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呂小廚帶你吃獨家發布。
為什麼在民間有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的說法?
當我們走進農村的時候,除了沒有城市的喧囂,可以見到久違的清新空氣以外,我們還能聽到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農民們根據生活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包括環境在內的很多社會習俗都在改變,有些俗語已經過時,但是有些依然還是有些道理的。
以前總聽人說到這句順口溜,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這句話為何而來呢?很多話看似通俗易懂,但是背後卻有著不同的含義,它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農村人教人如何做人做事,而這句話的背後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字面的意思就是驢肉吃著香,而馬肉吃起來就很臭,騾子肉打死也不能吃,一直深入人心,在平時生活中驢肉算是我們常吃的了,驢肉肉質鮮嫩,而且營養豐富是眾所周知的,有一句老話講得好,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這是對驢肉味美的盛讚,驢的渾身都是寶貝,阿膠也是驢皮熬出來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山東東阿阿膠和驢肉火燒,所以驢肉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受到了大家的盛讚,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在過去馬是重要的運輸工具,再加上馬有著特殊的氣味兒,遠不如驢肉那般鮮香,所以馬肉臭的觀念深入人心,雖然食用馬肉的人群很少見,但是馬肉的營養價值卻超過了豬肉、羊肉,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是說它肉臭的這句話感覺像被誇大了,因為經常活動,所以馬的肌肉比較發達,吃起來會很有嚼勁,這樣很多人吃不習慣,煮熟的馬肉還帶有一點牛肉的腥羶味,但是就像哈薩克族,他們冬天就是吃馬肉,而且有很多關於馬肉的特色小吃,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品嘗。
騾子它具備了驢和馬的優良血統,既能吃苦耐勞,又有馬的靈活性和奔跑能力,有吃過騾子肉的老人說,確實吃起來是酸的,不少人覺得,村子裡死了各種家畜都會分著吃了,唯獨騾子不會,死了就會被埋掉。想來騾子是一種雜交的產物,來源不合理,也不能進行繁殖,也就自然被人們排斥。
小編就說到這裡了,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如果你喜歡這篇推文,不妨點點關注,每天會更新不同的美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