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宅」信息在二手房交易中是否該告知?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由於涉及民俗忌諱,一些房主在售房時往往不告知購房人房屋內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即所謂「兇宅」信息。購房人事後得知實情,容易引發糾紛。這些糾紛引出爭議——

  曾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住宅,人們往往稱之為「兇宅」,認為不吉利。因此,部分房主想及時將所謂「兇宅」出手以擺脫晦氣。由於涉及民俗忌諱,「兇宅」房主在售房時,可能不會告知購房人房屋內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事實。購房人事後得知實情,往往引發一些消費糾紛。房屋內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信息,是否屬於房屋信息的一部分?原房主是否應如實告知?就此,筆者採訪了有關法律界人士。

  是否屬於房屋信息存爭議

  對於房屋內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信息是否屬於房屋信息的一部分,目前在法律界存在爭議。「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二手房原房主必須要向購房人明確告知其房產產權無查封、無抵押及債務糾紛等,並提供房屋質量、設施及是否涉嫌訴訟等情況。而對於與房屋居住條件無關的信息,原房主沒有義務主動告知。」11月28日,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對筆者表示,在我國現有法律中規定原房主只需向購房者證明其出售的房屋產權屬於自己及實際居住條件,與此無關的信息原房主沒有告知義務。「根據我國《民法通則》中規定的善良習俗,原房主對於房屋內發生的非正常死亡事件有告知義務。」11月28日,北京憶通律師事務所負責二手房買賣糾紛的專職律師張豔玲告訴筆者,目前,由於房屋內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二手房買賣糾紛不斷出現,根據相關法律,原房主有義務告知購房者一切與出售房屋有關的情況。

  原房主是否應如實告知

  由於我國法律對「兇宅」信息是否屬於原房主應盡的告知義務未作出明確規定,一旦發生此糾紛,究竟責任應由誰承擔呢?

  「購房人如果忌諱房屋內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應該在購房合同的補充說明裡進行明確說明,同時要求原房主如實回答。」張豔玲表示,如果原房主在購房者明確詢問的情況下仍舊隱瞞「兇宅」情況,那麼按照《合同法》規定,原房主屬於未履行合同的附隨義務,對購房者的權益構成侵害,購房者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原房主賠償其一定損失。「在買賣雙方的交易中,如果『兇宅』信息構成瑕疵,對交易造成影響,而原房主未告知是造成這個瑕疵的主要原因,那麼,原房主需要承擔買賣契約瑕疵擔保責任。」張豔玲告訴筆者,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原房主應對其房屋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證,由於購房者在收房前不能了解房屋的全部情況,就只能通過買賣合同來確定房屋的整體質量,同時也就要求法律在這種情況下對房屋有完善的保障措施。按照主觀標準,所交付的房屋不符合買賣雙方約定的品質,導致購房者認為房屋貶值,即具有瑕疵。按照法律規定,購房者有權要求原房主解除合同並賠償其損失。「如果『兇宅』內發生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屬於影響較大的社會事件且當地媒體曾進行大規模報導,購房者沒有與原房主在籤訂購房合同時,就房屋內是否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進行約定的,法律上可以默認購房者已經對『兇宅』有所了解,購房者難以追究原房主的法律責任。」張豔玲說,如果購房者已知曉系「兇宅」仍購買,原房主則不負擔瑕疵擔保責任。

  未告知是否構成欺詐

  原房主沒有告知出售房屋系「兇宅」,其行為是否構成欺詐?

  「原房主的行為難以構成欺詐。」邱寶昌說,構成欺詐行為必須是行為人故意作虛假陳述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從而誘導消費者進行選擇的行為。「購房者在購買『兇宅』的過程中是否明確向原房主詢問相關事宜,原房主是否故意隱瞞事實進行誘導很難取證」。

  邱寶昌表示,此類糾紛的發生警示消費者,在選擇二手房時務必要將房屋的相關使用信息考慮全面,在籤訂購房合同時要明確將所有房屋信息寫入合同條款中,以便維護自己的權利。

  ●相關案例

  所購房屋內發生過殺人案 北京一購房人起訴賣房人

  因認為自己購買的二手房是「兇宅」,北京市的李先生近日將二手房的原房主李某訴至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要求對方賠償其購房差價款等損失7.7萬元。近日,朝陽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原告李先生訴稱,今年3月他通過中介公司看中了一套望京花園的房屋,並於3月25日與中介公司以及原房主李某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約定房屋的成交價格為63萬元。

