和。
  • 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戰略部署,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實施,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發展目標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 世界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船在穗下水試航,充電2小時可跑80公裡
    ▲11月12日,首艘2000噸級新能源電動自卸船在南沙整體吊裝下水該船充滿電的理論時間為2小時,而該船完成整船貨物裝卸時間也大約為2小時,所以它在停靠到碼頭進行貨物裝卸時,即可以進行充電▲11月12日,首艘2000噸級新能源電動自卸船在南沙整體吊裝下水此外,船舶航行全程不消耗燃油,碳、硫等廢氣汙染物及PM2.5顆粒實現零排放,達到了《內河綠色船舶規範》的綠色船舶—Ⅲ
  • 山東要建內河航運「黃金水道」 這三市都將受益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港航專家丁柒成表示,徒駭河航道被規劃為長339千米的三級航道。根據相關規定,三級航道可通航千噸級船舶進行貨運。一個難題是,要實現復航,需要大筆投資對河道和河道上的橋梁、水閘進行改造。
  • 圖文:「海上巨無霸」開進長江內河航道
    圖文:「海上巨無霸」開進長江內河航道 NEWS.SOHU.COM  2003年06月11日20:12  新華網 6月11日,長江引航中心的引航員乘直升機從上海外高橋長江錨地登上巴哈馬籍「海上世界」號巨輪,準備為其進入長江內河航道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