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小而不為, 一個插座背後的工匠精神

2020-12-20 人民網

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讓「工匠精神」成為名副其實的高頻詞。從推動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實施「中國製造2025」,乃至實現民族復興,無不呼喚著工匠精神。在現代社會,「工匠精神」的核心不是「製作」什麼,而是一種心態,其價值在於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持續專注。「工匠精神」正在被新時代的創新創業者賦予著更深刻的內涵。

公牛集團董事長阮立平作為一名上個世紀90年代的創業者,在插座這麼一個不起眼的行業裡,一做就是21年,這期間不斷帶領他的團隊推陳出新,把「小生意」做出了大局面,直至在行業裡豎起了自己的品牌,詮釋了屬於自己的「工匠精神」。

公牛集團董事長阮立平非常推崇「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 一個小插座上的創新

公牛集團董事長阮立平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文質彬彬、書生氣十足,在交談過程中,能感覺到文人那種原則性極強的風骨。阮立平畢業於武漢大學,大學畢業後,便被分配到杭州機械研究所工作。談起他的創業經歷時,阮立平透露道,上世紀80年代,慈谿湧現了400多家插座家庭作坊,形成全國有名的插座生產基地。他的很多親戚朋友都跨入了這一行。但在阮立平看來,當時的那些插座質量實在太差。

身為工程師的阮立平在幫忙推銷和修理插座的過程中,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他想設計出自己認可、質量過關的插座產品。於是,從5個人的家庭作坊開始,憑兩萬元貸款起家,阮立平先和弟弟合夥批發別人的零配件,後來一步步自己設計、生產、銷售插座。

阮立平念念不忘他的第一個發明——1998年首創的按鈕式開關插座。「我們的第一批產品是沒有開關的,因為市場上買不到可靠的開關,為了質量考慮索性不用開關。」後來阮立平自己設計了開關投入生產,公牛集團的插座才有了開關裝置。至今,國內市場上近90%的插座用的開關還是他最早設計的按鈕型。

公牛數碼精品工廠生產的成品必須經過29道檢測環節才能出廠

據了解,2007年,公牛集團推出了防雷轉換器;2008年,公牛集團行業首創新國標組合孔;2014年,公牛集團推出抗電湧插座;2016年,公牛集團防雨插座獲得國際IF工業設計大獎。如今,公牛集團的插座已經有20個系列,170多個型號的產品,僅轉換器事業部就擁有專利共200餘項。一個如此小的插座產品能做出如此之多的細微創新,確實令人難以想像。

持續專注 一個工程師的生意經

目前公牛集團以轉化器、牆壁開關、LED照明、數碼配件四大產業為核心,擁有慈谿觀海衛、古窯、龍山、匡堰四大生產製造基地,員工總數7000餘人。阮立平介紹,公牛集團的產品都是圍繞家庭裝修和生活服務的電工類產品。「專業專注」是公牛的企業文化。公牛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行業領域,從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目前數碼類產品其實也是插座類產品的延伸。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對於充電設備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開始趨向數碼化、便攜性及對移動終端的安全保護等新方向。據阮立平介紹,其實近幾年公牛已經注意到轉換器行業的這種變化,這也要歸功於公司一直以來對於產品功能提升的專業專注。在產品研發階段,為了獲取用戶的用電使用習慣,公牛首創了場景研究方法論,通過模擬用戶使用場景,邀請核心用戶參與產品體驗,以調研用戶的真實需求。在對用戶使用習慣進行調研分析之後,公牛洞悉適應多場景化使用是未來充電設備的一大發展趨勢,並基於場景的差異化需求推出了辦公桌系列、數碼精品系列等產品,逐步實現傳統電工類插座往「數碼化」方向轉型。

公牛檢測中心通過彎曲、外殼碾壓等極限測試手段來檢測產品品質

在公牛集團的參觀過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品質」,從普通工人到公司高管都以保證產品品質為先。「我們做每一個產品品質都是第一位的,對於品質的追求,21年以來一直沒有改變。」阮立平認為公牛集團的快速發展也是得益於此。

相對於家電類產品,數碼類產品尤其是手機對於充電設備的工藝設計、安全品質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阮立平透露,早在去年公牛集團就已成立了產品研究院,專門針對產品基礎結構、工藝研究等方面進行深度研發;2016年全新的數碼精品工廠也已落地,公牛正嘗試以製作旗艦級手機的標準來建造新的生產流水線,除了引入電子看板系統實時監測製造流程達成進度,每一個下線產品還必須通過ATE檢測、老化箱檢測等29道檢測流程才允許出廠,做到從細節處把控產品品質。

每個出廠產品都要經過老化箱檢測,確保產品品質

守正創新 一個小產業中的工匠精神

阮立平認為,根據用戶需求的變化,不斷來進行產品的創新,是企業發展必須的要素。「我們希望成為擁有匠心的工匠,能夠給消費者持續提供日常使用的奢侈品。希望公牛的用戶在購買、使用、展示和觀賞等各個方面的體驗過程中都能夠感到舒適和愉悅。通過產品的優良品質,讓消費者認可公牛人的匠心。」

