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鈴悠悠,載有香料、象牙、珠寶等物品的阿拉伯商隊來來往往……連接中原與波斯灣的古絲綢之路見證了東西方貿易的繁盛。如今,一條由鋼鐵築成的「現代絲綢之路」呼之欲出,有望重現幾千年前的盛景。伊朗外長穆塔基11月15日宣布,修建聯通中國與中東的鐵路線方案已得到相關國家的同意。如果可行性研究進展順利,這條全長2300公裡的歐亞大動脈將於明年初動工。
歐亞大動脈明年開工
據伊朗媒體報導,伊朗外長穆塔基11月15日宣布,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國已同意與中國合作,共同修建一條連接中國與中亞和中東的鐵路線。穆塔基說,這條來自中國的鐵路,從新疆出發,途經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抵達伊朗,在伊朗分為南、西兩條線,南線直達波斯灣,西線通往土耳其和歐洲。他稱這將是「交通領域的一場革命」。
據介紹,目前阿富汗已基本完成為確定最佳路徑和最佳建造橋梁及隧道地點的可行性研究,塔、吉兩國也將在未來4個月內完成這些研究。明年初將在中國召開會議,各國將公布這條鐵路在各國境內花費的財務預算,同時宣布正式動工。這條鐵路線全長2300公裡,總預算43億美元。
伊朗熱心推動有遠見
對於修建直通中國西部的鐵路,伊朗方面表現得極為熱心。據伊朗媒體報導,今年年初,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在德黑蘭舉行的中亞國家經濟合作組織峰會上首先提出這一想法,得到了中亞國家的積極響應。
伊朗官方對建設「中—伊鐵路」持歡迎態度。分析人士指出,伊朗之所以積極推動「中—伊鐵路」的建設,是因為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地緣戰略價值。從經濟角度來說,由於伊朗地處中亞和中東的交匯點,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往來必然要經過伊朗,這就給伊朗發展過境貿易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外媒:中亞國家將獲得波斯灣出海口
「中—伊鐵路」的消息一傳出,立即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高度關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中亞-高加索研究所專家斯旺斯多姆近日說,「中—伊鐵路」將使中亞國家獲得通往波斯灣的出海口,同時也給中國開闢了一條直接通向歐洲的貨運通道。對中國來說,這條鐵路建成後,中國通往歐洲的鐵路貨運成本有望削減5%到7%。他還指出,在政治上,這條鐵路也有著非凡的意義,陸上運輸使中國與鄰國拉近了距離。「這將降低美國和歐洲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有關專家的話說,對於中國來說,減少中歐之間的運輸成本,開闢中歐間陸路通道,政治意義大過經濟意義,因為一旦中美之間發生軍事對抗,美國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阻斷中歐貿易的海上通道。「這是中國突破海上封鎖的重要一步。」還有美國媒體分析說,這條直通波斯灣的鐵路實際上是中國的另一個能源通道,可以「更方便中國獲取中東的石油」。有關專家表示,西方慣於把中伊關係跟政治掛鈎,其實是想多了。修建「中—伊鐵路」給兩國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還是經濟利益。 據《世界新聞報》
(責任編輯:new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