  李先生在準備收拾房屋時碰到一個朋友,對方告訴他所購房屋內曾發生過殺人案件。之後,李先生到當地派出所了解情況,經核實確認是事實。於是李先生找李某交涉,李某同意退房,但拒絕賠償相關損失。

  李先生認為,李某隱瞞了自己房屋內發生過殺人案件這一重大瑕疵,致使其購房之後不得不退房。李某的行為給他造成了購房差價、購房評估費等經濟損失,李某對此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1月21日,朝陽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在法庭上,原、被告就「兇宅」的界定,以及「兇宅」能否成為造成根本違約並導致合同解除的因素等問題進行了辯論。法庭沒有當庭宣判。(鄭夢超 劉妍)

  買到「兇宅」欲退房未果 成都一購房人起訴原房主未告知

  四川省成都市的李先生買了一套二手房,後得知房內以前曾發生過命案。由於原房主及房產中介公司均未告知這一實情,李先生將原房主訴至法院,要求返還房款並賠償相關費用。記者近日從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已受理此案。

  今年9月19日,經中介公司介紹,李先生看中了位於成都市金牛區為民路上的一套二手房。經和原房主劉某夫婦多次協商,三方最終籤訂了二手房買賣合同。李先生隨後付清了房款,並於10月12日拿到了房子。次日,李先生找來工人進行裝修,一位鄰居告訴他,大約在3年前,原房主劉某的兒子曾在該房內將一少女殺害並肢解。李先生向當地警方查證,鄰居的說法屬實。李先生為此找到劉某夫婦協商退房,遭到對方拒絕。

  10月19日,李先生將劉某夫婦起訴到金牛區法院。他認為,劉某夫婦不如實告知該房相關重要信息的行為涉嫌欺詐,進而導致其在重大誤解情況下簽訂了二手房買賣合同,因此,劉某夫婦應當按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返還房款並賠償其已支付的裝修費用。對此,劉某於日前告訴記者,他不存在欺詐行為也無告知李先生這一情況的義務,因為有關法院在判處其兒子死刑時已以判決書的形式公告了該房的相關信息。(陳太富 張學勇)