現在iPhone和iPad原裝的Lightning數據線存在容易斷裂的問題,經常能見到插頭附近的膠皮裂開,露出裡面的線材。公牛集團推出的抗折斷數據線「用心」解決了這個問題,它使用蘋果認證晶片,通過10mm加長網尾的設計來應對摺斷問題,比其他同類產品長一倍以上(網尾的加長,會使得不良率增加,加工難度增大),另外,這款產品還使用了更粗的線徑設計。經過檢測,抗折斷數據線的使用壽命是原裝蘋果數據線的1.5倍,實實在在的成本換來了更加良好的質量。

公牛數碼精品工廠

在阮立平看來,雖然時代在變化,但公牛始終堅持針對不同場景為用戶營造安全舒適的用電體驗,「一樣的」可靠品質是企業能面對行業變化以及對手變化依然屹立不倒的基礎;另一方面,從「製造用不壞的插座」到「打造匠心優品」,從為家電服務到為數碼產品服務,公牛也在不斷與時俱進,「不一樣的」工匠精神是推動企業前進的動力。唯有兩者結合,才能代表現在的公牛。

(責編:沈光倩、楊波)

相關焦點

  • 工匠精神不是源於日本,其真正的祖宗在這裡……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英文是為Craftsman’s spirit,日文成為「匠の精神」。自古以來,工匠以爐火純青的技藝、精益求精的態度以及精雕細琢的職業精神,見證了平凡中的偉大。只是當今中國,動輒則被批評缺乏工匠精神,援引日德之工匠精神云云,言之中國缺乏工匠精神的土壤,可是中國真的就缺乏工匠精神的嗎?周禮的考工記有記載:「知得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實際上把百工之事,提升到聖人之作的高度。其上,對車、兵、禮器、磬、練染、建築、水利等都有詳細的論述。
  • 工匠精神:超越異化勞動的勞動解放
    工人越生產越貧困的事實促使馬克思進一步思考這一社會現象的背後根源,他以剩餘價值理論為基礎,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中勞動形式與勞動內容相衝突、勞動產品與勞動者相分離的內在本質,提出了「異化勞動」這一重要的哲學範疇。事實上,異化勞動不只是某個資本主義國家的特有現象,而是工業文明時代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異化勞動是壓迫人、剝削人、奴役人的勞動。
  • 《米,面,魚》①:日本壽司精緻的背後,是其引以為傲的工匠精神
    在2015年左右,「工匠精神」一詞在當時是個非常熱門的話題。提到工匠精神,我們往往會想到很多默默無聞的匠人和他們一生為這個社會所創造的一切。從今日起,就工匠精神在美食方面的領域,這幾天我為大家連續講解一本書籍,這是一本關於日本美食,同時也是日本匠人對飲食的孜孜不倦的探索與追求的書籍——《米,面,魚:日本大眾飲食之魂》。
  • 匠心精神,大國工匠的精神
    匠心精神何為匠心精神?我國是一個大國,當然能工巧匠多不勝數,那些獨具一格的建築物,有哪個不是工匠用心血雕刻出來的?工匠的那種精神使我敬佩!,鋸成了一個不規則的立體,也許我是一個外行,不懂得這是什麼意思,向別人討教,別人說:他是錢多的沒處花。
  • 工匠精神照亮佛山高質量發展路
    全社會對工匠精神的崇尚,以及一大批心懷工匠精神的人才,讓佛山對投資者、創業者充滿吸引力。至今年11月,佛山技能人才已達11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0.8萬人。   在此背後,「十三五」期間,佛山高規格評選、表彰了90名大城工匠。以大城工匠隊伍為榜樣,佛山大力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高素質勞動者大軍,由製造大市向製造強市加快轉變。
  • 廚師+工匠精神 網際網路時代的美味新詮釋
    這些故事都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懷著嚴謹的態度,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追求極致的精神,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專注精神。我們曾經不乏工匠精神,釀酒始祖杜康、一生嗜茶的陸羽、美食家袁枚……以及讓中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的默默耕耘的優秀廚師們。
  • 「耕育匠藝」傳承耕育文化、工匠藝術和工匠精神
    匠心必須寧靜,這寧靜來源於嘈雜世界背後的熱愛和專注,既「匠心獨運」。匠心是一顆純粹的心。匠心就是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始末如一,初心不改。匠心是一顆創造的心。匠人的工作多以重複居多,能在重複中發現其中的巧,然後別出心裁,這便是創造。匠心是一顆極致的心。作為匠人,最典型的氣質是追求完美和極致,對自己的手藝擁有一種近似於自負的自尊心。
  • 被神話的日本工匠精神
    近年來,追求品質、敬業專注的工匠精神更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卻一下子曝出了這樣大規模的數據造假現象,相信會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而且,造假企業目前並沒有哪一家為此歇業或倒閉,與多年前發生的因為篡改牛奶保質日期而被停業並最終與其他企業重組的雪印乳業的結局有天壤之別。為什麼工匠精神杜絕不了這些企業造假?為什麼同是造假有著不同的結果?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不惰者,眾善之師也。」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日本做個壽司好意思叫工匠精神?中國才是人類工匠精神的集大成者
