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拉加德在越南表示,如果沒有負利率,全球經濟會變得更糟糕,歐洲和日本的負利率政策幫助支撐了全球經濟增長和物價上升。這無疑是在為歐洲央行近期進一步降低利率的策略背書。
然而,「順便」得到「表揚」的日本人,卻未必高興得起來。自去年底以來,日本股市大幅下挫,雖然暫時企穩,但在歐洲降低利率後,似乎又出現下滑趨勢。不僅是歐洲,美聯儲暫緩加息也很可能對日本造成影響,外國投資者紛紛做空日本企業。
本文發表於日本講談社旗下雜誌《周刊現代》,梁瀟生譯。】
現在世界各地的經濟形勢都已經亮起了警示燈。 負利率對早已虛弱不堪的日本經濟再次造成了沉重打擊,終於發展成了可能殃及全世界的危機。
原本就不被看好?
關於新採取的負利率政策,BNP證券投資調查本部部長中空麻奈說:「之前已經有歐洲的例子(譯者註:瑞士,瑞典和丹麥的中央銀行早已頒布了類似的政策,其中丹麥實施負利率已有將近四年)充分說明了,採用負利率對經濟走勢和股市影響不大。實際上,日本銀行宣布將銀行利率降為負數之後,我跟倫敦的投資者談起這件事,他們說『歡迎來到負利率世界』,可他們立刻又說道,『但是,其實負利率沒什麼用的』。看來他們早已看清了負利率的效果。現在跟國際市場相關的從業者已經將注意力從日本轉向了歐洲接下來的金融政策。雖然日本銀行已經開始實施負利率,但並沒有人覺得它實現了預期的效果。」
事實上,日本股市大概七成左右的交易是由外國投資者完成的。毋須諱言,他們在世界各國都有投資,日本不過是他們投資的各國中的一個罷了。因此,只要有世界性的大事件發生,外國投資者會立刻作出相應舉措,從而使日本股市受到影響。
裡索那銀行首席市場策略分析師黑瀨浩一分析稱:「大致來說外部環境對日本股市的影響力佔九成,而日本銀行的金融政策影響力卻只佔一成,這就是日本股市的現實。日本股市每股均價自年初以來已經下跌了將近三千日元,原油價格低迷,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歐洲騷亂等外因才是其主要原因。即便日本銀行的金融政策可以使股價增長,其效果也只能使股價回升300日元。」
所以日本的股價終究取決於國外因素。然而,環顧國外,會令投資者不寒而慄的潛藏危機其實到處都是。
德國帶來的風險
下面將揭示可能讓日股暴跌至一萬三千日元的重大危機。
目前市場參與者最為關注的就是德國。該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最近傳出令人不安的新聞,極大地動搖了市場。
股票評論員渡邊久芳說:「關於德意志銀行發行的特殊債券,有國外的金融記者在相關報導中稱,雖然2016年德意志銀行尚可支付利息,但2017年就可能會有無法支付利息的危險。於是德意志銀行存在重大問題這一消息立刻傳遍了整個市場,成為了危機的導火索。另外,又有傳聞聲稱德意志銀行為俄羅斯提供的大筆融資有變為不良債權的跡象,因此導致了離岸原油金融衍生品方面的重大虧損。雖然德意志銀行為了穩定市場信心發表聲明說其資金仍然充足,但這並未遏制市場恐慌。」
於是伴隨著這陣恐慌心理,德意志銀行的股價急劇下跌。這份不安甚至蔓延到了所有歐洲的銀行,義大利、瑞士、英國等國的銀行股價也隨之一齊下跌。
旅德日本作家川口曼惠美對此也有體會:「德意志銀行在法蘭克福的雙子塔總部大樓十分雄偉,可以說是德國經濟的象徵。然而,現在不斷有人將存款從德意志銀行轉移到其他銀行。德意志銀行的競爭對手德國商業銀行等也在趁機不停地開展活動,吸納新儲戶。媒體對將這一事件給予了較大重視,並將其作為股市新聞播送。現在還無法預見這場危機究竟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除此之外,市場參與者關注德國還有別的原因。
據旅德經濟學家熊谷徹介紹,在德國,去年震驚全球的大眾汽車問題又死灰復燃了。大眾公司本將於3月10日發表決算,並於4月21日召開股東大會。然而2月初突然大眾突然宣布延期了,且大眾此次並沒有說明將延期到何時。一時間金融記者們疑心重重,紛紛擔心大眾是否又出問題了。
「今年一月,大眾被美國司法部起訴,並因尾氣排放測試作弊而背負了巨額的罰金。雪上加霜的是,美國環境保護局據此要求德國召回60萬輛汽車。大眾雖然向美國環境保護局提交了召回計劃,然而因為『力度不夠』而被拒絕了。恐怕正是因為雙方在這一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決算發布和股東大會才延期了。現在美國的司法部門對大眾採取了非常嚴厲的態度。因此而導致的法務支出增加,也是大眾難以預計的。」熊谷徹說。
於是,德國危機也波及到了日本。德意志銀行動蕩的消息甫出,次日日本平均股價暴跌至一萬六千日元,跌幅高達650日元。如果大眾危機最終以最糟糕的形式爆發的話,日股很可能就不僅僅是跌到一萬六千日元問題了。
