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方曉
2014-11-25 14:30 來源:澎湃新聞
據巴基斯坦《快訊報》11月25日報導,中國將投資近30億美元,鋪設一條從巴基斯坦南部瓜達爾港到中部信德省Nawabshah市的液化天然氣管道。
該媒體表示,這一管道合作項目由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於本月初訪華時與中方籤訂。「這是兩國之間的協定,不會舉行招標活動。」一名政府官員對該媒體稱。
《快訊報》稱,最新的這項液化天然氣管道項目預計投資額為30億美元,其中10億美元用於管道鋪設,20億美元用於液化天然氣相關設施的建設。其中,中國將提供85%的資金。
11月8日,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訪問中國,並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的接見。當時據法新社報導,謝裡夫訪華期間中國與巴基斯坦進行了19項合作協議和備忘錄的籤署,相關協議價值420億美元,主要集中於能源電力行業以及中巴經濟走廊沿線工業園區建設等。當時,巴基斯坦規劃發展部發言人阿米爾•扎米爾表示,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籤署的420億美元協議全部投資都將由中國承擔。扎米爾還表示,中國方面提供的不是對能源項目的貸款或援助,而是純粹的投資。巴基斯坦總理新聞辦公室則表示,此次中巴兩國籤署的最新協議為中國企業幫助巴基斯坦建立4座新發電站鋪平了道路,相關協議同時涵蓋煤炭能源的開採與供應等領域。
為了得到穩定的能源供應,中國曾長期積極參與緊扼波斯灣咽喉的瓜達爾港的建設。去年5月,巴基斯坦總統府籤署協議,正式將瓜達爾港經營權從新加坡公司移交給中企「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11月8日,李克強在會見謝裡夫時強調,中巴互為親密友好鄰邦,是鐵桿朋友。兩國要共同建設好瓜達爾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強能源電力項目合作,規劃好經濟走廊沿線工業園區建設。
實際上,早在2006年2月中巴建交55周年之際,時任巴總統的穆沙拉夫訪華期間就專門提出讓巴成為中國「能源通道」、建設中巴鐵路和能源管道,為中國運輸進口能源的設想。但由於西方國家的阻撓以及各種原因,這一設想一拖再拖。
如果液化天然氣管道最終建成,來自海灣地區的油氣資源可以直接通過瓜達爾港上陸運往中國西部地區,無需經過地緣政治局勢複雜、航路漫長的印度洋與馬六甲海峽。
據悉,管道建成之後,還將進一步延伸到伊朗境內。一旦國際社會放寬對伊朗的制裁,該管道每天可以運輸超過10億立方米天然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巴油氣管道,中國能源戰略,中巴關係,天然氣