    現在有一類觀點頗有市場,認為所謂「工匠精神」或者「匠人精神」,就是做銷售做廣告的人吹起來的,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人,既不了解生產環節,也不願意尊重技術人才,卻在一旁吹噓所謂「工匠精神」,想的是借炒作這種概念來提高他們產品的檔次,讓自身獲益更多。
  • 從賈伯斯「吃垮」的壽司店看什麼是工匠精神?
    產品的外在是形,而內在則是工匠的心。內外兼修是「工匠精神」的精髓,看似簡單的壽司中,卻把日本「工匠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真正影響產品持續成功的中心正是專注,為產品賦能。簡約而不簡單的iPhone背後,體現的是賈伯斯數十年如一日以「專注」的心態突破傳統設計的匠心。由此也賦予了iPhone精神靈魂。網際網路時代需要工匠精神嗎?網際網路時代需要工匠精神嗎?
  • 中國製造能從日本工匠精神汲取什麼?
    有這樣一個國家認定製度,獲得各個層次的這些資質的技師,在日本社會是廣受尊敬的,由此形成這樣的社會氛圍。日本工匠精神的起源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紀。在日本有很多細分領域,在某一個領域幹活幹到最極致的人會受到推崇,在日本社會得到認可,慢慢形成了工匠文化,這也就是工匠精神的歷史源泉。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精闢概括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指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不惰者,眾善之師也。」
  • 海航工匠|工匠精神築夢海航,攜手奮進2021
    2021年,海航人滿懷信心、擁抱夢想,發揚敬業愛崗、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在建設海南自貿港中以實際行動踐行「排頭兵」的誓言,不懼艱險、與風雪相搏,鉚著一股子勁,篤定一個信念,一步一個腳印沿著一個又一個嶄新的時間節點奮發前行。「必須要對人民生命和財產負責,這是作為一名飛行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 德國人是怎樣培養「工匠精神」的
    通過對德國雙元制職業學校的詳細解讀,熊火金強調,「工匠精神」就是要讓所有普通工匠都守住他們的行業標準,不單單是追求「大國工匠」的頂尖工匠,而是要有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以下為演講內容精編。德國人稱「工匠精神」為「職業性」「工匠精神」這個詞最近很熱,很多新聞媒體對工匠精神作了解讀。比如說新華網上有篇文章寫道:怎麼理解工匠精神?
  • 尺八:什麼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前段時間,南京一家號稱是用「工匠精神」經營的壽司店,被停業整改了。 工匠精神的店怎麼還被停業了?我看了一下,這家壽司店最大的特點就是規矩特別多,還都特別奇葩,都是規定顧客的。其實這幾年」工匠精神「這個詞都快用爛了,大街小巷賣壽司的,賣手機的,賣衣服的都用這個詞給自己貼金。說實話這真的是對」工匠精神「的侮辱。 最大的問題是,「工匠精神」不是靠嘴,而是靠幹,而且還得是長年累月地堅持幹。
  • Koshka Paris-「工匠精神」的高端服裝品牌
    如今,一個法國高端品牌依然保持非量產手作,運用重工工藝以及奢華面料進行傳統工藝改良,極具法式工匠精神卻持有親民的價格!它就是Koshka Paris !這位設計師Mari成長於一個具有強烈藝術氛圍的家庭,年少時就開設了自己的作坊,多年以後,她又選擇創立自己的獨立品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為啥中國丟了工匠精神,日本卻沒有?
    技藝精湛的魯班,「遊刃有餘」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中國有悠久的手工業傳統,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卻成為當今中國社會最稀缺和最呼喚的東西。工匠精神就是用手到達極致要了解日本的工匠精神,可以從下面這些細節看起。
  • 工匠精神的核心:追求完美
    說到工匠精神,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日本製造。知乎上對一個熱門問答「日本的工匠精神到底是怎樣的?」有著非常翔實的介紹。其中,被廣泛引用的是好萊塢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畢業典禮演講中提到的一個例子。她一開始很好奇為什麼不擴張,後來朋友向她解釋:東京所有最棒的飯店都這麼小,而且只做一樣料理,因為他們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關鍵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對事物追求至善至美過程中的愉悅。從這個小故事,我們不難提煉出工匠精神的內涵。它指的是一種追求完美的意識,一個產品的每個環節、每道工序、每個細節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專注、精確、極致、追求卓越。
  • 哪款中國車最具工匠精神?|聚焦
    上到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下到各路學者的詳細闡解,一時間,「工匠精神」成了製造界的一個熱門詞彙。不知道這個,就像在娛樂圈不知道TF Boys一樣。有人不服,就問:工匠精神是啥?能吃嗎?聽吃過的人說,二郎做壽司不是在做壽司,更像是一個莊嚴的宗教儀式。米其林不但給了他最高的三顆星評價,還直言這是」值得花一輩子排隊等待的美味。車聚君不愛吃壽司,但深深覺得這就是一種工匠精神。即嚴謹、精準、追求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