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潤致敬一代大家《汪曾祺別集》在京首發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與會嘉賓合影。(朱曉波 攝)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李雪芹) 為紀念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12月23日下午,暖陽普照,由中國現代文學館、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共同主辦的《汪曾祺別集》(全20卷)出版發布式與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主席鐵凝,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鮑洪俊,汪曾祺先生之子汪朗等參會,著名作家莫言、阿來等發來祝賀視頻。發布式由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虞文軍主持。

李敬澤強調「對於新時期以來的文學來說,汪老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在場者、參與者、建構者,甚至是引領者」;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總裁鮑洪俊將《汪曾祺別集》的出版視為一場跨世紀的文脈接力,本書是一代代的浙江出版人與汪先生及其家屬之間持續續寫的文脈傳承,是獻給先生百年誕辰的賀禮。

汪曾祺是中國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一九三九年就讀於西南聯合大學,為沈從文先生的及門下弟子。其作品文字飄逸,返璞歸真,在平淡中見真味,深受廣大讀者推崇。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別集》由汪曾祺哲嗣汪朗主編,家人及深知汪先生的作家、學者、編輯協同編選而成。叢書全20卷,共約200萬字,包含小說、散文、劇作、詩歌、書信等,匯為汪汪巨浸。

《汪曾祺別集》書影。

發布式結束後的《汪曾祺別集》出版研討會由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汪曾祺研究專家楊早主持,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李洱,《汪曾祺全集》主編季紅真,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王風,《汪曾祺別集》編委龍冬、蘇北、李建新、徐強、汪卉等與會嘉賓圍繞汪曾祺的時代意義、為什麼讀汪曾祺、為什麼讀《汪曾祺別集》、《汪曾祺別集》的學術價值與大眾閱讀價值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當天,與會嘉賓參觀了由中國現代文學館主辦的「只可自怡悅 不堪持贈君——汪曾祺百年書畫展」。對於目前持續多年的「汪曾祺熱」,李洱解讀,「汪曾祺是那種死後生長的作家,他的人生態度和作品裡的精神,對這個時代持續發生影響,對這個時代的人有不斷的提醒。」