而在歐洲,希臘債務危機又再次成為焦點。
希臘主權債務收益率自去年夏天以來首次升至10%以上。因此市場上又開始盛傳希臘危機的消息。
據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田中理介紹,希臘為進一步縮減開支,在去年十次削減退休金的基礎上,對內繼續實施緊縮政策,民眾的不滿不斷高漲。因為支持率已蒙上陰影,執政黨或許會撕毀之前已經承諾接受的經濟緊縮政策,以換取在大選中勝出。如果希臘政府真的這樣做,其債務違約風險將瞬間攀升。希臘債務問題可能會被再次引爆。
美國形勢不妙
目前的問題不僅限於歐洲。
接二連三遭受打擊的世界經濟之中,美國經濟可以算得上是唯一贏家。然而近來美國經濟的走勢最近也急轉直下。
摩根大通日本分公司資產管理處全球市場策略分析師重見吉德認為,美國有可能也將在不遠的將來陷入經濟衰退:「工礦業生產指數已經連續兩個月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製造業明顯面臨困難。去年美聯儲加息的意圖越來越明顯,於是美元一路高漲。因此出口企業的業務也受到了打擊反應企業對經濟信心的ism製造業指數也連續四個月降低至50以下了。這說明對經濟走勢持有樂觀態度的人不及持有悲觀態度的人多。可以說,從這個指數來看,美國今後也將面臨著陷入經濟衰退的風險。」
事實上,已經有跡象表明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據旅美經濟學家肥田美佐子稱,由於美股下跌,美國退休金受到了衝擊,美國民眾因此對經濟走勢信心下降。另外,以零售、IT和能源行業為代表,企業的臨時解聘在不斷增加。根據美國再就職服務巨頭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公司發布的數據,一月份宣布裁員計劃的美國企業環比增加了218%,企業縮小規模的趨勢在急劇加強。
雖然有消息稱美聯儲主席耶倫將於三月份進行第二次加息,然而現在美國的實情卻是無法承受第二次加息了。
已經無處求助了
「日股跌至13000均價日元是完全有可能的」, 現居紐約的金融技術顧問若林榮四說,「美國經濟已經開始走向崩潰了,今年美國又可能陷入通縮困境。如果真的這樣,美元將會被拋售,引起日元走高。由於日元升值而帶來的股價暴跌,會使日股平均股價跌至一萬三千到一萬四千日元之間。」
江守資本管理公司(Emori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長兼執行長江守哲也發表了類似看法:「在美國的經濟衰退風險帶來美元拋售(日元升值)的壓力越來越大時,日本銀行推動了負利率。雖然日本銀行為了引導日元貶值而採取了負利率政策,然而日本的金融機構卻反而紛紛加速購買美國國債。這樣帶來的美國國債利率降低甚至還不如日元升值。到了這一步之後,如果美聯儲在3月份無法加息(譯者註:文章刊發後不久,美聯儲宣布暫緩加息),那麼日元會進一步升值,日股均價跌至一萬兩千至一萬兩千五百日元也完全可能。」
外國投資者已然預見到了這一幕,紛紛開始了「拋售日本」的計劃。
大手運用公司基金經理對此表示:「外資系證券公司將要做空的名單裡,已經出現了迅銷(譯者註:日本服裝公司,旗下有著名服裝品牌優衣庫)、本田和住友商事等名字。『入國消費品牌』(譯者註:即雖然是在日本本土,其客戶人群卻主要是訪日外國人的品牌)也被外資空頭盯上了。英國巴克萊銀行開始做空制表業的精工,瑞士的瑞士聯合銀行做空了山田電機(譯者註:日本著名電子產品零售企業)和laox(譯者註:位於東京附近的免稅店連鎖公司,主要顧客是前往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該公司已於2009年被納入蘇寧電器旗下)。」
就在不久前,剛剛刷新了最高股價的豐田被拋售,而松下的股價也自兩年前以來再次跌破1000日元。日股被整體拋售的慘狀可見一斑。
日本銀行竭盡全力苦苦支撐暴跌的日本股市,自2月以來連續多日共計向股市投放了300億日元的流動性。然而市場卻像在嘲諷一般繼續不斷暴跌。
據Fx prime的首席策略師高野泰典(takano yasunori)分析,目前為止,通過以資產結構變更的手段令公共養老投資基金購買股票(譯者註:日本公共養老投資基金,簡稱GPIF,於去年四季度宣布進行資產結構調整,主要變化是降低日本國債比例,提高股票比例;憑藉這次資產結構調整,GPIF買進了4300億日元的日本股票),股價總算上升了,然而這已經逼近公共資金購買力的極限了。況且,GPIF由於今年年初的股市大跌而蒙受重大損失,已經飽受批評了。想再進一步提高GPIF購買日本股票的能力已經完全不現實了。看破這一點的國外投資者也有可能繼續做空日股。」
這股日元升值,股市低迷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