相關焦點

  • 買二手房如果買到兇宅怎麼辦,能檢測查詢到二手房是不是兇宅?
    因為二手房是一個大額的交易商品,在我國的《合同法》裡面有明確的規定:業主和中介不得隱瞞房屋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兇宅,對購房者有告知的義務。如果購房者能夠接受,交易可以順利進行,並且籤署合同條款。配圖與其到兇宅之後去尋找解決方法,倒不如在購買二手房前做足以下幾個,準備做到這樣幾個注意,有效的避免購買到中宅。
  • 買來的二手房竟然是「兇宅」 房東丈夫猝死宅中
    糾紛事先未告知房子詳情中介被扣了一半佣金  在向雙方律師了解情況後,記者聯繫了郭小姐。她告訴記者,2013年2月,她和未婚夫在思明區看了一套二手房,由於該套房子價格合適又帶有裝修,當下他們就決定購買。第二天,他們就籤訂了購房協議。當天,房東只拿了身份證和產權證,說戶口本放在子女家裡,不方便拿出來,等過戶時再拿。
  • 二手房是兇宅的特徵是什麼?該怎麼避免?
    下面住宅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介紹,二手房是兇宅的特徵是什麼?該怎麼避免買到兇宅? 二手房是兇宅的特徵是什麼? 1、查看新聞 一般兇宅都是在屋內發生過特大刑事案件的,如果是這樣,那媒體會對相關事件做出報導,購房者可以在網上搜索這個小區相關的一些關鍵詞,如果確實發生過什麼事的話,肯定會有新聞報導出來的,因此可以通過看新聞來了解這座二手房是否為兇宅。
  • 驚丨男子買房剛交完定金,中介竟告知是「兇宅」?
    每一秒,都讓新聞動起來為了方便孩子上學1月3日尤先生在貝殼二手房網站看中了頤和城府一套價值90多萬的房子誰知在交了中介費和房款定金後卻被中介銷售人員告知他買的是個「兇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但是沒成想,尤先生交易當晚,就收到了一個陌生人的微信好友添加通知,備註「聽說是你今天買的頤和城府?那個樓跳過樓知道不?」一看到這個信息,氣憤至極的尤先生,通過電話查詢發現,這個人就是銷售人員A。「最後他也承認,就是因為我沒和他籤,而是和別的銷售籤了,心裡不平衡才這麼說的。我也問了物業,又問了他們中介公司都說我買的房子沒問題,還說要是兇宅的話,公安機關那有留檔什麼的。」
  • 網傳南昌房產中介建有「兇宅檔案」
    幾個月前,以北京知名「兇宅」為背景拍攝的驚悚片《京城81號》上映,引發公眾對兇宅的關注。而在二手房交易中,買主最怕的恐怕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到「兇宅」。 近日,有網友在網上建了一個兇宅資料庫,可檢索各地區存在的兇宅,引發無數網友關注。還有網友透露,南昌房產中介機構內部,也存在一份「兇宅檔案」。
  • 買二手房遇上了兇宅能要求退房嗎?
    誰都不願意買到兇宅,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買到兇宅了,該怎麼辦呢? 兇宅有多少? 兇宅佔整個二手房供應量的比重很低。以北京為例,已知兇宅總套數不足千套。 通常情況下,兇宅是很難出售的,儘管兇宅的價格比同地段住宅便宜20-30%。
  • 男子花363萬買的二手房竟是兇宅!上網一查更加氣炸……
    期間,有鄰居告訴彭某這房屋曾有人自殺,是兇宅,已經空置好幾年了。彭某聽到這一消息,大吃一驚,隨後到小區管理處及派出所了解核實,得知在2015年8月,當時房屋業主的兒子在該房屋走廊上吊自殺,2017年將該房屋賣給了岑某。確認上述信息後,彭某及家人都感到震驚和恐慌,至此再也不敢獨自到該房屋,更不敢搬到該房屋居住。
  • 二手房交易時,怎麼樣能規避買到「兇宅」的風險,學會這4個方法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購買到兇宅的概率並不高,但是真的碰上了必定會發生糾紛,畢竟買房子是一件大事,為了避免這樣糟心的事情發生,在購買前建議購房者採取以下措施,預防購得兇宅。一,提前調查,在確定要購買二手房時,首先可以在網上搜索該小區,看看有沒有相關的媒體報導,也可以多詢問些周圍的居民,如果房子真的有事,小區內多少都會有些議論,要是有必要的話,也可以去房屋所在地的派出所詢問一下。二,合同中備註在二手房買賣的合同中可以明確一下,如果所購房屋無是兇宅的違約責任以及相應的賠償辦法越具體越好。
  • 什麼是兇宅?如何才能避免買到兇宅呢?
    一些特大的刑事案件,媒體一般是會公開報導的,因此可以查到相關信息。2、注意房價低的原因在買房之前,購房者要對該小區的二手房的價格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房子遠遠低於市場價格,那麼購房者就一定要注意了,可以詢問下房價低的原因,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的話,那麼是兇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 成都地產中介將建「兇宅」資料庫