相關焦點

  • 汪曾祺百年誕辰 家鄉揚州高郵有相關紀念活動
    青年作家張聞昕撰文《「不失其赤子之心」——汪曾祺寫作對我的影響與啟示》,字裡行間洋溢著對汪曾祺作品的熟稔與青睞,思考也頗有見地。「我多願意再走走汪先生的路。」收尾的這句,道出了文脈的傳承有了新生力量。
  • 汪朗談汪曾祺:他是汪豆腐,我是臭豆腐
    2020 年是汪曾祺先生冥壽百年,藉由《汪曾祺別集》的出版,我們有幸與其長子汪朗對話。透過他的講述,我們感受到了一個課本之外的汪曾祺,一個愛吃、愛寫、愛家人的可愛老頭兒。1.他從沒有這類話,他會說:「人世間有這些事,我覺得很有意思,寫出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跟他的作品交流不會感覺很累,也不會覺得很傻,就是覺得很隨意。問:如果用一道美食來形容父親和您,您覺得哪一道最為貼切?
  • 汪曾祺趕上了昆明的戲劇高潮
    此時汪曾祺正在等待聯大錄取。 205 1942年6月,汪曾祺所屬的青年劇社也排演了《野玫瑰》,演出三天——這算是汪曾祺青年時期與富順(陳銓是富順人)的唯一交集?
  • 清水混凝土案例—汪曾祺紀念館
    汪曾祺紀念館文化特色街區位於京杭大運河邊的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高郵市。使用現澆清水混凝土建材肌理,基地周邊的老街和巷弄,縱橫交錯,緻密甚至有些擁擠的尺度構成了中國傳統城市中樸實而鮮活的煙火氣息。 △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紀念館材質的主基調為暖灰色清水混凝土,以此致敬汪老的「人間送小溫」的文學情懷。
  • 精讀堂|三人談汪曾祺:他不僅寫得一手好文,也能做得一手美食
    11月22日下午,為紀念汪曾祺誕辰一百周年,由貴州「精讀堂」、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舉辦,貴州半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三人談:不一樣的汪曾祺」活動在貴陽大覺精舍舉行。現場,三位嘉賓和40餘位汪迷通過問答的形式,一起走進汪曾祺的人生故事及文學世界。「如果一個人對吃都不感興趣,那麼他對生活的興趣也不大,愛做美食的人不僅對吃感興趣,對人生也充滿了興趣,汪曾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不僅是一個著名的作家,寫得一手好文,也能做得一手美食。」活動開始,楊早如此向書友們介紹汪曾祺。
  • 高郵紀念汪曾祺逝世20周年
    本報訊由江蘇省作協、中共高郵市委、高郵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紀念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永遠的汪曾祺」系列活動16日在高郵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作家、評論家、汪曾祺研究學者教授、出版人、汪老親屬、媒體記者齊聚高郵
  • 高郵將新建 汪曾祺紀念館
    [摘要]昨天是揚州高郵籍文化名人汪曾祺誕辰97周年紀念日,高郵市政府在文遊臺東部展區(汪曾祺文學館門前)舉行汪曾祺紀念館新聞發布會暨汪曾祺書房捐贈儀式。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方曉晴 記者 陳詠)昨天是揚州高郵籍文化名人汪曾祺誕辰97周年紀念日,高郵市政府在文遊臺東部展區(汪曾祺文學館門前)舉行汪曾祺紀念館新聞發布會暨汪曾祺書房捐贈儀式。
  • 「生活家」汪曾祺的精神世界
    《慢煮生活》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9月 定價:42.00元
  • 去高郵,尋找汪曾祺
    汪曾祺的家離文遊臺不遠,文遊臺在過去的泰山廟後,小時候,汪曾祺經常到泰山廟看戲,在盍簪堂拓印兩邊牆上刻的《秦郵帖》,登上文遊臺看運河上的船帆緩緩移動。蘇門四學士之一,他被尊稱為婉約派一代詞宗,著有《淮海詞》。曾經寫下過的千古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謂家喻戶曉。汪曾祺在散文中寫高郵人對秦少遊的感情很深,他不但詞寫得好,為人正派,一生經歷坎坷,後半生一直在遷謫中度過,雖遭遇不幸仍保持曠達,「能於顛沛中得到苦趣」。
  • 汪曾祺舌尖上的中國
    現代作家裡面,我最喜歡汪曾祺。最早接觸到的汪曾祺作品,應該是中學課文《端午的鴨蛋》,但是那個時候要背誦,很扎心,並沒有什麼閒工夫咀嚼(也是因為水平不夠,那時我連汪曾祺這個作家的名字都需要翻字典),現在再來讀,這篇文章字裡行間都有意思,比如「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
  • 汪曾祺:以一顆初心,安靜地慢煮生活
    本文首發:為你讀詩(ID:thepoemforyou) 紀念汪曾祺先生百年誕辰 1920年3月5日—2020年3月5日
  • 汪曾祺名言選舉錄
    ——汪曾祺 《人間草木》14、年年歲歲一床書,弄筆晴窗且自娛。更有一般堪笑處,六平方米作郇廚。——汪曾祺《老味道》15、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靜靜坐下來,想一點事,讀一點書,寫一點文章。——汪曾祺《文與畫》16、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汪曾祺《四方食事》17、四處走走,你會熱愛這個世界。
  • 京娘湖景區,致敬最美逆行者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各地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奔赴前線,舍小家,為大家,一封封請戰書讓人感動,一條條口罩下的勒痕讓人淚目,一篇篇報導牽動著億萬人的心! 為致敬在此次抗擊疫情中奮勇戰鬥的全國醫務工作者,京娘湖景區推出:醫護人員憑有效證件(醫師證或護士證)可享受終身免鵲橋門票。
  • 汪曾祺散文精選集20周年精裝珍藏版上市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定價:58.00元  《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書名來自汪曾祺的話:「愛,是一件非專業的事情,一定要  書中精選四十多篇汪曾祺傾注溫愛和時間的人,事,物的散文:草木時光,尋常日月,成長追憶,阡陌故交等,內含汪曾祺全彩書畫真跡。以汪老喜歡的淡雅、溫愛為設計主旨,傳達赤子之愛,世間貪戀。  很多人不知道他,知道他的人都愛他  汪曾祺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文人,師從沈從文的文學大師,中國最後一位純粹的文人,人道主義抒情者,賈平凹稱他為「文狐」。
  • 汪曾祺文學自傳《寧作我》問世, 「佛系」不是汪老的底色
    提起汪曾祺先生,大家常聯想到他那平靜中和的處世態度,眼前浮現出一位「可愛老頭」的形象。他似乎總能從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樂趣,一句 「生活,是很好玩的」很戳年輕人的心。你能把扛一百七十斤重麻袋的汪曾祺和你曾讀到的汪曾祺聯繫起來嗎?即使是經歷了這麼一遭,他仍是「人間送小溫」,展示給讀者的「苦」裡是帶有「樂」的。再髒再累的活到了汪老筆下都變成了一種值得記述的體驗與難得的經驗。「我是個噴波爾多液的能手。大家叫我總結經驗。
  • 汪曾祺紀念館「拷貝」木心美術館?
    對此,汪曾祺紀念館的設計團隊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四院則在其公眾號上發布題為「汪曾祺紀念館設計解讀」的文章,作為對此次「抄襲風波」的回應。另外,汪曾祺紀念館室內多處玻璃天頂、過道和走廊的設計也與木心美術館十分相仿。據了解,為紀念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汪曾祺紀念館今年5月18日正式開館。木心美術館為紀念畫家、文學家木心所建,2015年開館。
  • 高郵以及汪曾祺的鹹鴨蛋
    說實話,我和朋友去高郵,主要是為了看看汪曾祺的老家,看看他筆下的風土人情。當然,高郵的美食也是誘惑我們前去的另一個緣由。汪曾祺絕對是中國現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他和孫犁是我心目中的雙璧,儘管兩人的個性、風格、觀念很不一樣,但殊途同歸,都達到了藝術上的至高境界。去高郵前,重讀了他的小說《異稟》《大淖記事》《受戒》《八千歲》《小娘娘》等,真是水粼粼加上水靈靈。
  • 汪曾祺百年美食地理
    軟兜是汪曾祺家宴的必備大菜,也是瀕臨高郵的淮安特色。所謂軟兜,是用燙熟的鱔魚肉切絲後裹上芡炒,一筷子夾下去,能兜起濃鬱的湯汁為美。除此之外,還有生炒的脆鱔,紅燒的馬鞍橋、燜張飛,明火燒烤的鱔背,大火旺油處理的熗虎尾……這些,都是汪曾祺早年,最心嚮往之的美食。當然,作為高郵人,鹹鴨蛋是汪曾祺不會落下的。
  • 不管悲欣往復,汪曾祺在前面等你
    5月26日晚8點,「青睞」人文尋訪團團員在北京站聚齊登上火車,次日上午9點到達揚州站,與汪曾祺的長子汪朗、在京的高郵籍作家王樹興以及超級汪迷蘇北匯合,乘坐大巴直接奔赴汪老的故鄉,開啟期待已久的高郵行。    此次尋訪活動自報名開始就很搶手,成功報名的汪迷不斷在群裡曬出自己收藏的不同版本的汪曾祺著作,表達自己的期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