    鏈家地產成都分公司向記者透露,他們已著手建立成都版「兇宅資料庫」,最快將於明年初完工。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雷濤)7月25日報導 近日,北京一家房產中介公司建立「兇宅」資料庫一事在網上引起熱議。記者獲悉,該公司為鏈家地產。今天下午,鏈家地產成都分公司總經理張海明向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透露,已著手建立成都版「兇宅資料庫」,最快將於明年初完工。
  • 誤買「兇宅」能不能退房?
    支付了3萬元定金後不久,鄭先生聽聞,多年前曾有人在該套房內自殺,為此他決定放棄購房,但在與房主多次協商未果後,昨日,鄭先生收到了房主發來的律師函,對方要求鄭先生履行購房合同,否則將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違約責任。 記者調查發現,在二手房交易中,購房者買到「兇宅」後,拒絕繼續交易而產生糾紛的案例並不少見。但在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法院對此卻有不同判決。
  • 隱瞞「兇宅」信息 花數百萬買的房子能退不? 答案來了
    法官認為,該案尊重民間的善良風俗,充分考慮了社會大眾對「兇宅」的情感障礙,認定了「兇宅」系重大瑕疵,體現了善良風俗與司法裁判之間的良性互動。同時,提示交易各方要誠信交易,對經濟交往中弘揚誠實信用的道德風尚、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良性發展具有一定意義。
  • 花212萬竟在番禺買了套「兇宅」?籤合同千萬注意!
    日本兇宅電影截圖當夜深人靜,你一個人坐在家裡,是否曾有那麼一個瞬間,一個可怕的念頭在腦中一閃而過——「我現在住的房子,之前住的是誰,有沒有可能死過人?是個兇宅?相信買過樓的市民都知道,在買一手房的時候,開發商需要提前告知周邊環境不利因素,通常會在售樓部的一角,作出醒目的公示。
  • 什麼是兇宅呢?又該如何避免買到兇宅?
    相對於新手房來說,二手房的優點還是非常多的,不僅在價格上非常便宜,而且只要付了房款就能立刻住進去,而且不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裝修房子,只管安心的住進去。雖然二手房看似優點非常之多,但是購房者一不小心就會買到「兇宅」!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什麼是「兇宅」,以及如何避免買到「兇宅」!
  • 從5個實務要點中看:房屋買賣中「兇宅」如何認定 ?
    在房屋買賣合同中,若作為交易標的物的房屋為法律意義上的「兇宅」,出賣人在明知該交易房屋系「兇宅」的情況下,基於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應主動告知可能會對交易產生重大影響的「兇宅」情況。特殊情況下,「兇宅」情況也可能不屬於出賣人應主動告知的內容,例如,「兇宅」中非正常死亡人死亡時間與房屋買賣交易時間的間隔對出賣人是否應主動告知「兇宅」情況的判斷有影響,間隔時間超出一定合理範圍便無法歸入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法院具體判斷後可不認定該情況屬於主動告知範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買受人詢問該交易房屋是否存在「兇宅」情況時,出賣人仍應如實答覆。
  • 遠離兇宅的6大方法 買二手房人手必備的常識
    新房一旦開盤就有很多房源出售,但二手房就不同了,房源的多少取決於有多少人要賣房。買二手房最大的深水炸彈就是兇宅了,兇宅指的是發生過非正常死亡的樓房,以為一個房屋一旦成為兇宅就會影響它及周邊房源的房價,所以很多房東會有意識的隱藏這個話題或者避而不談。
  • 買房子如何避免買到兇宅?住兇宅實在太瘮人
    購買二手房確實有很多的好處,也能節省購房者不少的精力,但大多數的二手房都是有人居住過之後才出售的,原房主的為人脾性如何,購房者是完全不知道的,二手房以前的相關信息,購房者也是出於完全不知道的狀態,有的朋友就會擔心購買到有問題的二手房,住進去也不安心,今天小編就來講講,買房子如何避免買到兇宅
  • 廈門市民誤買兇宅 法院判房主撤銷合同
    本案相對特殊的是,這套交易的二手房裡曾發生一起兇殺案,那麼不明真相買下「兇宅」的買主,可否撤銷之前籤訂的購房合同呢?【緣起】看中「兇宅」籤協議 知道真相想退房因居住需要,市民阿福看中了廈門島內的一套二手房。
  • 男子花光全家積蓄,用363萬買的二手房竟是兇宅!一查賣家身份,更火大
    期間,有鄰居告訴彭某這房屋曾有人自殺,是兇宅,已經空置好幾年了。彭某聽到這一消息,大吃一驚,隨後到小區管理處及派出所了解核實,得知在2015年8月,當時房屋業主的兒子在該房屋走廊上吊自殺,2017年將該房屋賣給了岑某。確認上述信息後,彭某及家人都感到震驚和恐慌,至此再也不敢獨自到該房屋,更不敢搬到該房屋居住。
  • 買二手房如何避免買到「兇宅」?你了解嗎?
    相對於購買新房而言,大多數的二手房價格相對較低,正因如此也是受到了不少的投資者和預算不足的購房一族的偏愛。我們都知道買房重在「安心」、「舒心」,如果購買的二手房是「兇宅」的話,那麼必定是一件令人非常不開心的事情,那麼究竟如何能過巧妙的避免買到「兇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